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


    大宋仁宗朝時,京師發生一場大瘟疫。時任參知政事的範仲淹奏曰,要請龍虎山的嗣漢天師張真人臨朝,在京師禁院修設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以祈禳瘟疫。天子準奏,派遣殿前太尉洪信前往江西龍虎山。哪曾料想,這洪太尉上應天數,放走了鎮壓在伏魔之殿的一百單八魔君。


    魔君降世,便是後來的一百單八位梁山好漢。


    梁山事業從無到有,從草創初設到宏圖霸業,成就了英雄傳奇。奈何盛極而衰,招安後東征西戰,前破大遼後平方臘,但也好漢相繼隕落,或隱或亡,昔日之輝煌化作一縷青煙,隨風而逝。


    真是唏噓不已,可惜可歎。


    ……


    九宮縣,二仙山。


    紫虛觀內有處鬆鶴軒,是時清月高照,牆上鬆影斑駁,如水中藻荇。軒內吟誦經文的妙音突止,觀裏顯得更靜了,隨處可聽蟲鳴之聲。


    良久之後,軒內傳出一聲歎息,接著蒼老的聲音響起:“時也命也。諸君上應星魁,今日運數皆盡。”


    “進來吧。”蒼老的聲音驟然再起,話音剛落時,紫虛觀外疾趨而入一位道童。


    “師父,師兄他……”道童肅立軒外。


    “一清先生了此塵事,可謂功德圓滿。他的肉身三日之內便化作煙塵,爾等無須動作。”


    “是,師父。”說完,道童便轉身出去。


    他口中的師父便是法力高強的羅真人,能知卜未來、唿喚天神,祭起天罡五雷正法可斬殺一切妖魔邪道。今夜靜坐於鬆鶴軒內,忽然心血來潮,便掐指一算,原來梁山好漢們氣數已盡,相繼離開人世。雖說真人修為極高,但想到人在天命麵前的無能為力,不由得歎息。


    道童離開鬆鶴軒後,瑤草琪花之中滿是蟲鳴,不少螢火閃爍夜間。忽然,羅真人的聲音響起:


    “大限到來,豈容留戀?如今爾等離開了人世間,卻不能迴歸天界,隻因還需進入「彌留之國」,此間非凡塵可擬,亦非天界能管。蓋天行有常,非人力所能及也。”


    第三日,入雲龍公孫勝的肉身果真化作煙塵。至此,一百單八梁山好漢盡皆隕落。


    ****************


    彌留之國。


    時值仁宗朝嘉佑三年三月三日,整個神州之上的天穹為滾滾墨雲所遮蔽,不時雷霆怒吼,閃電劈開黑暗。雲端之上是金光萬丈,祥和莊嚴;雲端之下卻是黑雲壓城,如臨冥界。


    一場暴風夜雨即將來臨。


    嘩——


    一道閃電打下,厚重的墨雲被劈開巨大的決口,莊嚴的金光射下來。金光之中,突然飛出數十上百顆色彩各異的光球,飛向神州各地。光球如同流星劃過蒼穹,最後消逝得無影無蹤。


    神州南部,廣南東路。


    從嘉佑元年開始,這裏已經被幹旱肆虐三年之久。此時五雷轟鳴,黑雲滾動,對於飽受旱災之苦的農夫而言,無疑是滿天祥瑞。不少鄉寨村落都在敲鑼打鼓,載歌載舞,迎接這場晚來的大雨。


    廣州南海縣,佛山鎮。


    “天象詭譎,邪魔降世!”何瞎子臉色凝重。


    何瞎子原名叫半山,並非瞎子。他是長嶺陂何氏大家族的一族之長,工書善畫,鬼神堪輿之道有很高的造詣。他能卜測吉兇,預知天機,所以大家尊稱他為何道長。嘴碎的則在背地裏喊他何瞎子,說什麽泄露天機者往往不得善終,遲早變成瞎子。


    不過,這恰從側麵佐證何半山的神機妙算。


    何瞎子剛說完這兩句話,屋裏便傳出興奮的叫喊聲。


    “是公子,是公子!”接生婆叫道。


    何瞎子卻沒有一絲笑意,臉色卻愈發凝重了,仿佛被天穹的墨雲染黑了一般。隻聽他喃喃自語:“天象詭譎,邪魔降世。天意如此,天命難為。罷,罷,罷。”


    “恭喜何大人,是位公子。”接生婆從屋裏跑了出來,一路跌跌撞撞。連續幾個時辰的接生,已使她的老臉爬滿疲憊,體力難續。


    “富貴,給坐婆五石白米。”何瞎子從適才思慮中抽身迴來,丟下話便往屋裏走去。


    作為何家的長工,富貴聽了不禁暗暗咂舌。三年幹旱導致米價瘋長,時下白米可比銀子值錢多了,實打實的硬通貨!


    放眼整個佛山,何氏算是大家族了。如今族長的長子出世,對於年過半百的何瞎子而言,區區五石米又怎能相提並論?


    聽到何瞎子的賞賜,接生婆激動的差點暈厥過去,唿吸因急促而發出“唿唿”聲響,讓人以為她喉嚨裏有吐不出的濃痰。


    何瞎子走進裏屋,先是撫慰臉色蒼白的夫人幾句,才去看繈褓裏的孩子。


    孩子出世不過半盞茶功夫,但見臉色光潤,通體晶瑩剔透,最奇異的是天生重瞳。這可是聖人之相啊!


    “聖人之相?”何瞎子暗道,“難道我卜測不準,不是邪魔降世?”


    “相公,”夫人見丈夫臉色有異,“孩子起什麽名?”


    何瞎子晃過神來,心裏暗罵自己多疑,道:“何炎。”


    “何炎,何炎。”夫人默念幾次,便明白丈夫的深意。烈日如火炙烤了大地三年,旱災致使餓殍遍野,朝廷又賑災不力,幾近易子相食的田地。孩子如今降世,可要把這天災人禍所造成的痛苦好好記住!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哇——”繈褓裏的孩子似乎感受到這份痛苦,竭力哭出來。這清脆響亮的哭聲卻被屋外的雷鳴雨聲所淹沒,卻使何瞎子臉露笑意。


    孩子的出生,何瞎子第一次露出微笑。


    “天象詭譎,邪魔降世。但我何半山的孩子不是邪魔,將來他必成為擔荷萬民痛苦的聖人!”何瞎子心道。


    “老爺,”這時富貴沒有踏入裏屋,在門外恭敬道,“衙門的李大人有請。”


    何瞎子眉頭微蹙,心裏有種不祥之感。


    ……


    何瞎子來到衙門,在門外等候多時的侍仆接引他來到內院。


    內院有一口大池塘,上麵滿是枯荷。如今大雨傾盆,打得枯荷發出嘩啦嘩啦聲響,煞有風調。池塘中央築有涼亭,簷角下打著燈籠,給人白晝之感。


    “李大人,孫族長,陳族長,葉族長。”何瞎子來到涼亭,作揖道。


    涼亭的圓桌擺滿了各色佳肴,還有兩瓶上好的米酒。旱災剛過,能張羅酒席燕樂實屬不易。眾人還禮罷,齊同入座。


    酒才過一巡,李大人道:“今日李某宴請諸位族長,除了聯絡情誼之外,還有一件要事想和諸位商議商議。”


    眾人心裏嘀咕:“看來破財了……”


    果然,隻聽李大人繼續說道:“廣州府尹下了旨意,說廣南東路風不調雨不順,三年大旱更是史無前例,所以想修北帝廟,每年祈禳消災,以保萬民康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為了動員地方大族出錢出力,廣州府會撥款一千兩……”


    眾人心裏一陣暗罵。


    李大人輕咳兩聲,壓低聲音道:“三年旱災剛過,大家的難處李某也懂。但這北帝廟是利在千秋的大功德,不是幾千幾萬兩銀子可以比擬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彌留之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在下春申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在下春申君並收藏彌留之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