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噩耗傳來
暗黑世界曆練的林平之 作者:梓楓紫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種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大約十餘天後,趙雲緊急進宮議事,迴來後臉色極為難看。趙廣一看見他的臉色,就知道荊州的事發了,連忙躲得遠遠的。
樊夫人見趙雲眉頭緊鎖,愁雲密布,也不敢多問,隻是小心寬慰。趙雲唉聲歎氣,憤恨不已,獨自把自己關在書房。
樊夫人擔憂趙雲,也茶飯不思,趙廣看在眼裏,隻得出言勸慰:“阿娘,你煩惱也沒用。此事誰也沒辦法,隻能父親自己想開。”
樊夫人見趙廣話中有話,連忙追問。趙廣迫於無奈,隻得明言:“阿娘,此事一想便知。關府為何哭聲不斷,張三爺為何怒吼咆哮。定然是關二爺出了事!父親與關二爺情同兄弟,難過也是難免。”
趙廣的話猶如晴天霹靂,駭得樊夫人大驚失色,“兒啊,怎麽會呢?前些日不是還報道戰事一切順利,曹魏驚恐萬分,準備遷都嗎?怎麽突然就會成這樣?”
趙廣歎了一聲,解釋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二爺一世英雄,孤傲壯烈,難免中了小人的奸計。”
兩人在這邊議論,屋中趙雲卻聽得清晰。他見趙廣分析井井有條,一語中的,忍不住為兒子驕傲,這樣一來,悲痛之情也稍稍有些緩解。趙雲推門出來,叮囑道:“國之大事,尚未公開,不可多議論!夫人不用著急,我也無事。你先去做些準備,待公開後,咱們一同去關府悼念!”
一日後,此事已經公開。
東吳呂蒙偷襲荊州,糜芳傅士仁叛變投敵,江陵失陷。關二爺被魏吳兩軍前後夾擊,劉封孟達隻顧自保,不肯發兵救援,關二爺部下士卒親人陷落,紛紛逃亡。已無迴天之力,關二爺帶著殘餘部隊退守麥城,最後突圍時夜走臨沮,馬被絆倒,為吳將所獲,義不屈節,關羽與關平父子皆歸神。
事態發生速度極快,急轉直下,成都距離荊州太遠,得知情報後已經來不及了。
漢中王劉玄德聽罷此事,大叫一聲,昏絕於地。眾文武連忙招唿太醫上前急救,劉備過了半晌方醒,被侍從小心地扶入內殿。
諸葛孔明上前勸慰:“王上請勿過分憂慮。自古以來死生有命;關公平日過於剛烈自傲,這才被小人所趁,有了今天這場災禍。事到如今,也沒有別的辦法了。王上應當保養尊體,徐徐圖之,尋找報仇的方法。”
劉備痛哭流涕:“孤與關、張二弟桃園結義時,誓同生死。今雲長已亡,孤豈能獨享富貴乎!”
諸葛亮還在這邊勸劉備,那邊關興身穿喪服,哭號著進宮而來。劉備見了,大叫一聲,又哭昏過去。
眾人連忙喚醫官再次進行施救,好容易才救醒。這一日,劉備哭昏過去三五次,然後三天水米不進,就是不停地痛哭。諸葛亮和眾多官員都在門口不停的勸解。
劉備略微清醒,當即就要出兵討伐東吳,卻被諸葛亮勸住了:“王上,現在東吳和曹魏聯合一起,都等著我們來進攻。我們攻打東吳,曹魏必然出手幫忙,攻打曹魏,東吳也會趁機火中取栗。為今之計,隻能按兵不動,先給關公辦喪事,等到東吳和曹魏之間發生矛盾之後,再伺機進攻。”
劉備仍然心有不甘,發誓道:“孤與東吳,誓不同日月也!”
眾位官員都再三上前勸諫,劉備這才聽從了進諫,開始進膳。
然後宮中傳出旨意,蜀漢的大小將士,盡皆掛孝,悼念關二爺。漢中王劉備更是親自出南門,進行招魂祭奠,隨行之人均哭成一片。
趙廣作為趙雲之子,除了跟著父親奔走悼念,其它時間都用來練武練內功。這個時間段趙雲忙得不可開交,沒時間管他,正好用來提升自己實力。
關二爺果然神武不凡,就算死了也能帶走兩個人。東吳這邊是大都督呂蒙,關二爺就義後一個月他就頭疼劇烈而死。曹魏這邊更不得了,就是曹操。
曹操自從見了關二爺的頭顱,就開始每整日頭痛,找到神醫華佗,給他開了一個劈開腦子的方子。華佗這個方法也極為不靠譜,開顱手術後世都極為危險,這個時代怎麽可能成功?再說曹操的頭疼,八成是三叉神經痛,就算開顱也解決不了了。
曹操一怒之下就把華佗殺了。華佗死了就更沒人救他了。結果沒過多久曹操也死了。曹操死後曹丕上位,漢獻帝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曹魏巨變的消息傳到了成都。劉備召集文武大臣議事,覺得這是一個攻擊東吳的好機會。然而卻被大家勸住。曹丕上位後,曹魏並沒發生什麽動亂,這時候進攻東吳也不是什麽好機會。
不讓打東吳,劉備又想起閉關自守不去救援的劉封和孟達,決定派人抓來治他們的罪。諸葛亮連忙進諫:“這二人手握兵權,身處邊界。一旦去抓他們肯定就兵變逃亡。應該先把二人調離,然後再逐個擒拿。”
劉備聽了諸葛亮的建議,發了調令給孟達和劉封。結果劉封還好說,孟達一見調令,立馬拉著隊伍,就投降魏國了。接下來諸葛亮又出了一個讓劉封進攻孟達的辦法。劉封去進攻孟達,被打得大敗而歸,隻剩得百餘騎。居然迴到了成都,哭著拜見劉備,向他求饒。結果被劉備一怒之下拉出去砍了,砍完之後又有些後悔,心神不寧,得了一場病。
趙廣早知道會這樣,也看出了諸葛亮的企圖。諸葛亮已經想辦法救劉封了,他首先誘使孟達反叛,然後又試圖讓劉封立功贖罪。結果劉封已經表現出來了堅貞不二,忠心耿耿,卻仍然被惱怒之下的劉備殺了。諸葛亮也沒有辦法呀!
這種事情趙廣更是不敢沾染,劉封是劉備的義子,劉備有了親兒子後,他的位置就很尷尬。跟這種儲位爭奪的事混在一起,趙廣又怎麽敢沾染呢?所以劉封死得也不冤!
又過了一個來月,傳來消息,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自立為大魏皇帝,於洛陽蓋造宮殿。另外有傳言說漢獻帝已經遇害了。
對於漢獻帝的消息,劉備不管是真是假就當他死了。隨便哭了哭,就下令百官給漢獻帝戴孝,舉行了遙望祭奠儀式,還給漢獻帝上了個諡號,“孝湣皇帝”。這個諡號不是什麽好東西,評價漢獻帝是孝順但是很懦弱。言下之意,大家都懂。
祭祀完後,劉備就生病了,然後在宮裏麵不出來了,把朝廷的事情都交給諸葛亮來處理。
諸葛亮自然心領神會,知道劉備是什麽意思。當即就與太傅許靖、光祿大夫譙周商議,說天下不可一日無君,大家應該擁護劉備稱帝。
這二人自然是積極響應。譙周立馬就說,最近四處有祥雲慶豐,成都有黃氣數十丈衝霄而起;帝星見於畢、胃、昴之分,煌煌如月。這些都是大吉大利的征兆。這些征兆就是表示上天要求劉備當皇帝,不當都不行。這一套馬屁拍得其他二人都不會了。
接下來,三個人就聯絡文武百官,大小官僚一起上表,請漢中王即皇帝位。
劉備看了進諫表,表現出大驚大怒,堅決反對的姿態。第一場進表就這樣結束了。文武百官迴家準備第二次。江湖規矩,這事至少要整三遍呢。
三日後諸葛亮帶大家又整了一遍。劉備仍然堅持不肯,但是沒有第一次那麽堅決了。
最後一次,諸葛亮不但上進表,還裝病,給劉備整了個大活,所有人跪在劉備麵前,意思是說你不當皇帝,這個天下就完蛋了。
劉備這才表現出迫不得已,怒道:“你們這些人怎麽能這樣呢?你們這是陷孤於不義呀!”
諸葛亮大喜:“王上既然已經同意了,咱們就可以築設高壇,選個好日子進行登基大典了。”
就這樣,劉備半推半就,在文武百官的簇擁下,在成都的武擔之南進行了登基大典祭天儀式。譙周在壇上,高聲朗讀祭文:
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朔,越十二日丁巳,皇帝備,敢昭告於皇天後土:漢有天下,曆數無疆。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複存。今曹操阻兵殘忍,戮殺主後,罪惡滔天;操子丕,載肆兇逆,竊據神器。群下將士,以為漢祀墮廢,備宜延之,嗣武二祖,躬行天罰。備懼無德忝帝位,詢於庶民,外及遐荒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備畏天明命,又懼高、光之業,將墜於地,謹擇吉日,登壇告祭,受皇帝璽綬,撫臨四方。惟神饗祚漢家,永綏曆服!
讀完祭文,諸葛亮帶眾官覲上玉璽。劉備現在按照儀式走了,收了玉璽,放在壇上,說自己無才無德,慚愧得很。諸葛亮在底下進奏,說劉備平定四海,功德昭於天下,應該當皇帝。文武百官皆磕頭稱萬歲。。
祭天登基大典就這麽進行了,年號也改成了章武元年。吳氏為皇後,長子劉禪為太子;封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大小官僚,一一升賞。大赦天下。老百姓們也都歡欣鼓舞。
劉備登基稱帝,預示著三國時代即將開啟。等孫權稱帝後,正式的魏蜀吳三國並列就到來了。所以曹操雖然在三國演義裏有大批的篇幅,但實際上他是東漢人,不是三國人。他兒子曹丕稱帝之後,三個地方割據勢力才陸續成為三個自立的國家。在這之前,大家都是漢獻帝名義下的臣子。
樊夫人見趙雲眉頭緊鎖,愁雲密布,也不敢多問,隻是小心寬慰。趙雲唉聲歎氣,憤恨不已,獨自把自己關在書房。
樊夫人擔憂趙雲,也茶飯不思,趙廣看在眼裏,隻得出言勸慰:“阿娘,你煩惱也沒用。此事誰也沒辦法,隻能父親自己想開。”
樊夫人見趙廣話中有話,連忙追問。趙廣迫於無奈,隻得明言:“阿娘,此事一想便知。關府為何哭聲不斷,張三爺為何怒吼咆哮。定然是關二爺出了事!父親與關二爺情同兄弟,難過也是難免。”
趙廣的話猶如晴天霹靂,駭得樊夫人大驚失色,“兒啊,怎麽會呢?前些日不是還報道戰事一切順利,曹魏驚恐萬分,準備遷都嗎?怎麽突然就會成這樣?”
趙廣歎了一聲,解釋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二爺一世英雄,孤傲壯烈,難免中了小人的奸計。”
兩人在這邊議論,屋中趙雲卻聽得清晰。他見趙廣分析井井有條,一語中的,忍不住為兒子驕傲,這樣一來,悲痛之情也稍稍有些緩解。趙雲推門出來,叮囑道:“國之大事,尚未公開,不可多議論!夫人不用著急,我也無事。你先去做些準備,待公開後,咱們一同去關府悼念!”
一日後,此事已經公開。
東吳呂蒙偷襲荊州,糜芳傅士仁叛變投敵,江陵失陷。關二爺被魏吳兩軍前後夾擊,劉封孟達隻顧自保,不肯發兵救援,關二爺部下士卒親人陷落,紛紛逃亡。已無迴天之力,關二爺帶著殘餘部隊退守麥城,最後突圍時夜走臨沮,馬被絆倒,為吳將所獲,義不屈節,關羽與關平父子皆歸神。
事態發生速度極快,急轉直下,成都距離荊州太遠,得知情報後已經來不及了。
漢中王劉玄德聽罷此事,大叫一聲,昏絕於地。眾文武連忙招唿太醫上前急救,劉備過了半晌方醒,被侍從小心地扶入內殿。
諸葛孔明上前勸慰:“王上請勿過分憂慮。自古以來死生有命;關公平日過於剛烈自傲,這才被小人所趁,有了今天這場災禍。事到如今,也沒有別的辦法了。王上應當保養尊體,徐徐圖之,尋找報仇的方法。”
劉備痛哭流涕:“孤與關、張二弟桃園結義時,誓同生死。今雲長已亡,孤豈能獨享富貴乎!”
諸葛亮還在這邊勸劉備,那邊關興身穿喪服,哭號著進宮而來。劉備見了,大叫一聲,又哭昏過去。
眾人連忙喚醫官再次進行施救,好容易才救醒。這一日,劉備哭昏過去三五次,然後三天水米不進,就是不停地痛哭。諸葛亮和眾多官員都在門口不停的勸解。
劉備略微清醒,當即就要出兵討伐東吳,卻被諸葛亮勸住了:“王上,現在東吳和曹魏聯合一起,都等著我們來進攻。我們攻打東吳,曹魏必然出手幫忙,攻打曹魏,東吳也會趁機火中取栗。為今之計,隻能按兵不動,先給關公辦喪事,等到東吳和曹魏之間發生矛盾之後,再伺機進攻。”
劉備仍然心有不甘,發誓道:“孤與東吳,誓不同日月也!”
眾位官員都再三上前勸諫,劉備這才聽從了進諫,開始進膳。
然後宮中傳出旨意,蜀漢的大小將士,盡皆掛孝,悼念關二爺。漢中王劉備更是親自出南門,進行招魂祭奠,隨行之人均哭成一片。
趙廣作為趙雲之子,除了跟著父親奔走悼念,其它時間都用來練武練內功。這個時間段趙雲忙得不可開交,沒時間管他,正好用來提升自己實力。
關二爺果然神武不凡,就算死了也能帶走兩個人。東吳這邊是大都督呂蒙,關二爺就義後一個月他就頭疼劇烈而死。曹魏這邊更不得了,就是曹操。
曹操自從見了關二爺的頭顱,就開始每整日頭痛,找到神醫華佗,給他開了一個劈開腦子的方子。華佗這個方法也極為不靠譜,開顱手術後世都極為危險,這個時代怎麽可能成功?再說曹操的頭疼,八成是三叉神經痛,就算開顱也解決不了了。
曹操一怒之下就把華佗殺了。華佗死了就更沒人救他了。結果沒過多久曹操也死了。曹操死後曹丕上位,漢獻帝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曹魏巨變的消息傳到了成都。劉備召集文武大臣議事,覺得這是一個攻擊東吳的好機會。然而卻被大家勸住。曹丕上位後,曹魏並沒發生什麽動亂,這時候進攻東吳也不是什麽好機會。
不讓打東吳,劉備又想起閉關自守不去救援的劉封和孟達,決定派人抓來治他們的罪。諸葛亮連忙進諫:“這二人手握兵權,身處邊界。一旦去抓他們肯定就兵變逃亡。應該先把二人調離,然後再逐個擒拿。”
劉備聽了諸葛亮的建議,發了調令給孟達和劉封。結果劉封還好說,孟達一見調令,立馬拉著隊伍,就投降魏國了。接下來諸葛亮又出了一個讓劉封進攻孟達的辦法。劉封去進攻孟達,被打得大敗而歸,隻剩得百餘騎。居然迴到了成都,哭著拜見劉備,向他求饒。結果被劉備一怒之下拉出去砍了,砍完之後又有些後悔,心神不寧,得了一場病。
趙廣早知道會這樣,也看出了諸葛亮的企圖。諸葛亮已經想辦法救劉封了,他首先誘使孟達反叛,然後又試圖讓劉封立功贖罪。結果劉封已經表現出來了堅貞不二,忠心耿耿,卻仍然被惱怒之下的劉備殺了。諸葛亮也沒有辦法呀!
這種事情趙廣更是不敢沾染,劉封是劉備的義子,劉備有了親兒子後,他的位置就很尷尬。跟這種儲位爭奪的事混在一起,趙廣又怎麽敢沾染呢?所以劉封死得也不冤!
又過了一個來月,傳來消息,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自立為大魏皇帝,於洛陽蓋造宮殿。另外有傳言說漢獻帝已經遇害了。
對於漢獻帝的消息,劉備不管是真是假就當他死了。隨便哭了哭,就下令百官給漢獻帝戴孝,舉行了遙望祭奠儀式,還給漢獻帝上了個諡號,“孝湣皇帝”。這個諡號不是什麽好東西,評價漢獻帝是孝順但是很懦弱。言下之意,大家都懂。
祭祀完後,劉備就生病了,然後在宮裏麵不出來了,把朝廷的事情都交給諸葛亮來處理。
諸葛亮自然心領神會,知道劉備是什麽意思。當即就與太傅許靖、光祿大夫譙周商議,說天下不可一日無君,大家應該擁護劉備稱帝。
這二人自然是積極響應。譙周立馬就說,最近四處有祥雲慶豐,成都有黃氣數十丈衝霄而起;帝星見於畢、胃、昴之分,煌煌如月。這些都是大吉大利的征兆。這些征兆就是表示上天要求劉備當皇帝,不當都不行。這一套馬屁拍得其他二人都不會了。
接下來,三個人就聯絡文武百官,大小官僚一起上表,請漢中王即皇帝位。
劉備看了進諫表,表現出大驚大怒,堅決反對的姿態。第一場進表就這樣結束了。文武百官迴家準備第二次。江湖規矩,這事至少要整三遍呢。
三日後諸葛亮帶大家又整了一遍。劉備仍然堅持不肯,但是沒有第一次那麽堅決了。
最後一次,諸葛亮不但上進表,還裝病,給劉備整了個大活,所有人跪在劉備麵前,意思是說你不當皇帝,這個天下就完蛋了。
劉備這才表現出迫不得已,怒道:“你們這些人怎麽能這樣呢?你們這是陷孤於不義呀!”
諸葛亮大喜:“王上既然已經同意了,咱們就可以築設高壇,選個好日子進行登基大典了。”
就這樣,劉備半推半就,在文武百官的簇擁下,在成都的武擔之南進行了登基大典祭天儀式。譙周在壇上,高聲朗讀祭文:
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朔,越十二日丁巳,皇帝備,敢昭告於皇天後土:漢有天下,曆數無疆。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複存。今曹操阻兵殘忍,戮殺主後,罪惡滔天;操子丕,載肆兇逆,竊據神器。群下將士,以為漢祀墮廢,備宜延之,嗣武二祖,躬行天罰。備懼無德忝帝位,詢於庶民,外及遐荒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備畏天明命,又懼高、光之業,將墜於地,謹擇吉日,登壇告祭,受皇帝璽綬,撫臨四方。惟神饗祚漢家,永綏曆服!
讀完祭文,諸葛亮帶眾官覲上玉璽。劉備現在按照儀式走了,收了玉璽,放在壇上,說自己無才無德,慚愧得很。諸葛亮在底下進奏,說劉備平定四海,功德昭於天下,應該當皇帝。文武百官皆磕頭稱萬歲。。
祭天登基大典就這麽進行了,年號也改成了章武元年。吳氏為皇後,長子劉禪為太子;封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大小官僚,一一升賞。大赦天下。老百姓們也都歡欣鼓舞。
劉備登基稱帝,預示著三國時代即將開啟。等孫權稱帝後,正式的魏蜀吳三國並列就到來了。所以曹操雖然在三國演義裏有大批的篇幅,但實際上他是東漢人,不是三國人。他兒子曹丕稱帝之後,三個地方割據勢力才陸續成為三個自立的國家。在這之前,大家都是漢獻帝名義下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