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隨神兵候進入殿內,看到其中,不但有後宮家眷,還有朝廷大臣,由此可看出,整個宮廷已陷入了何等恐慌的地步。
神兵候示意袁一止步等候,而後,上前將高座上的高宗與武後請到了一旁的側殿。
袁一立在門邊,聽到耳邊時不時傳來的歎息,甚至啜泣聲,不由得抬頭,望了望金碧輝煌的大殿,又望了望殿中身著華服的眾人,心想,他們算是大唐最顯貴,也是最有權勢的人,以前一句話就能決定別人的生死,可如今,隻要城池一破,他們隨時淪為階下囚,所以,那份理所應當用鼻子看人的傲氣,變成了可憐地唉聲歎氣。
此時,袁一瞥見站在窗邊的太平,心想,對於她來說,一個是心愛之人,一個是自己母親,看到他們相殘相殺,不管哪一方以失敗收場,對她來說,都是生命中難以承受的事。
以為她是這兒最難過的人,可袁一卻沒從她臉上看到悲傷,憤怒,甚至連一滴眼淚都沒有。她看上去比任何人都要平靜,就像一個局外人,正在欣賞窗外黃昏的景色。
袁一正為她的平靜感到隱隱不安時,看到高宗三人從側殿走了出來,隻見高宗和武後眼眶紅紅地,想必是討論過賀蘭敏之的退軍條件。
這時,高宗先是安慰似的拍了拍武後,而後,便在神兵候耳邊交代了幾句,便揚了揚手,似讓他告退。
出了大明宮,神兵候向袁一問道:“可以把本候帶到城外嗎?”
袁一想了會兒:“沒問題,不過,侯爺真一點武功都不會嗎?”
神兵候搖了搖頭:“不會。”
袁一麵露擔憂道:“城外都是賀蘭敏之的人,侯爺出去未免太冒險了,有什麽事,不妨交給卑職去辦吧!”
“這件事很要緊,必須本候親自出麵,有你保護,本候很放心。”
袁一點點頭:“卑職定當竭盡所能,侯爺,要去哪兒?”
“篤魯軍營。”
聽到篤魯,袁一想到,他受吐蕃讚普之命,替吐蕃大皇子向太平提親,昨日,在高宗的設宴上,當他提出和親之請時,被高宗一口迴絕了,鬧得很不愉快,宴會過半,他就借故離去,這會兒他應該在收拾行李,準備起程迴吐蕃。
想到這兒,袁一低聲問道:“侯爺,您不是想請,篤魯的吐蕃兵做援軍吧?”
“是。”
“篤魯軍營離城不遠,想必已得知長安城的局勢,他正好樂得隔岸觀火,何必來損兵折將來幫忙呢?”
神兵候胸有成竹地笑了笑:“所以,聖上才讓本侯去做說客。”
袁一掩護神兵候,躲過城下的士兵,一路小心來到不遠處的客棧,花重金買了兩匹旅客的馬,快馬加鞭來到篤魯軍營中。
神兵候向營前把守的士兵亮明身份,士兵通報過後,就將倆人領進篤魯營帳。
這時,見神兵候與袁一進來,篤魯用吐蕃語“嘰裏呱啦”地對身邊的侍從說了幾句,侍從便拿出一個坐蒲給神兵候。
待坐定,神兵候向篤魯問道:“大帥,打算何時動身?”
篤魯並未說話,似乎不懂唐語,等方才遞來蒲團的侍從將話翻譯過後,他便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趁著這個間隙,立在帳中的袁一不由得打量起,這位被稱為戰神的吐蕃男子,隻見他梳著辮發,留著灰白的卷須,臉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道從耳廓一直延伸到嘴角的刀疤,讓人聯想到疤痕的由來是一次死裏逃生,或是一場棋逢對手的浴血奮戰。
他身著飾以獸皮的大袍,可他寬大的腰身,挺拔的肩頭,似乎隱隱能感受,沙場上,他揮刀萬夫難擋,彎弓射穿敵將頭顱的風姿。
他想起奪魁入伍那會兒,常在軍中聽說到關於篤魯的傳說,譬如,他訓練了一支身手矯健,又忠心得如死士般輕騎部隊,他讓國內最頂尖的工匠給部隊的士兵打造了,既輕便又刀槍難破的麟甲戰衣,不僅士兵,他讓工匠給為每匹戰馬穿上了用藤條與桐油特製輕騎馬甲,因此,當這支部隊衝鋒向前時,就如銅牆鐵壁般,讓敵人勢不可擋。
還有,篤魯的軍陣總是變化多端,每迴都能讓敵軍還沒摸清頭腦,就深陷陣中,從而敗北。
再是,篤魯對兵法的運用駕輕就熟,總算把敵方將領,從一個謎團,帶入另一個謎團,很多時候,當敵方將領看到篤魯損兵折將,以為嚐到甜頭,乘勝追擊時,卻掉入他精心布置的圈套,最後,全軍覆沒。
總而言之,篤魯在沙場上,就像神一樣的人物,他時而率領輕騎突出,將敵軍殺得片甲不留,時而,故意退讓,甚至會仁慈得放逼入絕境的敵軍一馬。
在沙場上,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麽,更不知道如何應對他的部署,所以,在戰場上,隻要聽到這次領軍對戰的人是篤魯,帶軍將領都會倒吸一口涼氣,帶著難以克製的忐忑迎戰。
想到這兒,袁一的嘴角露出淺笑,心語:“爺的!他日若重迴沙場,能讓篤魯敗在我的手下,那就太爽了!不過,還真有點心虛,可想,既不花銀子,又能讓自己開心,何樂而不!”
這時,篤魯似乎察覺到了袁一的目光,隻見他將頭略微一仰,淩厲的眼神與袁一莫名的笑眼相撞。
倆人對望片刻,篤魯臉上浮出一抹淺笑,摸了摸大胡子,迴答完神兵候的問話,再由侍從用唐語翻譯:“大帥說,此刻大唐的帝都,正遭叛軍圍城,難得侯爺不嫌麻煩前來送行,這番好意大帥心領了。”
神兵候道:“既然,大帥知道我在此的目的,也不繞彎子了,聖上想請大帥幫忙剿滅叛軍。”
侍從熟知唐語,繼續為倆人做著翻譯。
篤魯冷冷一笑:“為什麽?”
“讚普為了與大唐結為秦晉之好,才讓有戰神之稱的大帥,率領上萬軍隊,護送如此多的厚禮,來到大唐向公主提親。可偏巧這個時候,長安城又受叛軍圍城,而叛軍首領,有剛好是,前往吐蕃協談的賀蘭敏之。”
神兵候頓了頓,看見篤魯臉上閃過擔憂的神色,笑了笑繼續道:“我相信,一切隻是巧合,可其他人呢?以各方盟國來說,以為吐蕃一邊說著和談,一邊又以和親為掩護,進入腹地連同策反將軍試圖顛覆大唐,這無疑會讓吐蕃在各國間的信譽掃地。再以,讚普來說,特派大帥向聖上最疼愛的太平公主提親,無疑是想與聖上交好,可大帥一來,聖上就受叛軍所擾,若此並非讚普所願,大帥又掌管吐蕃百萬大軍,其中的聯係,我不說大帥也該明白吧!”
篤魯臉上出現一絲慍怒:“侯爺想說,我欺瞞讚普,勾結唐國叛將,暗藏私心犯上作亂是嗎?”
神兵候搖搖頭:“有時,沒吃羊肉,也會惹來一身臊,你我都是君王近前的人,最能體會什麽叫君心難測。”
“昨日,唐皇半分情麵都沒給吐蕃,冷言冷語拒絕了親事,他無義,憑什麽讓我們有情!”篤魯說到激動處,把手中的茶盞往地下一擲,帳外聽到摔裂神的士兵衝了進來,數把明晃晃的刀架到了神兵候脖子上。
此時,袁一說是急那時快,從其中一個向前的吐蕃兵手中搶過刀,縱身一躍來到篤魯座前,還等他反應過來,就用刀將他挾持。
臉上沒有絲毫懼意的篤魯,抬頭看了眼,嘰裏呱啦地說了幾句吐蕃語,此時,侍從已害怕得蜷縮身子,蹲在一旁,因此,不知所雲的袁一皺眉道:“什麽?”
他抬腳踢了下侍從:“喂!翻譯下,他說了什麽?”
侍從戰戰兢兢的起身,道:“大帥說,你這……兔崽子,敢把刀架在我篤魯腦袋上,是不要命了嗎?”
袁一不屑笑了笑,道:“告訴他,我叫袁一,不叫兔崽子,讓他別那麽衝,萬一惹毛我,手一滑,隨隨便便就要了他小命!”
篤魯聽侍從說完,打量了他一眼:“我死,不但你倆活不了,而且,唐皇也別指望能解長安之圍。”
聽過侍從的翻譯,袁一道:“你不死,我和侯爺就能活嗎?說到長安之圍,賀蘭敏之可有五萬人馬,你的一萬多人馬去了,能管什麽用?與其損兵折將,還不如,讓我殺了你這個戰神,這樣便可名留青史,不是更好?”
篤魯大笑幾聲:“好一個不如遣將不如激將!想讓我出兵,也不是不可以。”
此時,袁一見神兵候使了個眼色,他猶豫片刻,放下刀。
篤魯見此,也向他的人揮揮手,架在神兵候脖子上的刀,也放了下來。
神兵候對篤魯道:“大帥隻要肯出兵,解長安之圍,任何要求,聖上都不會拒絕。”
篤魯深邃的眼眸,突然閃現一絲狡黠的神色:“你也知道,我為何而來,我要求很簡單,聖上必須答應大皇子與太平公主的婚事。”
神兵候聽完侍從傳達的話,深深吸了口氣,低頭沉默良久,閉著眼點點頭:“行。”
篤魯冷冷一笑:“你答應,可算不了數。”
“現在是非常時期,若聖上能來,此刻來見大帥的人,就不會是我。我來之前,聖上給了一道口諭,即是,答應大帥的任何要求。話已至此,大帥若還有懷疑,我也算盡到本分了。”
篤魯起身道:“好,我信你,不過,口說無憑,立字為據!”
臨行前,那個會說唐語的侍從,給袁一送來麟甲戰衣道:“你大言不慚,想必本事要比口氣大,大帥,讓你同輕騎兵一起衝鋒滅敵,好讓你見識下吐蕃軍的厲害!”
袁一看了眼神兵候,見他點了點頭,便接過麟甲戰衣,道:“大帥還真夠較真的!既然如此,我也讓你們看看,我的本事是不是真比口氣大!”
袁一穿好麟甲騎馬來到衝鋒隊伍中,此時,馬上的篤魯,轉頭看他一眼,大聲地問了他一句。隨後趕來的侍從,急忙翻譯道:“大帥問你,鐵衣合身嗎?”
袁一笑了笑:“很合。不過,我向來用劍,這刀好像不太合用。”
聽侍從傳達過後,篤魯將手中的鳳頭斧一揮,挑起懸在馬上的劍拋給袁一。
袁一接過劍,看到這劍的劍鞘為烏木所製,圓形的劍首,鏤空的劍格,方形的包頭皆是銅質,雕刻著精美的獸雲紋。他握住綁著黑繩的劍柄,拔劍出鞘,一道冷光便透了出來,看到劍刃光如鏡,劍鋒薄如葉,劍脊挺如峰,不由得讚歎道:“好劍,真是把好劍!”
聽到這話,侍從笑道:“果然識貨,這可是把絕世好劍,大帥從不離身,今日你能用它殺敵,算是走運了。”
袁一隨篤魯大軍趕到時,城門大開,叛軍也不見蹤影,料想應該是賀蘭敏之已領軍攻進城中,眾人一邊暗叫糟糕,一邊馬不停蹄地往趕大明宮。
他們趕到丹鳳門前,正好遭遇斷負責斷後的叛軍,馬上的袁一觀望了眼,估計叛軍大約有兩萬人馬。
待他們走近,叛軍的弓箭手一擁而上,將拉滿弦的弓對準了他們。見狀,負責衝鋒的輕騎兵們,將護臉的麟甲從頭盔邊緣放下,而後,左手舉起騰盾,右手提起刀,皆一副蓄勢待發的模樣。
袁一也學著他們樣子,待準備妥當,正等著篤魯下令,可讓他沒想到的是,篤魯並不像其他統帥那樣,抬手一聲號令,就讓士兵衝鋒上前,他沒有任何號令,隻是一馬當先衝向敵人,而他的士兵便緊隨其後。
神兵候示意袁一止步等候,而後,上前將高座上的高宗與武後請到了一旁的側殿。
袁一立在門邊,聽到耳邊時不時傳來的歎息,甚至啜泣聲,不由得抬頭,望了望金碧輝煌的大殿,又望了望殿中身著華服的眾人,心想,他們算是大唐最顯貴,也是最有權勢的人,以前一句話就能決定別人的生死,可如今,隻要城池一破,他們隨時淪為階下囚,所以,那份理所應當用鼻子看人的傲氣,變成了可憐地唉聲歎氣。
此時,袁一瞥見站在窗邊的太平,心想,對於她來說,一個是心愛之人,一個是自己母親,看到他們相殘相殺,不管哪一方以失敗收場,對她來說,都是生命中難以承受的事。
以為她是這兒最難過的人,可袁一卻沒從她臉上看到悲傷,憤怒,甚至連一滴眼淚都沒有。她看上去比任何人都要平靜,就像一個局外人,正在欣賞窗外黃昏的景色。
袁一正為她的平靜感到隱隱不安時,看到高宗三人從側殿走了出來,隻見高宗和武後眼眶紅紅地,想必是討論過賀蘭敏之的退軍條件。
這時,高宗先是安慰似的拍了拍武後,而後,便在神兵候耳邊交代了幾句,便揚了揚手,似讓他告退。
出了大明宮,神兵候向袁一問道:“可以把本候帶到城外嗎?”
袁一想了會兒:“沒問題,不過,侯爺真一點武功都不會嗎?”
神兵候搖了搖頭:“不會。”
袁一麵露擔憂道:“城外都是賀蘭敏之的人,侯爺出去未免太冒險了,有什麽事,不妨交給卑職去辦吧!”
“這件事很要緊,必須本候親自出麵,有你保護,本候很放心。”
袁一點點頭:“卑職定當竭盡所能,侯爺,要去哪兒?”
“篤魯軍營。”
聽到篤魯,袁一想到,他受吐蕃讚普之命,替吐蕃大皇子向太平提親,昨日,在高宗的設宴上,當他提出和親之請時,被高宗一口迴絕了,鬧得很不愉快,宴會過半,他就借故離去,這會兒他應該在收拾行李,準備起程迴吐蕃。
想到這兒,袁一低聲問道:“侯爺,您不是想請,篤魯的吐蕃兵做援軍吧?”
“是。”
“篤魯軍營離城不遠,想必已得知長安城的局勢,他正好樂得隔岸觀火,何必來損兵折將來幫忙呢?”
神兵候胸有成竹地笑了笑:“所以,聖上才讓本侯去做說客。”
袁一掩護神兵候,躲過城下的士兵,一路小心來到不遠處的客棧,花重金買了兩匹旅客的馬,快馬加鞭來到篤魯軍營中。
神兵候向營前把守的士兵亮明身份,士兵通報過後,就將倆人領進篤魯營帳。
這時,見神兵候與袁一進來,篤魯用吐蕃語“嘰裏呱啦”地對身邊的侍從說了幾句,侍從便拿出一個坐蒲給神兵候。
待坐定,神兵候向篤魯問道:“大帥,打算何時動身?”
篤魯並未說話,似乎不懂唐語,等方才遞來蒲團的侍從將話翻譯過後,他便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趁著這個間隙,立在帳中的袁一不由得打量起,這位被稱為戰神的吐蕃男子,隻見他梳著辮發,留著灰白的卷須,臉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道從耳廓一直延伸到嘴角的刀疤,讓人聯想到疤痕的由來是一次死裏逃生,或是一場棋逢對手的浴血奮戰。
他身著飾以獸皮的大袍,可他寬大的腰身,挺拔的肩頭,似乎隱隱能感受,沙場上,他揮刀萬夫難擋,彎弓射穿敵將頭顱的風姿。
他想起奪魁入伍那會兒,常在軍中聽說到關於篤魯的傳說,譬如,他訓練了一支身手矯健,又忠心得如死士般輕騎部隊,他讓國內最頂尖的工匠給部隊的士兵打造了,既輕便又刀槍難破的麟甲戰衣,不僅士兵,他讓工匠給為每匹戰馬穿上了用藤條與桐油特製輕騎馬甲,因此,當這支部隊衝鋒向前時,就如銅牆鐵壁般,讓敵人勢不可擋。
還有,篤魯的軍陣總是變化多端,每迴都能讓敵軍還沒摸清頭腦,就深陷陣中,從而敗北。
再是,篤魯對兵法的運用駕輕就熟,總算把敵方將領,從一個謎團,帶入另一個謎團,很多時候,當敵方將領看到篤魯損兵折將,以為嚐到甜頭,乘勝追擊時,卻掉入他精心布置的圈套,最後,全軍覆沒。
總而言之,篤魯在沙場上,就像神一樣的人物,他時而率領輕騎突出,將敵軍殺得片甲不留,時而,故意退讓,甚至會仁慈得放逼入絕境的敵軍一馬。
在沙場上,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麽,更不知道如何應對他的部署,所以,在戰場上,隻要聽到這次領軍對戰的人是篤魯,帶軍將領都會倒吸一口涼氣,帶著難以克製的忐忑迎戰。
想到這兒,袁一的嘴角露出淺笑,心語:“爺的!他日若重迴沙場,能讓篤魯敗在我的手下,那就太爽了!不過,還真有點心虛,可想,既不花銀子,又能讓自己開心,何樂而不!”
這時,篤魯似乎察覺到了袁一的目光,隻見他將頭略微一仰,淩厲的眼神與袁一莫名的笑眼相撞。
倆人對望片刻,篤魯臉上浮出一抹淺笑,摸了摸大胡子,迴答完神兵候的問話,再由侍從用唐語翻譯:“大帥說,此刻大唐的帝都,正遭叛軍圍城,難得侯爺不嫌麻煩前來送行,這番好意大帥心領了。”
神兵候道:“既然,大帥知道我在此的目的,也不繞彎子了,聖上想請大帥幫忙剿滅叛軍。”
侍從熟知唐語,繼續為倆人做著翻譯。
篤魯冷冷一笑:“為什麽?”
“讚普為了與大唐結為秦晉之好,才讓有戰神之稱的大帥,率領上萬軍隊,護送如此多的厚禮,來到大唐向公主提親。可偏巧這個時候,長安城又受叛軍圍城,而叛軍首領,有剛好是,前往吐蕃協談的賀蘭敏之。”
神兵候頓了頓,看見篤魯臉上閃過擔憂的神色,笑了笑繼續道:“我相信,一切隻是巧合,可其他人呢?以各方盟國來說,以為吐蕃一邊說著和談,一邊又以和親為掩護,進入腹地連同策反將軍試圖顛覆大唐,這無疑會讓吐蕃在各國間的信譽掃地。再以,讚普來說,特派大帥向聖上最疼愛的太平公主提親,無疑是想與聖上交好,可大帥一來,聖上就受叛軍所擾,若此並非讚普所願,大帥又掌管吐蕃百萬大軍,其中的聯係,我不說大帥也該明白吧!”
篤魯臉上出現一絲慍怒:“侯爺想說,我欺瞞讚普,勾結唐國叛將,暗藏私心犯上作亂是嗎?”
神兵候搖搖頭:“有時,沒吃羊肉,也會惹來一身臊,你我都是君王近前的人,最能體會什麽叫君心難測。”
“昨日,唐皇半分情麵都沒給吐蕃,冷言冷語拒絕了親事,他無義,憑什麽讓我們有情!”篤魯說到激動處,把手中的茶盞往地下一擲,帳外聽到摔裂神的士兵衝了進來,數把明晃晃的刀架到了神兵候脖子上。
此時,袁一說是急那時快,從其中一個向前的吐蕃兵手中搶過刀,縱身一躍來到篤魯座前,還等他反應過來,就用刀將他挾持。
臉上沒有絲毫懼意的篤魯,抬頭看了眼,嘰裏呱啦地說了幾句吐蕃語,此時,侍從已害怕得蜷縮身子,蹲在一旁,因此,不知所雲的袁一皺眉道:“什麽?”
他抬腳踢了下侍從:“喂!翻譯下,他說了什麽?”
侍從戰戰兢兢的起身,道:“大帥說,你這……兔崽子,敢把刀架在我篤魯腦袋上,是不要命了嗎?”
袁一不屑笑了笑,道:“告訴他,我叫袁一,不叫兔崽子,讓他別那麽衝,萬一惹毛我,手一滑,隨隨便便就要了他小命!”
篤魯聽侍從說完,打量了他一眼:“我死,不但你倆活不了,而且,唐皇也別指望能解長安之圍。”
聽過侍從的翻譯,袁一道:“你不死,我和侯爺就能活嗎?說到長安之圍,賀蘭敏之可有五萬人馬,你的一萬多人馬去了,能管什麽用?與其損兵折將,還不如,讓我殺了你這個戰神,這樣便可名留青史,不是更好?”
篤魯大笑幾聲:“好一個不如遣將不如激將!想讓我出兵,也不是不可以。”
此時,袁一見神兵候使了個眼色,他猶豫片刻,放下刀。
篤魯見此,也向他的人揮揮手,架在神兵候脖子上的刀,也放了下來。
神兵候對篤魯道:“大帥隻要肯出兵,解長安之圍,任何要求,聖上都不會拒絕。”
篤魯深邃的眼眸,突然閃現一絲狡黠的神色:“你也知道,我為何而來,我要求很簡單,聖上必須答應大皇子與太平公主的婚事。”
神兵候聽完侍從傳達的話,深深吸了口氣,低頭沉默良久,閉著眼點點頭:“行。”
篤魯冷冷一笑:“你答應,可算不了數。”
“現在是非常時期,若聖上能來,此刻來見大帥的人,就不會是我。我來之前,聖上給了一道口諭,即是,答應大帥的任何要求。話已至此,大帥若還有懷疑,我也算盡到本分了。”
篤魯起身道:“好,我信你,不過,口說無憑,立字為據!”
臨行前,那個會說唐語的侍從,給袁一送來麟甲戰衣道:“你大言不慚,想必本事要比口氣大,大帥,讓你同輕騎兵一起衝鋒滅敵,好讓你見識下吐蕃軍的厲害!”
袁一看了眼神兵候,見他點了點頭,便接過麟甲戰衣,道:“大帥還真夠較真的!既然如此,我也讓你們看看,我的本事是不是真比口氣大!”
袁一穿好麟甲騎馬來到衝鋒隊伍中,此時,馬上的篤魯,轉頭看他一眼,大聲地問了他一句。隨後趕來的侍從,急忙翻譯道:“大帥問你,鐵衣合身嗎?”
袁一笑了笑:“很合。不過,我向來用劍,這刀好像不太合用。”
聽侍從傳達過後,篤魯將手中的鳳頭斧一揮,挑起懸在馬上的劍拋給袁一。
袁一接過劍,看到這劍的劍鞘為烏木所製,圓形的劍首,鏤空的劍格,方形的包頭皆是銅質,雕刻著精美的獸雲紋。他握住綁著黑繩的劍柄,拔劍出鞘,一道冷光便透了出來,看到劍刃光如鏡,劍鋒薄如葉,劍脊挺如峰,不由得讚歎道:“好劍,真是把好劍!”
聽到這話,侍從笑道:“果然識貨,這可是把絕世好劍,大帥從不離身,今日你能用它殺敵,算是走運了。”
袁一隨篤魯大軍趕到時,城門大開,叛軍也不見蹤影,料想應該是賀蘭敏之已領軍攻進城中,眾人一邊暗叫糟糕,一邊馬不停蹄地往趕大明宮。
他們趕到丹鳳門前,正好遭遇斷負責斷後的叛軍,馬上的袁一觀望了眼,估計叛軍大約有兩萬人馬。
待他們走近,叛軍的弓箭手一擁而上,將拉滿弦的弓對準了他們。見狀,負責衝鋒的輕騎兵們,將護臉的麟甲從頭盔邊緣放下,而後,左手舉起騰盾,右手提起刀,皆一副蓄勢待發的模樣。
袁一也學著他們樣子,待準備妥當,正等著篤魯下令,可讓他沒想到的是,篤魯並不像其他統帥那樣,抬手一聲號令,就讓士兵衝鋒上前,他沒有任何號令,隻是一馬當先衝向敵人,而他的士兵便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