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句話語都坐著別的眼睛
我小時候,村裏人使用的語言,詞語就住在它們表述的事物表麵。所有名稱與事物貼切契合,事物和自己的名字如出一轍,二者像締結了永久的契約。對多數人而言,詞語和事物之間沒有縫隙,無法穿越它望向虛無,正如我們無法滑出皮膚,落進空洞。日常生活的機巧都是依賴於直覺、無須語言的熟練勞動,大腦既不與它們同行,也沒有另辟蹊徑。腦袋的存在隻是為了攜帶眼睛和耳朵,供人們在勞作中使用。我們常說:“他肩膀上扛著個腦袋,是為了不讓雨淋進脖子。”這句話可以用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似乎也不盡然。冬天室外無事可做的時候,看著父親把日子一個接一個喝倒,為什麽外婆總這樣勸母親:“如果感覺難受,就整理一下衣櫃吧。”收拾衣物能讓腦子平靜下來。母親把她的襯衣和父親的襯衫,她的長襪和父親的襪子,她的裙子和父親的褲子,重新疊好,摞起來,或一件件掛好。兩人整理過的衣物挨在一起,仿佛能阻止父親醉醺醺地把自己從婚姻中搖出去。
隻有眾人一起幹活,相互依賴對方的手藝時,語言才會伴隨勞動。但此時人們也未必交談。扛麻袋、挖溝、砍伐、收割,所有這些重體力活,都是沉默的課堂。體力消耗過度,沒有力氣用來講話了。二、三十人能夠連續幾個小時默默幹活,一言不發。有時我待在一邊想,我就這麽看著,看你們如何在勞動中荒廢了話語的能力,等你們從勞作中走出來,會忘掉所有的詞語。
人的行為無須言語重複,詞語會妨礙手的動作,橫亙在身體之路上。這一點我早已明了。然而,外在的雙手和內在的大腦出現不一致時,就會知道:你此時的所想超越了你的能力,也超出了他人對你能力的估計。你想的其實是別的什麽,隻有在你感到恐慌時才會來到。我並不比別人更膽小,也許隻是和他們一樣,為著無來由的、大腦中遐想出來的東西感到害怕。這遐想出來的恐懼不是單純的幻像,人們與它糾纏不清時,它同來自外界的恐懼一樣真實有效。正因為植根於大腦,我們可以稱之為沒頭沒腦的恐懼。之所以沒頭沒腦,是因為它沒有準確的緣由,因而無從消除。愛彌兒·齊奧蘭(emilm.cioran)曾說過,無來由的恐懼的瞬間也許最接近真實的存在。
人們在瞬間對意義的追尋,精神的發燒,情緒的冷顫,都發生在提出下麵這個問題的時候: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麽?這個問題專橫地抨擊庸常,從“平常”時刻閃爍而出。我無須忍饑挨餓,也不用赤腳行走,夜晚躺在熨過的幹淨床單上,關燈之前,外婆還為我唱“主啊,入眠之前,我要將我的心獻上”的催眠曲??然後,床邊的壁爐化為村口爬滿野葡萄藤的水塔。荷嘉·諾瓦克(helgam.novak)美麗的詩句:“水塔周圍的野葡萄,如士兵的下唇一樣凋謝時,將自己的顏色完全褪去”,我在那時還未能真正領略。本應讓人安然步入夢鄉的禱文,在我腦海中卻掀起層層波瀾。所以至今我都無法理解,信仰為什麽能夠幫助別人平抑恐懼,平衡心理,平靜思緒。而在我眼中,每一句經文,包括人們天天機械吟誦的禱詞,最終隻能成為範式,需要我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詮釋。雙腳的位置在地麵,往上是小腹,然後是肋骨,頭,最高處是頭發。我們如何讓心靈越過頭發穿過厚厚的屋頂,到達上帝的住所。外婆的願望無法達成,為什麽總對我唱著這些陳詞濫調?
野葡萄在我們方言中叫“墨水葡萄”,因為它黑色的果實將手染黑,沁入皮膚,幾天都洗不掉。床邊的水塔,它上麵野葡萄的黑色一如深沉的睡眠。我知道,進入夢鄉,就是溺死在墨裏。我也知道,睡不著的人,良心不安寧,腦子裏裝著壞東西。我的腦子裏就裝著這樣的壞東西,但我不明白為什麽。村莊的夜晚,戶外也是墨。水塔控製了四周,把大地和天空移走,村人在墨中無一例外隻有彈丸之地可以立足。青蛙從四麵八方鼓噪,蟋蟀歡鬧著指引通往陰間的小徑,同時將通道封鎖,以防有人從陰間折返,把村子變成盒子的迴聲。和所有孩子一樣,我也曾被帶到死者身邊。他們被安放在宅中最漂亮的房間,進入墓穴之前,我們去做最後一次拜訪。棺木的蓋子開著,死者的腳被高高墊起,鞋底衝著門的方向。人們走進門,從他腳的位置環繞一周,凝望死者。青蛙和蟋蟀是亡者的嘍,在夜裏對著活人說些透明的話,把他們的腦子攪亂。我盡量屏住唿吸,想聽個明白,卻忍不住換氣。我很想弄懂它們的語言,但不願為此丟掉腦袋,踏上不歸路。我想,誰一旦明白了那透明的話語,雙腳會被捆住,離開地麵。從村莊大盒子裏被交出去,讓周圍吃掉的感覺,在光線刺眼的炎熱日子裏,在山穀放牛時也會襲上心頭。我沒有手表,我的表是開往城裏的火車路程:每天有四列火車駛過山穀,第四班開走時正好是晚上八點,我可以上路迴家。這時,天空開始啃噬青草,把山穀拉向自己。我必須在山穀被拉上去之前趕快離開。在那些漫長的日子裏,在遼闊的、放肆地碧綠著的山穀中,我無數次問自己,我生活的意義在哪裏。
我把皮膚上捏出塊塊紅斑,想知道我的腿和手臂是什麽材料做的,上帝會在什麽時候把它們從我身上拿走。我嚼著葉子和花,希望舌頭變成它們的同族,希望自己像花和葉一樣通曉生命之道。我用通行的名字和它們打招唿。“乳飛廉”(milchdistel),是一種花莖有乳漿葉子帶刺的植物,但它不中意自己的名字,不願聽從。我試著重新給它起名,叫“刺肋”或“針頸”,不出現“乳”和“飛廉”的字眼。此時,在正確的植物麵前,所有錯誤名字的謊言中,麵向虛無的縫隙出現了。自己大聲獨語而不和植物對話,對我是一件丟臉的事。在四列駛過的火車上,窗戶會猛然打開。旅客們穿著短袖站在車廂裏。我向他們揮手,盡量靠近鐵軌,希望能看清一點他們的臉。旅客都是幹淨的城裏人,一些女人身上的首飾和紅指甲熠熠發光。列車駛過之後,我飄起的裙子重又貼在身上,頭被突然中斷的氣流攪得發昏,像旋轉木馬驟然停下後,眼睛漲痛,眼球仿佛從額頭拉開,被氣流冷卻後,大得眼眶幾乎無法將它們包住。我唿吸無力,胳膊和腿上的皮膚髒汙,到處是劃痕,指甲也被染成綠色和褐色。每次列車駛過之後,我都感覺自己被拋棄了。我厭惡自己,更清晰地看著自己。此時,山穀的天空是一塊巨大的藍色垃圾,草地是一片巨大的綠色垃圾,而我是它們中間的一小塊垃圾,毫無價值的一小塊垃圾。方言中沒有“孤獨”這個詞,隻有“獨自”,讀“allenig”,聽著像“wenig(少)”。事實也的確如此。
在玉米地裏的感覺是一樣的。花序是老人的白發,可以用來編辮子。玉米粒是破碎的黃色牙齒。我的身體簌簌作響,像塵土中空曠的風一樣微不足道。嗓子幹渴,頭頂一個陌生的太陽,像上等人把一杯水遞給客人時手中的托盤。直到今天,長長的玉米地依然會令我感到悲傷。無論在火車上還是在汽車裏,每每駛過玉米地,我都被一種恐懼攫住,我閉上眼睛,怕玉米地會直挺挺地環繞整個地球。
我討厭執拗的田地,它們吃掉野草和野物,隻為了喂飽蔬菜和家禽。每一塊耕地都是無邊無際的死亡形式的陳列館,是綻放的屍體盛宴。每一片風景都在執行著死亡。花效仿著人類的脖頸、鼻子、眼睛、嘴唇、舌頭、手指、肚臍、乳頭,糾纏著借來蠟黃、灰白、血紅或灰藍的器官,在綠的陪襯下,揮霍著不屬於它們的一切。繽紛的色彩隨意從死者皮膚中穿過,愚昧的生者雖乞求卻不得,它們隻願傍在亡者身邊,在凋零的肉體上盛開。我在看望死者時認識了藍色的指甲和淡綠耳垂上的黃色軟骨,植物已在那裏露出牙齒,等不到走進墓穴,迫不及待地在宅中最美麗的房間開始了它們的分解工作。走在村莊的街道上,在房屋、水井和樹木之間,我心想:村莊隻是世界的花邊,人應當在柏油馬路的地毯上生活,地毯隻在城裏才有。我不想被這盛開的、鋪張著所有顏色的陳列館俘虜,我不要將自己的身體奉獻給這貪婪的、用鮮花偽裝的燃燒的夏天。
我小時候,村裏人使用的語言,詞語就住在它們表述的事物表麵。所有名稱與事物貼切契合,事物和自己的名字如出一轍,二者像締結了永久的契約。對多數人而言,詞語和事物之間沒有縫隙,無法穿越它望向虛無,正如我們無法滑出皮膚,落進空洞。日常生活的機巧都是依賴於直覺、無須語言的熟練勞動,大腦既不與它們同行,也沒有另辟蹊徑。腦袋的存在隻是為了攜帶眼睛和耳朵,供人們在勞作中使用。我們常說:“他肩膀上扛著個腦袋,是為了不讓雨淋進脖子。”這句話可以用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似乎也不盡然。冬天室外無事可做的時候,看著父親把日子一個接一個喝倒,為什麽外婆總這樣勸母親:“如果感覺難受,就整理一下衣櫃吧。”收拾衣物能讓腦子平靜下來。母親把她的襯衣和父親的襯衫,她的長襪和父親的襪子,她的裙子和父親的褲子,重新疊好,摞起來,或一件件掛好。兩人整理過的衣物挨在一起,仿佛能阻止父親醉醺醺地把自己從婚姻中搖出去。
隻有眾人一起幹活,相互依賴對方的手藝時,語言才會伴隨勞動。但此時人們也未必交談。扛麻袋、挖溝、砍伐、收割,所有這些重體力活,都是沉默的課堂。體力消耗過度,沒有力氣用來講話了。二、三十人能夠連續幾個小時默默幹活,一言不發。有時我待在一邊想,我就這麽看著,看你們如何在勞動中荒廢了話語的能力,等你們從勞作中走出來,會忘掉所有的詞語。
人的行為無須言語重複,詞語會妨礙手的動作,橫亙在身體之路上。這一點我早已明了。然而,外在的雙手和內在的大腦出現不一致時,就會知道:你此時的所想超越了你的能力,也超出了他人對你能力的估計。你想的其實是別的什麽,隻有在你感到恐慌時才會來到。我並不比別人更膽小,也許隻是和他們一樣,為著無來由的、大腦中遐想出來的東西感到害怕。這遐想出來的恐懼不是單純的幻像,人們與它糾纏不清時,它同來自外界的恐懼一樣真實有效。正因為植根於大腦,我們可以稱之為沒頭沒腦的恐懼。之所以沒頭沒腦,是因為它沒有準確的緣由,因而無從消除。愛彌兒·齊奧蘭(emilm.cioran)曾說過,無來由的恐懼的瞬間也許最接近真實的存在。
人們在瞬間對意義的追尋,精神的發燒,情緒的冷顫,都發生在提出下麵這個問題的時候: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麽?這個問題專橫地抨擊庸常,從“平常”時刻閃爍而出。我無須忍饑挨餓,也不用赤腳行走,夜晚躺在熨過的幹淨床單上,關燈之前,外婆還為我唱“主啊,入眠之前,我要將我的心獻上”的催眠曲??然後,床邊的壁爐化為村口爬滿野葡萄藤的水塔。荷嘉·諾瓦克(helgam.novak)美麗的詩句:“水塔周圍的野葡萄,如士兵的下唇一樣凋謝時,將自己的顏色完全褪去”,我在那時還未能真正領略。本應讓人安然步入夢鄉的禱文,在我腦海中卻掀起層層波瀾。所以至今我都無法理解,信仰為什麽能夠幫助別人平抑恐懼,平衡心理,平靜思緒。而在我眼中,每一句經文,包括人們天天機械吟誦的禱詞,最終隻能成為範式,需要我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詮釋。雙腳的位置在地麵,往上是小腹,然後是肋骨,頭,最高處是頭發。我們如何讓心靈越過頭發穿過厚厚的屋頂,到達上帝的住所。外婆的願望無法達成,為什麽總對我唱著這些陳詞濫調?
野葡萄在我們方言中叫“墨水葡萄”,因為它黑色的果實將手染黑,沁入皮膚,幾天都洗不掉。床邊的水塔,它上麵野葡萄的黑色一如深沉的睡眠。我知道,進入夢鄉,就是溺死在墨裏。我也知道,睡不著的人,良心不安寧,腦子裏裝著壞東西。我的腦子裏就裝著這樣的壞東西,但我不明白為什麽。村莊的夜晚,戶外也是墨。水塔控製了四周,把大地和天空移走,村人在墨中無一例外隻有彈丸之地可以立足。青蛙從四麵八方鼓噪,蟋蟀歡鬧著指引通往陰間的小徑,同時將通道封鎖,以防有人從陰間折返,把村子變成盒子的迴聲。和所有孩子一樣,我也曾被帶到死者身邊。他們被安放在宅中最漂亮的房間,進入墓穴之前,我們去做最後一次拜訪。棺木的蓋子開著,死者的腳被高高墊起,鞋底衝著門的方向。人們走進門,從他腳的位置環繞一周,凝望死者。青蛙和蟋蟀是亡者的嘍,在夜裏對著活人說些透明的話,把他們的腦子攪亂。我盡量屏住唿吸,想聽個明白,卻忍不住換氣。我很想弄懂它們的語言,但不願為此丟掉腦袋,踏上不歸路。我想,誰一旦明白了那透明的話語,雙腳會被捆住,離開地麵。從村莊大盒子裏被交出去,讓周圍吃掉的感覺,在光線刺眼的炎熱日子裏,在山穀放牛時也會襲上心頭。我沒有手表,我的表是開往城裏的火車路程:每天有四列火車駛過山穀,第四班開走時正好是晚上八點,我可以上路迴家。這時,天空開始啃噬青草,把山穀拉向自己。我必須在山穀被拉上去之前趕快離開。在那些漫長的日子裏,在遼闊的、放肆地碧綠著的山穀中,我無數次問自己,我生活的意義在哪裏。
我把皮膚上捏出塊塊紅斑,想知道我的腿和手臂是什麽材料做的,上帝會在什麽時候把它們從我身上拿走。我嚼著葉子和花,希望舌頭變成它們的同族,希望自己像花和葉一樣通曉生命之道。我用通行的名字和它們打招唿。“乳飛廉”(milchdistel),是一種花莖有乳漿葉子帶刺的植物,但它不中意自己的名字,不願聽從。我試著重新給它起名,叫“刺肋”或“針頸”,不出現“乳”和“飛廉”的字眼。此時,在正確的植物麵前,所有錯誤名字的謊言中,麵向虛無的縫隙出現了。自己大聲獨語而不和植物對話,對我是一件丟臉的事。在四列駛過的火車上,窗戶會猛然打開。旅客們穿著短袖站在車廂裏。我向他們揮手,盡量靠近鐵軌,希望能看清一點他們的臉。旅客都是幹淨的城裏人,一些女人身上的首飾和紅指甲熠熠發光。列車駛過之後,我飄起的裙子重又貼在身上,頭被突然中斷的氣流攪得發昏,像旋轉木馬驟然停下後,眼睛漲痛,眼球仿佛從額頭拉開,被氣流冷卻後,大得眼眶幾乎無法將它們包住。我唿吸無力,胳膊和腿上的皮膚髒汙,到處是劃痕,指甲也被染成綠色和褐色。每次列車駛過之後,我都感覺自己被拋棄了。我厭惡自己,更清晰地看著自己。此時,山穀的天空是一塊巨大的藍色垃圾,草地是一片巨大的綠色垃圾,而我是它們中間的一小塊垃圾,毫無價值的一小塊垃圾。方言中沒有“孤獨”這個詞,隻有“獨自”,讀“allenig”,聽著像“wenig(少)”。事實也的確如此。
在玉米地裏的感覺是一樣的。花序是老人的白發,可以用來編辮子。玉米粒是破碎的黃色牙齒。我的身體簌簌作響,像塵土中空曠的風一樣微不足道。嗓子幹渴,頭頂一個陌生的太陽,像上等人把一杯水遞給客人時手中的托盤。直到今天,長長的玉米地依然會令我感到悲傷。無論在火車上還是在汽車裏,每每駛過玉米地,我都被一種恐懼攫住,我閉上眼睛,怕玉米地會直挺挺地環繞整個地球。
我討厭執拗的田地,它們吃掉野草和野物,隻為了喂飽蔬菜和家禽。每一塊耕地都是無邊無際的死亡形式的陳列館,是綻放的屍體盛宴。每一片風景都在執行著死亡。花效仿著人類的脖頸、鼻子、眼睛、嘴唇、舌頭、手指、肚臍、乳頭,糾纏著借來蠟黃、灰白、血紅或灰藍的器官,在綠的陪襯下,揮霍著不屬於它們的一切。繽紛的色彩隨意從死者皮膚中穿過,愚昧的生者雖乞求卻不得,它們隻願傍在亡者身邊,在凋零的肉體上盛開。我在看望死者時認識了藍色的指甲和淡綠耳垂上的黃色軟骨,植物已在那裏露出牙齒,等不到走進墓穴,迫不及待地在宅中最美麗的房間開始了它們的分解工作。走在村莊的街道上,在房屋、水井和樹木之間,我心想:村莊隻是世界的花邊,人應當在柏油馬路的地毯上生活,地毯隻在城裏才有。我不想被這盛開的、鋪張著所有顏色的陳列館俘虜,我不要將自己的身體奉獻給這貪婪的、用鮮花偽裝的燃燒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