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晨曦初露
剛過午時不久,就見三三兩兩,大車小輛的月氏人,向著城門湧來。鄧綏早就把城門的兵士分派妥當,讓他們引導著難民入城避難。
小月氏胡人散居在塞內,能作戰的隻有二三千騎兵,都十分驍勇健壯,每次和羌人交戰,常常以少勝多。但是這一次迷唐與武威種羌合兵一處,一萬多騎來襲,也確令小月氏人難以招架。
鄧訓與護衛來見小月氏的首領,言明大漢的立場,同意收容他們入城避難。小月氏人欣喜若狂,拖家帶口,分批向城中湧來。
鄧綏也和士兵一起,指引方向,由於事先做好了安排,都在城西,因此進城的隊伍顯得有條不紊,沒有一絲的雜亂。
等到日暮時分,進城的月氏人越來越少,才見鄧訓帶著一隊人馬,飛奔入城。鄧綏見了,燕兒一般撲了過去,鄧訓將她帶到馬上,吩咐道:“關城!”
他迴頭看了一眼李夏又吩咐道:“李夏,你與昭烈將軍武開芳一起安排重兵守城,今夜露重,讓兵士們多添衣物。還有,如果迷唐來襲,不可應戰。”
“喏!”李夏答應一聲轉身離去。
鄧訓直到此時才長籲了一口氣,看了看懷中,用一雙清亮的眸子,笑吟吟看著自己的綏兒,感到心才落下。
“綏兒一直在城門口等父親歸來,看來父親此次馬到成功,收獲不小!”鄧綏看著鄧訓滿臉的風塵,笑著說。
“不錯,綏兒,我已將小月氏完全收入我大漢旗下,完全把迷唐他們孤立起來了。”
“綏兒恭喜父親。父親,我們迴府休息吧,城中之事,綏兒已安排妥當,不會讓父親再來操勞。”
看著過早懂事的女兒,鄧訓十分滿意。他拉了馬帶著鄧綏緩步向府中走去。
到了門口,見左天奇一臉惶急的徘徊不定,一見鄧訓和鄧綏迴來,立即迎了上來。
鄧綏從馬上下來,將他拉到了一邊,“左哥哥,父親才迴來,十分累了,你和我說吧,城中之事,綏兒能處理的。”
左天奇道:“小姐,城西的帳篷已經搭滿,但是後來的幾百人還是沒有辦法安置。此時已有幾人為了占據地點爭鬥起來了。”
鄧綏皺緊的眉頭,“帶我去看看吧!”
“喏!”左天奇答應著,扶她上了馬,兩人兩騎向城西飛奔而去。
城西空地處真的已經滿了,錯三落五的到處是帳篷,軍營的帳篷並不夠用,還好小月氏人自己常年的遊牧,帳篷倒也自備了不少。可是地方有限,又有幾家開始架起石頭生火做飯,,烏煙瘴氣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一股黴臭不是黴臭,焦糊不是焦糊的怪味。
左天奇已經盡可能的讓他們自己收容自己的族人,可是還是人滿為患。此時幾個婦女已經因為搶占地點起了爭執,撕打在一起。
鄧綏一到,就看到一大群人擠在一起,大聲喝罵,她聽不太懂,卻知道也不是好話。左天奇大聲唿喝道,“小姐來了,快住手。”
眾人一愣,一名老者從人群中擠出,用不太流利的漢語道:“小姐,是誰家的小姐?”
左天奇提了一下馬,對那老者高聲叫道“鄧訓大人的女兒,你們入城的一切供應,都是小姐安排的,還不謝過小姐。”
立刻人群中安靜了下來,又聽那老者用月氏話把左天奇的話重複了一遍,然後率先跪倒謝恩。“謝小姐大恩!”人們跟著老者也跪倒答謝,一時齊刷刷,喊聲響亮。
鄧綏從馬上下來,用手扶起了老者,朗聲說道:“眾位請起!”
她見老者會說漢話,便問道:“老人家,綏兒知道地方不夠用,難道大家不能互相容讓,做為朋友收留下旅人嗎?同是來城中避難,為何不能心胸寬大一些呢?”
老者歎道:“小姐,你有所不知,我月氏人雖是一族,卻也分成很多的派別,互相間也不肯相容,雖不至於到了戰爭的境地,卻也常常矛盾重重。此時唿蘭族人先入城,他們人多健壯,搶先占領了城中的供幾,而後入城的國蠡佳氏卻沒有位置。唿蘭人又不肯相讓,所以才爭鬥起來。真是可惜了小姐和大人對我們的一番美意。”
鄧綏想了一想道,“老人家,城中都有住戶,隻這一處空地可以安置你們,你可否將兩家族中的首領找來,我來和他們談談。”
老者道:“小姐吩咐,莫有不從。”一會的功夫,見兩個人從人群中越眾而出,來到了鄧綏的麵前。
他們見鄧綏年齡幼小,美麗如仙女一般的容貌,不僅大奇。互相看了一眼,卻是極為冷漠。
鄧綏一手拉了一個,她的小手細軟柔滑,在兩名大汗的旁邊,顯得更加嬌小動人。兩人本來的一腔怒火,卻在這一拉之下,消失無形了。
鄧綏拉了他們坐下,自己坐在他們的中間,情形雖看來可笑,卻也十分動人。她明眸皓齒,語聲輕柔,“兩位族長,可懂得漢話嗎?”
左手的人道,“我是唿蘭查查,常在西海郡一帶遊牧,精通漢話。”果然他說得十分流利。
右手的人說:“我叫國蠡佳恩平,常來城中經商,所以也精通漢話。”他們又互相瞪視了一眼,轉過頭去,看著地麵。
鄧綏笑道,“綏兒才十歲,卻也知道親如手足之說,你們雖年長,卻不懂得這個道理嗎?你們常年與迷唐作戰,是不是並肩而上,不分彼此?”
唿蘭查查一挺胸,“那是當然!我們唿蘭家,為了保衛月氏人的財產,決不會退縮!”
“那就是了,你們麵對著迷唐的大軍,尚且能毫無見隙,並肩作戰,是真漢子,好男兒,自是能容天下之事,怎麽能在小事處斤斤計較,互不相容呢?”鄧綏看著唿蘭查查淡淡地說。
唿蘭查查一時語塞,竟不知道如何接話,良久才歎了一口氣道:“小姐,你說的沒錯,生死關頭尚且同心,此時怎可以分心離德呢!”
他先站起來道:“恩平兄弟,是我的不對,從今以後,我願與你結盟,從此無論何時,決不背心毀約。”
國蠡佳恩平也站了起來,拉住了唿蘭查查的手,“查查兄弟,是我的不對,如果結盟,必生死同心,親如一家,從此互相幫助,不能再有小人之舉!”
鄧綏也站起來,把兩隻小手放到了他們的大手之上,“兩位族長,綏兒也為做個見證可好?”
三人大笑,唿蘭查查突然將鄧綏抱起,大笑道,“你這個小娃娃,小小年紀,真是與眾不同,不如做我的幹女兒吧!”
左天奇嚇得臉色慘白,大叫道,“不可,快將小姐放下,鄧將軍,對這個女兒愛如掌上明珠,你可不能傷了小姐。”
鄧綏卻哈哈笑道,“左哥哥,不必害怕,唿蘭叔叔在和我開玩笑呢!”
唿蘭查查將她放下,極為認真的說:“小姐,我真心收你為義女,你可與鄧大人商議,我月氏一族,定對大漢朝忠心相護!”
“好,綏兒記下了,定與父親講明此事。”
按照鄧綏的安排,唿蘭族人,將自己的族人再集中,多擠幾個人居住,這樣又多出來一些地方,可是還是有一百多人,無處安排,此刻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
鄧綏對左天奇道:“左哥哥,你速迴府,讓胡大爺將後花園空出來,安排進一部分人住進去。如果還不夠,你通知左近的將軍府或校尉府,都騰出後花園來,不可驚擾了百姓。”
她吩咐完就見趙玉大車小車的拉著粥車過來,便又走過去,安排人手,給難民施粥。寒冷的十月天氣,喝上一口粥,月氏人感動得涕淚橫流。
鄧綏身先士卒,和婢女仆婦們一起為難民們服務,一時感激之聲大起。當鄧訓吃過了晚飯拖著沉重的步履趕來之時,見秩序井然,心中大快。
他把綏兒叫到身邊,聽她講完唿蘭查查要認她為義女這事,當即答應道:“這很好啊,也多了一個人來疼愛綏兒,這是好事。快叫唿蘭族長過來吧!”
唿蘭查查對鄧訓感謝不盡,他對著鄧訓叩頭拜謝道:“漢朝人常想讓我們胡人相互爭鬥,每次看著我們胡人互相廝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隻有鄧使君用恩德信譽來對待我們,開門收容我們的妻子兒女,讓我們得以與父母家人團聚。救我們於水火之中,這份大恩,難以為報。我們今後隻聽鄧使君的命令。”
他又從兩族中挑出來三百驍勇善戰的勇士,帶到鄧訓麵前道:“鄧使君,我們月氏人除了牛羊沒有他物,我挑來這三百勇士,做為使君的隨從,生死相護,永不背叛。”
鄧訓見他語意真誠,又十分喜愛這三百勇士,便收留到了身邊。
這樣,鄧綏便成了月氏後來的首領唿蘭查查的義女,自此月氏人世代與漢朝修好,久不生變。
迷唐在城中被鄧綏無意之舉驚走後,覺得心中如一團火一般燃燒了起來,他趕迴駐地,命令騎兵星夜趕往月氏人處搶掠,可是當他第二天一早趕到之時,卻見月氏族除了滿地的狼藉,一無所剩了。迷唐大怒,正要再深入到其他胡人處,又聽說鄧訓已做好準備,派重兵防守,隻好铩羽而歸,大為沮喪。
剛過午時不久,就見三三兩兩,大車小輛的月氏人,向著城門湧來。鄧綏早就把城門的兵士分派妥當,讓他們引導著難民入城避難。
小月氏胡人散居在塞內,能作戰的隻有二三千騎兵,都十分驍勇健壯,每次和羌人交戰,常常以少勝多。但是這一次迷唐與武威種羌合兵一處,一萬多騎來襲,也確令小月氏人難以招架。
鄧訓與護衛來見小月氏的首領,言明大漢的立場,同意收容他們入城避難。小月氏人欣喜若狂,拖家帶口,分批向城中湧來。
鄧綏也和士兵一起,指引方向,由於事先做好了安排,都在城西,因此進城的隊伍顯得有條不紊,沒有一絲的雜亂。
等到日暮時分,進城的月氏人越來越少,才見鄧訓帶著一隊人馬,飛奔入城。鄧綏見了,燕兒一般撲了過去,鄧訓將她帶到馬上,吩咐道:“關城!”
他迴頭看了一眼李夏又吩咐道:“李夏,你與昭烈將軍武開芳一起安排重兵守城,今夜露重,讓兵士們多添衣物。還有,如果迷唐來襲,不可應戰。”
“喏!”李夏答應一聲轉身離去。
鄧訓直到此時才長籲了一口氣,看了看懷中,用一雙清亮的眸子,笑吟吟看著自己的綏兒,感到心才落下。
“綏兒一直在城門口等父親歸來,看來父親此次馬到成功,收獲不小!”鄧綏看著鄧訓滿臉的風塵,笑著說。
“不錯,綏兒,我已將小月氏完全收入我大漢旗下,完全把迷唐他們孤立起來了。”
“綏兒恭喜父親。父親,我們迴府休息吧,城中之事,綏兒已安排妥當,不會讓父親再來操勞。”
看著過早懂事的女兒,鄧訓十分滿意。他拉了馬帶著鄧綏緩步向府中走去。
到了門口,見左天奇一臉惶急的徘徊不定,一見鄧訓和鄧綏迴來,立即迎了上來。
鄧綏從馬上下來,將他拉到了一邊,“左哥哥,父親才迴來,十分累了,你和我說吧,城中之事,綏兒能處理的。”
左天奇道:“小姐,城西的帳篷已經搭滿,但是後來的幾百人還是沒有辦法安置。此時已有幾人為了占據地點爭鬥起來了。”
鄧綏皺緊的眉頭,“帶我去看看吧!”
“喏!”左天奇答應著,扶她上了馬,兩人兩騎向城西飛奔而去。
城西空地處真的已經滿了,錯三落五的到處是帳篷,軍營的帳篷並不夠用,還好小月氏人自己常年的遊牧,帳篷倒也自備了不少。可是地方有限,又有幾家開始架起石頭生火做飯,,烏煙瘴氣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一股黴臭不是黴臭,焦糊不是焦糊的怪味。
左天奇已經盡可能的讓他們自己收容自己的族人,可是還是人滿為患。此時幾個婦女已經因為搶占地點起了爭執,撕打在一起。
鄧綏一到,就看到一大群人擠在一起,大聲喝罵,她聽不太懂,卻知道也不是好話。左天奇大聲唿喝道,“小姐來了,快住手。”
眾人一愣,一名老者從人群中擠出,用不太流利的漢語道:“小姐,是誰家的小姐?”
左天奇提了一下馬,對那老者高聲叫道“鄧訓大人的女兒,你們入城的一切供應,都是小姐安排的,還不謝過小姐。”
立刻人群中安靜了下來,又聽那老者用月氏話把左天奇的話重複了一遍,然後率先跪倒謝恩。“謝小姐大恩!”人們跟著老者也跪倒答謝,一時齊刷刷,喊聲響亮。
鄧綏從馬上下來,用手扶起了老者,朗聲說道:“眾位請起!”
她見老者會說漢話,便問道:“老人家,綏兒知道地方不夠用,難道大家不能互相容讓,做為朋友收留下旅人嗎?同是來城中避難,為何不能心胸寬大一些呢?”
老者歎道:“小姐,你有所不知,我月氏人雖是一族,卻也分成很多的派別,互相間也不肯相容,雖不至於到了戰爭的境地,卻也常常矛盾重重。此時唿蘭族人先入城,他們人多健壯,搶先占領了城中的供幾,而後入城的國蠡佳氏卻沒有位置。唿蘭人又不肯相讓,所以才爭鬥起來。真是可惜了小姐和大人對我們的一番美意。”
鄧綏想了一想道,“老人家,城中都有住戶,隻這一處空地可以安置你們,你可否將兩家族中的首領找來,我來和他們談談。”
老者道:“小姐吩咐,莫有不從。”一會的功夫,見兩個人從人群中越眾而出,來到了鄧綏的麵前。
他們見鄧綏年齡幼小,美麗如仙女一般的容貌,不僅大奇。互相看了一眼,卻是極為冷漠。
鄧綏一手拉了一個,她的小手細軟柔滑,在兩名大汗的旁邊,顯得更加嬌小動人。兩人本來的一腔怒火,卻在這一拉之下,消失無形了。
鄧綏拉了他們坐下,自己坐在他們的中間,情形雖看來可笑,卻也十分動人。她明眸皓齒,語聲輕柔,“兩位族長,可懂得漢話嗎?”
左手的人道,“我是唿蘭查查,常在西海郡一帶遊牧,精通漢話。”果然他說得十分流利。
右手的人說:“我叫國蠡佳恩平,常來城中經商,所以也精通漢話。”他們又互相瞪視了一眼,轉過頭去,看著地麵。
鄧綏笑道,“綏兒才十歲,卻也知道親如手足之說,你們雖年長,卻不懂得這個道理嗎?你們常年與迷唐作戰,是不是並肩而上,不分彼此?”
唿蘭查查一挺胸,“那是當然!我們唿蘭家,為了保衛月氏人的財產,決不會退縮!”
“那就是了,你們麵對著迷唐的大軍,尚且能毫無見隙,並肩作戰,是真漢子,好男兒,自是能容天下之事,怎麽能在小事處斤斤計較,互不相容呢?”鄧綏看著唿蘭查查淡淡地說。
唿蘭查查一時語塞,竟不知道如何接話,良久才歎了一口氣道:“小姐,你說的沒錯,生死關頭尚且同心,此時怎可以分心離德呢!”
他先站起來道:“恩平兄弟,是我的不對,從今以後,我願與你結盟,從此無論何時,決不背心毀約。”
國蠡佳恩平也站了起來,拉住了唿蘭查查的手,“查查兄弟,是我的不對,如果結盟,必生死同心,親如一家,從此互相幫助,不能再有小人之舉!”
鄧綏也站起來,把兩隻小手放到了他們的大手之上,“兩位族長,綏兒也為做個見證可好?”
三人大笑,唿蘭查查突然將鄧綏抱起,大笑道,“你這個小娃娃,小小年紀,真是與眾不同,不如做我的幹女兒吧!”
左天奇嚇得臉色慘白,大叫道,“不可,快將小姐放下,鄧將軍,對這個女兒愛如掌上明珠,你可不能傷了小姐。”
鄧綏卻哈哈笑道,“左哥哥,不必害怕,唿蘭叔叔在和我開玩笑呢!”
唿蘭查查將她放下,極為認真的說:“小姐,我真心收你為義女,你可與鄧大人商議,我月氏一族,定對大漢朝忠心相護!”
“好,綏兒記下了,定與父親講明此事。”
按照鄧綏的安排,唿蘭族人,將自己的族人再集中,多擠幾個人居住,這樣又多出來一些地方,可是還是有一百多人,無處安排,此刻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
鄧綏對左天奇道:“左哥哥,你速迴府,讓胡大爺將後花園空出來,安排進一部分人住進去。如果還不夠,你通知左近的將軍府或校尉府,都騰出後花園來,不可驚擾了百姓。”
她吩咐完就見趙玉大車小車的拉著粥車過來,便又走過去,安排人手,給難民施粥。寒冷的十月天氣,喝上一口粥,月氏人感動得涕淚橫流。
鄧綏身先士卒,和婢女仆婦們一起為難民們服務,一時感激之聲大起。當鄧訓吃過了晚飯拖著沉重的步履趕來之時,見秩序井然,心中大快。
他把綏兒叫到身邊,聽她講完唿蘭查查要認她為義女這事,當即答應道:“這很好啊,也多了一個人來疼愛綏兒,這是好事。快叫唿蘭族長過來吧!”
唿蘭查查對鄧訓感謝不盡,他對著鄧訓叩頭拜謝道:“漢朝人常想讓我們胡人相互爭鬥,每次看著我們胡人互相廝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隻有鄧使君用恩德信譽來對待我們,開門收容我們的妻子兒女,讓我們得以與父母家人團聚。救我們於水火之中,這份大恩,難以為報。我們今後隻聽鄧使君的命令。”
他又從兩族中挑出來三百驍勇善戰的勇士,帶到鄧訓麵前道:“鄧使君,我們月氏人除了牛羊沒有他物,我挑來這三百勇士,做為使君的隨從,生死相護,永不背叛。”
鄧訓見他語意真誠,又十分喜愛這三百勇士,便收留到了身邊。
這樣,鄧綏便成了月氏後來的首領唿蘭查查的義女,自此月氏人世代與漢朝修好,久不生變。
迷唐在城中被鄧綏無意之舉驚走後,覺得心中如一團火一般燃燒了起來,他趕迴駐地,命令騎兵星夜趕往月氏人處搶掠,可是當他第二天一早趕到之時,卻見月氏族除了滿地的狼藉,一無所剩了。迷唐大怒,正要再深入到其他胡人處,又聽說鄧訓已做好準備,派重兵防守,隻好铩羽而歸,大為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