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籌謀(三)


    畫眉和雲雀在廊下啼囀,一唱一和,啼破金屋無人的靜寂。陰璃笑道:“你倒是喜歡在這裏養這些鳥雀,不過聽著倒也喜慶。”


    楊真的眼底閃過一絲溫柔,“是啊,有它們相伴,每天聽聽鳥鳴,也還算過得去呢!”


    陰璃心頭微微一顫,這清光悠長之中,因了她的猝然一問,觸動一時情腸。她不願去思索,由著性子道:“鳥還懂得人的情,人卻不懂得。”


    楊真看了她一眼,笑道:“娘娘又是女子心腸,難免有時小氣。況且那鄧綏兒初承恩寵的那些日子,也是我等最受苦的日子,這樣想起來,我們能不心酸?隻是自臣妾自相識了娘娘,總覺得心性還算投契,且在宮裏久了,方知尋常人家的拈酸吃醋到了這裏竟也是多餘,徒增煩惱而已。”


    仿若一滴清澈的雨水無意顫起鋪滿澄陽的湖麵,漾起金色的漣漪點點。陰璃清冽的眸光微有癡怔:“你說這話,也是我的心思。皇上縱然疼我們,但是他寵幸別人,心裏也是火燒一般難受。更何況,皇上不僅僅是寵愛,對她,已經是真愛。雖說心裏難過,日子長了,才覺得這心思除了磋磨自己受苦,也無旁用。”


    楊真又去擺弄那些花,一邊說道:“所以我才養這些鳥兒花兒,散散閑心,且在宮裏,說話做事都不得不逼著自己小心。有時候不對對著人說的話,不如對著這些鳥兒說說,也當解了自己的心事。”


    陰璃自在皇帝身邊,便深得聖眷。她為人刻薄,說話尖銳。也無半分熱絡,因著皇帝的寵愛,又因之是皇後,也無人敢明著計較。這些年,在旁人眼中,她總是能活得縱情恣意的,可是在背人處。她也竟有這樣的淒清。


    她走來溫然相望。撫摸著嬌豔的花瓣,柔聲道:“以後,你便跟了本宮吧。我們相互依存,也算是有了照應紅樓重生之代玉。”


    楊真心中一喜,她的目的總算是達成了。陰璃已放下了戒心,接受了自己。這便是成了第一步。她故作麵上一喜道:“娘娘若真能如此。也是臣妾的福澤了。”


    陰璃打量了一下殿內,布置大氣。並不像是尋常女子的閨閣香豔而穠麗,除了滿架子詩書,再無多少錦繡裝飾。便道:“宮裏除了你,再沒有誰能把自己拾掇得這樣幹淨舒服了。”


    楊真道:“人幹淨了。心也幹淨。”


    陰璃冷笑道:“咱們身在這地方,周遭的汙濁血腥自是不必說了。有時候難免連自己的手也不幹淨。能求得心有幾分幹淨,也算是難得。本宮問你。你可知最近皇上要對本宮的爺兄動手,除了他們的官職嗎?”


    楊真眼中閃過一絲快意。但是還是答道:“臣妾是皇上的什麽人,哪裏有那個福份知道前朝的事?”


    “你覺得如果是真的,本宮該怎麽辦?”陰璃問道。


    楊真想了想道:“臣妾倒覺得皇上不會這麽做。娘娘是不是想找父兄進宮來商量一下,臣妾倒覺得不必如此。皇上是當著娘娘的麵說的嗎?”


    “這是那個鄧貴人當著皇上的麵說的,正因為如此,本宮心裏才沒了底。”陰璃恨恨的說道。


    楊真笑道:“若如此,娘娘就更加不必擔心了。”


    “哦,此話怎講?”陰璃問道。


    “娘娘,你想,鄧綏隻是一個貴人,她若對前朝之事說三道四,皇上的心裏便存著三分不滿,這正是中了皇上的大忌。皇上又怎麽會按照她說的話去做。而且她當著娘娘的麵說出來,這裏麵就有試探之意,娘娘,萬事都從一個惕之說起!娘娘,做的每件事,都是全宮裏人人都看得到的。若是娘娘中了她的計謀而讓父兄進宮,她迴頭在皇上那裏說一個你勾結外官,竟圖謀反之嫌,娘娘你是有嘴也說不清啊。”


    陰璃一驚,恍然大悟,“你說的對,本宮也正想著此事奇怪,總想不通裏麵的道理。你如此一說,我倒是想得明白了。”


    她站起身來,走了兩步道:“鄧綏好陰險,多謝你的提醒,蓮兒,我們迴宮。”


    陰璃走後,莫愁走過來問楊真道:“娘娘,陰皇後處處與我們為難,還害我們在冷宮裏呆了那些日子,你怎麽還幫著她來出主意?”


    楊真用一把銀質的小剪刀,將那花瓣中多餘的地方剪掉,又在上麵淋了些水,才道:“她那樣的人,對任何人都存著三分疑慮,若是我不真的為她出一迴主意,她怎麽會把我當成自己人。很多事,也就不願意說了。不過也沒有關係,這樣的事情,想來綏兒和皇上也早就想好了,根本也沒想處置她的家人,也沒有想把她怎麽樣,隻是嚇一嚇她,讓她自亂陣腳罷了。不過,她的身邊也有高人,不會不指點她,就是沒有我這話,她依然也不會宣她的父兄進宮。這宮裏的事,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也不必當得真。就當我胡亂的說幾句,套了她的信任罷了。”


    莫愁點頭道:“奴婢還以為娘娘真的向著她說話呢。那麽這件事要不要告訴鄧貴人和皇上?”


    楊真放下小剪刀,坐到了榻上,用雙手抱住膝蓋,將頭靠在膝上,看著窗外柳樹隨風搖擺,婀娜多姿,淡淡地道:“我幫她自然不必讓她知道。不過,話還是要讓蘇宮人知道。我與綏兒隻是相知便罷了,她那樣的好人,總要有人來細心守護,才會活得好好的。”


    莫愁歎道:“是啊,我們在冷宮裏的日子,隻有鄧貴人每隔一日便送來魚肉,冷了送衣送被,常讓趙玉姑娘和蘭兒尚宮來問寒問暖。又送來絲線讓我們來打發日子,那樣的歲月,若是沒有她,我們還不知能不能熬出來。皇後便是對我們再好,送再多的東西也不過是利用我們罷了,哪裏有一分的真心。隻有在患難中,才見人心是真是假!”(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熹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歲月海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歲月海萌並收藏和熹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