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搓揉,那麵團開始漸漸成型,到了摸著不沾手也不散開的地步就差不多了。
“糯米麵團沒有平時我們吃的小麥麵那麽有韌性,很容易散開,不好搓成條狀呢”蘇葉在想如果讓搓出來的湯圓,即是均勻,又是完整。
阿妙在旁邊眼巴巴地看著他,思索。
“對了,壓扁之後切成小塊不就行了,不過奶奶家好像沒有擀麵杖啊沒有擀麵杖的話,那就麻煩了。”他的目光在廚房內的物件上一掃而過。
隨後角落裏的東西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腦子裏靈光一閃。
“是啊,我怎麽沒想到呢”他欣喜地笑了,立刻讓阿妙過去,“你把那架子下麵的玻璃瓶拿來。”
阿妙見狀,立刻跑過去,從角落裏掏出了一個空的玻璃瓶,應該是之前奶奶裝了醋的,現在醋用完了,就隨便塞了個地方。
將玻璃瓶洗幹淨,往案板上一擱,不就是個擀麵杖嗎
阿妙這時才看出門道,連忙說道,“哥哥好厲害啊,連這個都能想到”
蘇葉將麵團擀平,用菜刀,橫的幾刀,豎的幾刀,切好,將丸子撥散,撒上糯米粉防粘。
“丸子還挺多的,這樣一個個搓,搓到什麽時候”蘇葉想了想,去架子上取出一個大盤子。
將所有的丸子放到平滑的盤子上,撒了很多糯米粉開始搖。
阿妙目瞪口呆,這個搓湯圓的方法,她還是第一次見。
實際上不隻是她第一次見,直播間的許多觀眾,也是第一次見到,湯圓,原來也可以通過搖的手段讓它圓。
“其實這個方法一開始是用來做元宵的,不過我借用過來了。不隻是做元宵的時候能用,中藥製作裏,有一種水泛丸,也是搖著讓它慢慢成型。”
蘇葉一邊操作一邊講解。
搖到最後,案板上沒有掉落一點的粉,湯圓完完整整地在裏麵,一個個圓滾滾的,個頭大小,特別的均勻。
因為加了番薯,那湯圓的顏色金黃金黃的,與尋常的湯圓有些不同。
彈幕裏大家開始驚歎蘇葉的機智和隨機應變能力。
“小葉子居然連水泛丸的製作流程都知道,難道讀的是中醫藥大學嗎還是祖上是醫藥世家”
“樓上的剛來的吧,up主還是高中生呢,沒上大學”
“給小葉子點讚,我家元宵就是這樣做的,現在懂得做菜的小夥子不多了,繼續加油啊”
“”
將湯圓揉好,蒸鍋裏的三枚雞蛋差不多也熟了,他將蒸鍋拿起來換上個砂鍋。
“本來想做黑糖湯圓,可惜家裏沒有黑糖隻有冰糖,那隻能做糖油粑粑了”蘇葉在砂鍋裏倒了油,熱乎之後加入冰糖。
糖油粑粑是湖南當地的小吃,蘇葉連本省都沒出去過,自然沒去過湖南,但係統給的菜譜裏也包括全國各地的各色美食。
“這冰糖得熬很久,一直熬到變成棗紅色,變成焦糖為止。這中間要不聽的攪動,不然很容易粘鍋。”蘇葉用湯勺攪動著砂鍋裏的冰糖,看著它慢慢變成金色,再成棗紅色。
他抬手讓阿妙去屋裏拿個保溫壺過來,揭開蓋子之前,他立馬叫阿妙離遠一點。
那熱水隨後嘩啦啦地倒入砂鍋內,滾燙的糖加入滾燙的開水,瞬間沸騰起來,那玩意四處亂濺。
幸好阿妙早點離開,不然肯定被燙一臉的泡。
蘇葉一點事都沒有,繼續攪拌那焦糖,重新加入些許冰糖,差不多倒入湯圓,轉小火,讓湯圓慢慢浸著煮。
煮了一段時間,最後加入剝好的三顆雞蛋,那湯圓的顏色已經變了,被糖水染成了棗紅色,特別地有食欲。
阿妙最後還把昨晚帶來的肉包子隨手擱在砂鍋的蓋子上溫熱,等會配著糖油粑粑吃。
臨出鍋的時候,她拿來了三個碗,那色澤鮮豔的湯圓落到碗裏,再配上一人一個雞蛋。
“好香啊,就是燙”阿妙首先端著一碗熱乎乎的到了奶奶的屋裏,奶奶還在織毛衣。
見到阿妙進來,拿著個碗,笑眯眯地說道,“看看你這小樣,煮了什麽了,那麽開心”
阿妙把碗往桌上一放,立刻說道,“哥哥做的糖油粑粑,還有兩個肉包子,也是哥哥昨天做的,奶奶你先嚐嚐吧”
他們老少說話的時候,蘇葉就拿著手機站在門框邊上拍著,他還是第一次在奶奶麵前展現廚藝,以前到奶奶家,都是她煮東西給他們兄妹二人吃的。
如此曆史性的一刻,他可一定要記錄下來才行。
“好啊,好啊,小葉子會做菜啦,哎呀,還做得像模像樣的,看上去真漂亮啊。”奶奶的手顫抖著端起那個碗。
那滑溜溜的湯圓軟糯軟糯的,一進嘴裏,一股濃鬱的焦糖味道侵入口腔,稍微一嚼,湯圓一點都不粘牙,還帶著些許番薯的香味。
“好吃”奶奶一臉吃了兩三顆,臉上笑眯眯的,“哎呀,這糖油粑粑讓我這個老婆子想起年輕的時候,二十來歲,那皮膚還像阿妙這樣白白嫩嫩的”
奶奶放下了碗,突然想起過去點滴的往事。
“那會啊,你爺爺還是個健壯的小夥子。我們剛新婚,我帶我去湖南玩,在那大酒店裏痛快地吃了一一桌子的菜,最後上的那一道甜點,就是這個糖油粑粑那個味道啊,和小葉子做的,簡直一模一樣”
奶奶臉上露出幸福的味道,仿佛真的甜到了心裏。
阿妙一臉羨慕地看著奶奶,沒想到單單一道尋常的甜點,就能讓她迴憶起那麽多事情。
“哎呀,小阿妙,我那屋裏梳妝台上有個黃花梨木的匣子,你去幫我把它拿來。”奶奶突然說道,好像想起了什麽。
阿妙小步跑進了裏屋,踮著腳尖將台上的木盒子取下來,那上麵覆蓋了厚厚的灰塵,瞧上去年頭不小了。
木盒子落到奶奶手上,蘇葉這時也進來了,她顫顫巍巍地從脖子上拿出一條掛繩。
上麵係著一把銅鑰匙,用鑰匙,將木盒開啟。
經過一段時間的搓揉,那麵團開始漸漸成型,到了摸著不沾手也不散開的地步就差不多了。
“糯米麵團沒有平時我們吃的小麥麵那麽有韌性,很容易散開,不好搓成條狀呢”蘇葉在想如果讓搓出來的湯圓,即是均勻,又是完整。
阿妙在旁邊眼巴巴地看著他,思索。
“對了,壓扁之後切成小塊不就行了,不過奶奶家好像沒有擀麵杖啊沒有擀麵杖的話,那就麻煩了。”他的目光在廚房內的物件上一掃而過。
隨後角落裏的東西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腦子裏靈光一閃。
“是啊,我怎麽沒想到呢”他欣喜地笑了,立刻讓阿妙過去,“你把那架子下麵的玻璃瓶拿來。”
阿妙見狀,立刻跑過去,從角落裏掏出了一個空的玻璃瓶,應該是之前奶奶裝了醋的,現在醋用完了,就隨便塞了個地方。
將玻璃瓶洗幹淨,往案板上一擱,不就是個擀麵杖嗎
阿妙這時才看出門道,連忙說道,“哥哥好厲害啊,連這個都能想到”
蘇葉將麵團擀平,用菜刀,橫的幾刀,豎的幾刀,切好,將丸子撥散,撒上糯米粉防粘。
“丸子還挺多的,這樣一個個搓,搓到什麽時候”蘇葉想了想,去架子上取出一個大盤子。
將所有的丸子放到平滑的盤子上,撒了很多糯米粉開始搖。
阿妙目瞪口呆,這個搓湯圓的方法,她還是第一次見。
實際上不隻是她第一次見,直播間的許多觀眾,也是第一次見到,湯圓,原來也可以通過搖的手段讓它圓。
“其實這個方法一開始是用來做元宵的,不過我借用過來了。不隻是做元宵的時候能用,中藥製作裏,有一種水泛丸,也是搖著讓它慢慢成型。”
蘇葉一邊操作一邊講解。
搖到最後,案板上沒有掉落一點的粉,湯圓完完整整地在裏麵,一個個圓滾滾的,個頭大小,特別的均勻。
因為加了番薯,那湯圓的顏色金黃金黃的,與尋常的湯圓有些不同。
彈幕裏大家開始驚歎蘇葉的機智和隨機應變能力。
“小葉子居然連水泛丸的製作流程都知道,難道讀的是中醫藥大學嗎還是祖上是醫藥世家”
“樓上的剛來的吧,up主還是高中生呢,沒上大學”
“給小葉子點讚,我家元宵就是這樣做的,現在懂得做菜的小夥子不多了,繼續加油啊”
“”
將湯圓揉好,蒸鍋裏的三枚雞蛋差不多也熟了,他將蒸鍋拿起來換上個砂鍋。
“本來想做黑糖湯圓,可惜家裏沒有黑糖隻有冰糖,那隻能做糖油粑粑了”蘇葉在砂鍋裏倒了油,熱乎之後加入冰糖。
糖油粑粑是湖南當地的小吃,蘇葉連本省都沒出去過,自然沒去過湖南,但係統給的菜譜裏也包括全國各地的各色美食。
“這冰糖得熬很久,一直熬到變成棗紅色,變成焦糖為止。這中間要不聽的攪動,不然很容易粘鍋。”蘇葉用湯勺攪動著砂鍋裏的冰糖,看著它慢慢變成金色,再成棗紅色。
他抬手讓阿妙去屋裏拿個保溫壺過來,揭開蓋子之前,他立馬叫阿妙離遠一點。
那熱水隨後嘩啦啦地倒入砂鍋內,滾燙的糖加入滾燙的開水,瞬間沸騰起來,那玩意四處亂濺。
幸好阿妙早點離開,不然肯定被燙一臉的泡。
蘇葉一點事都沒有,繼續攪拌那焦糖,重新加入些許冰糖,差不多倒入湯圓,轉小火,讓湯圓慢慢浸著煮。
煮了一段時間,最後加入剝好的三顆雞蛋,那湯圓的顏色已經變了,被糖水染成了棗紅色,特別地有食欲。
阿妙最後還把昨晚帶來的肉包子隨手擱在砂鍋的蓋子上溫熱,等會配著糖油粑粑吃。
臨出鍋的時候,她拿來了三個碗,那色澤鮮豔的湯圓落到碗裏,再配上一人一個雞蛋。
“好香啊,就是燙”阿妙首先端著一碗熱乎乎的到了奶奶的屋裏,奶奶還在織毛衣。
見到阿妙進來,拿著個碗,笑眯眯地說道,“看看你這小樣,煮了什麽了,那麽開心”
阿妙把碗往桌上一放,立刻說道,“哥哥做的糖油粑粑,還有兩個肉包子,也是哥哥昨天做的,奶奶你先嚐嚐吧”
他們老少說話的時候,蘇葉就拿著手機站在門框邊上拍著,他還是第一次在奶奶麵前展現廚藝,以前到奶奶家,都是她煮東西給他們兄妹二人吃的。
如此曆史性的一刻,他可一定要記錄下來才行。
“好啊,好啊,小葉子會做菜啦,哎呀,還做得像模像樣的,看上去真漂亮啊。”奶奶的手顫抖著端起那個碗。
那滑溜溜的湯圓軟糯軟糯的,一進嘴裏,一股濃鬱的焦糖味道侵入口腔,稍微一嚼,湯圓一點都不粘牙,還帶著些許番薯的香味。
“好吃”奶奶一臉吃了兩三顆,臉上笑眯眯的,“哎呀,這糖油粑粑讓我這個老婆子想起年輕的時候,二十來歲,那皮膚還像阿妙這樣白白嫩嫩的”
奶奶放下了碗,突然想起過去點滴的往事。
“那會啊,你爺爺還是個健壯的小夥子。我們剛新婚,我帶我去湖南玩,在那大酒店裏痛快地吃了一一桌子的菜,最後上的那一道甜點,就是這個糖油粑粑那個味道啊,和小葉子做的,簡直一模一樣”
奶奶臉上露出幸福的味道,仿佛真的甜到了心裏。
阿妙一臉羨慕地看著奶奶,沒想到單單一道尋常的甜點,就能讓她迴憶起那麽多事情。
“哎呀,小阿妙,我那屋裏梳妝台上有個黃花梨木的匣子,你去幫我把它拿來。”奶奶突然說道,好像想起了什麽。
阿妙小步跑進了裏屋,踮著腳尖將台上的木盒子取下來,那上麵覆蓋了厚厚的灰塵,瞧上去年頭不小了。
木盒子落到奶奶手上,蘇葉這時也進來了,她顫顫巍巍地從脖子上拿出一條掛繩。
上麵係著一把銅鑰匙,用鑰匙,將木盒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