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魯深深吸了口氣:“活到我這個年紀,才懂得,榮華權勢都是過眼雲煙,隻有親人在身邊,才是最重要的。”
此時,袁一隱隱看到,篤魯眼睛變得濕潤,可他見識過篤魯殺敵的冷血兇殘。
這一刻,寧願相信是自己眼花,也不願相信,篤魯有如此溫情的一麵。
他低下頭,冷冷一笑,不知是嘲笑篤魯,還是嘲笑自己,寧願推開唯一的親人,也有追尋那個,把自己折磨得遍體鱗傷的夙願。
篤魯走上前,拍了拍他肩膀:“你我各為其主,今日過後,恩義就算兩清了,戰場相見,就是要將對方置於死地的對手。”
“放心,我絕不會手下留情!”
次日,篤魯果真按照約定釋放了五萬唐兵和李泰仁,楊誌。
當李,楊二人迴到唐營,便痛哭流涕請求袁一不要將慫恿大將軍的事情,稟告朝廷。
袁一雖然很厭惡氣焰囂張的倆人,可大敵當前,齊心抗敵才是最要緊的,因此,他承若,隻要倆人服從指揮,他就會盡量隱瞞他們的過失。
李,楊倆深知自己的過錯有多大,所以,當身為同級的袁一,提出獨攬軍權的條件,他們隻好乖乖答應。
那日相見過後,篤魯終於披掛上陣與袁一開始正麵交鋒,隨之而來的是,勢均力敵的局麵被打破,唐軍的頹勢在連日的交戰中逐漸顯露。
這日,袁一率軍剛突出圍困,就被一座大雪山擋住了去路,顧忌敵人有可能趁勝追擊,他隻好下令翻越雪山。
袁一與士兵踩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頂著突發的風暴,行走在極寒的雪山中。
他們不但要與足以致命的寒冷抗爭,還要時刻提防腳滑,失足跌落的危險。
五日過後,當大軍翻越雪山,來到一處安全之地時,袁一讓尹玉書清點人數時,發現在,雪山上喪命的士兵竟達到兩萬人。
黃昏,袁一走過,一個個忙著安營紮寨的士兵身邊,見他們皆是一臉疲乏憔悴,他心像灌了鉛般沉重。
一瞬間,他感覺整個軍營中,都散發著一股已成敗局的氣息。他低頭深深吸了口氣,努力邁著沉著的步子走出營地。
他站著過膝的草叢中,仰頭看著巍峨的雪山上,落滿了血色殘陽。
突然來了一陣風,吹得他身邊的青草蕩起層層綠浪,也將他心頭的思緒萬千吹起,隨風環遊在茫茫天地間。
“袁哥,我們還能勝過篤魯嗎?”
聽到說話聲,袁一轉頭看到梅仁不知何時來到身邊,見他強裝笑臉,眼神卻流露著掩蓋不了的恐懼,袁一沉默了片刻,道:“我相信,能。”
梅仁欲言又止道:“這些日子的交戰,知道篤魯擁有百萬雄獅,可不是虛言!他實在勝我們太多,更何況,我們……我們的糧草隻夠應付半個月,這樣我們都能取勝嗎?”
袁一凝視著梅仁,用堅定的口氣道:“能!”
梅仁摸了摸額頭,聲音低沉道:“有件事我該告訴你,李泰仁和楊誌已經決定找突厥大帥商量,向篤魯投降的事。尹玉書也覺得再打下去,也隻是犧牲與失敗,他讓我來勸你,接受大勢所趨。”
他冷冷一笑道:“大勢所趨?我看是貪生怕死,他們隻看到投降能夠換來的東西,卻從未想過會失去什麽!”
梅仁摸了摸額頭:“失去尊嚴骨氣?”
“那些不值得,用幾十萬人的性命來換,可國家安危,值得所有人犧牲!”
“我不明白。”
“這次征伐,大唐不但調配了全國大半的軍力,而且,還借用了盟國的援軍。如果我們投降,吐蕃勢必借此時機揮師北上,大唐國內兵力無法與之抗衡,也難以再尋求盟國的援助,大唐可能就此淪陷,而百姓也將飽受戰禍之苦。”
用手捂著嘴的梅仁,呆了片刻,深深吸了口氣道:“太可怕了!我怎麽沒想到這些。”
“你替給他們帶話,突厥大帥要是想投降,我尊重他的決定,可唐軍中有誰敢再提投降,一律以動搖軍心罪處斬!”
梅仁躬身道:“卑職領命!”
這日,袁一率軍策馬奔入,一片叢林深處,疾馳中的他一拉韁繩,停了下來。
這時,他調轉馬頭,從士兵中走過,他遠遠望見,一騎揚塵正朝這兒來。
待靠近,隻見一個騎著快馬的士兵,滾鞍下馬,跪地道:“稟告將軍,吐蕃大軍已經逼近,大約一盞茶時間,就能到此。”
他眺望了眼遠方,滿臉沉著地點點頭:“篤魯帶了多少人馬?”
“稟告將軍,約莫八十萬到八十五萬之間。”
他嘴角浮現一絲笑意:“好,你先退下。”
梅仁驅馬上前,看了眼,望著遠方出神的袁一,道:“袁哥,真有把握,這樣就能讓唐軍取勝?”
袁一笑了笑:“若沒把握,你也不會跟我來這兒,對嗎?”
梅仁長長吐了口氣:“是啊!”
當氣勢如虹的吐蕃大軍來到,坐在馬背上的袁一,看了眼篤魯,氣定神閑道:“我可在此,恭候大帥多時了。”
篤魯看了眼他身後的唐軍,用吐蕃語道:“瞧袁將軍的人數,好像不對啊!不管耍什麽花招,唐軍也是必輸無疑,所以,讓那些埋伏的人出來,好好投降,保證給你們留條活路。”
袁一笑了笑:“投降,這主意不錯,我聽大帥的!”說著,便向身邊的梅仁道:“你傳我的話,讓那埋伏在這兒的四十五萬士兵,全都別忙活了,趕緊出來投降。”
梅仁滿臉為難道:“將軍,你在這兒安置了伏兵嗎?”
袁一看著,篤魯的滿臉愉悅,頓時化作惱怒,他暗暗一笑,而後,擺出一副尋思的模樣:“你真問倒我了,安置了,還是沒安置呢?”
見狀,梅仁扯了扯他的衣裳,低聲道:“將軍,你沒事吧!難道忘了,三天前,唐軍在青河的險灘,就已經兵分兩路了。你說的那四十五萬人,早就跟著突厥大帥和尹玉書他們,渡過險灘去攻打邏些城了。我們帶的,隻有一萬四千零七人。”
袁一若有所悟地點點頭,道:“哦,對!那四十五萬人,早就去攻打邏些城了,我隻帶了一萬四千零七人把篤魯引來。”
看著袁一裝瘋賣傻,篤魯原本滿臉不屑,可當聽到袁一竟用李代桃僵之計,攻打都城邏些,嚇得臉色慘白。
他愣了片刻,用略帶顫抖的聲音道:“你是全軍統領,於情於理都不該來送死。”
袁一笑了笑:“若不是,我這個統領當誘餌,你這條滑不留手的大魚,又怎麽會上鉤呢?我覺得,你現在擔心的不應該是我的生死。而是,唐軍是不是攻下了邏些城,擒住了讚普,這個關乎勝敗的人質!”
這時,吐蕃軍中有人騎馬,來到篤魯身邊,道:“大帥,相信讚普吉人自有天相,我們先收拾了這幫活膩了的家夥,不會浪費太多時間!”
聽到說話聲,袁一抬頭看到是阿布紮,笑道:“原來是王子,之前,在突厥,你被我收拾了,現在逮著機會,終於可以來收拾我,真是可喜可賀!”
“你……”怒了的阿布紮,正要拿起兵器對付他,卻被篤魯攔住道:“他害我的英名毀於一旦,他的人頭歸我,要打也是我來!”
篤魯說罷,提起鳳頭斧朝袁一揮去,見狀,袁一雙腿一夾馬腹,向後一倒避開襲擊。
而後,順勢抽出烏木劍與篤魯對抗,兩刃交鋒,在驚心動魄的“哐啷”聲中,兵刃碰撞出的火花四濺,他們胯下的坐騎,似乎也感受到對戰的驚險,時不時發出高亢的嘶鳴聲。
袁一俯身虛晃一招,鑽了個空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提劍,向前篤魯刺去。袁一本以為,以篤魯的應變,定能以鳳頭斧擋住。可怎料,篤魯好像晃了神,削鐵如泥的烏木劍,便刺破了他鐵衣,進入胸腔。
袁一頓時傻了眼,腦子一片空白的他,木然地將劍拔出,當被如岩漿般噴湧的熱血灑了一臉。他方才迴過神,看到捂著傷口的篤魯墜下馬,他驟然感到陣陣寒戰。
他慌忙跳下馬,扶住篤魯,看到原本陰沉的天空,突然電閃雷鳴,他深深吸了口氣,唐語便脫口而出,道:“我沒想過,要置你於死地,我隻是……”
氣若遊絲的篤魯,用吐蕃語低聲道:“你沒錯,永遠,不要,為此責怪,自己。”
見篤魯受傷墜馬,阿布紮領吐蕃兵衝了上來。袁一受於形勢所迫,隻能用劍挾持篤魯,讓阿布紮不得靠近。
袁一看了眼身後的唐兵,深深吸了口氣,用吐蕃語對篤魯道:“讓阿布紮,先放我的人走!”
篤魯點點頭,對阿布紮吩咐道:“放他的人走。”
阿布紮雖然萬分不情願,可見篤魯的性命握在袁一手中,也隻能乖乖答應。
當袁一目送士兵走遠後,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他看了眼捂著胸口的篤魯,隻見他傷口的血從指縫間滲出,當雨水落下,受到衝洗的猩紅的滲血,變作紅絲地摻雜在雨水中,從指尖流入泥土。
此時,袁一隱隱看到,篤魯眼睛變得濕潤,可他見識過篤魯殺敵的冷血兇殘。
這一刻,寧願相信是自己眼花,也不願相信,篤魯有如此溫情的一麵。
他低下頭,冷冷一笑,不知是嘲笑篤魯,還是嘲笑自己,寧願推開唯一的親人,也有追尋那個,把自己折磨得遍體鱗傷的夙願。
篤魯走上前,拍了拍他肩膀:“你我各為其主,今日過後,恩義就算兩清了,戰場相見,就是要將對方置於死地的對手。”
“放心,我絕不會手下留情!”
次日,篤魯果真按照約定釋放了五萬唐兵和李泰仁,楊誌。
當李,楊二人迴到唐營,便痛哭流涕請求袁一不要將慫恿大將軍的事情,稟告朝廷。
袁一雖然很厭惡氣焰囂張的倆人,可大敵當前,齊心抗敵才是最要緊的,因此,他承若,隻要倆人服從指揮,他就會盡量隱瞞他們的過失。
李,楊倆深知自己的過錯有多大,所以,當身為同級的袁一,提出獨攬軍權的條件,他們隻好乖乖答應。
那日相見過後,篤魯終於披掛上陣與袁一開始正麵交鋒,隨之而來的是,勢均力敵的局麵被打破,唐軍的頹勢在連日的交戰中逐漸顯露。
這日,袁一率軍剛突出圍困,就被一座大雪山擋住了去路,顧忌敵人有可能趁勝追擊,他隻好下令翻越雪山。
袁一與士兵踩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頂著突發的風暴,行走在極寒的雪山中。
他們不但要與足以致命的寒冷抗爭,還要時刻提防腳滑,失足跌落的危險。
五日過後,當大軍翻越雪山,來到一處安全之地時,袁一讓尹玉書清點人數時,發現在,雪山上喪命的士兵竟達到兩萬人。
黃昏,袁一走過,一個個忙著安營紮寨的士兵身邊,見他們皆是一臉疲乏憔悴,他心像灌了鉛般沉重。
一瞬間,他感覺整個軍營中,都散發著一股已成敗局的氣息。他低頭深深吸了口氣,努力邁著沉著的步子走出營地。
他站著過膝的草叢中,仰頭看著巍峨的雪山上,落滿了血色殘陽。
突然來了一陣風,吹得他身邊的青草蕩起層層綠浪,也將他心頭的思緒萬千吹起,隨風環遊在茫茫天地間。
“袁哥,我們還能勝過篤魯嗎?”
聽到說話聲,袁一轉頭看到梅仁不知何時來到身邊,見他強裝笑臉,眼神卻流露著掩蓋不了的恐懼,袁一沉默了片刻,道:“我相信,能。”
梅仁欲言又止道:“這些日子的交戰,知道篤魯擁有百萬雄獅,可不是虛言!他實在勝我們太多,更何況,我們……我們的糧草隻夠應付半個月,這樣我們都能取勝嗎?”
袁一凝視著梅仁,用堅定的口氣道:“能!”
梅仁摸了摸額頭,聲音低沉道:“有件事我該告訴你,李泰仁和楊誌已經決定找突厥大帥商量,向篤魯投降的事。尹玉書也覺得再打下去,也隻是犧牲與失敗,他讓我來勸你,接受大勢所趨。”
他冷冷一笑道:“大勢所趨?我看是貪生怕死,他們隻看到投降能夠換來的東西,卻從未想過會失去什麽!”
梅仁摸了摸額頭:“失去尊嚴骨氣?”
“那些不值得,用幾十萬人的性命來換,可國家安危,值得所有人犧牲!”
“我不明白。”
“這次征伐,大唐不但調配了全國大半的軍力,而且,還借用了盟國的援軍。如果我們投降,吐蕃勢必借此時機揮師北上,大唐國內兵力無法與之抗衡,也難以再尋求盟國的援助,大唐可能就此淪陷,而百姓也將飽受戰禍之苦。”
用手捂著嘴的梅仁,呆了片刻,深深吸了口氣道:“太可怕了!我怎麽沒想到這些。”
“你替給他們帶話,突厥大帥要是想投降,我尊重他的決定,可唐軍中有誰敢再提投降,一律以動搖軍心罪處斬!”
梅仁躬身道:“卑職領命!”
這日,袁一率軍策馬奔入,一片叢林深處,疾馳中的他一拉韁繩,停了下來。
這時,他調轉馬頭,從士兵中走過,他遠遠望見,一騎揚塵正朝這兒來。
待靠近,隻見一個騎著快馬的士兵,滾鞍下馬,跪地道:“稟告將軍,吐蕃大軍已經逼近,大約一盞茶時間,就能到此。”
他眺望了眼遠方,滿臉沉著地點點頭:“篤魯帶了多少人馬?”
“稟告將軍,約莫八十萬到八十五萬之間。”
他嘴角浮現一絲笑意:“好,你先退下。”
梅仁驅馬上前,看了眼,望著遠方出神的袁一,道:“袁哥,真有把握,這樣就能讓唐軍取勝?”
袁一笑了笑:“若沒把握,你也不會跟我來這兒,對嗎?”
梅仁長長吐了口氣:“是啊!”
當氣勢如虹的吐蕃大軍來到,坐在馬背上的袁一,看了眼篤魯,氣定神閑道:“我可在此,恭候大帥多時了。”
篤魯看了眼他身後的唐軍,用吐蕃語道:“瞧袁將軍的人數,好像不對啊!不管耍什麽花招,唐軍也是必輸無疑,所以,讓那些埋伏的人出來,好好投降,保證給你們留條活路。”
袁一笑了笑:“投降,這主意不錯,我聽大帥的!”說著,便向身邊的梅仁道:“你傳我的話,讓那埋伏在這兒的四十五萬士兵,全都別忙活了,趕緊出來投降。”
梅仁滿臉為難道:“將軍,你在這兒安置了伏兵嗎?”
袁一看著,篤魯的滿臉愉悅,頓時化作惱怒,他暗暗一笑,而後,擺出一副尋思的模樣:“你真問倒我了,安置了,還是沒安置呢?”
見狀,梅仁扯了扯他的衣裳,低聲道:“將軍,你沒事吧!難道忘了,三天前,唐軍在青河的險灘,就已經兵分兩路了。你說的那四十五萬人,早就跟著突厥大帥和尹玉書他們,渡過險灘去攻打邏些城了。我們帶的,隻有一萬四千零七人。”
袁一若有所悟地點點頭,道:“哦,對!那四十五萬人,早就去攻打邏些城了,我隻帶了一萬四千零七人把篤魯引來。”
看著袁一裝瘋賣傻,篤魯原本滿臉不屑,可當聽到袁一竟用李代桃僵之計,攻打都城邏些,嚇得臉色慘白。
他愣了片刻,用略帶顫抖的聲音道:“你是全軍統領,於情於理都不該來送死。”
袁一笑了笑:“若不是,我這個統領當誘餌,你這條滑不留手的大魚,又怎麽會上鉤呢?我覺得,你現在擔心的不應該是我的生死。而是,唐軍是不是攻下了邏些城,擒住了讚普,這個關乎勝敗的人質!”
這時,吐蕃軍中有人騎馬,來到篤魯身邊,道:“大帥,相信讚普吉人自有天相,我們先收拾了這幫活膩了的家夥,不會浪費太多時間!”
聽到說話聲,袁一抬頭看到是阿布紮,笑道:“原來是王子,之前,在突厥,你被我收拾了,現在逮著機會,終於可以來收拾我,真是可喜可賀!”
“你……”怒了的阿布紮,正要拿起兵器對付他,卻被篤魯攔住道:“他害我的英名毀於一旦,他的人頭歸我,要打也是我來!”
篤魯說罷,提起鳳頭斧朝袁一揮去,見狀,袁一雙腿一夾馬腹,向後一倒避開襲擊。
而後,順勢抽出烏木劍與篤魯對抗,兩刃交鋒,在驚心動魄的“哐啷”聲中,兵刃碰撞出的火花四濺,他們胯下的坐騎,似乎也感受到對戰的驚險,時不時發出高亢的嘶鳴聲。
袁一俯身虛晃一招,鑽了個空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提劍,向前篤魯刺去。袁一本以為,以篤魯的應變,定能以鳳頭斧擋住。可怎料,篤魯好像晃了神,削鐵如泥的烏木劍,便刺破了他鐵衣,進入胸腔。
袁一頓時傻了眼,腦子一片空白的他,木然地將劍拔出,當被如岩漿般噴湧的熱血灑了一臉。他方才迴過神,看到捂著傷口的篤魯墜下馬,他驟然感到陣陣寒戰。
他慌忙跳下馬,扶住篤魯,看到原本陰沉的天空,突然電閃雷鳴,他深深吸了口氣,唐語便脫口而出,道:“我沒想過,要置你於死地,我隻是……”
氣若遊絲的篤魯,用吐蕃語低聲道:“你沒錯,永遠,不要,為此責怪,自己。”
見篤魯受傷墜馬,阿布紮領吐蕃兵衝了上來。袁一受於形勢所迫,隻能用劍挾持篤魯,讓阿布紮不得靠近。
袁一看了眼身後的唐兵,深深吸了口氣,用吐蕃語對篤魯道:“讓阿布紮,先放我的人走!”
篤魯點點頭,對阿布紮吩咐道:“放他的人走。”
阿布紮雖然萬分不情願,可見篤魯的性命握在袁一手中,也隻能乖乖答應。
當袁一目送士兵走遠後,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他看了眼捂著胸口的篤魯,隻見他傷口的血從指縫間滲出,當雨水落下,受到衝洗的猩紅的滲血,變作紅絲地摻雜在雨水中,從指尖流入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