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守孝


    鄧訓之死,皇帝親自下旨,派偈者代表天子來吊喪。劉慶自然也知道了消息,帶了李郃來見鄧綏。


    葉還未落,秋還未荒,瑟瑟的風兒卻已吹起,帶著涼意,將初秋的清晨緊緊擁抱,輾轉旋轉。


    劉慶見靈棚中已聚了很多人,大家對著牌位敬禮,又對著坐於角落的陰氏和跪於靈前的鄧綏敬禮,每一個來敬禮的人,綏兒都磕頭還禮。她穿著雪白的孝服,孝帽低低的壓下,遮掩了她如花的美貌。


    劉慶照規矩也行了禮,綏兒並不抬頭,也聽不到她的哭聲,隻陰氏一抽一噎的哭得傷心。他走到綏兒的麵前,深情的看了看她,低聲說道:“綏兒,你不要傷心,有什麽困難來找我,我會來幫你。”


    綏兒依然沒有抬頭,磕頭謝過了他,隻淡淡說道:“多謝大人!”


    劉慶見她不看自己,心裏便有些發急,剛要說話,李郃卻抓了他的手,拉他來到靈棚之外。低聲說:“王爺,你要做什麽?”


    劉慶突的流下淚來,聲音帶著哽咽,“我知道綏兒傷心,當年,鄧大人對我也有救命之恩,我想和她說說話,安慰安慰她,可是她竟然不看我一眼。我,我和她,我——”


    “王爺,她是對的,如果我沒猜錯,這個綏兒就是當年你和提起的女子。如此聰慧守禮,小小年紀,真是難得。她正守孝,怎麽會和你論情?王爺,李郃當年勸你,今日仍要勸你。此女非是凡人,你要放下啊!”李郃聲音誠懇的勸道。


    劉慶低了頭,默默地看著靈前的瘦弱單薄的綏兒,一陣心疼,卻無可奈何,隻得和其他人一樣,在靈棚就座。


    拜祭的人越來越多。管事鄧順來問陰氏道:“夫人。人多靈棚內已沒有地方可坐,夫人看怎麽辦?”


    陰氏哭得昏天黑地,聽了這話抹了一把眼淚道:“幾個孩子都去了塞安葬大人。我一個女流之輩,可怎麽好,這,我命苦啊!”說著淚如泉湧。又哭得痛不欲生。鄧順歎了口氣,知道再問下去也是無用。隻得來到綏兒麵前道:“小姐,你看,這怎麽辦?”


    鄧綏抬頭看了看麵前的情景,她的心裏悲哀得無可複加。隻是如今不是該哭的時候,母親眼見得是沒有主意,老祖國年事已高。又病著,幾個兄長都去了邊塞。如今家裏隻有自己一個小小女孩家來支撐,自己若是也沒了主見,這喪事還如何辦得下去。


    於是歎了一聲道:“別急,我的幾位伯伯都到了嗎?”


    鄧順迴道:“到了五位,都在後堂陪著老夫人!”


    鄧綏站起身向後堂走去,進了門見幾位叔伯都在老夫人左右坐著,陪著說話,便施了一禮道:“幾位叔伯,綏兒有禮了。”


    鄧震道:“綏兒快起來!”


    鄧綏並不起身,說道:“綏兒有事求求各位叔伯!”


    鄧鴻忙過來扶起了她道:“綏兒啊,有話你就說,能用到我們幾個老朽的地方,必會幫襯著。”


    “綏兒正是為此,我和母親都是女流之輩,拋頭露麵本就不便,母親又傷心過度,綏兒還小,實在是難力維持。前麵的拜客越來越多,事情也多得纏不開,綏兒求各位叔伯在前堂幫著維持一下,安排一應事宜。綏兒與母親感激不盡!”說著語聲哽咽,聽得眾人心裏一陣淒苦。


    “這是說哪裏話來,快別哭了,我的寶貝綏兒,你們幾個人都是訓兒的親兄弟,此時正是家人借力的時候,怎麽能躲到後麵陪著我這個老母親,快去吧,我也是老邁了,竟沒想到這麽多事。”老祖母聽了這話,早已淚雨滂沱,一疊聲的催著幾個兒子。


    “喏!母親別急,我們這就去。綏兒啊,你看我們都做些什麽?”鄧珍問道。


    鄧綏想了想,說道:“靈棚不夠用了,需要在花園裏在搭建兩個,三伯父和九叔就請了幫手來辦。銀子盡到賬上去支。前頭迎客的事,大伯父和二伯父久在宮中,人也認得多,便幫著綏兒接待。十三叔幫著采買些東西,這眼看著到了晌午了,也安排著大夥吃些東西。有什麽不知道的,可以找我,也可以找管事的鄧順,母親現在傷心欲絕,實在沒有心思管事了。”


    她能想到的也隻有這些,雖如此,已是十分難得了。鄧震點點頭道:“綏兒,安排得當,我們幾個就去忙著吧,怎麽著也幫著維持三天!”


    鄧綏此時才感到全身如放下了重擔一般,撲到老祖母的懷中,哀哀慟哭起來。


    三天後,喪事結束,祭客都已離去,空蕩蕩的鄧府又沉寂了下來,鄧綏安排著將家裏收拾妥當了,才來到母親和祖母堂前告別。


    老祖母道:“綏兒啊,可以不去嗎?你一個女孩家,如何受得了這份苦啊,怕是孝沒守下來,人也熬得隻剩下一口氣了。”


    陰氏這幾天眼淚都要哭幹了,聽到這話,淚水又撲簌簌滾落下來,抱著鄧綏哭道:“我的女兒啊,母親舍不得你,這孝還是等你的哥哥們迴來了去吧,這嬌弱的女兒身,如何受得啊!”


    鄧綏苦笑著道:“母親,女兒已在父親靈前發了誓,定要守這三年之孝。女兒連父親的最後一麵也未見到,已是不孝,怎可再違了孝道,這些苦不算什麽,女兒受得住。我已叫鄧順在郊外準備了,今晚上,我便過去。”


    “天啊,這是怎麽了!”陰氏長叫了一聲,又慟哭失聲。


    鄧綏咬了咬牙,狠心不聽母親的哀號,祖母的唿喚,迴到自己房中收拾東西。其實也沒有什麽可以收拾的。


    吃的方麵,父母死後三日之內不準吃任何東西,隻準喝少量的水。這她已經熬過去了,再以後到百日內,隻準早晚喝一些稀飯;百日之後到一年內,隻準加蔬菜,蔬菜不準放任何調料;一年後可以吃水果;兩年後,菜粥可以加調料。三年之內必須絕對茹素。


    住的方麵,出殯之前必須住在連狗窩都不如的茅屋裏,茅屋越破爛越好,風吹得進,雨淋得著,睡的時候隻允許鋪一張薄薄的墊子,用土塊做枕頭,當然不要枕頭更好。這些她由於要辦喪禮,沒有做到,但是出殯後,她一定要做到。她吩咐鄧順在郊外搭的就是這樣的茅屋,不過睡的條件要好一些,加了厚墊子,但是女孩家還是愛幹淨,她讓趙玉用席子做了枕頭;兩年後可以迴到屋裏麵睡,但是仍然不可以睡床;三年後才可以恢複以前的睡眠條件。


    穿的就不更不用說了,三年內隻準穿白色的孝服。


    趙玉知道她愛幹淨,一次就包了五件孝服給她。一邊包一邊哭著說:“小姐,你就讓玉兒去服侍你吧,再說你一個人在郊外,又如此美麗,萬一有什麽登徒子之類的,小姐如此嬌弱,可怎麽得了?玉兒在,還有個壯膽的。”


    鄧綏道:“玉姐姐,你早晚給我送飯就可以了。我也不出茅屋,隻在屋中哭泣,郊外人也少,不會有事的。”


    趙玉無奈歎道:“等李夏迴來了,我讓他去守著你!”


    鄧綏也不說話,隻看了看屋中的擺設,說道:“玉姐姐,去書房裏拿幾本我常讀的書吧,綏兒寂寞時,有書陪伴即可。”


    郊外,秋色更濃,已見得落葉在空中飛舞,秋風帶著絲絲的涼意,吹進四麵透風的草棚,綏兒坐在父親靈位之前,低低地說道:“父親,綏兒會陪著你,你不是喜歡綏兒讀書嗎?綏兒讀給你聽。”


    草棚外,趙玉駐足不肯離去,隻聽得她柔美的聲音低聲念著:“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熹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歲月海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歲月海萌並收藏和熹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