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禦駕親征
穿越之黴運當頭(書坊) 作者:笑萱(書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翰並沒有因為齊若塵的迴答而有一絲不悅,反而是欣慰的點點頭道,“這才配做朕的兒子。”
“此去必是一番苦戰,請父皇珍重。”
“放心吧,小子,朕怎麽舍得留下思思一人,更何況朕也要留給你一個統一的河山,讓你做坐擁這萬裏山河。”淩翰深邃的眼眸中,有著不容被質疑的抱負,齊若塵看著眼前的男人,這個比他的靈魂還要小上幾歲的男人,心中許多的情愫在翻騰。
起初父皇這兩個字齊若塵叫的有些別扭,不知道是因為叫習慣了還是因為心中對他的尊重,如今這兩個字似乎變得理所當然。
皇位一直是齊若塵所窺視的,可是此刻齊若塵也並不清楚自己到底希不希望淩翰能活著迴來。
“父皇,我國的情報係統一直都十分敏銳,為何此次這麽大的事件,我們卻沒有得到一點兒風聲?”
這也是淩翰十分奇怪的地方,清遠國調動八萬大軍,並不是一件小事情,事先多少會有些風吹草動,根本不可能逃出他的情報網,可是這一次為什麽一點兒消息都沒有。
“朕也十分奇怪,不知道清遠國到底內部發生了什麽變故,以朕對卓憶青多年的了解,他不是會做這種事情的人,如果我們的情報係統沒有受到破壞的情況下,除非他們是臨時做的決定,而且出兵速度快到情報網根本沒有時間向我方稟報。”
“既然如此,父皇更要多加小心,以免橫生更多的變故。”齊若塵皺著眉頭。擁有著他這個年紀不應該有的表情。
淩翰拍拍他的小肩膀,不希望他太過擔心。
“思思還在等我們。再不迴去她會惦記,父皇還需要與她告別。她一定會擔心難過吧。”想到劉思思,淩翰心中隱隱作痛,他又何嚐舍得離開她,這一去,不知道要什麽時候才能迴來。
……
“今日怎麽這麽晚才下朝?我給你們做了小點心,快來嚐一嚐。”
“思思”淩翰緊緊握起劉思思的手,卻不知道要如何向她開口,他不舍的看到她難過,哪怕隻是一點點而已。
“你們怎麽了?怎麽看上去怪怪的?”
“清遠突然對我國出兵。攻占了裕穀關,父皇準備明日啟程,禦駕親征。”齊若塵看著難以啟齒的淩翰,深吸了一口氣,對劉思思說道。
劉思思勉強的擠出一抹笑容,“你們是不是又一起逗我開心了?別鬧,朝中那麽多武將,為什麽非要讓皇上親自去?”
劉思思將手從淩翰的手中掙月兌,轉身從案桌上拿起一杯茶水。遞給淩翰,“去了這麽久,一定口渴了吧,快喝點兒水吧。要不要嚐嚐我的小點心,我今天新換的口味,我保證你們沒有吃過。”
淩翰和齊若塵隻是默默的看著劉思思。希望她能接受這個事實。
劉思思深吸了一口氣,“就算你要去。我是貼身侍女,你總會帶著我的吧?”
淩翰和齊若塵都是默不作聲。讓劉思思的心沉入了穀底。
“我一定不會拖累你們的,我保證不會惹麻煩。”劉思思已經習慣了有淩翰在的日子,哪怕隻是他的一個眼神,她的心中都會覺得無比的踏實,明明清晨上朝的時候還是好好的,突然就告訴她,他要去打仗,而她還不能跟在身旁。
“思思,你和我留在聖都。”
“我不要,我不要過每日提心吊膽擔心你是否安好的日子,我要跟在你身邊。”劉思思無視齊若塵的話,反手拉過淩翰的手,希望他改變心意。
“塵兒還小,他比我更需要你的照顧。”淩翰眼含愧意,可是他怎麽會舍得讓劉思思和他征戰殺場,去冒生命的危險,這個頭,他萬萬不能點。
劉思思的手從淩翰的手上滑落下來,她獨自走向殿外,躲在角落裏黯然垂淚。
齊若塵本想去安慰,卻被淩翰攔了下來,齊若塵也懂,不論他們有再多的安慰,也安撫不了劉思思對淩翰的牽掛。
……
劉思思窩在淩翰的懷中,“答應我,一定要平安迴來。”
淩翰親吻著劉思思的額頭,手臂緊緊的將她摟在懷中,“我一定會平安迴來的。”
這是一個不眠的夜晚,清晨,劉思思親手為淩翰穿戴好一身的戎裝,站在高高的城樓之上,和齊若塵目送著淩翰帶隊出征。
這次出征淩翰並沒有將司徒逸雲帶在身邊,而是將他留給了齊若塵,因為淩翰知道,一旦自己出現什麽意外,司徒逸雲一定會拚盡全力的輔佐太子登基,並留在聖都三萬人馬,以保護聖都的穩定。
淩翰在各個關隘抽調了十萬大軍,將其中的五萬人,撥往嘉穀關。嘉穀關距離裕穀關隻有一百裏,裕穀關如今已經失守,想要硬搶已是及其困難的事情,所以淩翰並沒有急於鄭慧裕穀關,而是讓懷高遠將軍帶領五萬人協助嘉穀關原守軍駐守。
“裕穀關失守,一部分是我們放鬆了警惕,另一方麵也是因為裕穀關的守軍人數遠不及清遠國,隻要我們一直小心戒備,那麽清遠國想要繼續侵入闌霖國也將會很困難。懷將軍,你主要的責任是守好嘉穀關,萬萬不可有失,以我們軍隊的人數,守城並沒有多大的壓力。另外,你要時刻留意清遠國兵力調動的情況,在沒有任何把握的時候萬不可輕舉妄動。”
“末將遵命”
淩翰在去往藍玉關的路上將軍隊一分為二,將懷高遠派遣至嘉穀關,而自己則假意去往藍玉關。為了迷惑敵人,淩翰入夜才帶隊折了小路,發兵新野。
隻留了一萬人進軍藍玉關,為了迷惑敵人,淩翰使用了齊若塵說的一個辦法,那便是在一萬軍士的馬後綁上樹枝,使隊伍揚起濃濃的灰塵,給人以假象,製造聲勢浩大的樣子。
當時聽到這個方法,淩翰也覺得很新奇,不過更覺得新奇的是,連劉思思也知道這個方法,這個方法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叫“樹上開花”。
當淩翰到達新野之時,魏高鴻倒是吃了一驚,急忙迎駕,“莫將拜見皇上。”
“平身”淩翰日夜兼程,已是什麽疲乏。
“皇上,你不是帶兵去藍玉關了嗎,怎麽會到了新野?”魏高鴻有些納悶的問道。
“魏將軍,將其他幾位將令都叫到朕的帳中。”
“喏!”
須臾,所有將領都進到營帳之中,這本是魏將軍的營帳,隻是事出突然,也沒來的及為淩翰重新搭建一座,便暫且在這裏商議軍事。
“大家應該都已經聽說了裕穀關失守的事情,我們現在時間急迫,必須要趕在戚博智處理好內亂之前,打破現在的境況,否則,我們將麵臨比較艱難的境況。”
“請皇上吩咐。”魏高鴻帶頭說道。
“現在戚博智無暇顧及新野,這裏的兵力部署相對較弱,我們必須在這裏繼續破開一道口子,這裏離墨陽並不算遠,我們可以在戚博智的軍隊到達時,幫戚宇誌一把,隻要戚宇誌一日沒有被除掉,戚博智就無法分心對付闌霖國。”
“可是皇上,這樣我們就會深入月複地,萬一戚宇誌與戚博智聯手我們會十分危險。”
“所以朕才來到新野親自指揮,除了朕帶來的四萬軍隊,如今新野有多少守軍?”
“迴稟皇上,微臣近日一直在附近征兵,加上之前的三萬三千人,大概也有四萬的兵力。”
“今晚,你帶兵連夜偷襲灤陽,明日偷襲成功,朕會親自帶著兵士到灤陽駐紮。”
“莫將領命。”
“記住,城破之時,必須封鎖城門,不能讓一個人出城,盡可能封鎖消息,以免被葒縣的守城得到消息。畢竟強行攻城會給我軍帶來很大的傷亡。”
“遵旨。”
魏高鴻迅速出帳組織人馬,馬不停蹄地準備今晚的軍事行動。
淩翰所帶四萬人馬,車馬勞頓,將偷襲任務交給了魏高鴻,而讓所有奔波勞頓的軍馬今夜好好休息,為日後的大戰做準備。
第二日清晨,淩翰就接到了魏高鴻偷襲成功的消息,因為柔然的內戰,這一帶的守軍本就稀薄,再加上連日來闌霖國的主力軍隊似乎都在藍玉關,而新野的軍隊也隻是防守態勢,並未繼續騷擾,所以灤陽的守軍並沒有太多的戒備,以至於魏高鴻很快的拿下了灤陽。
接到魏高鴻的來報,淩翰隻在新野留下一萬守軍,並要求這一萬守軍日夜防備,不可有絲毫的疏忽,因為隻要不打無準備的仗,借助新野的有利地形,這一萬守軍足可拖住幾萬軍隊的來襲,並完全可以等到他們迴救。
淩翰帶著三萬大軍,在未時抵達了灤陽城下,隻是做了一個時辰的修整,淩翰就親自帶隊,耗時一天一夜的時間,突襲葒縣,並一舉將其拿下。
根據淩翰的指令,因灤陽地勢原因,留下了兩萬的守軍,其餘的一萬五千人馬,全部趕到葒縣與淩翰的軍馬匯合在一處。
短短幾天時間,淩翰帶領軍隊,連下兩城,離戚宇誌所據守的墨陽也隻有一城之隔。
(未完待續。)
“此去必是一番苦戰,請父皇珍重。”
“放心吧,小子,朕怎麽舍得留下思思一人,更何況朕也要留給你一個統一的河山,讓你做坐擁這萬裏山河。”淩翰深邃的眼眸中,有著不容被質疑的抱負,齊若塵看著眼前的男人,這個比他的靈魂還要小上幾歲的男人,心中許多的情愫在翻騰。
起初父皇這兩個字齊若塵叫的有些別扭,不知道是因為叫習慣了還是因為心中對他的尊重,如今這兩個字似乎變得理所當然。
皇位一直是齊若塵所窺視的,可是此刻齊若塵也並不清楚自己到底希不希望淩翰能活著迴來。
“父皇,我國的情報係統一直都十分敏銳,為何此次這麽大的事件,我們卻沒有得到一點兒風聲?”
這也是淩翰十分奇怪的地方,清遠國調動八萬大軍,並不是一件小事情,事先多少會有些風吹草動,根本不可能逃出他的情報網,可是這一次為什麽一點兒消息都沒有。
“朕也十分奇怪,不知道清遠國到底內部發生了什麽變故,以朕對卓憶青多年的了解,他不是會做這種事情的人,如果我們的情報係統沒有受到破壞的情況下,除非他們是臨時做的決定,而且出兵速度快到情報網根本沒有時間向我方稟報。”
“既然如此,父皇更要多加小心,以免橫生更多的變故。”齊若塵皺著眉頭。擁有著他這個年紀不應該有的表情。
淩翰拍拍他的小肩膀,不希望他太過擔心。
“思思還在等我們。再不迴去她會惦記,父皇還需要與她告別。她一定會擔心難過吧。”想到劉思思,淩翰心中隱隱作痛,他又何嚐舍得離開她,這一去,不知道要什麽時候才能迴來。
……
“今日怎麽這麽晚才下朝?我給你們做了小點心,快來嚐一嚐。”
“思思”淩翰緊緊握起劉思思的手,卻不知道要如何向她開口,他不舍的看到她難過,哪怕隻是一點點而已。
“你們怎麽了?怎麽看上去怪怪的?”
“清遠突然對我國出兵。攻占了裕穀關,父皇準備明日啟程,禦駕親征。”齊若塵看著難以啟齒的淩翰,深吸了一口氣,對劉思思說道。
劉思思勉強的擠出一抹笑容,“你們是不是又一起逗我開心了?別鬧,朝中那麽多武將,為什麽非要讓皇上親自去?”
劉思思將手從淩翰的手中掙月兌,轉身從案桌上拿起一杯茶水。遞給淩翰,“去了這麽久,一定口渴了吧,快喝點兒水吧。要不要嚐嚐我的小點心,我今天新換的口味,我保證你們沒有吃過。”
淩翰和齊若塵隻是默默的看著劉思思。希望她能接受這個事實。
劉思思深吸了一口氣,“就算你要去。我是貼身侍女,你總會帶著我的吧?”
淩翰和齊若塵都是默不作聲。讓劉思思的心沉入了穀底。
“我一定不會拖累你們的,我保證不會惹麻煩。”劉思思已經習慣了有淩翰在的日子,哪怕隻是他的一個眼神,她的心中都會覺得無比的踏實,明明清晨上朝的時候還是好好的,突然就告訴她,他要去打仗,而她還不能跟在身旁。
“思思,你和我留在聖都。”
“我不要,我不要過每日提心吊膽擔心你是否安好的日子,我要跟在你身邊。”劉思思無視齊若塵的話,反手拉過淩翰的手,希望他改變心意。
“塵兒還小,他比我更需要你的照顧。”淩翰眼含愧意,可是他怎麽會舍得讓劉思思和他征戰殺場,去冒生命的危險,這個頭,他萬萬不能點。
劉思思的手從淩翰的手上滑落下來,她獨自走向殿外,躲在角落裏黯然垂淚。
齊若塵本想去安慰,卻被淩翰攔了下來,齊若塵也懂,不論他們有再多的安慰,也安撫不了劉思思對淩翰的牽掛。
……
劉思思窩在淩翰的懷中,“答應我,一定要平安迴來。”
淩翰親吻著劉思思的額頭,手臂緊緊的將她摟在懷中,“我一定會平安迴來的。”
這是一個不眠的夜晚,清晨,劉思思親手為淩翰穿戴好一身的戎裝,站在高高的城樓之上,和齊若塵目送著淩翰帶隊出征。
這次出征淩翰並沒有將司徒逸雲帶在身邊,而是將他留給了齊若塵,因為淩翰知道,一旦自己出現什麽意外,司徒逸雲一定會拚盡全力的輔佐太子登基,並留在聖都三萬人馬,以保護聖都的穩定。
淩翰在各個關隘抽調了十萬大軍,將其中的五萬人,撥往嘉穀關。嘉穀關距離裕穀關隻有一百裏,裕穀關如今已經失守,想要硬搶已是及其困難的事情,所以淩翰並沒有急於鄭慧裕穀關,而是讓懷高遠將軍帶領五萬人協助嘉穀關原守軍駐守。
“裕穀關失守,一部分是我們放鬆了警惕,另一方麵也是因為裕穀關的守軍人數遠不及清遠國,隻要我們一直小心戒備,那麽清遠國想要繼續侵入闌霖國也將會很困難。懷將軍,你主要的責任是守好嘉穀關,萬萬不可有失,以我們軍隊的人數,守城並沒有多大的壓力。另外,你要時刻留意清遠國兵力調動的情況,在沒有任何把握的時候萬不可輕舉妄動。”
“末將遵命”
淩翰在去往藍玉關的路上將軍隊一分為二,將懷高遠派遣至嘉穀關,而自己則假意去往藍玉關。為了迷惑敵人,淩翰入夜才帶隊折了小路,發兵新野。
隻留了一萬人進軍藍玉關,為了迷惑敵人,淩翰使用了齊若塵說的一個辦法,那便是在一萬軍士的馬後綁上樹枝,使隊伍揚起濃濃的灰塵,給人以假象,製造聲勢浩大的樣子。
當時聽到這個方法,淩翰也覺得很新奇,不過更覺得新奇的是,連劉思思也知道這個方法,這個方法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叫“樹上開花”。
當淩翰到達新野之時,魏高鴻倒是吃了一驚,急忙迎駕,“莫將拜見皇上。”
“平身”淩翰日夜兼程,已是什麽疲乏。
“皇上,你不是帶兵去藍玉關了嗎,怎麽會到了新野?”魏高鴻有些納悶的問道。
“魏將軍,將其他幾位將令都叫到朕的帳中。”
“喏!”
須臾,所有將領都進到營帳之中,這本是魏將軍的營帳,隻是事出突然,也沒來的及為淩翰重新搭建一座,便暫且在這裏商議軍事。
“大家應該都已經聽說了裕穀關失守的事情,我們現在時間急迫,必須要趕在戚博智處理好內亂之前,打破現在的境況,否則,我們將麵臨比較艱難的境況。”
“請皇上吩咐。”魏高鴻帶頭說道。
“現在戚博智無暇顧及新野,這裏的兵力部署相對較弱,我們必須在這裏繼續破開一道口子,這裏離墨陽並不算遠,我們可以在戚博智的軍隊到達時,幫戚宇誌一把,隻要戚宇誌一日沒有被除掉,戚博智就無法分心對付闌霖國。”
“可是皇上,這樣我們就會深入月複地,萬一戚宇誌與戚博智聯手我們會十分危險。”
“所以朕才來到新野親自指揮,除了朕帶來的四萬軍隊,如今新野有多少守軍?”
“迴稟皇上,微臣近日一直在附近征兵,加上之前的三萬三千人,大概也有四萬的兵力。”
“今晚,你帶兵連夜偷襲灤陽,明日偷襲成功,朕會親自帶著兵士到灤陽駐紮。”
“莫將領命。”
“記住,城破之時,必須封鎖城門,不能讓一個人出城,盡可能封鎖消息,以免被葒縣的守城得到消息。畢竟強行攻城會給我軍帶來很大的傷亡。”
“遵旨。”
魏高鴻迅速出帳組織人馬,馬不停蹄地準備今晚的軍事行動。
淩翰所帶四萬人馬,車馬勞頓,將偷襲任務交給了魏高鴻,而讓所有奔波勞頓的軍馬今夜好好休息,為日後的大戰做準備。
第二日清晨,淩翰就接到了魏高鴻偷襲成功的消息,因為柔然的內戰,這一帶的守軍本就稀薄,再加上連日來闌霖國的主力軍隊似乎都在藍玉關,而新野的軍隊也隻是防守態勢,並未繼續騷擾,所以灤陽的守軍並沒有太多的戒備,以至於魏高鴻很快的拿下了灤陽。
接到魏高鴻的來報,淩翰隻在新野留下一萬守軍,並要求這一萬守軍日夜防備,不可有絲毫的疏忽,因為隻要不打無準備的仗,借助新野的有利地形,這一萬守軍足可拖住幾萬軍隊的來襲,並完全可以等到他們迴救。
淩翰帶著三萬大軍,在未時抵達了灤陽城下,隻是做了一個時辰的修整,淩翰就親自帶隊,耗時一天一夜的時間,突襲葒縣,並一舉將其拿下。
根據淩翰的指令,因灤陽地勢原因,留下了兩萬的守軍,其餘的一萬五千人馬,全部趕到葒縣與淩翰的軍馬匯合在一處。
短短幾天時間,淩翰帶領軍隊,連下兩城,離戚宇誌所據守的墨陽也隻有一城之隔。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