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部曲,列隊而行,刀兵在前,陳瓊領著鐵衛緊隨其後,接著便是弓手,押後的是槍兵。秩序井然,兩岸是山寨夾道遠送的人。


    “迴去吧,若無意外,某這段時間便在汝來,屆時若有山寨來犯,某必定率兵來援!”陳瓊跨坐在馬上向道路兩邊相送的人大聲道。


    離開山區,率部再度出現在那荒原之上,陳瓊心裏一陣感慨,初入山區是為了避難,身邊僅有阿玉,阿牛兩人。此時出來,身邊多了三百裝具還算精良的部曲。總算有一點底子,不算是白身了,陳瓊馬鞭朝前一指,豪情萬丈地說道,“走,去郡城,大丈夫建功立業,保境安民,正當其時!”


    清晨出山,行至下午,才到汝南城外,此時已經可以碰到零星的村落。不過黃巾軍起,裹挾亂民,即使是郡城,也被黃破過,城外的村落此時也是十室九空,人口銳減,儼然一片荒地。


    城牆之上,一頭頂發冠,兩鬢微白半百老者,正是汝南太守劉翊,劉翊扶城垛而立,看著遠處那漸行漸近的隊伍,點頭稱讚道,“行軍大半日,竟然仍能保持隊列整齊,進退有度,確有大將之風,季初,如此人能助我平息汝南匪患,汝當居首功。”


    “太守大人客氣了,若能平息汝南匪患,當屬太守大人用人得當,陳瓊用兵有方,某不過動動嘴皮子,何敢居功?”荀朔嗬然一笑,客氣地說道。


    行至城門之下,劉翊已經率眾出城迎接。


    “陳兄,何不拜見太守?”此時荀朔正站在劉翊身後高聲喝道。


    “雖久避於山野,亦聞太守大人仁義慷慨之名,瓊部眾三百餘人亦慕太守之名已久,之前為亂軍裹挾,聚嘯山林誠非我等所願,今蒙太守大人感化,棄暗投明,太守再造之恩,請受我等一拜!”陳瓊連忙帶著周倉等人下馬,向劉翊行禮,十分恭敬。


    “哈哈,本太守亦聞陳都尉知兵善用,以少勝多,以一百部眾大破五百餘山匪,殺敵取寨如等閑爾。能得陳都尉,實為汝南之幸,本太守已經備下薄酒,替陳都尉接風洗塵,賀即日赴任之喜。”劉翊熱情地上前拉過陳瓊的胳膊便往城裏走。


    “多謝太守大人提拔,荀兄舉薦之恩。”陳瓊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心裏卻一陣惡寒,這劉太守表現得未免也太熱情了一些,被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親熱的拉著手這感覺有夠別扭,要是放在後世,一準會讓人認為好基友,一起走。


    酒過三旬,菜過五味,雙方寒喧得也差不多了。期間劉翊問及家世之類的,被陳瓊輕鬆應付,這年頭人破人亡者比比皆是,陳瓊說自己是一個孤兒,以此時的戶口製度,不可能查得到。


    “古語有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孝之始也,為何陳都尉不蓄發髻?”劉翊是有名的長者,以仁善聞名,孝道為一個人最基本的品德,若陳瓊有不孝之舉,那麽再有才,劉翊也是不會用這等人的。


    “迴太守,瓊之父母為黃巾亂軍裹挾,殆沒於戰亂。瓊之發髻亦毀於戰火,臨忠前家父交待,為國盡忠,是為大孝,故命瓊不滅亂匪,誓不蓄發。”陳瓊一臉悲戚,用力的想擠出兩滴眼淚,可怎麽也搞不出來。哥這一頭短發幹淨利索,放在後世那也是極為流行的寸頭,這個時代沒有海飛絲,也沒有飄柔,蓄那麽長的頭發哪有空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清洗?


    “為亂民所挾,仍能心向漢室,乃父之忠烈,讓人欽佩。”劉翊,荀朔等人無不肅然起敬。


    “張角等人雖然伏誅,不過各州郡仍然有黃巾餘孽作亂,豫州各郡,以汝南尤盛。軍官數度剿而不滅,反而在亂匪的反撲下損兵折將,吾聽季初所說,陳都尉足智多謀,善於用兵,望陳都尉能助吾一臂之力,平息汝南匪患,吾與汝南百姓將感激不盡。”言畢,劉翊竟然起身向陳瓊彎腰行行。


    這劉翊果然跟傳聞中的仁善謙謹一樣,竟然對於他這樣一個下官行李,可見心裏確實是裝著百姓,在這亂世當中,如此品行著實可貴,陳瓊連忙起身還禮說道,“太守大人,這可使不得,既然大人已經向朝廷舉某為騎都尉,保境安民,驅逐匪患便為某之職責所在。亦是家父之遺誌。隻要能還汝南清平,某縱然戰死沙場,有何憾焉?”


    “得陳都尉相助,大事可期矣!”劉翊,荀朔欣慰地點頭。


    “太守大人,對於汝南征剿叛軍一事,某有幾策,不過需對症下藥,關於亂軍的情況還需太守大人提點。”陳瓊說道。


    “陳都尉請講,隻要有助於平亂,吾必從善如流。”劉翊迫不及待地說道,對於匪患他一直一籌莫展,這新招納而來的陳瓊一來便有了計較,若真有用,便是揀到寶了。


    “孫子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汝南糧草幾何,軍力幾何?亂軍兵力幾何?可有驍勇善戰之將,可有出謀劃策善謀之士?”


    “汝南三十餘縣原有五十萬戶,人口二百一十四萬有餘,經黃巾之亂後,人口銳減,現汝南郡人口已降至一百三十餘萬。其中郡城二十一萬。其餘分布在各縣,郡城有守軍一萬二千餘人,存糧尚足,約四萬七千石。可支應全軍數年有餘。”劉翊報出這些數據之後,便搖頭苦笑道,“至於亂軍山頭林立,不知凡幾,其中白爵,劉石兩部號稱五萬之眾,葛陂石廣號稱十萬,今朝廷已命下軍校尉鮑洪率一萬精兵征討,然雙方激戰三月有餘,僵持不下,黃巾餘孽有愈演愈烈之勢。州牧大人已命各郡招兵買馬,共擊賊寇。”


    “太守大人,恕某直言,亂軍裹挾者,多為饑民。此為禍亂之根源,饑民不除則賊寇不絕,是故官軍征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某以為,欲平亂,文治武攻,缺一不可。文者,視城內積糧而定,招撫流民,於郡城附近開荒屯墾,以斷賊寇之兵源,施之以教化,使其明辨是非,知曉大義。武者,無非施之以刀兵,若朝廷有撫民之心,體恤國力,當以文為主,佐之以武。如此不出三年,則賊寇可平。”陳瓊斟酌了一下言語,暗感最近說文言文的功力越來越深厚了。


    “善,然眼下亂軍勢大,如之奈何?”劉翊又問道,文治不是一下子能奏效的,當務之急是解除黃巾餘孽對郡城的威脅。


    “太守大人,某兵不過三兵,將不過一員,實在兵微將寡,還請太守大人允許某招兵買馬,不出月餘,必前往破賊。”陳瓊正色說道。


    劉翊說道,“持吾手令,可領一千石糧草,駿馬五十匹,甲胄一百領,盾五百具,刀槍箭戟一應俱全,陳都尉一月之內出城擊賊,可有把握?”


    “陳瓊不死,則必不讓亂軍越雷池一步。”陳瓊起身而立,向劉翊重重行禮,尼妹,在山裏打熬那麽久,才積攢下三百部曲,還不及這汝南太守動動嘴皮子,真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得了劉翊承諾,陳瓊心中大喜,看來征戰三國,又多幾分實力了。


    “難得陳都尉有如此忠勇之心,有陳都尉在,可保郡城無憂矣。”荀朔適時笑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彈彈人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彈彈人生並收藏三國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