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晨開始的降雨,一直到黃昏時分,不但未曾停下,反倒是下的越來越大。
籠罩在雨勢中的這座已然豎立數百年的古老宮城,依然如往日般,威嚴而神聖,絲毫看不出半點異樣。
隻是住在這宮城中的某一些人,卻不約而同的站在窗口門廊,默默望著那仿佛要將天宇炸穿的驚雷電閃。
或許這一刻,不論是新帝,亦或明王,在這看似平靜,卻實則心機百變、刀光劍影的宮城之中,心裏都不可抑止的想到了那在亂世中掙紮一生,殫精竭慮卻功勳甚少的定武帝,多了幾分感傷。
不過,走了的人,終是走了。
活著的人,終是還要繼續未完的路。
禦書房。
老九猶如曾經的定武帝般,負手而立窗口,遠眺蒼穹。
張邦立與數朝臣,也如曾經對待定武帝那般,躬身在其身後,恭敬待命。
真人閣下,亦未有不同,依然如往昔般,在禦書房一角,默默盤膝蒲團上,閉目不語。
除了禦書房的主人變了,這間閣樓內的一切,都未曾變。
卻是突然,真人陡然睜眼,眸光略過諸人,直射窗外,口中輕聲道:“來了!”
殿中張邦立等人,皆是臉色一變,轉頭望向真人。
老九亦是豁然轉身,盯向真人的瞳孔已然收緊,真人與他對視,輕輕點頭,重複一句:“六人皆至!”
老九未語,卻是深吸一口氣,眸光一轉望向張邦立諸人,幾人頓時躬身一禮,繼而快步退出書房。
不多時便隻聽聞,禦書房周圍大片腳步聲響,其中不時夾雜刀兵銳鳴之音。
老九麵色稍緩,再次轉身看向窗外,依稀可見,夜幕中,伴隨著電閃之光,除了禦前禁軍侍衛正在緊急備戰之外,更有著不知多少道身影,在雨幕中翻飛騰挪,消失在禦書房周圍各個角落。
見這一幕,老九麵色終於又複平靜,不多時,便聽腳步聲從門外傳來,入得一人,正是方才出去的張邦立。
隻見其快步來到老九身後,躬身道:“陛下,禁衛與內衛皆已布置妥當。”
老九稍頓,望著雨幕的眸光微微動了一下,緩緩轉身,眸光在張邦立身上定了一眼,又看向真人,稍默後,輕聲開口道:“朕自知,今夜或有性命之危,朕膝下卻無子可繼國朝,真人閣下乃我大夏護國之柱,張總長亦為先皇最為信重之臣,故而如今,朕亦隻能拜托二位,若朕當真難逃今夜之劫,隕於賊子之手,請二位務必於我皇室之中再擇明主,用心輔佐,唯望其能德才兼備,中興我大夏,如此,朕亦可於九泉之下,向列祖列宗謝罪。”
說罷老九竟是向著二人一躬到地。
真人眸光頓時一凝,張邦立更是當即大驚失色,拜倒在地,叩首道:“吾皇放心,臣縱粉身碎骨,也決不容任何人傷到陛下龍體半分。”
真人深深看了老九一眼,卻是手持道家揖法,緩緩閉目道:“陛下無需多慮,老道但有一息尚存,便定保陛下安危。”
老九聞言,便是起身,先看了真人一眼,見其已閉目坐禪,便又將目光落在張邦立身上,隨即上前親自扶起張邦立。
最後長長一歎,重新轉身望向窗外。
而在他身後屹立的張邦立,卻是額頭冷汗不住滴下。
顯然被剛才一幕嚇的不輕,其實別說是他,就連真人閣下都被逼到動容,不得不發誓以命保新帝,足可見老九方才那番話,有多麽令人驚駭。
什麽叫做,朕恐難逃今夜之劫?
分明就是已經直接指出明王就是那狼子野心要弑君的賊子。
又說什麽朕故去後,拜托二位另擇英明之主。
這話就更是誅心之語了,若今夜陛下都隕了,那作為力保陛下無恙的真人閣下和張邦立又豈能還活著?
若他們二人真還安然無恙的活著,那豈不證明,他們便是暗通明王弑君的同謀?
最可怕的是,老九居然還說讓他們另擇英明之主,一國之主,是他們可定奪的?若真如此,豈非更加證明,他們有把持國朝之意,而故意弑君?
這番話處處暗藏機鋒,可以預見,若陛下當真今晚有恙,這陛下臨終前的番話一旦傳出去,足以立時令張邦立與真人身敗名裂。
別看這番話是在殿中說的,旁邊好似無閑雜人等,但張邦立肯定,陛下一旦稍有閃失,這番話,立時就會以最快的速度公傳天下。
越想的深,張邦立的冷汗就越來越多,怎麽擦都擦不幹。
望著身前那道還年幼的軀體,他心頭驚懼夾雜,更多是苦澀萬分。
他知道,自己恐怕很快就要退出這片奮鬥了一生的宮城,徹底離開權利中心了。
說實話,一朝天子一朝臣,張邦立自知,自己遲早是要落幕的。
尤其是他向來主張不與明王翻臉,陛下容不得他是遲早的事。
但他怎麽也想不到,麵前這位尚還年幼的君主,居然會選擇在這時候和他撕破臉。
要知道今夜宮城駐防可全在他手上,不過隨之,張邦立垂下的眼神裏苦澀更濃,是啊,他張邦立便是不滿又能如何?
正如先前所言,隻要陛下今夜稍有閃失,他張邦立便注定身敗名裂,甚至讓曆朝曆代都是盡忠職守,榮譽滔天的張家滿門,從此背上千古罵名。
想到這裏,張邦立不禁再次打量身前的新君背影,凝視良久,最終一言不發。
新君的手段令他驚訝,也讓他敬服。
或許先帝也看錯了,新帝未必真如先帝的性子,擅隱忍,相反,新帝鋒芒早已驚天,行事大膽驚人。
這一刻,張邦立甚至覺得,新帝行事比明王都要瘋狂。
這種瘋狂,讓張邦立心中驚懼,也讓張邦立無比憂心,是的,新帝謀算無雙,算準了他與真人都必須顧忌生前身後名,絕不敢反。
用如此手段,既將他趕出朝堂,又逼迫他在今晚不得不效死命力保新帝無憂,但如此手段,實在太過急迫了。
他張邦立的確是先帝的舊臣,陛下覺得他是絆腳石,要趕他走,提拔親近心腹,這是可以的。但如何不想想,先帝留下的舊臣,雖然是絆腳石,同樣也可以用來製衡他人。
老九站在窗前,他並不知道身後張邦立的想法,或許也並非完全不知,但他卻早已顧及不了那麽多了。
此刻,他心底同樣思緒翻滾,今夜宮中有客來,卻不知此客是善是惡。
老九深知,若今夜乃是惡客臨門,一旦有絲毫差池,張邦立和真人未必就真的可靠。
張邦立向來主張不與明王翻臉,處處壓製他欲動手對付明王的心思,真人表麵上看無所動作,但實際上,老九卻知道,真人一直在照看中宮。
先帝去後,老九其實就已經起心要讓太後隨先帝而去,他很清楚,太後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和他一條心,然而數次手段,卻盡皆未能成功,老九當即警覺,不用細查,他便知,乃是真人作梗。
甚至真人也都未曾掩飾要保太後的意思,無奈,最終他隻能罷手。
也正因此,他拿不定真人與張邦立,甚至一些舊臣的心思,最終他不敢在明王進宮時,輕舉妄動。
可今夜,他不能忍了,如果真人與張邦立等,當真有助明王之心,那他今夜恐怕真的危險了。若命都沒了,其他一切還有什麽意義?
所以他才不得不直接翻臉來震懾真人與張邦立,讓他們知道,如果今晚自己出事,他們會麵臨怎樣的後果。
至於真人與張邦立會否心懷不滿,他已經顧不得了,經此一遭,張邦立肯定是要清除出朝堂的,可以不用計較,唯一便是真人……
想到真人,老九眼中閃過一絲陰沉,若有辦法,他也不願與真人鬧得不愉快,可是沒有辦法,他很清楚,真人追求的不是權力,而是長生。
相比明王,他能給真人的實在不多,既然予不了利,就隻能施加以威,敲打鎮壓。
不過,他倒沒想過要對付真人,一來真人無可替代,二來,他相信經此一番敲打,真人當不可能真的冒著一世功德盡毀,甚至背上千古罵名,來行那謀逆之事。
至於真人對他會心懷不滿,這一點,他倒是不在意,真人不管是否心懷不滿,終究是國朝真人,不可能背國朝而去,這一點是肯定的,隻要還是國朝真人,那必然就得為君主所用。
想到這裏,老九眼中閃過一絲厲色,隻要將來自己能夠除掉明王,真人自然也就會斷了一些不該有的念想。
禦書房中,每個人都想法深沉。
卻在這時,門外有人躬身稟報:“陛下,道門諸位掌教入京,已至宮門口,請求入宮覲見。”
聲音傳來,無論是老九還是張邦立都立時收起心思,眸光凝重起來。
“傳!”老九深吸一口氣,轉身踏步,走到龍椅前,微頓,才緩緩抬頭,輕聲道。
…………
……
狂風暴雨,宮中有客來!
二山四門的掌教終是進京了,並且果然不出玉清所料,最終所有人都來了,沒有一人缺席。
籠罩在雨勢中的這座已然豎立數百年的古老宮城,依然如往日般,威嚴而神聖,絲毫看不出半點異樣。
隻是住在這宮城中的某一些人,卻不約而同的站在窗口門廊,默默望著那仿佛要將天宇炸穿的驚雷電閃。
或許這一刻,不論是新帝,亦或明王,在這看似平靜,卻實則心機百變、刀光劍影的宮城之中,心裏都不可抑止的想到了那在亂世中掙紮一生,殫精竭慮卻功勳甚少的定武帝,多了幾分感傷。
不過,走了的人,終是走了。
活著的人,終是還要繼續未完的路。
禦書房。
老九猶如曾經的定武帝般,負手而立窗口,遠眺蒼穹。
張邦立與數朝臣,也如曾經對待定武帝那般,躬身在其身後,恭敬待命。
真人閣下,亦未有不同,依然如往昔般,在禦書房一角,默默盤膝蒲團上,閉目不語。
除了禦書房的主人變了,這間閣樓內的一切,都未曾變。
卻是突然,真人陡然睜眼,眸光略過諸人,直射窗外,口中輕聲道:“來了!”
殿中張邦立等人,皆是臉色一變,轉頭望向真人。
老九亦是豁然轉身,盯向真人的瞳孔已然收緊,真人與他對視,輕輕點頭,重複一句:“六人皆至!”
老九未語,卻是深吸一口氣,眸光一轉望向張邦立諸人,幾人頓時躬身一禮,繼而快步退出書房。
不多時便隻聽聞,禦書房周圍大片腳步聲響,其中不時夾雜刀兵銳鳴之音。
老九麵色稍緩,再次轉身看向窗外,依稀可見,夜幕中,伴隨著電閃之光,除了禦前禁軍侍衛正在緊急備戰之外,更有著不知多少道身影,在雨幕中翻飛騰挪,消失在禦書房周圍各個角落。
見這一幕,老九麵色終於又複平靜,不多時,便聽腳步聲從門外傳來,入得一人,正是方才出去的張邦立。
隻見其快步來到老九身後,躬身道:“陛下,禁衛與內衛皆已布置妥當。”
老九稍頓,望著雨幕的眸光微微動了一下,緩緩轉身,眸光在張邦立身上定了一眼,又看向真人,稍默後,輕聲開口道:“朕自知,今夜或有性命之危,朕膝下卻無子可繼國朝,真人閣下乃我大夏護國之柱,張總長亦為先皇最為信重之臣,故而如今,朕亦隻能拜托二位,若朕當真難逃今夜之劫,隕於賊子之手,請二位務必於我皇室之中再擇明主,用心輔佐,唯望其能德才兼備,中興我大夏,如此,朕亦可於九泉之下,向列祖列宗謝罪。”
說罷老九竟是向著二人一躬到地。
真人眸光頓時一凝,張邦立更是當即大驚失色,拜倒在地,叩首道:“吾皇放心,臣縱粉身碎骨,也決不容任何人傷到陛下龍體半分。”
真人深深看了老九一眼,卻是手持道家揖法,緩緩閉目道:“陛下無需多慮,老道但有一息尚存,便定保陛下安危。”
老九聞言,便是起身,先看了真人一眼,見其已閉目坐禪,便又將目光落在張邦立身上,隨即上前親自扶起張邦立。
最後長長一歎,重新轉身望向窗外。
而在他身後屹立的張邦立,卻是額頭冷汗不住滴下。
顯然被剛才一幕嚇的不輕,其實別說是他,就連真人閣下都被逼到動容,不得不發誓以命保新帝,足可見老九方才那番話,有多麽令人驚駭。
什麽叫做,朕恐難逃今夜之劫?
分明就是已經直接指出明王就是那狼子野心要弑君的賊子。
又說什麽朕故去後,拜托二位另擇英明之主。
這話就更是誅心之語了,若今夜陛下都隕了,那作為力保陛下無恙的真人閣下和張邦立又豈能還活著?
若他們二人真還安然無恙的活著,那豈不證明,他們便是暗通明王弑君的同謀?
最可怕的是,老九居然還說讓他們另擇英明之主,一國之主,是他們可定奪的?若真如此,豈非更加證明,他們有把持國朝之意,而故意弑君?
這番話處處暗藏機鋒,可以預見,若陛下當真今晚有恙,這陛下臨終前的番話一旦傳出去,足以立時令張邦立與真人身敗名裂。
別看這番話是在殿中說的,旁邊好似無閑雜人等,但張邦立肯定,陛下一旦稍有閃失,這番話,立時就會以最快的速度公傳天下。
越想的深,張邦立的冷汗就越來越多,怎麽擦都擦不幹。
望著身前那道還年幼的軀體,他心頭驚懼夾雜,更多是苦澀萬分。
他知道,自己恐怕很快就要退出這片奮鬥了一生的宮城,徹底離開權利中心了。
說實話,一朝天子一朝臣,張邦立自知,自己遲早是要落幕的。
尤其是他向來主張不與明王翻臉,陛下容不得他是遲早的事。
但他怎麽也想不到,麵前這位尚還年幼的君主,居然會選擇在這時候和他撕破臉。
要知道今夜宮城駐防可全在他手上,不過隨之,張邦立垂下的眼神裏苦澀更濃,是啊,他張邦立便是不滿又能如何?
正如先前所言,隻要陛下今夜稍有閃失,他張邦立便注定身敗名裂,甚至讓曆朝曆代都是盡忠職守,榮譽滔天的張家滿門,從此背上千古罵名。
想到這裏,張邦立不禁再次打量身前的新君背影,凝視良久,最終一言不發。
新君的手段令他驚訝,也讓他敬服。
或許先帝也看錯了,新帝未必真如先帝的性子,擅隱忍,相反,新帝鋒芒早已驚天,行事大膽驚人。
這一刻,張邦立甚至覺得,新帝行事比明王都要瘋狂。
這種瘋狂,讓張邦立心中驚懼,也讓張邦立無比憂心,是的,新帝謀算無雙,算準了他與真人都必須顧忌生前身後名,絕不敢反。
用如此手段,既將他趕出朝堂,又逼迫他在今晚不得不效死命力保新帝無憂,但如此手段,實在太過急迫了。
他張邦立的確是先帝的舊臣,陛下覺得他是絆腳石,要趕他走,提拔親近心腹,這是可以的。但如何不想想,先帝留下的舊臣,雖然是絆腳石,同樣也可以用來製衡他人。
老九站在窗前,他並不知道身後張邦立的想法,或許也並非完全不知,但他卻早已顧及不了那麽多了。
此刻,他心底同樣思緒翻滾,今夜宮中有客來,卻不知此客是善是惡。
老九深知,若今夜乃是惡客臨門,一旦有絲毫差池,張邦立和真人未必就真的可靠。
張邦立向來主張不與明王翻臉,處處壓製他欲動手對付明王的心思,真人表麵上看無所動作,但實際上,老九卻知道,真人一直在照看中宮。
先帝去後,老九其實就已經起心要讓太後隨先帝而去,他很清楚,太後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和他一條心,然而數次手段,卻盡皆未能成功,老九當即警覺,不用細查,他便知,乃是真人作梗。
甚至真人也都未曾掩飾要保太後的意思,無奈,最終他隻能罷手。
也正因此,他拿不定真人與張邦立,甚至一些舊臣的心思,最終他不敢在明王進宮時,輕舉妄動。
可今夜,他不能忍了,如果真人與張邦立等,當真有助明王之心,那他今夜恐怕真的危險了。若命都沒了,其他一切還有什麽意義?
所以他才不得不直接翻臉來震懾真人與張邦立,讓他們知道,如果今晚自己出事,他們會麵臨怎樣的後果。
至於真人與張邦立會否心懷不滿,他已經顧不得了,經此一遭,張邦立肯定是要清除出朝堂的,可以不用計較,唯一便是真人……
想到真人,老九眼中閃過一絲陰沉,若有辦法,他也不願與真人鬧得不愉快,可是沒有辦法,他很清楚,真人追求的不是權力,而是長生。
相比明王,他能給真人的實在不多,既然予不了利,就隻能施加以威,敲打鎮壓。
不過,他倒沒想過要對付真人,一來真人無可替代,二來,他相信經此一番敲打,真人當不可能真的冒著一世功德盡毀,甚至背上千古罵名,來行那謀逆之事。
至於真人對他會心懷不滿,這一點,他倒是不在意,真人不管是否心懷不滿,終究是國朝真人,不可能背國朝而去,這一點是肯定的,隻要還是國朝真人,那必然就得為君主所用。
想到這裏,老九眼中閃過一絲厲色,隻要將來自己能夠除掉明王,真人自然也就會斷了一些不該有的念想。
禦書房中,每個人都想法深沉。
卻在這時,門外有人躬身稟報:“陛下,道門諸位掌教入京,已至宮門口,請求入宮覲見。”
聲音傳來,無論是老九還是張邦立都立時收起心思,眸光凝重起來。
“傳!”老九深吸一口氣,轉身踏步,走到龍椅前,微頓,才緩緩抬頭,輕聲道。
…………
……
狂風暴雨,宮中有客來!
二山四門的掌教終是進京了,並且果然不出玉清所料,最終所有人都來了,沒有一人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