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裏的街道店鋪錢令正父子都很熟悉,縣城東麵店鋪酒樓多,西麵為大集市和平民居住區,北麵為縣衙倉房官學等,南麵為有權有勢的人居住區。


    倆人到了縣城後就在東市轉,每家書店雜貨鋪紙紮店門口都逗留很長時間,看著進進出出的人,聽著店內夥計、掌櫃推銷商品招徠生意,錢家父子倆走遠後小聲的討論幾句,再去下一家,就這樣倆人將東市全部逛完,早已過了正午飯時,倆人也都餓得狠了,早飯都沒吃一口走這麽遠的路,又渴又累,商量著去西市牛田記吃水麵。


    縣上的人家沒有不知道牛田記的,縣上西市的牛田記是總店(第一家)。據說牛田記原是牛記、田記兩家麵攤,兩家是同行冤家,又都幾代單傳,有一年兩家的兒媳婦同時臨產,兩家兒子在接生婆門前爭執起來,一位過路化緣的老尼出麵勸和,讓倆家產婦移至一處生產,生產過程中倆人都遇難產,萬分兇險之時還是那位老尼上門並贈兩粒藥丸,吃了藥丸後兩家的孩子和大人全都平安無事。兩家當家人待要找老尼謝恩時,已經不見老尼的人影,隻留下一張紙條,讓兩家結為親家。十六年間兩家生意都很興隆但也都沒有再次添丁,十六年後兩個小兒結親,倆人一生和睦還生了五兒二女,兩家麵攤也並為一家麵館——牛田記,小兩口采兩家之長創出一種新麵食——水麵。大體就是把小米麵先炒三分熟,頭晚和好抻好,院裏垂掛一晚,第二日吃前用高湯燙熟,麵條筋道有勁且根根如頭發絲般細長,最長的一根麵條能有兩米長,骨頭湯黃米麵一個煮雞蛋,又香又實惠,至此生意紅火起來,五個兒子和大女兒都憑著這個手藝出去闖天下,牛田記也隨之開出幾家分店,成了蒙省聞名天下的小吃。縣上這家就是老店,現是小女兒兩口帶著兒女開的。


    “田嫂,來兩碗水麵”錢林閔招唿著一位四十出頭的婦人,牛田記在西市口,雖是已過正午但是店裏店外都坐滿了吃麵的人。


    “錢老爺、錢秀才來了,裏麵請,馬上就有空座,這會兒人少些不用等太久”田嫂子笑著往裏讓,田嫂白淨富態,穿著一身稠棉薄襖在櫃台裏招唿客人。


    多年的老相識,彼此之間都很熟悉,閑聊中田嫂了解到倆人這次來縣城是為了找一個大的紙鋪子買一些好紙。


    “還真巧,前兒個我對麵往西走一個街口開了一家大紙鋪子,把那條街都占了,開業的時候我家老頭也去了,縣上的好多掌櫃的都去賀喜,就連賞閱軒的東家也去了。我還見到這兩天縣上的幾家店都去那個店裏進貨,聽說那個店的東家是當大官的。我是沒有功夫進去看看,要不您們吃完了去那兒看看?也許有你們想買的呢”田嫂道


    “謝謝田嫂了,我們一會兒去看看。”錢林閔道


    “好,我這就讓夥計給上麵,別耽誤你們的時間”


    “田嫂,我們排著就好,您別為難”


    “行嘛?反正這會兒人少也快,我看著安排吧”


    夥計一會兒就上了兩碗麵,父子倆知道田嫂這是給了他們關照。


    “爹,要是這家不行就挑迴去,過些日子我去省府看看順便把楨哥他們接迴來”錢一幀把炕餅掰碎泡在麵碗裏遞給老父親


    “今天上午咱看的這幾家都不牢靠,你憂心的懷璧其罪的道理,爹懂。省城要是不行還挑迴來。你還是覺得賞閱軒不再考慮一下?”錢令正


    “賞閱軒是縣上最大的書店沒錯,可也僅是咱們縣上他們排得上號,他們在省裏京城都沒有靠山,扛不住事,除非咱家隻做這一筆買賣,說是咱們無意中得來的這油料,隻想賣了換錢,若想以後再做隻怕是會大禍臨頭.”錢林閔道


    “行,財帛動人心不小心不行。早上在燈油下我看那個紙看不清楚,但是我摸著那紙兩麵光還硬實,湊近了有股子青草味。”錢令正將自己對新窗紙的看法說了出來。


    “咱先看看這家,也許能行吧。”錢林閔


    倆人結賬後來到田嫂說的新紙鋪子的門口,隻見店裏夥計正一摞摞地往門口的車子上搬紙,有個管事模樣的人在一邊點數,裝好一車後就有人來簽單另有賬房來收錢,後麵還排了三輛車等著裝貨。


    邊上有看熱鬧的人見錢家父子在門口看著店家裝車,就主動上來打招唿。


    “老哥,你們爺倆買東西?哪個村的?”某甲大爺


    “下麵小村子的,離得遠著呢,看著這裏熱鬧就多看看。您知道這是誰家的店,生意這麽好?這都一車一車的往外出貨?”錢令正道


    “聽說這是大駙馬開的店,大駙馬帶著長公主在大理國和陳國邊境處駐軍,大駙馬上書皇上要駐境官兵自己開荒種地自籌一部分軍費軍糧,這是他們那邊生產的竹紙,皇上特指各地要優先采買呢。”這人很開心有人能夠向自己詢問詳情。


    錢令正父子倆聽說後都很開心,這可真是好消息。大駙馬是開國功臣平陽侯之後,平陽侯一直在百姓間留有賢名。


    錢令正看著所有的馬車都走了,看熱鬧的人群逐漸散去,當下就往店裏走。錢林閔挑著壇子跟上。


    “客官,您好,本店與其他店家有協議,不做十捆以下的生意。您看,您要是買的少就還是去其他店的買。煩勞您多走兩步,您辛苦。”一個精明的夥計攔著倆人


    “你怎麽就知道我買不了十捆(一捆為五百張大紙),把你們這裏最好的紙都擺上樣子我先挑挑。”錢令正推開夥計往裏走,錢林閔挑著擔子跟著。


    “行,您看,十捆是最小貨單,市麵上最好的紙我這店裏都有,這就給您拿。您應該聽說了,我們這店是大駙馬和長公主的店,我們這裏的竹紙是軍造,當今聖上都誇讚的”小夥計把話點出來,指望著將兩個惹事的人嚇走。


    “我們就是衝著大駙馬的名頭來的”錢令正倆人直接坐在大堂正中的貴賓椅上


    邊上的掌櫃的沒有說什麽,衝著夥計點點頭,繼續看著今天接的幾個貨單。


    兩個夥計將各種紙樣擺在桌子上,同時給錢令正二人介紹價格,此時又進來一個中年人也站在一起旁聽,後麵還跟著兩個虎背熊腰的長隨,不與其他夥計搭話。


    “二位客官,您看,我說了這麽多,不知道您對那種紙感興趣。”


    “不忙,我們不趕時間,讓這位老爺先買”


    “老哥,您二位先,做生意講究先來後到,我也不趕時間。”


    “夥計,你不實誠,你店裏的好紙沒有都拿上來,你擔心我買不起嘛?”錢令正怒斥道。


    “所有的紙樣都給您二位看了,哪裏還有什麽好紙。您根本就不是來買紙的,你是成心來搗亂,說什麽人指使的?竟敢在我們侯爺的店裏鬧事!”小夥計罵道,其他夥計圍了上來,有幾個還擼起了袖子,一副要動手的架勢。


    “有你這麽說話的夥計嘛?我這麽大歲數的人,是別人隨便攛掇著出來攪事的人嗎?我明明在門口見到你們往庫房裏搬的有好紙。我這上門來買,你竟然不賣,是何道理?掌櫃的呢,過來,你來說說這是什麽道理?”錢令正道


    “客官,敝姓東方,在下是大駙馬的家奴。雖不是見多識廣但有幸與我家侯爺走遍大江南北,不知道您說的好紙是什麽紙,哪裏產的?”東方掌櫃看這邊鬧起來,走過來道。


    “這種紙就在你的倉庫裏,兩麵光滑,厚且結實,不透水,有清香味,最新奇的是紅紙不掉色。原本我們這個地方是不見有賣的,可巧看到您的店鋪裏有,東方掌櫃,不知我和我大兒子可否去貴號庫房一見?”錢令正


    “這,呃,好吧,兩位請。”東方鵬年原本要拒絕的話在見到錢林閔麵向自己時眨了兩下左眼的時候就變了,心知這二人必是要借這個借口尋自己去後院談機密的事情。一看二人就不是練家子,在自己的底盤上不擔心他們使壞,進去就進去。


    “兩位可是有要事來訪”東方問


    “是的,不過剛才我說的那種紙您店裏也有,隻不過是我們父子倆獻給大駙馬的。您先讓夥計找把長板軟刷還有您店鋪裏各色紙張各取一張,院子裏搭上繩子,再給我二十個帶掛鉤的夾子就好。隻需稍等一會兒您就全明白了。”錢令正道


    “好,我到很想見識一下您說的這種紙張。”


    一會兒小廝就將東西拿過來,錢林閔取一張紅紙用夾子固定好,兩麵都刷上小壇裏裝的草汁子,然後錢令正把紙掛在繩子上等著慢慢晾幹。今天陽光足無風,比較好幹。錢林閔分別刷了紅紙、白紙、黃紙、綠紙之後,三人坐在後院閑聊。


    錢令正和東方掌櫃是越聊越投機,到最後竟是稱兄道弟。從農耕聊到前段時間全村人賣藥,從平陽侯聊到錢令正的二兒子至今生死未卜,東方掌櫃也提起自己命隕疆場的大兒子,倆人是抱頭痛哭。錢林閔好不容易以保重身體為由勸得二人平息情緒。


    ““爹,東方大叔,您二位都上了年紀,多注意保養。爹您先說說咱們今天給東方大叔帶的好東西。”錢林閔


    “是,不說那些了,老弟,我們帶來的壇子裏裝的東西,叫上光油,一會兒你就見到它的奇效了。”錢令正


    “老哥跟我賣了關子”


    “這有些好東西就得自己去品那味兒,對不?”錢令正


    “嗬嗬,是這個理兒”東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間花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八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八女並收藏田間花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