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上朝
大唐:李世民找我當大官 作者:風中之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二聰明,李君羨自然也不是愚昧之人,如此一圈下來,二人都不禁思索起來。
半響之後,李二像是明白了什麽,歎息道:“果真如你所言,隻有花出去的錢那才是錢,隻有讓銅錢在各個商賈手中流動起來,朕才能收到更多的賦稅。”
李君羨望著得到賞賜的丫鬟點點頭:“原來錢花出去,未必就不會迴來。”
李洛笑道:“各種生產出來的物資才是財富,銅錢隻是衡量財富的一種工具而已,而銀行的職能就可以讓世間所有的死錢,重新流動起來,讓它們產生價值。”
“當百姓將手中餘錢存於銀行,朝廷隻需支付百姓一些利息,這樣百姓會很樂意將餘錢一直存於銀行。
如此,朝廷便可將這些銅錢利用起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放貸給需要用錢的商賈。隻要政策對口,百姓自然會富裕起來,經濟自然能發展。
其實銀行對朝廷的好處十分之多,比如說,可以增加百姓的凝聚力,當有外敵入侵時,因百姓將錢財存放於銀行,必然會奮力抵抗外敵。
再比如,朝廷可以通過某地的百姓的存錢情況,從而判斷當地的人們的收入情況等等。”
李洛無法讓老爹立即認識到銀行的全部職能,不過在他吃完幾盤菜的時候,他大概認可了,銀行於朝廷而言,是百利無一害的。
之後,李洛又談到了教育,談到了房地產,正式給他推薦了公輸家族,給他描繪了一個科教興國的藍圖,直到最後,李二拿出了自己的聖旨。
“洛兒,朕要封你興國公,你可不能再推遲了!”
李洛笑笑:“哈哈,不推遲!”
當然不推遲,都立了這麽大功了,再推遲豈不是徒勞無獲!
……
兩天後,從未上過朝的李洛,一早便被李世民給拉到了朝堂之上。
群臣肅穆的向李世民躬身行禮,李世民口唿,免禮,平身,早朝也就正式開始。
群臣開始一個個按序向李世民迴報一些日常工作,一個個子曰詩雲,引經據典,聽得李洛這個文盲是昏昏欲睡。
經過近兩個時辰的商討,這群朝堂大佬終於將今日工作敲定,快要睡著的李洛,本以為要就此下朝,誰知,李世民清了清嗓子,說起了兩天前與李洛聊的事。
“諸位愛卿,朕欲大力發展商業,同時新設一銀行,專為百姓保管錢財。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李洛聞鹽,心中暗暗鄙視老爹,明明都與長孫無忌、房玄齡幾人商量好了的事,還要拿到朝堂上討論的樣子。
果不其然,一向直言不諱的魏征今日也陪李世民演起了戲。
隻見魏征道:“陛下,這錢財隻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方才安心,百姓又怎會將錢財托予朝廷保管?若是陛下欲強行讓百姓將錢交予朝廷保管,臣反對建立這銀行。”
李世民胸有成竹,笑言道:“魏愛卿多慮了,朕常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又豈會做那民心向背之事。
至於百姓不肯將錢財托付予朝廷保管,朕已想到對策,那便是,朝廷隻需付給百姓一定的利息便可。”
一位戶部官員聞言,頓時急了,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朝廷耗費人力物力幫百姓保管錢財,還要倒給利錢,那朝廷豈不是要賠上一大筆錢?臣以為此事不妥。”
這位戶部官員之所以如此著急,實因戶部管理著財政。
如今天下剛太平沒幾年,大唐國庫並不是很充盈,也就是堪堪維持整個帝國的運轉。若是再給百姓利錢,那這些戶部官員隻能將自己的俸祿貢獻出來了。
李洛看著這個跳出來的戶部官員,心中想到,自從漢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這天下讀書人幾乎將陶朱公之法忘得一幹二淨。,這天下間最賺錢的銀行,竟被說成了虧錢。
龍位上的李世民看著那位戶部官員,想到,若這位戶部侍郎是陶朱公門下,定然不會說出開銀行會虧錢的話語。
李世民不再理會這位戶部侍郎,而是將目光投向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心領神會,站出來言道:“陛下,臣同意開設這銀行。戶部擔心朝廷會虧錢,這完全不必,朝廷可以將百姓托管於銀行的錢再以更高的利息借給那些需要用錢的商賈,這樣便可解決。”
長孫無忌言罷,又一禮部官員言道:“陛下,臣亦反對這銀行之事,若真如長孫大人所言行事,那朝廷於那盜賊何異?百姓將錢財托付朝廷保管,這本是好事,說明百姓信任朝廷。若是朝廷再私自挪用百姓之錢,借予商賈,此事有傷國體。”
李洛是實在聽不下去了,站出來對那位禮部官員道:“這位大人此言差矣!”
禮部官員見是李洛,忍住怒火言道:“請興國公指正。”
“大人不必將什麽事都上升到道德的高度,我且問你,百姓將錢存放於朝廷開設的銀行中,省去時刻擔心錢財丟失的煩惱,且還有利錢可拿,百姓是高興還是不高興?”
禮部官員臉上火辣辣的,扭捏道:“如此,百姓自然是高興的,可是……”
李洛打斷道:“沒有什麽可是的,百姓們關心的是朝廷給他們的利錢,隻要朝廷在百姓急需用錢時,能連本帶利將錢財取付給百姓,百姓才不會在意朝廷會不會挪用那些錢財。”
“那若是將錢財借予商賈了,而百姓又急需用錢,前來取要,又該如何?”
他本以為,這一問會難住李洛,誰知李洛不急不緩道:“此事易爾。這銀行存款、貸款皆有講究,有百姓取錢,自然也會有百姓存錢,隻需將別的百姓新存之錢,付於那取錢百姓便可。
就算某一天取錢的百姓多過存錢的百姓,也不必急慌,咱們先前借出去的錢,自然有該收迴的,隻需將這些錢收迴,便可取付給百姓。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很多種,比如一些大戶,將錢埋入地下,一埋便是幾年,甚至幾十年。爭對這樣的人,銀行隻需多出些利錢,將那些長時間不會動用的錢財存放在銀行之中,規定這些錢隻能到了一定的年限方可取出。比如說半年,一年,甚至十年不等。
哪怕某個時間段,都是借錢之人,和取錢之人,銀行也可靠著這些暫時的死錢來應對。最重要的是,銀行會設立存款準備金……”
要跟這些古人全部講清銀行的運轉以及利害,那是不可能的,好在古人很聰明的一點就是,他們雖然不明白設立銀行是對是錯,但知道抱大腿總沒錯。
當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都選擇支持的時候,其實已經告訴了他們陛下對於此事的決心。
“銀行之事,不必再議,朕意已決。”
李世民霸氣的一揮手,阻止了群臣的討論。李世民雖說是個虛心納建的皇帝,卻也是個有主見果決的皇帝。
跟李洛討論了這麽久,李世民知道一個銀行對國家有多重要,曆代王朝更替,其中一個最大原因便是土地兼並。
世間一旦有什麽天災人禍,受苦的始終是底層的百姓。而一些富戶大族,便會趁此機會大發一筆。
比如百姓家中已無錢糧度日,這些富戶大族便會向百姓借錢借糧,這些錢糧自然不是白借,往往都伴有高昂的利息。
來年百姓若是還上還好,若是還不上,那就隻能用那賴以生存的土地去抵債。一個種地為生的百姓,沒有了土地,那還如何生存?
這時百姓就隻能淪為這些富戶大族的佃戶,幫人家種地每年上交一定比例的租子。就這樣,一個本來有地的百姓,變成了無地的佃戶。
而如果有了銀行的存在,百姓就不必向富戶大族借高利貸了,隻需向銀行借便可,如此便可極大的減少土地兼並。
敲定好銀行之事,李世民並未宣布退朝,而是又言道:“朕還有一事宣布,即刻傳旨天下,朕欲修建一所大唐書院,遂召集天下工匠,來長安舉行工匠科舉,取那技藝出眾者入工部為官,督建大唐書院……”
李世民的話語引得朝堂頓時炸開了鍋,各位朝臣紛紛交頭接耳起來,一時間朝堂之上嗡嗡聲不斷。
就連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也是麵麵相覷,顯然他們也不知道李世民會來這一手。
古代工匠地位非常的低,士農工商的排序,看似是士的地位最高,商的地位最低,農工居中。
而現實中卻並非如此,農民和工匠往往都是給富裕商人打工的,如此農工自然而然就低了商一頭。
李洛跟李二提了興建教育的事情,也跟他推薦了公輸家族,卻不曾想到李二會有這一手。
如今李二要搞工匠科舉,這是要將工匠的地位,提高到與讀書人相等的地位啊。
李洛這個現代人自然是非常希望看到這樣的事,因為人類的發展史,也可以說是工具的發展史。
想要發展工具,自然離不開工匠,若是工匠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又將會有怎樣的驚喜,李洛不敢想象。
從清末民初才開始大搞洋務運動的我們,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改革開放,我們也隻用了短短百年時光而已,這期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若是這個時間,再提前一千多年,那將會是怎樣的一個結果,誰也不得而知。李洛這邊心下高興,為老爹這個決定暗暗稱讚。
然而千年來一直是儒門一家獨大,李世民突然的這個決定,讓不少儒家感到了不妥與不安。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陛下若是想召集民夫,和工匠重修書院,隻需一道旨意便可。舉行工匠科舉,讓工匠入朝為官還請陛下三思。”
原本有些嘈雜的朝堂,漸漸安靜下來,李二皺起了眉頭。
又有人說道:“陛下,三思啊!這天下工匠,大多目不識丁,隻懂得侍弄一些奇淫巧技,怎可為他們舉行科舉,還讓其入朝為官?此事萬萬不妥,這會讓天下寒窗苦讀的學子寒心,請陛下思之。”
李二眉頭皺得更深了。
不知怎地,一聽奇淫巧技幾個字,李洛就有種無名怒火在胸中燃燒,華夏的曆史,就是因為被這種思想,阻礙了科技的進程。
看著年紀一大把的孔穎達,李洛忍不住出言道:“孔師此言大謬。”
孔穎達見是李洛,張口欲言,李洛卻是話語未停,說道:“孔師頭上這頂冠冕,也是能工巧匠所為,不知這算不算奇淫巧技?”
孔穎達老臉通紅,言道:“李興公何意,是覺得老夫不配佩戴這頂冠冕嗎?”
孔穎達語氣明顯有些底氣不足,在他看不起工匠開始,便注定了他無力反駁。
李洛並沒有步步緊逼,而是又問道:“孔師平日書寫文章,是用竹簡,還是宣紙?”
一聽此言,孔穎達就知道李洛要在這宣紙上做文章,可他卻是無可奈何,隻得答道:“自然是這宣紙用的多些。”
李洛會心一笑,說道:“眾所周知這紙張乃是東漢蔡倫,蔡侯所創。在我心中蔡侯與孔聖無異,就算世人稱他一聲蔡聖,也無不可,不知孔師可否認同?”
此言一出,原本安靜下來的朝堂又一次嘈雜起來,許多文官更是對李洛怒目而視。像是李洛與他們有什麽不共戴天之仇似的。
李洛也不理會周遭,隻是靜靜的看著孔穎達,看他作何迴答。
孔穎達聽聞李洛將蔡倫與自家老祖相提並論,心中怒火哪還能壓抑得住,這蔡倫是何許人也?乃是東漢的一個太監。
將孔聖人和一個太監相論,這不是在羞辱孔家嗎?同時也是在羞辱天下儒生。
孔穎達氣得身子發抖,哆嗦著嘴唇,顫抖著食指,指著李洛道:“你……你你……”
你了半天,也你不出個所以然來,最後身子一歪,氣昏了過去,還好一旁的同僚將其扶住,才沒讓其摔倒在地。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tanshu.com">fantuantanshu.com</a>
李洛也是心下一驚,他沒想到一個蔡倫會將孔穎達給氣暈過去。
李洛雖說氣惱孔穎達說古代工匠所作所為,是奇淫巧技。而他自己卻也是學著儒家文化而長大的,不說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至少尊老愛幼,李洛還是懂得,將一個頭發胡子都白了的老人,氣暈過去,李洛心中難免愧疚。
孔穎達這一暈倒,朝堂上頓時亂成了一鍋粥,號脈的號脈,掐人中的掐人中,就連龍位上的李世民也大喊一聲:“快傳太醫。”
片刻後,禦醫還未到,孔穎達倒是被眾人救醒過來,孔穎達醒來第一句話便是。
“興國公,你若是不道出個所以然來,今日我孔家與天下學子定不與你幹休。”
半響之後,李二像是明白了什麽,歎息道:“果真如你所言,隻有花出去的錢那才是錢,隻有讓銅錢在各個商賈手中流動起來,朕才能收到更多的賦稅。”
李君羨望著得到賞賜的丫鬟點點頭:“原來錢花出去,未必就不會迴來。”
李洛笑道:“各種生產出來的物資才是財富,銅錢隻是衡量財富的一種工具而已,而銀行的職能就可以讓世間所有的死錢,重新流動起來,讓它們產生價值。”
“當百姓將手中餘錢存於銀行,朝廷隻需支付百姓一些利息,這樣百姓會很樂意將餘錢一直存於銀行。
如此,朝廷便可將這些銅錢利用起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放貸給需要用錢的商賈。隻要政策對口,百姓自然會富裕起來,經濟自然能發展。
其實銀行對朝廷的好處十分之多,比如說,可以增加百姓的凝聚力,當有外敵入侵時,因百姓將錢財存放於銀行,必然會奮力抵抗外敵。
再比如,朝廷可以通過某地的百姓的存錢情況,從而判斷當地的人們的收入情況等等。”
李洛無法讓老爹立即認識到銀行的全部職能,不過在他吃完幾盤菜的時候,他大概認可了,銀行於朝廷而言,是百利無一害的。
之後,李洛又談到了教育,談到了房地產,正式給他推薦了公輸家族,給他描繪了一個科教興國的藍圖,直到最後,李二拿出了自己的聖旨。
“洛兒,朕要封你興國公,你可不能再推遲了!”
李洛笑笑:“哈哈,不推遲!”
當然不推遲,都立了這麽大功了,再推遲豈不是徒勞無獲!
……
兩天後,從未上過朝的李洛,一早便被李世民給拉到了朝堂之上。
群臣肅穆的向李世民躬身行禮,李世民口唿,免禮,平身,早朝也就正式開始。
群臣開始一個個按序向李世民迴報一些日常工作,一個個子曰詩雲,引經據典,聽得李洛這個文盲是昏昏欲睡。
經過近兩個時辰的商討,這群朝堂大佬終於將今日工作敲定,快要睡著的李洛,本以為要就此下朝,誰知,李世民清了清嗓子,說起了兩天前與李洛聊的事。
“諸位愛卿,朕欲大力發展商業,同時新設一銀行,專為百姓保管錢財。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李洛聞鹽,心中暗暗鄙視老爹,明明都與長孫無忌、房玄齡幾人商量好了的事,還要拿到朝堂上討論的樣子。
果不其然,一向直言不諱的魏征今日也陪李世民演起了戲。
隻見魏征道:“陛下,這錢財隻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方才安心,百姓又怎會將錢財托予朝廷保管?若是陛下欲強行讓百姓將錢交予朝廷保管,臣反對建立這銀行。”
李世民胸有成竹,笑言道:“魏愛卿多慮了,朕常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又豈會做那民心向背之事。
至於百姓不肯將錢財托付予朝廷保管,朕已想到對策,那便是,朝廷隻需付給百姓一定的利息便可。”
一位戶部官員聞言,頓時急了,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朝廷耗費人力物力幫百姓保管錢財,還要倒給利錢,那朝廷豈不是要賠上一大筆錢?臣以為此事不妥。”
這位戶部官員之所以如此著急,實因戶部管理著財政。
如今天下剛太平沒幾年,大唐國庫並不是很充盈,也就是堪堪維持整個帝國的運轉。若是再給百姓利錢,那這些戶部官員隻能將自己的俸祿貢獻出來了。
李洛看著這個跳出來的戶部官員,心中想到,自從漢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這天下讀書人幾乎將陶朱公之法忘得一幹二淨。,這天下間最賺錢的銀行,竟被說成了虧錢。
龍位上的李世民看著那位戶部官員,想到,若這位戶部侍郎是陶朱公門下,定然不會說出開銀行會虧錢的話語。
李世民不再理會這位戶部侍郎,而是將目光投向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心領神會,站出來言道:“陛下,臣同意開設這銀行。戶部擔心朝廷會虧錢,這完全不必,朝廷可以將百姓托管於銀行的錢再以更高的利息借給那些需要用錢的商賈,這樣便可解決。”
長孫無忌言罷,又一禮部官員言道:“陛下,臣亦反對這銀行之事,若真如長孫大人所言行事,那朝廷於那盜賊何異?百姓將錢財托付朝廷保管,這本是好事,說明百姓信任朝廷。若是朝廷再私自挪用百姓之錢,借予商賈,此事有傷國體。”
李洛是實在聽不下去了,站出來對那位禮部官員道:“這位大人此言差矣!”
禮部官員見是李洛,忍住怒火言道:“請興國公指正。”
“大人不必將什麽事都上升到道德的高度,我且問你,百姓將錢存放於朝廷開設的銀行中,省去時刻擔心錢財丟失的煩惱,且還有利錢可拿,百姓是高興還是不高興?”
禮部官員臉上火辣辣的,扭捏道:“如此,百姓自然是高興的,可是……”
李洛打斷道:“沒有什麽可是的,百姓們關心的是朝廷給他們的利錢,隻要朝廷在百姓急需用錢時,能連本帶利將錢財取付給百姓,百姓才不會在意朝廷會不會挪用那些錢財。”
“那若是將錢財借予商賈了,而百姓又急需用錢,前來取要,又該如何?”
他本以為,這一問會難住李洛,誰知李洛不急不緩道:“此事易爾。這銀行存款、貸款皆有講究,有百姓取錢,自然也會有百姓存錢,隻需將別的百姓新存之錢,付於那取錢百姓便可。
就算某一天取錢的百姓多過存錢的百姓,也不必急慌,咱們先前借出去的錢,自然有該收迴的,隻需將這些錢收迴,便可取付給百姓。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很多種,比如一些大戶,將錢埋入地下,一埋便是幾年,甚至幾十年。爭對這樣的人,銀行隻需多出些利錢,將那些長時間不會動用的錢財存放在銀行之中,規定這些錢隻能到了一定的年限方可取出。比如說半年,一年,甚至十年不等。
哪怕某個時間段,都是借錢之人,和取錢之人,銀行也可靠著這些暫時的死錢來應對。最重要的是,銀行會設立存款準備金……”
要跟這些古人全部講清銀行的運轉以及利害,那是不可能的,好在古人很聰明的一點就是,他們雖然不明白設立銀行是對是錯,但知道抱大腿總沒錯。
當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都選擇支持的時候,其實已經告訴了他們陛下對於此事的決心。
“銀行之事,不必再議,朕意已決。”
李世民霸氣的一揮手,阻止了群臣的討論。李世民雖說是個虛心納建的皇帝,卻也是個有主見果決的皇帝。
跟李洛討論了這麽久,李世民知道一個銀行對國家有多重要,曆代王朝更替,其中一個最大原因便是土地兼並。
世間一旦有什麽天災人禍,受苦的始終是底層的百姓。而一些富戶大族,便會趁此機會大發一筆。
比如百姓家中已無錢糧度日,這些富戶大族便會向百姓借錢借糧,這些錢糧自然不是白借,往往都伴有高昂的利息。
來年百姓若是還上還好,若是還不上,那就隻能用那賴以生存的土地去抵債。一個種地為生的百姓,沒有了土地,那還如何生存?
這時百姓就隻能淪為這些富戶大族的佃戶,幫人家種地每年上交一定比例的租子。就這樣,一個本來有地的百姓,變成了無地的佃戶。
而如果有了銀行的存在,百姓就不必向富戶大族借高利貸了,隻需向銀行借便可,如此便可極大的減少土地兼並。
敲定好銀行之事,李世民並未宣布退朝,而是又言道:“朕還有一事宣布,即刻傳旨天下,朕欲修建一所大唐書院,遂召集天下工匠,來長安舉行工匠科舉,取那技藝出眾者入工部為官,督建大唐書院……”
李世民的話語引得朝堂頓時炸開了鍋,各位朝臣紛紛交頭接耳起來,一時間朝堂之上嗡嗡聲不斷。
就連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也是麵麵相覷,顯然他們也不知道李世民會來這一手。
古代工匠地位非常的低,士農工商的排序,看似是士的地位最高,商的地位最低,農工居中。
而現實中卻並非如此,農民和工匠往往都是給富裕商人打工的,如此農工自然而然就低了商一頭。
李洛跟李二提了興建教育的事情,也跟他推薦了公輸家族,卻不曾想到李二會有這一手。
如今李二要搞工匠科舉,這是要將工匠的地位,提高到與讀書人相等的地位啊。
李洛這個現代人自然是非常希望看到這樣的事,因為人類的發展史,也可以說是工具的發展史。
想要發展工具,自然離不開工匠,若是工匠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又將會有怎樣的驚喜,李洛不敢想象。
從清末民初才開始大搞洋務運動的我們,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改革開放,我們也隻用了短短百年時光而已,這期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若是這個時間,再提前一千多年,那將會是怎樣的一個結果,誰也不得而知。李洛這邊心下高興,為老爹這個決定暗暗稱讚。
然而千年來一直是儒門一家獨大,李世民突然的這個決定,讓不少儒家感到了不妥與不安。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陛下若是想召集民夫,和工匠重修書院,隻需一道旨意便可。舉行工匠科舉,讓工匠入朝為官還請陛下三思。”
原本有些嘈雜的朝堂,漸漸安靜下來,李二皺起了眉頭。
又有人說道:“陛下,三思啊!這天下工匠,大多目不識丁,隻懂得侍弄一些奇淫巧技,怎可為他們舉行科舉,還讓其入朝為官?此事萬萬不妥,這會讓天下寒窗苦讀的學子寒心,請陛下思之。”
李二眉頭皺得更深了。
不知怎地,一聽奇淫巧技幾個字,李洛就有種無名怒火在胸中燃燒,華夏的曆史,就是因為被這種思想,阻礙了科技的進程。
看著年紀一大把的孔穎達,李洛忍不住出言道:“孔師此言大謬。”
孔穎達見是李洛,張口欲言,李洛卻是話語未停,說道:“孔師頭上這頂冠冕,也是能工巧匠所為,不知這算不算奇淫巧技?”
孔穎達老臉通紅,言道:“李興公何意,是覺得老夫不配佩戴這頂冠冕嗎?”
孔穎達語氣明顯有些底氣不足,在他看不起工匠開始,便注定了他無力反駁。
李洛並沒有步步緊逼,而是又問道:“孔師平日書寫文章,是用竹簡,還是宣紙?”
一聽此言,孔穎達就知道李洛要在這宣紙上做文章,可他卻是無可奈何,隻得答道:“自然是這宣紙用的多些。”
李洛會心一笑,說道:“眾所周知這紙張乃是東漢蔡倫,蔡侯所創。在我心中蔡侯與孔聖無異,就算世人稱他一聲蔡聖,也無不可,不知孔師可否認同?”
此言一出,原本安靜下來的朝堂又一次嘈雜起來,許多文官更是對李洛怒目而視。像是李洛與他們有什麽不共戴天之仇似的。
李洛也不理會周遭,隻是靜靜的看著孔穎達,看他作何迴答。
孔穎達聽聞李洛將蔡倫與自家老祖相提並論,心中怒火哪還能壓抑得住,這蔡倫是何許人也?乃是東漢的一個太監。
將孔聖人和一個太監相論,這不是在羞辱孔家嗎?同時也是在羞辱天下儒生。
孔穎達氣得身子發抖,哆嗦著嘴唇,顫抖著食指,指著李洛道:“你……你你……”
你了半天,也你不出個所以然來,最後身子一歪,氣昏了過去,還好一旁的同僚將其扶住,才沒讓其摔倒在地。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tanshu.com">fantuantanshu.com</a>
李洛也是心下一驚,他沒想到一個蔡倫會將孔穎達給氣暈過去。
李洛雖說氣惱孔穎達說古代工匠所作所為,是奇淫巧技。而他自己卻也是學著儒家文化而長大的,不說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至少尊老愛幼,李洛還是懂得,將一個頭發胡子都白了的老人,氣暈過去,李洛心中難免愧疚。
孔穎達這一暈倒,朝堂上頓時亂成了一鍋粥,號脈的號脈,掐人中的掐人中,就連龍位上的李世民也大喊一聲:“快傳太醫。”
片刻後,禦醫還未到,孔穎達倒是被眾人救醒過來,孔穎達醒來第一句話便是。
“興國公,你若是不道出個所以然來,今日我孔家與天下學子定不與你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