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求子
崩壞康熙朝[清穿+紅樓] 作者:莫子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熙三十四年的三節兩壽,賈嬌嬌依然隻有在暢春園待著的份。
不過太子妃在頒金節之後,就坐穩了胎迴宮去了,這也讓某些消息靈通者,看疏峰軒的目光開始詭異地熱情了起來。
這種熱情,在三十五年三月初八上午,達到了極致。
三月初八,當今萬壽節晨起,太子才遙向康熙親政的方向叩首賀壽完畢,就聽得小太監來報:
“太子妃發動了!”
太子霍的起身——
太子妃早幾日月份便足了,但嬤嬤太醫都說,這婦人生產,早幾日晚幾日都是常事,最現實的例子就是疏峰軒小格格,那可是足足晚了半個多月的,如今照樣健康伶俐得很。
連太子妃都笑著說不打緊,太子也慢慢放寬了心,也確實閃過一瞬間念頭:
“若是正好生在初八……”
可蒼天為證,早逝的仁孝皇後為證,這麽個念頭真的隻在太子爺腦海中閃過那麽一瞬,他根本沒存心希望這孩子特意挑時日的——
隻要孩子健康,隻要大小平安,別說能不能在初八這一天生出來個小阿哥,哪怕是個小格格,太子爺也認了啊!
誰知道運氣這玩意就是這麽神奇,太子爺沒特意期盼了,它反而來了。
初八清晨發動,在當天生下來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太子爺差一點就要直接返迴毓慶宮後殿去,好在他在站起身之後,掐了掐手心,到底穩住了。
他穩穩地接見了必須接見的朝臣,議定了必須議定的政務,又將必須由康熙親自批決的奏折加急送出、再將已經辦妥但仍需匯報的事務整理好了另送出去後,才對阿蘭泰、馬齊等人矜持一笑:
“其餘諸事各位先議出個條陳來,待孤看後奏於汗阿瑪。”
言罷起身,緩緩往毓慶宮後殿而去,不想尚未邁過門檻,就聽得小太監來報:
“太子妃平安產下一子!”
太子爺腳步一頓,再次邁開的時候,便再也掩飾不住急切之意。
可這時候,誰也不會去挑他這點兒毛病。
哪怕是素來和索額圖不怎麽對付的馬齊,都不得不琢磨一番:
“若此番毓慶宮真的母子平安,若這位嫡皇孫能夠順利長成……也許真的有必要,和索額圖,不,赫舍裏家也不隻一個索額圖,甚至向毓慶宮示好,都未必要經過赫舍裏家。”
大家未必忽然就看順眼了索額圖,但毫無疑問的,對毓慶宮的分量,不得不重新估算了。
康熙於軍中接到嫡長皇孫降生的消息也是大喜,雖此番征討噶爾丹十拿九穩,但能有又一代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出現,也是很能鼓舞士氣的事情,一係列對太子妃並瓜爾佳氏的賞賜,和毓慶宮肉麻兮兮的書信往來,都且不必說。
隻說疏峰軒那裏,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雖然暢春園如今隻有賈嬌嬌一個宮眷,並胤誐、寶貝兩個小主子,又適逢皇帝出征在外,諸宗親再心急都不應該忍耐不住的,可架不住那些人裏頭,有個莊親王博果鐸。
這位乃是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皇太極之孫、承澤親王碩塞的長子,算起來是康熙的親堂哥,雖如今看著沒多大作為,當年鼇拜、三藩之時,卻都是康熙的鐵杆支持者。
這位和碩莊親王在某些事情上和康熙也算是難兄難弟,都一般幼年喪父、早早繼承了家業。
事實上莊親王比康熙還要倒黴一點點,康熙好歹是八周歲的時候才登基,莊親王卻是五周歲的時候就沒了爹、承了爵!
而且更倒黴的是,明明比康熙大四五歲的,成婚的時間也並不比康熙晚,後院裏頭的女人嘛,雖然沒有康熙宮裏頭的妃嬪貴重,可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在自己三十歲仍未有過身孕之後,也格外大度了起來,隻要看著能生的,管她滿人蒙女漢人包衣的,通通很樂意送到莊親王床上去——
然而也不知道怎麽迴事,在康熙一邊操勞國事,一邊都能生出幾十個子女、如今存活下來的也有十五子、十一女,甚至孫子輩的都不是一個巴掌能數得過來的時候,這些年基本上都在全心全意造人的莊親王,他,他,他膝下依然連跟嬰兒毛都沒見著啊(大哭)。
眼瞅著都四十多歲的人了,莊親王差不多也要死心了,但自從去年中秋前後,就莫名其妙地傳說什麽神奇紅棗的故事,隻一會子說是翊坤宮、一會子說是永和宮、一會子又說是延禧宮的,都沒個準兒。
莊親王夫妻這些年為了個兒子什麽傻事都做過了,和平民擠一處求神拜佛甚至仗著權勢搶頭柱香的事兒都幹過,這神奇紅棗雖然傳得甚含糊,莊親王福晉也秉著有殺錯沒放過的偉大原則,一路從寧壽宮要到暢春園,基本上胤禌那一迴折騰的紅棗,不拘送了哪兒的,她都給後院裏頭看著可能懷孕的女人喂了一顆,莊親王也非常配合地去努力耕耘。
但半年過去了,莊親王府依然冷冷清清,偶爾冒出來個惡心作嘔的侍妾吧,巴巴兒傳了太醫來,都是各種腸胃不適!
莊親王都快放棄那紅棗傳說了好嗎!結果三月初八,當今萬壽之日,毓慶宮忽然傳出喜訊,太子妃不隻生下了個足足六斤八兩的小阿哥,她還母子平安,那小阿哥還是個經過三輪禦醫驗證的“健壯極了,比暢春園小格格都健壯三分”的好小子!
莊親王福晉都等不及洗三,當天就遞牌子進宮賀喜,巴著老太後見著了小阿哥,雖然還是個皮膚紅紅臉蛋皺皺的小毛毛,可那胖胳膊那胖腿兒,一掙一蹬的多麽有勁兒啊!那小嘴兒一吮一吮的,卯足了勁兒吃奶的樣子又是多麽虎式啊!
莊親王福晉當場就羨慕得眼圈都紅了,迴了府裏更是大哭了一迴:
“要是咱們府裏頭能有這麽一個小阿哥,哪怕是個小格格呢,管他是誰肚子裏頭爬出來的,哪怕是最低賤的奴婢,我也願意拚著一張老臉去太後那兒給她鬧個側福晉,將她當作我們莊王府的大恩人供起來啊!”
忒麽滴這些年她容易麽她?才剛從草原上嫁過來的時候,還很是有一番“別讓狐媚子冒頭,就算男人終究攏不住一輩子,也要自己先省下嫡子才能由她們鬧騰”的心氣兒撐著,可一年兩年,眼看著十幾二十年過去了,莊親王福晉也早熄了打壓側室的心了好嗎!
這幾年她絕了自己生一個得期盼,更是盡心盡力地給側室調理著身子,但長生天在上,她也不知道背負了什麽樣的罪孽,居然,居然這般淒涼,別說庶子,連庶女都盼不來一個啊!
可看看人家太子妃,人家嫁進來還不到一年呢,自己腸子裏頭爬出來的大胖兒子都抱上啦!
莊親王福晉哭得大雨滂沱、豪邁無比,莊親王也忍不住彈了幾顆男兒淚,他也想要兒子啊,女兒也成,庶女都沒關係,可怎麽就這麽難呢?
偷偷說一句,雖然沒有大張旗鼓,但莊親王自己也很謹慎的,看了好幾個大夫、調理了許久身子,個個都說他身子倍兒棒,子嗣全無妨礙,可忒麽滴子女緣分就是不來啊!
莊親王發了狠:
“你和我哭有什麽用?不如去寧壽宮哭一迴,迴頭太子妃出了月子,毓慶宮也哭幾迴,不定太子妃吃的紅棗,和別處有什麽奇妙的不同呢?”
莊親王福晉一想也是,一抹臉,暫時省下許多眼淚——
轉頭就將太子妃哭得十分無奈,又問過太子,夫妻倆都不覺得這是什麽需要特別隱瞞的事情,便在寧壽宮,當著太後迴了莊親王福晉:
“我吃的棗子和前兒讓人送給福晉的,真沒什麽不同。硬要找出其中特別之處,大概就是,嗯,在疏峰軒喝了一杯紅棗茶,不過棗子也是一包裏頭拿出來的,我和太子爺都是親眼見著的,對了,還有貴妃母和宜妃母也喝了,都是一包棗子拿出來的棗子泡的茶。”
莊親王福晉一聽還真有些不同尋常之處,少不得細細問了,三杯茶都是誰泡的,用得什麽水,太子妃喝的和佟貴妃宜妃的又有什麽不同——
事無巨細到,太子妃那天穿了什麽衣服、那天包括之前一整個月甚至更久之前是否拜了什麽神求了什麽佛、那天在喝茶前後又吃喝了什麽等等等等,想得到的都問了。
也虧得莊親王福晉也是個博爾濟吉特氏,有太後和太妃的麵子在,問的時候也陪足了笑臉,太子妃產後又確實恢複得好、大胖兒子在懷又多加了幾點心情和耐心,才由得她這樣近乎盤問的一通囉嗦。
然後一轉頭,莊親王夫妻連等到康熙迴宮再請旨的耐心都沒有,直接求了太後懿旨開恩,就上疏峰軒來了!
帶足了各色珍貴禮品,說足了對著太後都未必有的諂媚奉承話,隻求一事:
讓賈嬌嬌、寶貝兒、乃至賈瑚,盡可能幫幫忙,重演當日太子妃一切經曆。
不過太子妃在頒金節之後,就坐穩了胎迴宮去了,這也讓某些消息靈通者,看疏峰軒的目光開始詭異地熱情了起來。
這種熱情,在三十五年三月初八上午,達到了極致。
三月初八,當今萬壽節晨起,太子才遙向康熙親政的方向叩首賀壽完畢,就聽得小太監來報:
“太子妃發動了!”
太子霍的起身——
太子妃早幾日月份便足了,但嬤嬤太醫都說,這婦人生產,早幾日晚幾日都是常事,最現實的例子就是疏峰軒小格格,那可是足足晚了半個多月的,如今照樣健康伶俐得很。
連太子妃都笑著說不打緊,太子也慢慢放寬了心,也確實閃過一瞬間念頭:
“若是正好生在初八……”
可蒼天為證,早逝的仁孝皇後為證,這麽個念頭真的隻在太子爺腦海中閃過那麽一瞬,他根本沒存心希望這孩子特意挑時日的——
隻要孩子健康,隻要大小平安,別說能不能在初八這一天生出來個小阿哥,哪怕是個小格格,太子爺也認了啊!
誰知道運氣這玩意就是這麽神奇,太子爺沒特意期盼了,它反而來了。
初八清晨發動,在當天生下來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太子爺差一點就要直接返迴毓慶宮後殿去,好在他在站起身之後,掐了掐手心,到底穩住了。
他穩穩地接見了必須接見的朝臣,議定了必須議定的政務,又將必須由康熙親自批決的奏折加急送出、再將已經辦妥但仍需匯報的事務整理好了另送出去後,才對阿蘭泰、馬齊等人矜持一笑:
“其餘諸事各位先議出個條陳來,待孤看後奏於汗阿瑪。”
言罷起身,緩緩往毓慶宮後殿而去,不想尚未邁過門檻,就聽得小太監來報:
“太子妃平安產下一子!”
太子爺腳步一頓,再次邁開的時候,便再也掩飾不住急切之意。
可這時候,誰也不會去挑他這點兒毛病。
哪怕是素來和索額圖不怎麽對付的馬齊,都不得不琢磨一番:
“若此番毓慶宮真的母子平安,若這位嫡皇孫能夠順利長成……也許真的有必要,和索額圖,不,赫舍裏家也不隻一個索額圖,甚至向毓慶宮示好,都未必要經過赫舍裏家。”
大家未必忽然就看順眼了索額圖,但毫無疑問的,對毓慶宮的分量,不得不重新估算了。
康熙於軍中接到嫡長皇孫降生的消息也是大喜,雖此番征討噶爾丹十拿九穩,但能有又一代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出現,也是很能鼓舞士氣的事情,一係列對太子妃並瓜爾佳氏的賞賜,和毓慶宮肉麻兮兮的書信往來,都且不必說。
隻說疏峰軒那裏,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雖然暢春園如今隻有賈嬌嬌一個宮眷,並胤誐、寶貝兩個小主子,又適逢皇帝出征在外,諸宗親再心急都不應該忍耐不住的,可架不住那些人裏頭,有個莊親王博果鐸。
這位乃是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皇太極之孫、承澤親王碩塞的長子,算起來是康熙的親堂哥,雖如今看著沒多大作為,當年鼇拜、三藩之時,卻都是康熙的鐵杆支持者。
這位和碩莊親王在某些事情上和康熙也算是難兄難弟,都一般幼年喪父、早早繼承了家業。
事實上莊親王比康熙還要倒黴一點點,康熙好歹是八周歲的時候才登基,莊親王卻是五周歲的時候就沒了爹、承了爵!
而且更倒黴的是,明明比康熙大四五歲的,成婚的時間也並不比康熙晚,後院裏頭的女人嘛,雖然沒有康熙宮裏頭的妃嬪貴重,可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在自己三十歲仍未有過身孕之後,也格外大度了起來,隻要看著能生的,管她滿人蒙女漢人包衣的,通通很樂意送到莊親王床上去——
然而也不知道怎麽迴事,在康熙一邊操勞國事,一邊都能生出幾十個子女、如今存活下來的也有十五子、十一女,甚至孫子輩的都不是一個巴掌能數得過來的時候,這些年基本上都在全心全意造人的莊親王,他,他,他膝下依然連跟嬰兒毛都沒見著啊(大哭)。
眼瞅著都四十多歲的人了,莊親王差不多也要死心了,但自從去年中秋前後,就莫名其妙地傳說什麽神奇紅棗的故事,隻一會子說是翊坤宮、一會子說是永和宮、一會子又說是延禧宮的,都沒個準兒。
莊親王夫妻這些年為了個兒子什麽傻事都做過了,和平民擠一處求神拜佛甚至仗著權勢搶頭柱香的事兒都幹過,這神奇紅棗雖然傳得甚含糊,莊親王福晉也秉著有殺錯沒放過的偉大原則,一路從寧壽宮要到暢春園,基本上胤禌那一迴折騰的紅棗,不拘送了哪兒的,她都給後院裏頭看著可能懷孕的女人喂了一顆,莊親王也非常配合地去努力耕耘。
但半年過去了,莊親王府依然冷冷清清,偶爾冒出來個惡心作嘔的侍妾吧,巴巴兒傳了太醫來,都是各種腸胃不適!
莊親王都快放棄那紅棗傳說了好嗎!結果三月初八,當今萬壽之日,毓慶宮忽然傳出喜訊,太子妃不隻生下了個足足六斤八兩的小阿哥,她還母子平安,那小阿哥還是個經過三輪禦醫驗證的“健壯極了,比暢春園小格格都健壯三分”的好小子!
莊親王福晉都等不及洗三,當天就遞牌子進宮賀喜,巴著老太後見著了小阿哥,雖然還是個皮膚紅紅臉蛋皺皺的小毛毛,可那胖胳膊那胖腿兒,一掙一蹬的多麽有勁兒啊!那小嘴兒一吮一吮的,卯足了勁兒吃奶的樣子又是多麽虎式啊!
莊親王福晉當場就羨慕得眼圈都紅了,迴了府裏更是大哭了一迴:
“要是咱們府裏頭能有這麽一個小阿哥,哪怕是個小格格呢,管他是誰肚子裏頭爬出來的,哪怕是最低賤的奴婢,我也願意拚著一張老臉去太後那兒給她鬧個側福晉,將她當作我們莊王府的大恩人供起來啊!”
忒麽滴這些年她容易麽她?才剛從草原上嫁過來的時候,還很是有一番“別讓狐媚子冒頭,就算男人終究攏不住一輩子,也要自己先省下嫡子才能由她們鬧騰”的心氣兒撐著,可一年兩年,眼看著十幾二十年過去了,莊親王福晉也早熄了打壓側室的心了好嗎!
這幾年她絕了自己生一個得期盼,更是盡心盡力地給側室調理著身子,但長生天在上,她也不知道背負了什麽樣的罪孽,居然,居然這般淒涼,別說庶子,連庶女都盼不來一個啊!
可看看人家太子妃,人家嫁進來還不到一年呢,自己腸子裏頭爬出來的大胖兒子都抱上啦!
莊親王福晉哭得大雨滂沱、豪邁無比,莊親王也忍不住彈了幾顆男兒淚,他也想要兒子啊,女兒也成,庶女都沒關係,可怎麽就這麽難呢?
偷偷說一句,雖然沒有大張旗鼓,但莊親王自己也很謹慎的,看了好幾個大夫、調理了許久身子,個個都說他身子倍兒棒,子嗣全無妨礙,可忒麽滴子女緣分就是不來啊!
莊親王發了狠:
“你和我哭有什麽用?不如去寧壽宮哭一迴,迴頭太子妃出了月子,毓慶宮也哭幾迴,不定太子妃吃的紅棗,和別處有什麽奇妙的不同呢?”
莊親王福晉一想也是,一抹臉,暫時省下許多眼淚——
轉頭就將太子妃哭得十分無奈,又問過太子,夫妻倆都不覺得這是什麽需要特別隱瞞的事情,便在寧壽宮,當著太後迴了莊親王福晉:
“我吃的棗子和前兒讓人送給福晉的,真沒什麽不同。硬要找出其中特別之處,大概就是,嗯,在疏峰軒喝了一杯紅棗茶,不過棗子也是一包裏頭拿出來的,我和太子爺都是親眼見著的,對了,還有貴妃母和宜妃母也喝了,都是一包棗子拿出來的棗子泡的茶。”
莊親王福晉一聽還真有些不同尋常之處,少不得細細問了,三杯茶都是誰泡的,用得什麽水,太子妃喝的和佟貴妃宜妃的又有什麽不同——
事無巨細到,太子妃那天穿了什麽衣服、那天包括之前一整個月甚至更久之前是否拜了什麽神求了什麽佛、那天在喝茶前後又吃喝了什麽等等等等,想得到的都問了。
也虧得莊親王福晉也是個博爾濟吉特氏,有太後和太妃的麵子在,問的時候也陪足了笑臉,太子妃產後又確實恢複得好、大胖兒子在懷又多加了幾點心情和耐心,才由得她這樣近乎盤問的一通囉嗦。
然後一轉頭,莊親王夫妻連等到康熙迴宮再請旨的耐心都沒有,直接求了太後懿旨開恩,就上疏峰軒來了!
帶足了各色珍貴禮品,說足了對著太後都未必有的諂媚奉承話,隻求一事:
讓賈嬌嬌、寶貝兒、乃至賈瑚,盡可能幫幫忙,重演當日太子妃一切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