小滿剛過大部分的蒜薹已成熟,今天華氏的三個娘家侄子帶著侄媳都來幫忙摘蒜薹,錢一寬帶著文筱姐弟倆及十來個村裏的孩子負責捆紮,十根一紮,用長茅草縛緊,孩子們十根一捋齊,分堆放,錢一寬係好裝牛車,錢令正帶著大人們負責采收蒜薹。
荒地裏的蒜苗個個粗壯,之前村裏的很多人都去荒地看,紛紛打聽錢家的蒜咋種得這麽好,待聽說是前後要上三遍肥就都不再感興趣了,十五太爺還教訓錢一強“你小子,有那些肥都用在糧食上多好,大蒜用這麽多幹啥,大蒜能當飯吃嘛?等你爹迴來,一準削你,仗著你爺你奶寵你,一天到晚淨瞎整”
錢一強撓著頭,嘿嘿笑著不說話。
村裏人不知道錢秀才家正關門發大財呢,一百斤醃糖蒜淨利是一兩銀子,這還是買別人的蒜而得的利,可惜現在大蒜太少收購不了多少,縣城幾個大酒樓都是限量供貨呢,酸菜白肉配糖蒜,即解油膩又開胃,有些顧客還買迴家做佐粥小菜,酒樓的掌櫃們都很高興,有幾家自己琢磨著配方,做出來的味道總不太對,去不掉大蒜本身的辣味,吃多了燒心。後來幹脆就進錢家的貨,省得麻煩。
再有一個月錢家大蒜收獲,可以想到這又是一筆銀子,再有蒜薹也被幾家酒樓預定,所以對於給蒜苗施肥的方案錢家人是全票通過積極實施的。
說起來這些酒樓怎麽會訂錢家的蒜薹呢?要知道很少有人來酒樓點這種味道衝的菜。一是因為昨天錢令正帶著一筐新采收的茄子、黃瓜、豆角上門拜訪,把各家掌櫃的稀罕得當場就想掏定錢,紛紛表示著錢家菜出多少酒樓收多少,畢竟賣不動給東家送去也是一大功勞不是,這時節還沒有這細菜上市,東家高興,賞錢也絕對少不了。二來,錢家還提供兩個菜譜,蒜薹炒雞蛋和蒜薹幹鍋魚。這怎能不讓掌櫃們捧場?最後縣上最大的五家酒樓商議妥自家占的份額,一同與錢家簽訂合約,約定錢家自己種的菜價格以高於市場價兩成來收,每天送菜量不低於五十斤,商議從後天開始錢家負責每天送菜到東城門的香飄飄酒樓,統一結賬,其他四家自己安排人去取,而錢家兩天後就安排人去酒樓教各家廚子學習這兩道新菜。
錢令正揣著定金和合約書,提籃裏裝著五斤五花肉,兩條鯽魚,開開心心的迴家。
錢令正一進家門簡單說了一下簽訂合約的經過,然後和老伴、兒媳商量請人幫工的事情,最後決定由華氏出麵,請娘家的侄子們來幫工收蒜薹,幫工四天,蒜薹采收過完容易長老影響口感,而且還影響蒜瓣成型,每天管兩頓飯外加每人十文錢,另外再找些小孩子來幫著整理,每人管飯之外再付五文錢的工錢。村裏的大人現如今是一個也請不來,都去做牙刷去了。
這次錢令正憋著一口氣,即感激華氏娘家多年來的幫襯,又是讓村裏某些人看看,錢家雇的起人做工。前些日子村裏人傳言,錢家雇人出不起錢就是去上工也會拖欠工錢,有鼻子有眼地說錢秀才把家底掏空了去外地找錢林德一家人去了。
後來米地主、十二太爺、十五太爺等關係親近的人上門詢問,米地主還主動借錢給錢家,錢令正等人才知道有這樣的傳言。
錢一強懷疑是錢林清搗的鬼,因為凡是做牙刷的人,都被要求簽一個包工契約,言明半年內不得去其他人家做工,否則就賠償十兩銀子。錢林清表麵上是說防止做牙刷的技術被人偷去,影響生意,可是這個契約也讓自家陷入請不到人的困境。
李氏的娘家人離得近,但是自從李氏父母和大哥相繼去世之後,李氏和娘家就幾乎不走動了。
華氏的娘家離得遠,吃過晌飯,華氏背著十斤高粱米就走了,說好轉天和侄子們一起迴來。第二天天還黑著,華氏他們就已經出門了,一路疾走,到了錢家老院已是頭晌,緊趕著吃了黍麵窩窩,菜粥,大醬疙瘩,眾人就下地了。
采收蒜薹一定要等露水蒸發之後,以免捂爛,華氏七人來的正是時候。
套種的四畝蒜薹,今天爭取采收三分之一,先挑彎成秤鉤頭型的蒜薹采,采收的時候要柔和著勁道,不能硬拽,以免蒜薹斷根,如果出現斷根則必須用小竹刀割開蒜莖取出蒜薹根,否則斷根還將繼續生長從而影響大蒜瓣成型。
中午李氏帶著文筱迴家,煮綠豆湯,做午飯,然後錢一強趕迴來幫著將滿滿一大鍋的高粱米飯,盛到飯桶裏,三十個碗,一把筷子,一桶綠豆湯,整合一副扁擔挑到荒地去。文筱口述李氏炒菜,蒜薹炒雞蛋兩大碗,蒜薹炒五花肉一大盆,蒜薹幹鍋魚兩大碗,涼拌酸辣蒜薹一大盆。李氏肩背手提領著文筱迴荒地。飯菜受到大人孩子的一致好評。
大軍和虎頭等人高興地一直圍著李氏轉,不停地誇二太奶奶手藝好,飯菜香。
華氏的侄媳也向李氏討教涼拌菜的竅門,樂得李氏笑嗬嗬地,李氏明天一早和錢令正一起去縣城,現場展示新菜的燒法,正好借此機會細致地給眾人講講。
“好了,你們迴去的時候各家都拿些蒜薹迴家試著做做,今天晚上咱們吃蔥油餅卷肉醬和大蔥”錢令正吃飽後招唿著興奮的眾人,宣布晚上的飯譜,無一例外得到歡唿聲一片。
“二太爺,就衝著飯食,我們都享福呢,吃得好吃得飽,不要工錢了。”大軍喊道,他順著大安輩分也稱太爺,其實他不是錢家族裏人,但是這麽喊著親近些。
大軍等小孩子幫忙,每天有三文錢的工錢
“那不行,工錢也得要,飯菜也要好,明天賣了菜,太爺還買肉迴來,明天咱還吃好的。”大安急忙道,還想伸手捂住大軍的嘴
哈哈,哈哈,眾人大笑。
“大安,你咋不給你家省些錢呢”大軍調侃道
“咱們都是自己人,不用省”文筱趕緊接話道
“對,十萬說的太對,就是這個理兒”李氏道
文筱又被十萬這個名字囧了一下,幹嘛不叫人家文筱呀,聽著多文氣。
眾人一直忙乎到天快黑了,將近兩畝多地都采收了大半,牛車也裝得高高的,收拾一番,直直腰歇一會兒都迴了錢家老院。李氏提前迴來已經做好了晚飯,飯後錢一強和錢一寬把每個孩子都送迴家,一人給了五文錢。孩子們都不要蒜薹,說是明天來吃二太奶做的好吃的蒜薹。華氏的娘家侄子和侄媳就歇在錢家,女人和孩子睡屋裏,男人在堂屋裏鋪上門板睡了,一天下來,腰都要脫臼了,真累。
第二天一早錢令正和李氏去縣城,其他人還是待露水退去後下地,小孩子又多了兩個,不過這兩個人是,十二歲的錢一征,他是輩分大年紀小,錢一文的小弟弟,替換了小竹,十三歲的錢文龍,錢一年的大兒子,替換了小繡。錢一文和錢一年一早都上門來表示,小竹和小繡太小,幫不上忙不能收錢,讓這兩個孩子來,不要給錢了,親戚裏道的,幫個忙吃頓飯就好。錢令正沒說什麽,隻是讓孩子們幹活時別累著,今天迴來還做肉菜給大家吃。
滿車的蒜薹是八百三十七斤,按照兩文錢一斤計算一千六百七十四文,酒樓掌櫃的當場結算銀錢,李氏去廚房教五家酒樓的大廚學燒菜,臨走時掌櫃送給李氏一隻大雁,兩壇米酒。大雁是周圍村子的獵戶賣到酒樓的,米酒是酒樓自家出的。錢令正和李氏很高興,去賣豬肉的攤子上花了一百文買了瘦肉,文筱說想吃純瘦的紅燒肉。
錢令正先送李氏迴家,卸下東西之後趕著牛車去地裏,到地裏一看好家夥,南邊的地頭都擺了兩大堆整理好的蒜薹,今天的幹活速度比昨天快多了,再看地頭裏站的最前頭的是錢一征和錢文龍,兩人動作很快,活幹得也很幹淨。
“都歇歇吧,來喝點糖水”錢令正在地頭上招唿
中午李氏做的紅燒肉、涼拌蒜薹、高粱米飯、綠豆湯
下晌大約四點來鍾,牛車就滿了,眾人都迴來休息,晚上孩子們聚到錢家老院吃燒鵝和白麵饅頭。稀罕得很多大人都來錢家瞧大雁,孩子們護住飯菜不給嚐,一時間小鬧不斷。
飯後發工錢,給錢一征和錢文龍發工錢時,給他們每人十文錢,錢令正說明天開始就不用小孩子們來整理了,錢一征和錢文龍明天、後天還來上工。因為經過兩天的突擊,地裏可以采收的蒜薹已經收完了,剩下的也不足一車了,兩個院子的菜自家人就可以忙的過來。
明天華氏的侄子再跟著去菜地忙活一天,大後天開始就幫著錢家去南山背石灰石,工錢還是每天十文,連著做十天,十天之後迴家休息幾天,再來幫著錢家收蒜。有了人手和足夠多的石灰石,錢家打算自己做粉筆。
飯後華氏的侄子侄媳都迴家了,今天他們要迴家商量再在錢家做十天工的事情,連著迴家看看老人孩子。
晚上錢家人又習慣性地坐在一起聊天,說起了今天賣蒜薹,錢令正說“收了蒜薹,再過二十來天又要開始收蒜,估摸著能收一千多斤,這麽看來套種的這些蒜賺的錢都比六畝地全種高粱賣的錢多。中秋後還要收棉花,這六畝地的收成竟然比肥田的收益都多,還是文筱的主意好,聰明娃子,咱家孩子個個都棒,這幾天我這老莊家把式腰都累的慌,可是看看強哥、寬哥、十萬和大安,沒有一個喊累張羅著休息的。今年的勞役咱家不出人了,出錢頂,等收了棉花賣了錢,在村裏買兩塊宅基地,給老三老四老五把房子蓋出來,不對,秋收後先給幀哥家的房子蓋好,就在他們那個院子裏,蓋三間磚瓦房。挨著他家先給強哥蓋上三間房,也是磚瓦房,明年給他們哥倆一塊說媳婦。”
“哦,有新房子住嘍。”大安興奮地在炕上跑,自動忽略自己會有後媽的問題。錢一強很尷尬,一把撈過來,抗在肩頭往外走,“走,二叔帶你洗澡去”
文筱嗬嗬地笑,心想不用到秋收,粉筆賺的錢就夠。
<rf=p: .qidi.>起點中文網.qidi.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qidi.閱讀。</>
荒地裏的蒜苗個個粗壯,之前村裏的很多人都去荒地看,紛紛打聽錢家的蒜咋種得這麽好,待聽說是前後要上三遍肥就都不再感興趣了,十五太爺還教訓錢一強“你小子,有那些肥都用在糧食上多好,大蒜用這麽多幹啥,大蒜能當飯吃嘛?等你爹迴來,一準削你,仗著你爺你奶寵你,一天到晚淨瞎整”
錢一強撓著頭,嘿嘿笑著不說話。
村裏人不知道錢秀才家正關門發大財呢,一百斤醃糖蒜淨利是一兩銀子,這還是買別人的蒜而得的利,可惜現在大蒜太少收購不了多少,縣城幾個大酒樓都是限量供貨呢,酸菜白肉配糖蒜,即解油膩又開胃,有些顧客還買迴家做佐粥小菜,酒樓的掌櫃們都很高興,有幾家自己琢磨著配方,做出來的味道總不太對,去不掉大蒜本身的辣味,吃多了燒心。後來幹脆就進錢家的貨,省得麻煩。
再有一個月錢家大蒜收獲,可以想到這又是一筆銀子,再有蒜薹也被幾家酒樓預定,所以對於給蒜苗施肥的方案錢家人是全票通過積極實施的。
說起來這些酒樓怎麽會訂錢家的蒜薹呢?要知道很少有人來酒樓點這種味道衝的菜。一是因為昨天錢令正帶著一筐新采收的茄子、黃瓜、豆角上門拜訪,把各家掌櫃的稀罕得當場就想掏定錢,紛紛表示著錢家菜出多少酒樓收多少,畢竟賣不動給東家送去也是一大功勞不是,這時節還沒有這細菜上市,東家高興,賞錢也絕對少不了。二來,錢家還提供兩個菜譜,蒜薹炒雞蛋和蒜薹幹鍋魚。這怎能不讓掌櫃們捧場?最後縣上最大的五家酒樓商議妥自家占的份額,一同與錢家簽訂合約,約定錢家自己種的菜價格以高於市場價兩成來收,每天送菜量不低於五十斤,商議從後天開始錢家負責每天送菜到東城門的香飄飄酒樓,統一結賬,其他四家自己安排人去取,而錢家兩天後就安排人去酒樓教各家廚子學習這兩道新菜。
錢令正揣著定金和合約書,提籃裏裝著五斤五花肉,兩條鯽魚,開開心心的迴家。
錢令正一進家門簡單說了一下簽訂合約的經過,然後和老伴、兒媳商量請人幫工的事情,最後決定由華氏出麵,請娘家的侄子們來幫工收蒜薹,幫工四天,蒜薹采收過完容易長老影響口感,而且還影響蒜瓣成型,每天管兩頓飯外加每人十文錢,另外再找些小孩子來幫著整理,每人管飯之外再付五文錢的工錢。村裏的大人現如今是一個也請不來,都去做牙刷去了。
這次錢令正憋著一口氣,即感激華氏娘家多年來的幫襯,又是讓村裏某些人看看,錢家雇的起人做工。前些日子村裏人傳言,錢家雇人出不起錢就是去上工也會拖欠工錢,有鼻子有眼地說錢秀才把家底掏空了去外地找錢林德一家人去了。
後來米地主、十二太爺、十五太爺等關係親近的人上門詢問,米地主還主動借錢給錢家,錢令正等人才知道有這樣的傳言。
錢一強懷疑是錢林清搗的鬼,因為凡是做牙刷的人,都被要求簽一個包工契約,言明半年內不得去其他人家做工,否則就賠償十兩銀子。錢林清表麵上是說防止做牙刷的技術被人偷去,影響生意,可是這個契約也讓自家陷入請不到人的困境。
李氏的娘家人離得近,但是自從李氏父母和大哥相繼去世之後,李氏和娘家就幾乎不走動了。
華氏的娘家離得遠,吃過晌飯,華氏背著十斤高粱米就走了,說好轉天和侄子們一起迴來。第二天天還黑著,華氏他們就已經出門了,一路疾走,到了錢家老院已是頭晌,緊趕著吃了黍麵窩窩,菜粥,大醬疙瘩,眾人就下地了。
采收蒜薹一定要等露水蒸發之後,以免捂爛,華氏七人來的正是時候。
套種的四畝蒜薹,今天爭取采收三分之一,先挑彎成秤鉤頭型的蒜薹采,采收的時候要柔和著勁道,不能硬拽,以免蒜薹斷根,如果出現斷根則必須用小竹刀割開蒜莖取出蒜薹根,否則斷根還將繼續生長從而影響大蒜瓣成型。
中午李氏帶著文筱迴家,煮綠豆湯,做午飯,然後錢一強趕迴來幫著將滿滿一大鍋的高粱米飯,盛到飯桶裏,三十個碗,一把筷子,一桶綠豆湯,整合一副扁擔挑到荒地去。文筱口述李氏炒菜,蒜薹炒雞蛋兩大碗,蒜薹炒五花肉一大盆,蒜薹幹鍋魚兩大碗,涼拌酸辣蒜薹一大盆。李氏肩背手提領著文筱迴荒地。飯菜受到大人孩子的一致好評。
大軍和虎頭等人高興地一直圍著李氏轉,不停地誇二太奶奶手藝好,飯菜香。
華氏的侄媳也向李氏討教涼拌菜的竅門,樂得李氏笑嗬嗬地,李氏明天一早和錢令正一起去縣城,現場展示新菜的燒法,正好借此機會細致地給眾人講講。
“好了,你們迴去的時候各家都拿些蒜薹迴家試著做做,今天晚上咱們吃蔥油餅卷肉醬和大蔥”錢令正吃飽後招唿著興奮的眾人,宣布晚上的飯譜,無一例外得到歡唿聲一片。
“二太爺,就衝著飯食,我們都享福呢,吃得好吃得飽,不要工錢了。”大軍喊道,他順著大安輩分也稱太爺,其實他不是錢家族裏人,但是這麽喊著親近些。
大軍等小孩子幫忙,每天有三文錢的工錢
“那不行,工錢也得要,飯菜也要好,明天賣了菜,太爺還買肉迴來,明天咱還吃好的。”大安急忙道,還想伸手捂住大軍的嘴
哈哈,哈哈,眾人大笑。
“大安,你咋不給你家省些錢呢”大軍調侃道
“咱們都是自己人,不用省”文筱趕緊接話道
“對,十萬說的太對,就是這個理兒”李氏道
文筱又被十萬這個名字囧了一下,幹嘛不叫人家文筱呀,聽著多文氣。
眾人一直忙乎到天快黑了,將近兩畝多地都采收了大半,牛車也裝得高高的,收拾一番,直直腰歇一會兒都迴了錢家老院。李氏提前迴來已經做好了晚飯,飯後錢一強和錢一寬把每個孩子都送迴家,一人給了五文錢。孩子們都不要蒜薹,說是明天來吃二太奶做的好吃的蒜薹。華氏的娘家侄子和侄媳就歇在錢家,女人和孩子睡屋裏,男人在堂屋裏鋪上門板睡了,一天下來,腰都要脫臼了,真累。
第二天一早錢令正和李氏去縣城,其他人還是待露水退去後下地,小孩子又多了兩個,不過這兩個人是,十二歲的錢一征,他是輩分大年紀小,錢一文的小弟弟,替換了小竹,十三歲的錢文龍,錢一年的大兒子,替換了小繡。錢一文和錢一年一早都上門來表示,小竹和小繡太小,幫不上忙不能收錢,讓這兩個孩子來,不要給錢了,親戚裏道的,幫個忙吃頓飯就好。錢令正沒說什麽,隻是讓孩子們幹活時別累著,今天迴來還做肉菜給大家吃。
滿車的蒜薹是八百三十七斤,按照兩文錢一斤計算一千六百七十四文,酒樓掌櫃的當場結算銀錢,李氏去廚房教五家酒樓的大廚學燒菜,臨走時掌櫃送給李氏一隻大雁,兩壇米酒。大雁是周圍村子的獵戶賣到酒樓的,米酒是酒樓自家出的。錢令正和李氏很高興,去賣豬肉的攤子上花了一百文買了瘦肉,文筱說想吃純瘦的紅燒肉。
錢令正先送李氏迴家,卸下東西之後趕著牛車去地裏,到地裏一看好家夥,南邊的地頭都擺了兩大堆整理好的蒜薹,今天的幹活速度比昨天快多了,再看地頭裏站的最前頭的是錢一征和錢文龍,兩人動作很快,活幹得也很幹淨。
“都歇歇吧,來喝點糖水”錢令正在地頭上招唿
中午李氏做的紅燒肉、涼拌蒜薹、高粱米飯、綠豆湯
下晌大約四點來鍾,牛車就滿了,眾人都迴來休息,晚上孩子們聚到錢家老院吃燒鵝和白麵饅頭。稀罕得很多大人都來錢家瞧大雁,孩子們護住飯菜不給嚐,一時間小鬧不斷。
飯後發工錢,給錢一征和錢文龍發工錢時,給他們每人十文錢,錢令正說明天開始就不用小孩子們來整理了,錢一征和錢文龍明天、後天還來上工。因為經過兩天的突擊,地裏可以采收的蒜薹已經收完了,剩下的也不足一車了,兩個院子的菜自家人就可以忙的過來。
明天華氏的侄子再跟著去菜地忙活一天,大後天開始就幫著錢家去南山背石灰石,工錢還是每天十文,連著做十天,十天之後迴家休息幾天,再來幫著錢家收蒜。有了人手和足夠多的石灰石,錢家打算自己做粉筆。
飯後華氏的侄子侄媳都迴家了,今天他們要迴家商量再在錢家做十天工的事情,連著迴家看看老人孩子。
晚上錢家人又習慣性地坐在一起聊天,說起了今天賣蒜薹,錢令正說“收了蒜薹,再過二十來天又要開始收蒜,估摸著能收一千多斤,這麽看來套種的這些蒜賺的錢都比六畝地全種高粱賣的錢多。中秋後還要收棉花,這六畝地的收成竟然比肥田的收益都多,還是文筱的主意好,聰明娃子,咱家孩子個個都棒,這幾天我這老莊家把式腰都累的慌,可是看看強哥、寬哥、十萬和大安,沒有一個喊累張羅著休息的。今年的勞役咱家不出人了,出錢頂,等收了棉花賣了錢,在村裏買兩塊宅基地,給老三老四老五把房子蓋出來,不對,秋收後先給幀哥家的房子蓋好,就在他們那個院子裏,蓋三間磚瓦房。挨著他家先給強哥蓋上三間房,也是磚瓦房,明年給他們哥倆一塊說媳婦。”
“哦,有新房子住嘍。”大安興奮地在炕上跑,自動忽略自己會有後媽的問題。錢一強很尷尬,一把撈過來,抗在肩頭往外走,“走,二叔帶你洗澡去”
文筱嗬嗬地笑,心想不用到秋收,粉筆賺的錢就夠。
<rf=p: .qidi.>起點中文網.qidi.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qidi.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