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第二百三十七章 投靠


    “怎麽辦?”蘇喚兒的口氣沉甸甸的,帶著巨大的威壓,說道:“我夜夜睡不著覺,一直想著這件事。熱門我之所以想到你,是因為我知道你必和我一條心意。你去假意投靠皇後。這件事有著一定的危險,所以我一直在琢磨要不要跟你說!”


    楊真還在想著剛才她說的話,此時心裏才雪亮起來,她握住了蘇喚兒的手,“喚兒,我今天指著太陽發誓,此事必會盡心而為。綏兒對我有大恩,若能助她,我便是死了,又有何妨,你太小看我了。楊真也是出身將門,雖說我未習武,卻也有武將之風,自然會重恩重義!”


    “你的意思是你答應了?”蘇喚兒喜道。


    “不錯!”楊真說得鏗鏘有聲。


    “好妹妹,你萬事要小心!陰璃處置柳蕊菊時的情景,我聽綏兒說了,她可不是善相與的。心狠手辣,無惡不作,若上天有眼,這次就讓我們成功,除了她,將來也好活得有尊嚴,活得自在些。”她也緊緊的握住楊真的手,聲音顫抖著,帶著些許的哽咽之聲。


    楊真看著重重簾幕外的天空,聲音平靜地道:“蛇咬一口,入骨三分,我自是知道她是什麽人。我們在這宮裏,這樣靜悄悄的死去,或者被無緣無故的誣陷至死,再或者被送到冷宮中活活的憋悶而死,都不如這樣轟轟烈烈的做些什麽,主動出擊。小說/也是兵家之道。喚兒,你放心,我會當心的。”


    楊真從蘇喚兒的華陽殿出來。迴來看著那殿角的風鈴,整了整衣飾,向長秋殿走去。


    陰璃才從德陽殿迴來,這些日子她聽了申祥的話,免了眾妃日日的參拜之禮,隻定在初一十五參拜。又學著做些小菜,日日送去給劉肇吃。每天總要在德陽殿磨上兩三個時辰。雖說劉肇每天處理國事,沒時間理采她,但是留在劉肇身邊有兩個好處。一來她可以陪劉肇吃飯,說些閑話,二來她也可以禁了其他的嬪妃靠近劉肇。讓劉肇日日可以想起還有她這個皇後在,省得他每天的腦子裏隻有綏兒。這樣的日子平白的過去。她覺得自己的性情也平淡了許多。爭競之心也淡了。劉肇初一十五準會來她的長秋殿,雖說晚上的纏綿隻是應付,卻也慰了她久來的寂寞,也為將來孕育子嗣存了一些希望。再加上劉正現在身子骨漸漸結實起來,吃東西也多了些,也會逗劉肇笑了。長秋殿才有了久而未來的溫暖。


    她吩咐宮女們出去采了許多的花迴來,在殿中四處擺放著,殿中散發著一種帶著清新的氣息。讓人為之一振。內侍傳說楊宮人來見,她略驚訝了一下。不過還是吩咐讓她進來。


    楊真今天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淡綠色的留仙裙,頭上隻戴著一枝金釵,脖上的明珠倒顯得光亮,是她身上唯一還說明身份的東西。她在冷宮中呆得久了,身子瘦弱得似乎一陣風就能吹倒,卻更顯得婀娜多姿,裙帶飄飄。


    楊真長得一雙杏眼,蛾眉淡掃,一雙眼睛顯得十分有神,既使不濃妝豔抹,仍然是風姿綽約,比之陰璃倒也毫不遜色。


    她到了榻前輕輕一福道:“娘娘,臣妾見禮了,願娘娘吉祥平安。”


    陰璃不鹹不淡的說道:“起來吧,你來見我,是有什麽事嗎?”


    楊真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說道:“臣妾自從冷宮裏放出來,還未到娘娘麵前感謝,娘娘對楊真的大恩,還未報,所以今天特意來謝謝娘娘。”


    這話聽著倒是帶了三分諷刺,但是她的語氣中帶著真誠,讓陰璃也一時分不清,她到底是什麽意思,隻得含糊的說道:“也沒做什麽,謝什麽謝!”


    楊真道:“小福子說,娘娘每天都會問臣妾的飲食,還派人來給臣妾送來了衣服,臣妾自然是感激不盡。”


    這些事情陰璃早已忘記了,她倒是不記得自己還問過她的飲食,還送過衣服,但是人家說了,自然是有的吧,總之讓人感激總是好事不是壞事,便一口應承下來道:“這些小事,你何必掛在心上。坐吧,蓮兒,奉茶!”


    楊真坐下喝了一口茶讚道:“娘娘的茶好香,不知楊真以後是否可以多來叨擾娘娘,多喝些娘娘的清茶!”


    “這個自然,你有時間就過來,我們姐妹之間,無需如此見外!”陰璃被她說得高興,語氣也柔和了起來。


    楊真謝道:“娘娘是六宮之主,對臣妾一點架子也沒有,臣妾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以後娘娘若有驅策,盡管吩咐,楊真是知恩之人,娘娘的事,就是楊真的事,定會鞍前馬後,為娘娘盡心盡力。”


    陰璃略愣了下,她才明白楊真有投靠之意,心中轉過了幾個念頭。她入冷宮時,自己可沒有幫什麽忙,卻落井下石來著,她是真心投靠?還有她在冷宮中吃了不少苦,雖說她自說自己是對她有恩之人,可是這恩,有沒有還是在兩可之間。還有聽說她常去蘇喚兒宮中,那蘇喚兒與鄧綏走得極近,難道她不是來臥底?既便她是真心,自己行事一向獨斷獨行,也不需要人來後麵扯後腿。那個陳采女就夠讓她頭疼了,如果再來一個蠢笨之人,自己不是又將陷入險地。


    所以她笑道:“楊宮人如此關愛,本宮承情不過,隻是本宮是六宮之主,若對眾位姐妹有親疏之分,顯得不好。”


    楊真見她拒絕,也不以為意,隻道:“楊真是來去分明之人,雖非大丈夫,卻也非陰柔的小女子。娘娘不接受楊真的投靠之意,楊真依然是皇後娘娘的人,隻要皇後娘娘一句話,火裏刀裏都去得!”說罷,站起來再次福了一福,轉身就要出去。


    陰璃聽著這話不禁悚然動容,把剛才的思慮都淡了,想了想道:“你等等,本宮這裏有他國進貢的上好的人參,你拿迴去補一補身子。有事的時候,本宮自會傳喚於你!”(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熹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歲月海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歲月海萌並收藏和熹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