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阿四,你,你定是在造謠!”
什麽大姐入獄,姚家被圍,肯定是這廝編出來的,上迴這家夥故意帶錯了路,將自己四個誑到了林縣莊子上,這迴不知道又是有什麽陰謀算計,這才編出了這麽個彌天大謊來。
姚露飛起一腳,就踹在了姚阿四的肩膀上,姚阿四卻是不閃不避,身子打了個趔趄,卻是大叫道,“這事千真萬確,小人若有半句虛言,教小人死無葬身之地!”
姚阿四聲音嘶啞,雙眼通紅。
“二小姐,當初小人想法子讓二小姐住到這林縣莊子,也是得了大小姐的吩咐,還不是生怕二小姐去了外地,露了行藏,被那五皇子發現,如今府裏是真的出了大事了呀!”
姚阿四是打小就跟在姚霜身邊的侍衛,姚露即使相信姚阿四敢欺騙自己,聽了這話,也覺得她說的那些大事,都是真的了。
如果是真的……
話說姚家人口簡單,姻親也都是高門貴族裏頭家風比較清正,識得時務懂得避禍的,自姚露記事以來,定國公府就沒出過什麽大亂子,天塌下來都有爹娘和大姐頂著,如今家中最有長途的大姐都被關了起來,這,這……
越想越恐懼的姚露隻覺得腿彎發軟,眼前發黑,不由得伸出一隻手去,抓住了紅葉的胳膊支撐著自己。
顫聲道,“你起來說,究竟是怎麽迴事?這消息又是怎麽傳過來的?怎麽沒有聽衛家的人說起?”
雖然心裏已是相信了她所說,但姚露心裏還是抱有一絲平安無事的幻想。
姚阿四這才起了身,迅速地將前因後果說了一遍。
原來在姚露她們幾個離開京城之後,這京中的形勢卻是風雲變幻,可以說得上是一日一變,步步驚心。
那五皇子因替皇上尋迴了玄女神石,又在宮中宴會上替女皇擋了刺客而再度獲寵,沒多久便恢複了郡王之位和皇上的歡心。
而且不知那五皇子又用了什麽手段,反而令宮中的幾位貴君都對他青眼有加,一時間,五皇子簡直成了宮禁中的紅人。
甚至還有那些趨炎附勢的小世家和低等官員為圖青雲之路,去巴結五皇子的。
五皇子身為郡王,榮華富貴自然不缺,所缺者不過是個能令他中意的妻主罷了,就有那些想富貴想瘋了的年青女子,冒著生命危險去給五皇子做麵首。
起先大家夥還都瞧不上這號人,覺得她們丟盡了女郎們的臉,可後來瞧著那些女郎居然就靠著五皇子的關係,個個都得了優差,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效仿的人可就越來越多了,這五皇子倒是一反過去在京裏的表現,反而很是禮賢下士,出手豪爽,對攀上來的這些人,隻收幾個姿容特別美的當麵首,其他的便根據需要收作門人,短短的幾月,已在京城籠絡成了一股勢力。
女皇一共生了四女二子,長子遠嫁鄰國,二皇女寬厚仁和,年三十有五,膝下二女一子。
三皇女英武不凡,領著五萬兵馬,駐守北方邊城,三十出頭,正是風華正茂之時,因忙於邊事,顧不上內院這些事,因此隻有一女。
四皇女文采風流,有林下之風,人稱雅王,二十六歲,生有二子一女。
而最小的六皇女才不過十九歲,還未大婚,傳聞今年便要為四皇女選名門貴公子作正夫側夫。
因女皇身板硬實,年歲不大,這幾個皇女也都各有所長,所以女皇一直沒有定下太女的人選,大約還是想觀望一番。
這四位皇女之間相處得也甚是和諧,你來我往,姐妹情深。
不管內心如何,至少是沒有人表現出對皇太女之位的熱心來。
然而自從這位五皇子迴京之後,這四位皇女的相處,卻不知不覺地變得微妙起來。
由微妙變得針鋒相對,明爭暗鬥的一灘渾水,也不過是短短兩月時間。
二皇女的小姑子被告發強搶民宅,魚肉鄰裏,經常口出大逆不道的狂妄之言,說什麽將來天下都是她嫂子的,她就是皇小姑,現在不趕緊巴結她,遂了她的意,等到日後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三皇女卻是被邊城的官員冒死揭發為人殘忍好殺,對邊民一味殘暴,這才引來了皇宮刺客,陷聖上於危險之中。
至於四皇女那毛病就更多了,沽名釣譽,結交眾多學林士子,其實心懷鬼胎,有所圖謀,還有她曾經為某位士子所出詩集序言為證,裏頭明顯流露出了懷才不遇的嗟歎,借古諷今,含沙射影。
隻有六皇女,因為年紀還小,連夫郎都沒娶,也沒有開牙建府,所以暫時倒是沒什麽不利的事兒。
那前三位皇女,簡直是混戰一片,各自為陣,而朝中的這些世家和大臣,也開始分了派別,互相傾軋攻詰。
姚霜就是因此卷入是非之中的。
卻原來是姚霜手下一個統領,被抓住了和刺客勾結的證據,被宮中禁衛帶走之後,審訊之下,便攀到了姚霜頭上,說她是被姚霜所指使。
這指使刺客在宮宴上刺殺皇上,自然是大逆不道的罪名。
若非皇上一直對姚霜信任有加,心中存疑,隻怕即刻將姚家抄家滅族都是有可能的!
然而現下卻是關了姚霜,圍了定國公府,大約隨時都會下旨抄檢定國公府,要是真的抄檢起來,以先前那些暗爭暗鬥的手段來看,就算國公府裏沒有什麽證據,硬是給栽贓出來一些也不是沒有可能……
至於說姚阿四是如何知道,而衛家來的人卻沒有曉得麽,是因為衛家來的人是十天前出發的,而姚霜下獄這件事,卻是發生在昨日!
姚霜統領西郊大營的兵馬,自然是有一些軍中通信的手段,莊子上雖然偏遠,卻還是養著信鴿。
姚露臉色僵硬,伸手道,“信呢,拿來我看!”
姚阿四抖抖索索地從袖中取出一個小紙卷來,姚露搶過來展開,上頭果然是自家大姐的字跡,寥寥數語,筆劃潦草,明顯是匆匆急就。r1152
什麽大姐入獄,姚家被圍,肯定是這廝編出來的,上迴這家夥故意帶錯了路,將自己四個誑到了林縣莊子上,這迴不知道又是有什麽陰謀算計,這才編出了這麽個彌天大謊來。
姚露飛起一腳,就踹在了姚阿四的肩膀上,姚阿四卻是不閃不避,身子打了個趔趄,卻是大叫道,“這事千真萬確,小人若有半句虛言,教小人死無葬身之地!”
姚阿四聲音嘶啞,雙眼通紅。
“二小姐,當初小人想法子讓二小姐住到這林縣莊子,也是得了大小姐的吩咐,還不是生怕二小姐去了外地,露了行藏,被那五皇子發現,如今府裏是真的出了大事了呀!”
姚阿四是打小就跟在姚霜身邊的侍衛,姚露即使相信姚阿四敢欺騙自己,聽了這話,也覺得她說的那些大事,都是真的了。
如果是真的……
話說姚家人口簡單,姻親也都是高門貴族裏頭家風比較清正,識得時務懂得避禍的,自姚露記事以來,定國公府就沒出過什麽大亂子,天塌下來都有爹娘和大姐頂著,如今家中最有長途的大姐都被關了起來,這,這……
越想越恐懼的姚露隻覺得腿彎發軟,眼前發黑,不由得伸出一隻手去,抓住了紅葉的胳膊支撐著自己。
顫聲道,“你起來說,究竟是怎麽迴事?這消息又是怎麽傳過來的?怎麽沒有聽衛家的人說起?”
雖然心裏已是相信了她所說,但姚露心裏還是抱有一絲平安無事的幻想。
姚阿四這才起了身,迅速地將前因後果說了一遍。
原來在姚露她們幾個離開京城之後,這京中的形勢卻是風雲變幻,可以說得上是一日一變,步步驚心。
那五皇子因替皇上尋迴了玄女神石,又在宮中宴會上替女皇擋了刺客而再度獲寵,沒多久便恢複了郡王之位和皇上的歡心。
而且不知那五皇子又用了什麽手段,反而令宮中的幾位貴君都對他青眼有加,一時間,五皇子簡直成了宮禁中的紅人。
甚至還有那些趨炎附勢的小世家和低等官員為圖青雲之路,去巴結五皇子的。
五皇子身為郡王,榮華富貴自然不缺,所缺者不過是個能令他中意的妻主罷了,就有那些想富貴想瘋了的年青女子,冒著生命危險去給五皇子做麵首。
起先大家夥還都瞧不上這號人,覺得她們丟盡了女郎們的臉,可後來瞧著那些女郎居然就靠著五皇子的關係,個個都得了優差,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效仿的人可就越來越多了,這五皇子倒是一反過去在京裏的表現,反而很是禮賢下士,出手豪爽,對攀上來的這些人,隻收幾個姿容特別美的當麵首,其他的便根據需要收作門人,短短的幾月,已在京城籠絡成了一股勢力。
女皇一共生了四女二子,長子遠嫁鄰國,二皇女寬厚仁和,年三十有五,膝下二女一子。
三皇女英武不凡,領著五萬兵馬,駐守北方邊城,三十出頭,正是風華正茂之時,因忙於邊事,顧不上內院這些事,因此隻有一女。
四皇女文采風流,有林下之風,人稱雅王,二十六歲,生有二子一女。
而最小的六皇女才不過十九歲,還未大婚,傳聞今年便要為四皇女選名門貴公子作正夫側夫。
因女皇身板硬實,年歲不大,這幾個皇女也都各有所長,所以女皇一直沒有定下太女的人選,大約還是想觀望一番。
這四位皇女之間相處得也甚是和諧,你來我往,姐妹情深。
不管內心如何,至少是沒有人表現出對皇太女之位的熱心來。
然而自從這位五皇子迴京之後,這四位皇女的相處,卻不知不覺地變得微妙起來。
由微妙變得針鋒相對,明爭暗鬥的一灘渾水,也不過是短短兩月時間。
二皇女的小姑子被告發強搶民宅,魚肉鄰裏,經常口出大逆不道的狂妄之言,說什麽將來天下都是她嫂子的,她就是皇小姑,現在不趕緊巴結她,遂了她的意,等到日後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三皇女卻是被邊城的官員冒死揭發為人殘忍好殺,對邊民一味殘暴,這才引來了皇宮刺客,陷聖上於危險之中。
至於四皇女那毛病就更多了,沽名釣譽,結交眾多學林士子,其實心懷鬼胎,有所圖謀,還有她曾經為某位士子所出詩集序言為證,裏頭明顯流露出了懷才不遇的嗟歎,借古諷今,含沙射影。
隻有六皇女,因為年紀還小,連夫郎都沒娶,也沒有開牙建府,所以暫時倒是沒什麽不利的事兒。
那前三位皇女,簡直是混戰一片,各自為陣,而朝中的這些世家和大臣,也開始分了派別,互相傾軋攻詰。
姚霜就是因此卷入是非之中的。
卻原來是姚霜手下一個統領,被抓住了和刺客勾結的證據,被宮中禁衛帶走之後,審訊之下,便攀到了姚霜頭上,說她是被姚霜所指使。
這指使刺客在宮宴上刺殺皇上,自然是大逆不道的罪名。
若非皇上一直對姚霜信任有加,心中存疑,隻怕即刻將姚家抄家滅族都是有可能的!
然而現下卻是關了姚霜,圍了定國公府,大約隨時都會下旨抄檢定國公府,要是真的抄檢起來,以先前那些暗爭暗鬥的手段來看,就算國公府裏沒有什麽證據,硬是給栽贓出來一些也不是沒有可能……
至於說姚阿四是如何知道,而衛家來的人卻沒有曉得麽,是因為衛家來的人是十天前出發的,而姚霜下獄這件事,卻是發生在昨日!
姚霜統領西郊大營的兵馬,自然是有一些軍中通信的手段,莊子上雖然偏遠,卻還是養著信鴿。
姚露臉色僵硬,伸手道,“信呢,拿來我看!”
姚阿四抖抖索索地從袖中取出一個小紙卷來,姚露搶過來展開,上頭果然是自家大姐的字跡,寥寥數語,筆劃潦草,明顯是匆匆急就。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