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拜月
進了卻非殿見皇族子孫和眾大臣已在東邊站好,蔡倫見她們進來,便將一眾妃嬪往西邊讓。劉肇已於正中坐好,早已等得著急,見眾妃進來,排好了班次,起身說道:“拜月吧!”
唱官便唱道:“上供!”
隻見早已等候在旁的侍從抬著豬頭,牲畜,供果往前走,按順序擺好了,又退了下去。
“拜!”唱官唱道,劉肇便向天拜首,眾人都跟著跪下,磕了三個頭。劉肇喃喃禱告著國泰民安,後宮安寧,子嗣昌旺。
此刻風清氣爽,碧澄澄的天上一輪明月如皎,柔和的月光灑落著水銀樣的光芒。拜月台上香煙繚繞,案上供著爐,鏡,鼎,鈸,赤虎料珠,玻璃碗,金龍油燈,旁邊羅列著金羅紋,銀輪,銀馬,銀象,銀魚,銀螺,銀將軍,銀男,銀女,銀盞,銀罐,銀傘等法物。
眾人都低著頭,聽著劉肇低低的禱告聲,心裏各有想法,隻綏兒默默地看著劉肇的身影,想起他一生經曆的苦楚和艱難,日日夙夜不倦孜孜求治,宮內各妃之間的爭奪,不僅癡了。直到唱官再唱:“禮畢!”才在趙玉和蘇蘭兒的攙扶下站了起來。
劉肇又默默的站了一會,才轉過身來,目光在眾臣,皇家親眷和眾妃之間一一掃過。他的聲音低沉冰冷而有力,從男人的喉音發出,帶著一絲沙啞。
“今天是拜月之日,天下大成,人生在世,事功易,成功難;成功易,終功難;善於始者必慎於終。大漢自建國到現在已幾百年,到了朕這一代正是守大於建。朕之心與眾臣相同,與祖脈相承,講究敬天法祖。仁愛禦下。仁者天也,朕便敬著這一個天字。拜月,便是拜天,敬天。你們也要都懷著敬畏之心,當以事朕祖、父之心事朕,佐朕治理天下,使朕如聖祖般為一代明主,致大漢於極盛之世。但存此念。朕豈能負爾等?朝廷也不吝爵祿之賜。[ 超多好看小說]”
他停了一下,目光落到了妃子當中,見陳采女竟站到了綏兒之前,臉上略帶上了一絲詫異。但是也隻是一閃而過,眉下幽眸沉沉,把頭轉向了眾臣和皇族,又說道:“但為人君者,隻能親君子遠小人,這話以前朕就說過,朕不能殺掉天下的小人。但也不能養小人。你們都是舉薦上來,為朕和天下來盡微薄之力的。但是現在人心玩忽,諸事廢馳,官吏不知奉公辦事,小人不畏法度,因而國事被蠅營狗苟之輩所亂,朕心實在是難過。你們辜負了朕一體的公心!朕今天於拜月之日痛加貶斥,並非是有意在此擾了各位的雅興,實在是最近報與朕的事,讓朕難以忍受。整飭綱紀。是朕今後之要務。雖說朕一意要取中庸,寬則濟之以猛,猛則糾之從寬。但是下頭情勢,毛病太多。所以也要你們想出一個治天下之道來。陰陽相濟,因地製宜。朕以皇祖之法為法,皇父之心為心。縱有小人造作非議,朕也在所不惜!”
綏兒第一次看到劉肇在眾臣子麵前說話,她雙眼放光,精致的臉上揚著燦爛的笑容。此刻的劉肇鋒芒畢露,談吐不凡,義正詞嚴,與平日對她溫柔體貼的樣子完全不同。這才是君主該有的形象。她心底一個小小的角落,開始慢慢地變化了。那種君臨天下,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氣,讓綏兒覺得十分的帥氣和不凡,甚至想象著如果是自己,該是怎樣的一種情形。
劉肇見眾臣戰戰兢兢的樣子,便把語氣緩和了些,“今日是拜月之日,但由於太後新喪,不宜大加操辦,所以朕今天便在西宮設了家宴,就不讓眾位愛卿為難了。卻非殿的宴會一會就開始,朕已命了清河王爺主持。眾愛妃和眾位親眷就一同與朕去西宮,也看看禦園中的景色!你們初入宮中,與愛妃們已分離了一年,正好也敘敘家常。朕就不打擾了,先去西宮坐等!”他嗬嗬笑著,換成了一和藹的表情。拍了拍手,也不讓眾人再拜,帶著蔡倫,車青和周榮出了卻非殿。
他迴頭看了看裏麵忽然傳出的唿喚,和哭泣之聲,對蔡倫道:“去問問,今天陳采女為什麽排到了綏兒的前麵?還有,這麽亂著也不行,吩咐各宮的主位約束了些,帶去西宮時不要有宮中惹事。綏兒和她們兩個都懷著身孕,更要小心嗬護,千萬不要出了什麽事才好。這些事,你都和車青去安排吧,朕帶著周榮去西宮了,那邊總有要有主持。”
蔡倫答應了一聲,帶著車青又進了卻非殿。
劉肇背著手,也不坐輦,帶著周榮沿禦園中用紅燈設出的巷道慢慢地踱著步,抬頭看一輪明月依舊,問周榮道:“朕聽說你家裏的老母親已有八十歲了,這是高齡,似乎與貴人的祖母相仿了!”
周榮道:“是啊,臣的母親是個清心寡欲的人,平時裏隻吃些素菜,每天還親自打理庭院,逗弄兒孫,長壽倒是談不上,但是她老人家的身子確實是好。”
劉肇歎道:“你母親還健在,朕卻父母都不在堂了,這是幸還是不幸?”
周榮卻道:“皇上這話不對,在民間自己的母親是母親,妻子的母親也是母親啊!所以皇上的父母還不少!再說,皇上是上天之子,民為天,皇上的父母也就是天下的子民啊。”
劉肇一愣,突的笑道:“你平日裏不聲不響,卻忠心耿耿,沒想到還能有如此高明的想法。不錯,朕是天下之主,朕的子民便是朕的父母,民為重,君為輕,這話一點不錯。但是民間還可以把妻子的父母當成自己的父母嗎?”
“是啊,皇上,民間成親時,便都互稱父母,這才是親情!”
劉肇點頭,“好,自今日起,朕便把她們的父母都當作自己的父母,多加奉養,這也是朕該做的對嗎?”
周榮撓了撓頭。嗬嗬笑道:“這個,臣就一個內人,哪有皇上這麽多,皇上要養起來。人還真不少!“
一句話逗笑了劉肇,打了周榮一拳,心情豁然開朗起來,邁著大步,向西宮走去。
綏兒早看到母親站在人群當中。幾位兄長已封了官,站在眾臣之列,正盼望著相見,劉肇一離開,便讓趙玉找了他們過來。
陰氏拉著綏兒上下打量,一邊笑一邊抹著眼淚道:“綏兒,娘聽說你懷了龍嗣,可是真的?”
綏兒低首拜道:“不孝女這麽久才能見到母親一麵,實在是不孝,請母親治罪。”
趙玉卻拉了她起來道:“夫人。小姐才懷了身孕,還不到兩個月,皇上緊張得什麽似的,日日湯湯水水的都小心翼翼,夫人真是好福氣。”
綏兒也擦了擦眼淚道:“母親,孩兒好想你。”
鄧悝,鄧弘,鄧閶已封了郎官,見了綏兒倒還和小時候一樣,鄧閶拉了綏兒看了又看道:“皇宮裏吃的倒好。我家的小妹,依然也此美麗。”
綏兒被她逗笑道:“三哥當了官,還是沒脫稚氣,你怎麽也得有當官的樣子。”
鄧騭與鄧京與綏兒不是一母所生。但是自小十分疼愛她,見了自然也是歡喜。鄧騭如今已是官居四品,鄧京也是官居五品,兩個居長,自有拘謹之態,綏兒拉了他們的手道:“大哥二哥。家中的嫂夫了和小侄子可好?”
“托娘娘的福,都好。”
這時李夏走過來道:“娘娘,皇上又封了貴人嗎?怎麽我看有一個人排在你的前麵?”
趙玉撇嘴道:“那是皇後娘娘的新規定,誰先生孩子誰排到前麵。”
李夏一愣:“這是何意?”
綏兒笑道:“這些事,何必掛在心上,她要在前麵就在前麵吧,我倒不在意這個,孩子雖說重要些,但是畢竟還沒有落地。生下來是男是女尚且不知道,不安分的人會有什麽後果,以後便知道了。”
正在這時,蔡倫走到陰璃麵前道:“皇後娘娘,皇上才吩咐,各宮主位約束家人,及早去西宮赴宴。皇上又問,為什麽陳采女才剛排到了鄧貴人的前麵?”
陰璃臉上微微一熱道:“這沒什麽,站錯了罷了,皇上不必為此操心。”
蔡倫看了她一眼,冷冷地道:“臣知道了,娘娘請安排吧!”
此時的卻非殿已分成了無數堆,一家家的親人團聚在一起,人數有多有少。陰璃看了看,隻得分派人手一一告訴。
蔡倫和車青又分別找了蘇蘭兒,錦兒和碧兒,讓她們好生照顧三位娘娘。又幫著安排各宮的人手,忙得不亦樂乎。
綏兒聽了蘇蘭兒的迴報,隻笑道:“蔡常侍那樣問皇後,她沒有什麽可答,隻能說是站錯了位,可是這樣迴皇上卻是說不通的,所以陰璃剛剛雖占盡了先機,怕是一會要出醜也說不定。”
陰氏道:“沒想到,在宮裏還有這麽多的說道,聽著都可怕。還不如以前在府裏,大家說說笑笑多好。”
綏兒握了母親的手道:“這是自然,女兒在宮裏是步步艱難,思念親人的滋味更是難熬。”
因見眾人都向西宮走去,便帶著陰氏和兄長們也要走去。蔡倫卻走過來一把攔了道:“娘娘,皇上吩咐了,娘娘一定要當心腹中的孩子,小心身體,還是請娘娘坐輦吧!”
陰氏也道:“綏兒,你自小就是寒氣打底,這懷著孩子更要當心,快坐輦吧!”
綏兒道:“讓母親走著,自己坐輦,綏兒做不到!”陰氏忙跪倒道:“娘娘,您現在是什麽身份,母親現在隻是平民,怎麽能讓娘娘受這份苦呢?”
綏兒無奈隻得坐上了輦,卻讓母親陪在旁邊,問起家中的事情,陰氏便一一講給她聽。老祖母的身體,家裏雜七雜八的事,綏兒卻聽得津津有味,臉上始終掛著開心的笑。那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溫暖,仿佛走得累了,一個人在旁邊講著故事鼓勵,讓前行的路不再寂寞。(未完待續。)
進了卻非殿見皇族子孫和眾大臣已在東邊站好,蔡倫見她們進來,便將一眾妃嬪往西邊讓。劉肇已於正中坐好,早已等得著急,見眾妃進來,排好了班次,起身說道:“拜月吧!”
唱官便唱道:“上供!”
隻見早已等候在旁的侍從抬著豬頭,牲畜,供果往前走,按順序擺好了,又退了下去。
“拜!”唱官唱道,劉肇便向天拜首,眾人都跟著跪下,磕了三個頭。劉肇喃喃禱告著國泰民安,後宮安寧,子嗣昌旺。
此刻風清氣爽,碧澄澄的天上一輪明月如皎,柔和的月光灑落著水銀樣的光芒。拜月台上香煙繚繞,案上供著爐,鏡,鼎,鈸,赤虎料珠,玻璃碗,金龍油燈,旁邊羅列著金羅紋,銀輪,銀馬,銀象,銀魚,銀螺,銀將軍,銀男,銀女,銀盞,銀罐,銀傘等法物。
眾人都低著頭,聽著劉肇低低的禱告聲,心裏各有想法,隻綏兒默默地看著劉肇的身影,想起他一生經曆的苦楚和艱難,日日夙夜不倦孜孜求治,宮內各妃之間的爭奪,不僅癡了。直到唱官再唱:“禮畢!”才在趙玉和蘇蘭兒的攙扶下站了起來。
劉肇又默默的站了一會,才轉過身來,目光在眾臣,皇家親眷和眾妃之間一一掃過。他的聲音低沉冰冷而有力,從男人的喉音發出,帶著一絲沙啞。
“今天是拜月之日,天下大成,人生在世,事功易,成功難;成功易,終功難;善於始者必慎於終。大漢自建國到現在已幾百年,到了朕這一代正是守大於建。朕之心與眾臣相同,與祖脈相承,講究敬天法祖。仁愛禦下。仁者天也,朕便敬著這一個天字。拜月,便是拜天,敬天。你們也要都懷著敬畏之心,當以事朕祖、父之心事朕,佐朕治理天下,使朕如聖祖般為一代明主,致大漢於極盛之世。但存此念。朕豈能負爾等?朝廷也不吝爵祿之賜。[ 超多好看小說]”
他停了一下,目光落到了妃子當中,見陳采女竟站到了綏兒之前,臉上略帶上了一絲詫異。但是也隻是一閃而過,眉下幽眸沉沉,把頭轉向了眾臣和皇族,又說道:“但為人君者,隻能親君子遠小人,這話以前朕就說過,朕不能殺掉天下的小人。但也不能養小人。你們都是舉薦上來,為朕和天下來盡微薄之力的。但是現在人心玩忽,諸事廢馳,官吏不知奉公辦事,小人不畏法度,因而國事被蠅營狗苟之輩所亂,朕心實在是難過。你們辜負了朕一體的公心!朕今天於拜月之日痛加貶斥,並非是有意在此擾了各位的雅興,實在是最近報與朕的事,讓朕難以忍受。整飭綱紀。是朕今後之要務。雖說朕一意要取中庸,寬則濟之以猛,猛則糾之從寬。但是下頭情勢,毛病太多。所以也要你們想出一個治天下之道來。陰陽相濟,因地製宜。朕以皇祖之法為法,皇父之心為心。縱有小人造作非議,朕也在所不惜!”
綏兒第一次看到劉肇在眾臣子麵前說話,她雙眼放光,精致的臉上揚著燦爛的笑容。此刻的劉肇鋒芒畢露,談吐不凡,義正詞嚴,與平日對她溫柔體貼的樣子完全不同。這才是君主該有的形象。她心底一個小小的角落,開始慢慢地變化了。那種君臨天下,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氣,讓綏兒覺得十分的帥氣和不凡,甚至想象著如果是自己,該是怎樣的一種情形。
劉肇見眾臣戰戰兢兢的樣子,便把語氣緩和了些,“今日是拜月之日,但由於太後新喪,不宜大加操辦,所以朕今天便在西宮設了家宴,就不讓眾位愛卿為難了。卻非殿的宴會一會就開始,朕已命了清河王爺主持。眾愛妃和眾位親眷就一同與朕去西宮,也看看禦園中的景色!你們初入宮中,與愛妃們已分離了一年,正好也敘敘家常。朕就不打擾了,先去西宮坐等!”他嗬嗬笑著,換成了一和藹的表情。拍了拍手,也不讓眾人再拜,帶著蔡倫,車青和周榮出了卻非殿。
他迴頭看了看裏麵忽然傳出的唿喚,和哭泣之聲,對蔡倫道:“去問問,今天陳采女為什麽排到了綏兒的前麵?還有,這麽亂著也不行,吩咐各宮的主位約束了些,帶去西宮時不要有宮中惹事。綏兒和她們兩個都懷著身孕,更要小心嗬護,千萬不要出了什麽事才好。這些事,你都和車青去安排吧,朕帶著周榮去西宮了,那邊總有要有主持。”
蔡倫答應了一聲,帶著車青又進了卻非殿。
劉肇背著手,也不坐輦,帶著周榮沿禦園中用紅燈設出的巷道慢慢地踱著步,抬頭看一輪明月依舊,問周榮道:“朕聽說你家裏的老母親已有八十歲了,這是高齡,似乎與貴人的祖母相仿了!”
周榮道:“是啊,臣的母親是個清心寡欲的人,平時裏隻吃些素菜,每天還親自打理庭院,逗弄兒孫,長壽倒是談不上,但是她老人家的身子確實是好。”
劉肇歎道:“你母親還健在,朕卻父母都不在堂了,這是幸還是不幸?”
周榮卻道:“皇上這話不對,在民間自己的母親是母親,妻子的母親也是母親啊!所以皇上的父母還不少!再說,皇上是上天之子,民為天,皇上的父母也就是天下的子民啊。”
劉肇一愣,突的笑道:“你平日裏不聲不響,卻忠心耿耿,沒想到還能有如此高明的想法。不錯,朕是天下之主,朕的子民便是朕的父母,民為重,君為輕,這話一點不錯。但是民間還可以把妻子的父母當成自己的父母嗎?”
“是啊,皇上,民間成親時,便都互稱父母,這才是親情!”
劉肇點頭,“好,自今日起,朕便把她們的父母都當作自己的父母,多加奉養,這也是朕該做的對嗎?”
周榮撓了撓頭。嗬嗬笑道:“這個,臣就一個內人,哪有皇上這麽多,皇上要養起來。人還真不少!“
一句話逗笑了劉肇,打了周榮一拳,心情豁然開朗起來,邁著大步,向西宮走去。
綏兒早看到母親站在人群當中。幾位兄長已封了官,站在眾臣之列,正盼望著相見,劉肇一離開,便讓趙玉找了他們過來。
陰氏拉著綏兒上下打量,一邊笑一邊抹著眼淚道:“綏兒,娘聽說你懷了龍嗣,可是真的?”
綏兒低首拜道:“不孝女這麽久才能見到母親一麵,實在是不孝,請母親治罪。”
趙玉卻拉了她起來道:“夫人。小姐才懷了身孕,還不到兩個月,皇上緊張得什麽似的,日日湯湯水水的都小心翼翼,夫人真是好福氣。”
綏兒也擦了擦眼淚道:“母親,孩兒好想你。”
鄧悝,鄧弘,鄧閶已封了郎官,見了綏兒倒還和小時候一樣,鄧閶拉了綏兒看了又看道:“皇宮裏吃的倒好。我家的小妹,依然也此美麗。”
綏兒被她逗笑道:“三哥當了官,還是沒脫稚氣,你怎麽也得有當官的樣子。”
鄧騭與鄧京與綏兒不是一母所生。但是自小十分疼愛她,見了自然也是歡喜。鄧騭如今已是官居四品,鄧京也是官居五品,兩個居長,自有拘謹之態,綏兒拉了他們的手道:“大哥二哥。家中的嫂夫了和小侄子可好?”
“托娘娘的福,都好。”
這時李夏走過來道:“娘娘,皇上又封了貴人嗎?怎麽我看有一個人排在你的前麵?”
趙玉撇嘴道:“那是皇後娘娘的新規定,誰先生孩子誰排到前麵。”
李夏一愣:“這是何意?”
綏兒笑道:“這些事,何必掛在心上,她要在前麵就在前麵吧,我倒不在意這個,孩子雖說重要些,但是畢竟還沒有落地。生下來是男是女尚且不知道,不安分的人會有什麽後果,以後便知道了。”
正在這時,蔡倫走到陰璃麵前道:“皇後娘娘,皇上才吩咐,各宮主位約束家人,及早去西宮赴宴。皇上又問,為什麽陳采女才剛排到了鄧貴人的前麵?”
陰璃臉上微微一熱道:“這沒什麽,站錯了罷了,皇上不必為此操心。”
蔡倫看了她一眼,冷冷地道:“臣知道了,娘娘請安排吧!”
此時的卻非殿已分成了無數堆,一家家的親人團聚在一起,人數有多有少。陰璃看了看,隻得分派人手一一告訴。
蔡倫和車青又分別找了蘇蘭兒,錦兒和碧兒,讓她們好生照顧三位娘娘。又幫著安排各宮的人手,忙得不亦樂乎。
綏兒聽了蘇蘭兒的迴報,隻笑道:“蔡常侍那樣問皇後,她沒有什麽可答,隻能說是站錯了位,可是這樣迴皇上卻是說不通的,所以陰璃剛剛雖占盡了先機,怕是一會要出醜也說不定。”
陰氏道:“沒想到,在宮裏還有這麽多的說道,聽著都可怕。還不如以前在府裏,大家說說笑笑多好。”
綏兒握了母親的手道:“這是自然,女兒在宮裏是步步艱難,思念親人的滋味更是難熬。”
因見眾人都向西宮走去,便帶著陰氏和兄長們也要走去。蔡倫卻走過來一把攔了道:“娘娘,皇上吩咐了,娘娘一定要當心腹中的孩子,小心身體,還是請娘娘坐輦吧!”
陰氏也道:“綏兒,你自小就是寒氣打底,這懷著孩子更要當心,快坐輦吧!”
綏兒道:“讓母親走著,自己坐輦,綏兒做不到!”陰氏忙跪倒道:“娘娘,您現在是什麽身份,母親現在隻是平民,怎麽能讓娘娘受這份苦呢?”
綏兒無奈隻得坐上了輦,卻讓母親陪在旁邊,問起家中的事情,陰氏便一一講給她聽。老祖母的身體,家裏雜七雜八的事,綏兒卻聽得津津有味,臉上始終掛著開心的笑。那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溫暖,仿佛走得累了,一個人在旁邊講著故事鼓勵,讓前行的路不再寂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