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當寡婦的古代日常(下):抗旨 作者:梅貝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年節才過,方怡又接了幾個案子,其中有不少寡婦、也有準備出嫁的姑娘,不過更多的是因為丈夫納妾、心裏那一關過不去,想找個人訴苦的女子。
就算如今“第一女訟師陳娘子”聲名遠播,方怡依舊隻收兩百文錢,就當是純聊天,偶爾附和兩句就好,因為她看得出這幾位客戶已經認命,隻是心裏不舒服,憋著難受,而她也不會無聊到要求對方反對丈夫納妾,逼人家夫妻離婚。
一直到了元宵節,天氣總算沒那麽冷。
“夫人,晚上要不要出門賞花燈?”碧玉興高采烈地問。
方怡搖了搖頭。“外頭一定人擠人,你和彩霞想去就去。”
“可是……”彩霞有些遲疑。
“也順便帶徐嬤嫂一起去,前陣子大家都辛苦了,是應該放個假。”她這個主子可是很大方的。
聞言,兩個婢女高興地福身。“多謝夫人!”
方怡正想到書房再練練毛筆字,徐嬤嬤卻在這時拿了張帖子進屋。“夫人,羅家派人送帖子來,請你務必過府一趟,說是有事相求。”
“哪個羅家?”方怡一時反應不過來。
徐嬤嬤將帖子遞給她。“就是‘天璣書院”的羅家,夫人還記得去年羅家的三姑娘曾經告過官——”
“啊!”她大叫一聲,整個人跳起來,想起小報上提起的那件敗訴官司,自己一直在等的不就是這個?“那個羅家派人來請我過去?”
“是,羅家說夫人今日若沒空,請明天務必要——”
方怡著急地打斷她。“你去跟他們說我今天有空,現在就過去!”
“夫人真的要管?”徐嬤嬤不是想潑冷水,隻是覺得打這種官司吃力不討好,就算主子身後有皇上和攝政王當靠山,也不見得就贏得了。
方怡看著手上的帖子。“羅家不來就罷,但是既然找上我,總要先聽聽看當事人怎麽說,才知道我能不能幫上忙。”
見主子心意已決,徐嬤嬤便去迴了對方一聲,然後讓大發去雇一頂轎子,準備上羅府一趟。
想到羅家目前的狀況肯定一團糟,方怡換上顏色素雅的長褙子,連珍珠耳飾也取下來,隻留下髻上的銀簪還有藏在右袖內的翡翠玉鐲,加上脂粉未施,整個人看來樸實無華,不會給人炫富的感覺。
在兩名婢女以及大發和阿泉的陪同之下,方怡坐上轎子,前往位在天璣六街的羅家,這一帶開辦不少書院,街道兩旁又種滿鬆樹,老宅配上老鬆,很有文化藝術氣息。
羅家就位在天璣書院後方,當一行人抵達目的地,就見有位老嬤嬤在大門外等候。
方治被迎進大門,身邊跟著碧玉和彩霞,她看著宅子內的景致,低調不浮誇,看得出開辦書院不是為了賺錢。
“這位是我家太太。”老嬤嬤介紹道。
方怡朝站在大廳內的中年婦人行禮。“見過太太。”
秦氏紅著眼眶,伸手扶了她一把。“陳娘子願意走這一趟,咱們羅家上上下下都感激在心。”
“太太別這麽說,能不能幫上忙還不知道。”方怡不希望對方期望太高。秦氏兩手捧著一隻舊荷包,裏頭放了事先預備好的費用。“這裏頭有兩百文錢。”
“多謝。”方怡將錢袋交給身旁的婢女,落坐之後才問道:“是為了三姑娘的事?”
“對。”想到女兒的遭遇,秦氏不禁落下淚來。“去年她鼓起所有的勇氣,把女兒家的顏麵和自尊都拋開才去告官的,誰知知府大人畏於對方的權勢,判咱們敗訴。從那天開始,她就悶悶不樂,也不吃東西,而肚子裏的孩子卻沒有因此流掉,看來是認定她這個娘了。”
聽到這兒,方怡不得不問。“請我過來是令嬡的意思,還是太太作主的?”
“是我女兒說的,她聽說了陳娘子施粥助人的事,才後悔沒有早一點去請你幫忙。她之前找了個頗有名氣,打官司又有經驗,但開口閉口都是錢的訟師,說會想辦法賄賂知府大人身邊的師爺,誰知到頭來全是騙人的。”
秦氏搖頭歎氣。“咱們羅家不比以前有人在朝廷當官的時候了,我家老爺身子又不好,這間書院隨時可能會關門,根本沒有人願意幫咱們。”
方怡提醒自己要用客觀的角度來看待,避免因為憐憫而感情用事。“你們還是決定告官?”
“我家老爺很不甘心,說無論要告幾次官,都要向對方討迴一個公道。”秦氏又恨又惱地說道。
“我可以見見三姑娘嗎?”方怡想聽聽本人的說法。
秦氏立刻帶著她來到麽女的閨房。“丫頭,娘把陳娘子請到家裏來了。”
“陳娘子……”原本臥床的三姑娘連忙坐起身。
看到羅家三姑娘兩眼無神,痩到隻剩皮包骨,不過被子下的肚子已經很明顯,方怡不但沒有安慰,反而劈頭就罵。“為什麽不吃東西?你這是在虐待自己、折磨身邊的家人,不值得!”
三姑娘嗚咽一聲。“我……我隻是氣自己傻,居然相信他真的會娶我,結果讓爹娘抬不起頭來,我真是不孝……”
“你是很傻。”她說得直白。“但是沒有錯,一點錯都沒有。”
這句話讓三姑娘不由得痛哭失聲。
“從現在開始,你要努力地吃,打官司需要體力,你這樣不用等到敵人倒下,自己已經先陣亡了。”方怡正色道。
“是……”三姑娘馬上跟母親說要吃東西。
秦氏喜極而泣,趕緊讓老嬤嬤去張羅。
“好了,你跟那個渣男——不是,是戶部侍郎張大人的公子是怎麽認識的,還有見過幾次麵,另外他又跟你說過什麽話,時間和地點通通告訴我,說得越詳細越好。”方怡打開隨身攜帶的本子,再請羅家準備筆墨。
三姑娘見她態度認真,精神為之一振。“是……”
於是,整整兩個多時辰,方怡一麵寫一麵問,塗塗改改了好多次,又跟對方進行確認,以免供詞有誤。
“就先暫時問到這裏,三姑娘要做好覺悟,因為對方是朝廷大官,這場仗並不好打,得要有體力才能支撐下去,所以要吃、要睡,還要多多下床走動,讓身子恢複到最好的狀態,這也是為了肚子裏的孩子著想,畢竟他是無辜的。”
她含著淚水點頭。“我也想過打掉,可是終究不忍心。”
“你是要生孩子的人,有權利決定留還是不留,但是在做之前要先想清楚,做了之後就不要後悔。”方怡以過來人的經驗說道。
“我會記住陳娘子的話。”三姑娘哭著點頭,之前擔心女訟師幫不了自己,如今見到本人,態度是那麽真誠,每句話像是說中自己的心事,不禁感到汗顏,不該因為她是女子就看輕。
最後,方怡還是要問一句。“如果,我是說如果,這次真的打贏了官司,你們想要討迴什麽樣的公道?”
“這……”
“難道你希望張家能接納你和肚子裏的孩子?”如果她真的這麽想就更傻了,不過方怡沒有說出口。
三姑娘模了模肚子。“就算能夠嫁進張家,他們也不會善待我和孩子,何況我也不稀罕。”
“那麽就要張家付一筆銀子當作孩子的養育費。”見她要開口,方怡比了個手勢。“我知道你們這些讀書人說到銀子就覺得俗氣,而且會讓人以為你們是為了錢才打官司,但這是要用在孩子身上的,將來長大考取寶名,好讓張家的人不敢再瞧不起你們,你們好好想一想。”
說完,方怡便告辭了。
當天晚上,她讓兩個婢女和徐嬤嬤都出門賞花燈,一個人待在書房,把本子上寫的內容看了又看。
“雖然三姑娘把見麵的時間和地點,以及兩人的對話都記得清清楚楚,但是那個渣男還是會在公堂上否認到底,得要找到讓他啞口無言的證據,偏偏這是最困難的,要怎麽證明跟她上床的就是那個姓張的畜生?又沒有衛生紙或可以驗出dna,更別說做親子監定……”方怡坐在書案後麵,抱著腦袋,簡直快想破了頭。
“還是得從了解被告這個人開始,除了他是戶部侍郎的兒子,平日的喜好和習慣……對了!像他這種渣男絕對不可能隻騙過一個女孩子,一定是前科累累,隻是都被人壓了下來,或者付對方遮羞費了事。”
她倏地站起來,滿臉興奮。“隻要找到其他被害者,她們也願意出麵指認,說不定就有機會,可是該上哪裏去找?有誰可以提供這些情報?啊!快點努力地想,這裏沒有網路,不會有人上網爆料,但是一定有——”
對了!她不是也有線人嗎?怎麽沒有早點想到?
隔天一早,方怡又出了一趟門,來到朱雀五街的破宅子,老沈和其他街友都還暫住在裏頭。
“最近大家過得好嗎?”方怡關心地問。
老沈朝她笑了笑。“多虧陳娘子施粥助人,現在出去討飯吃,大家不再像以前一樣總是馬上把門關上,理都不理,多多少少都會給一些吃的,就算坐在路邊,有人經過還會賞幾文錢,大家都很感謝。”
“雖然日子不好過,但還是要活下去。”她鼓勵地道。
他靦腆地點頭。
接著,方怡才說出今天的來意。
“陳娘子想知道戶部侍郎張大人家的事?”老沈問道。
“我知道有點強人所難,但是能不能幫我問問看,有沒有人和張家有過往來,熟悉府裏的事?尤其是對張叔寶這個人?”方怡也隻能拜托他們了。
“既是陳娘子開的口,我馬上去幫你打聽。”
她拿出錢袋。“這裏頭有三百文錢,雖然不多,你先拿著,可以打點一下。”老沈說什麽都不敢收。
“你不收的話,我下次就不敢請你幫忙了。”方怡正色道。
“那我就收下了。”老沈誠惶誠恐地接過。
方怡又道了聲謝才離開,接下來,她每隔二至三天就去一趟羅家,除了確認三姑娘身體恢複的狀況,又問了一些細節,隻為了做好萬全的準備。
就算如今“第一女訟師陳娘子”聲名遠播,方怡依舊隻收兩百文錢,就當是純聊天,偶爾附和兩句就好,因為她看得出這幾位客戶已經認命,隻是心裏不舒服,憋著難受,而她也不會無聊到要求對方反對丈夫納妾,逼人家夫妻離婚。
一直到了元宵節,天氣總算沒那麽冷。
“夫人,晚上要不要出門賞花燈?”碧玉興高采烈地問。
方怡搖了搖頭。“外頭一定人擠人,你和彩霞想去就去。”
“可是……”彩霞有些遲疑。
“也順便帶徐嬤嫂一起去,前陣子大家都辛苦了,是應該放個假。”她這個主子可是很大方的。
聞言,兩個婢女高興地福身。“多謝夫人!”
方怡正想到書房再練練毛筆字,徐嬤嬤卻在這時拿了張帖子進屋。“夫人,羅家派人送帖子來,請你務必過府一趟,說是有事相求。”
“哪個羅家?”方怡一時反應不過來。
徐嬤嬤將帖子遞給她。“就是‘天璣書院”的羅家,夫人還記得去年羅家的三姑娘曾經告過官——”
“啊!”她大叫一聲,整個人跳起來,想起小報上提起的那件敗訴官司,自己一直在等的不就是這個?“那個羅家派人來請我過去?”
“是,羅家說夫人今日若沒空,請明天務必要——”
方怡著急地打斷她。“你去跟他們說我今天有空,現在就過去!”
“夫人真的要管?”徐嬤嬤不是想潑冷水,隻是覺得打這種官司吃力不討好,就算主子身後有皇上和攝政王當靠山,也不見得就贏得了。
方怡看著手上的帖子。“羅家不來就罷,但是既然找上我,總要先聽聽看當事人怎麽說,才知道我能不能幫上忙。”
見主子心意已決,徐嬤嬤便去迴了對方一聲,然後讓大發去雇一頂轎子,準備上羅府一趟。
想到羅家目前的狀況肯定一團糟,方怡換上顏色素雅的長褙子,連珍珠耳飾也取下來,隻留下髻上的銀簪還有藏在右袖內的翡翠玉鐲,加上脂粉未施,整個人看來樸實無華,不會給人炫富的感覺。
在兩名婢女以及大發和阿泉的陪同之下,方怡坐上轎子,前往位在天璣六街的羅家,這一帶開辦不少書院,街道兩旁又種滿鬆樹,老宅配上老鬆,很有文化藝術氣息。
羅家就位在天璣書院後方,當一行人抵達目的地,就見有位老嬤嬤在大門外等候。
方治被迎進大門,身邊跟著碧玉和彩霞,她看著宅子內的景致,低調不浮誇,看得出開辦書院不是為了賺錢。
“這位是我家太太。”老嬤嬤介紹道。
方怡朝站在大廳內的中年婦人行禮。“見過太太。”
秦氏紅著眼眶,伸手扶了她一把。“陳娘子願意走這一趟,咱們羅家上上下下都感激在心。”
“太太別這麽說,能不能幫上忙還不知道。”方怡不希望對方期望太高。秦氏兩手捧著一隻舊荷包,裏頭放了事先預備好的費用。“這裏頭有兩百文錢。”
“多謝。”方怡將錢袋交給身旁的婢女,落坐之後才問道:“是為了三姑娘的事?”
“對。”想到女兒的遭遇,秦氏不禁落下淚來。“去年她鼓起所有的勇氣,把女兒家的顏麵和自尊都拋開才去告官的,誰知知府大人畏於對方的權勢,判咱們敗訴。從那天開始,她就悶悶不樂,也不吃東西,而肚子裏的孩子卻沒有因此流掉,看來是認定她這個娘了。”
聽到這兒,方怡不得不問。“請我過來是令嬡的意思,還是太太作主的?”
“是我女兒說的,她聽說了陳娘子施粥助人的事,才後悔沒有早一點去請你幫忙。她之前找了個頗有名氣,打官司又有經驗,但開口閉口都是錢的訟師,說會想辦法賄賂知府大人身邊的師爺,誰知到頭來全是騙人的。”
秦氏搖頭歎氣。“咱們羅家不比以前有人在朝廷當官的時候了,我家老爺身子又不好,這間書院隨時可能會關門,根本沒有人願意幫咱們。”
方怡提醒自己要用客觀的角度來看待,避免因為憐憫而感情用事。“你們還是決定告官?”
“我家老爺很不甘心,說無論要告幾次官,都要向對方討迴一個公道。”秦氏又恨又惱地說道。
“我可以見見三姑娘嗎?”方怡想聽聽本人的說法。
秦氏立刻帶著她來到麽女的閨房。“丫頭,娘把陳娘子請到家裏來了。”
“陳娘子……”原本臥床的三姑娘連忙坐起身。
看到羅家三姑娘兩眼無神,痩到隻剩皮包骨,不過被子下的肚子已經很明顯,方怡不但沒有安慰,反而劈頭就罵。“為什麽不吃東西?你這是在虐待自己、折磨身邊的家人,不值得!”
三姑娘嗚咽一聲。“我……我隻是氣自己傻,居然相信他真的會娶我,結果讓爹娘抬不起頭來,我真是不孝……”
“你是很傻。”她說得直白。“但是沒有錯,一點錯都沒有。”
這句話讓三姑娘不由得痛哭失聲。
“從現在開始,你要努力地吃,打官司需要體力,你這樣不用等到敵人倒下,自己已經先陣亡了。”方怡正色道。
“是……”三姑娘馬上跟母親說要吃東西。
秦氏喜極而泣,趕緊讓老嬤嬤去張羅。
“好了,你跟那個渣男——不是,是戶部侍郎張大人的公子是怎麽認識的,還有見過幾次麵,另外他又跟你說過什麽話,時間和地點通通告訴我,說得越詳細越好。”方怡打開隨身攜帶的本子,再請羅家準備筆墨。
三姑娘見她態度認真,精神為之一振。“是……”
於是,整整兩個多時辰,方怡一麵寫一麵問,塗塗改改了好多次,又跟對方進行確認,以免供詞有誤。
“就先暫時問到這裏,三姑娘要做好覺悟,因為對方是朝廷大官,這場仗並不好打,得要有體力才能支撐下去,所以要吃、要睡,還要多多下床走動,讓身子恢複到最好的狀態,這也是為了肚子裏的孩子著想,畢竟他是無辜的。”
她含著淚水點頭。“我也想過打掉,可是終究不忍心。”
“你是要生孩子的人,有權利決定留還是不留,但是在做之前要先想清楚,做了之後就不要後悔。”方怡以過來人的經驗說道。
“我會記住陳娘子的話。”三姑娘哭著點頭,之前擔心女訟師幫不了自己,如今見到本人,態度是那麽真誠,每句話像是說中自己的心事,不禁感到汗顏,不該因為她是女子就看輕。
最後,方怡還是要問一句。“如果,我是說如果,這次真的打贏了官司,你們想要討迴什麽樣的公道?”
“這……”
“難道你希望張家能接納你和肚子裏的孩子?”如果她真的這麽想就更傻了,不過方怡沒有說出口。
三姑娘模了模肚子。“就算能夠嫁進張家,他們也不會善待我和孩子,何況我也不稀罕。”
“那麽就要張家付一筆銀子當作孩子的養育費。”見她要開口,方怡比了個手勢。“我知道你們這些讀書人說到銀子就覺得俗氣,而且會讓人以為你們是為了錢才打官司,但這是要用在孩子身上的,將來長大考取寶名,好讓張家的人不敢再瞧不起你們,你們好好想一想。”
說完,方怡便告辭了。
當天晚上,她讓兩個婢女和徐嬤嬤都出門賞花燈,一個人待在書房,把本子上寫的內容看了又看。
“雖然三姑娘把見麵的時間和地點,以及兩人的對話都記得清清楚楚,但是那個渣男還是會在公堂上否認到底,得要找到讓他啞口無言的證據,偏偏這是最困難的,要怎麽證明跟她上床的就是那個姓張的畜生?又沒有衛生紙或可以驗出dna,更別說做親子監定……”方怡坐在書案後麵,抱著腦袋,簡直快想破了頭。
“還是得從了解被告這個人開始,除了他是戶部侍郎的兒子,平日的喜好和習慣……對了!像他這種渣男絕對不可能隻騙過一個女孩子,一定是前科累累,隻是都被人壓了下來,或者付對方遮羞費了事。”
她倏地站起來,滿臉興奮。“隻要找到其他被害者,她們也願意出麵指認,說不定就有機會,可是該上哪裏去找?有誰可以提供這些情報?啊!快點努力地想,這裏沒有網路,不會有人上網爆料,但是一定有——”
對了!她不是也有線人嗎?怎麽沒有早點想到?
隔天一早,方怡又出了一趟門,來到朱雀五街的破宅子,老沈和其他街友都還暫住在裏頭。
“最近大家過得好嗎?”方怡關心地問。
老沈朝她笑了笑。“多虧陳娘子施粥助人,現在出去討飯吃,大家不再像以前一樣總是馬上把門關上,理都不理,多多少少都會給一些吃的,就算坐在路邊,有人經過還會賞幾文錢,大家都很感謝。”
“雖然日子不好過,但還是要活下去。”她鼓勵地道。
他靦腆地點頭。
接著,方怡才說出今天的來意。
“陳娘子想知道戶部侍郎張大人家的事?”老沈問道。
“我知道有點強人所難,但是能不能幫我問問看,有沒有人和張家有過往來,熟悉府裏的事?尤其是對張叔寶這個人?”方怡也隻能拜托他們了。
“既是陳娘子開的口,我馬上去幫你打聽。”
她拿出錢袋。“這裏頭有三百文錢,雖然不多,你先拿著,可以打點一下。”老沈說什麽都不敢收。
“你不收的話,我下次就不敢請你幫忙了。”方怡正色道。
“那我就收下了。”老沈誠惶誠恐地接過。
方怡又道了聲謝才離開,接下來,她每隔二至三天就去一趟羅家,除了確認三姑娘身體恢複的狀況,又問了一些細節,隻為了做好萬全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