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生請她們坐了,自己遠遠地在對麵下首坐下,慢慢攀談,了解她們需要什麽紙品。


    這人很有禮數呀,沈眉不禁暗讚。


    姨娘客氣地說,自家是做香粉與妝粉的,想要買各色花紙來包裝產品,之前在大相國寺廟會看過一些樣品,用了不錯,現在需要尋找更多花樣和更多供應。


    胡生麵露驚訝之色,顯然,用印花紙包裝產品,在這個時代仍是一種創新之舉,或者說是奢侈行為、以前沒人舍得這麽用法吧。


    但是他是做熟了生意的人,很快就斂去麵上異色,認真地聽起沈家的訴求來。


    聽了半日,他起身揀了各色紙張,叫小僮抬過一張桌子,放在沈眉母女麵前。


    “照您兩位方才所說,貴寶號所賣之物,基本是量少而精,但也仍要分出常貨與貴貨兩大類。所以,這裏有兩類紙,我各取——了一些,請兩位鑒賞。”


    胡生一邊說,一邊將紙張分開兩堆。


    “這一些叫砑花紙,乍看沒有印花,但仔細看,就能看到紙上暗紋。這乃是將柔韌的厚紙,用雕刻了山水或花草人物的花紋版,逐幅逐幅地進行磨壓,壓出隱起的立體暗紋,所以稱砑花紙。”


    沈眉拿過一張乳白的砑花紙,微微側向門外的光線,果然能見到上麵凸起的亭台樓閣暗紋,再拿過另一張象牙色的,則是牡丹富貴不斷頭卷草紋的。再拿起一張藕色的,則紙地本身已經做成燈芯絨那樣的細紋,再印出神仙故事圖案……


    每拿起一張都有驚喜,她不由驚歎這個時代印染技術已然如此發達。


    按沈眉的想法,自家的香粉無非是要分為精裝和簡裝兩大類,汴京裏貴人多,識貨的也多,所以精裝的當然要低調華麗,這些天青、茶色、象牙白和藕色等等幾種淨色的砑花紙,真是恰到好處。


    胡生見狀微微一笑,又說:“隻是這砑花紙出產不多,價格也貴,小娘子所要的日常那個……,嗯,‘包裝’是吧……”


    說到“包裝”二字,他口吃了一下,顯然不太習慣沈眉使用的這個新詞,頓了一頓才接著往下說:“在下建議看一看這款粉蠟紙。”


    他將另一堆紙逐張掀起:“這是我們湖州凝霜堂出的粉蠟紙,紙質光潤細膩,厚薄適中,而且所染的花色也算得上雅致,這淡藍色的是流雲紋,墨色的是鬆花紋,青翠的是水鳥紋,金色的是流沙紋,絳色的是卷草西番蓮,淡紅的是桃花滿天……價格比方才那砑花紙便宜不少。”


    看胡生口中麻利地報出一串串紙名,沈眉不由有點好笑,卻也覺得這人待客熱情誠懇。


    她問:“請教胡先生,這粉蠟紙結實程度如何,如果反複折疊,是否會斷裂開,或者破損毛邊?”


    “二位盡管放心,這粉蠟紙,乃是在前代填粉紙的基礎上,又揉合了蠟紙的工藝,所以平滑細密,可曆久而堅韌如新。如若描金措銀,則這紙還要貴過砑花紙呢,但隻是尋常染色花紋,卻並不太貴。如貴寶號用得多時,價錢盡好商量的。”胡生笑著說道。


    沈眉和姨娘對視一眼,這簡裝要的就是成本不高,但看著卻要顯得足夠花巧用心,這位胡先生推薦的粉蠟紙正是再好不過了。


    沈眉又問:“請教胡生生,我家貨物裏用著這紙包裝的,有丸狀的,也有散粉狀的,在用這些印花紙之前,似有一層薄紙先裹著好些,不知可有推薦?”


    胡生點點頭,立刻起身又去拿了兩種白色的半透明紙過來:“左邊這種是蒲州出的薄白紙,右邊這種,則是臨川出的滑薄紙,兩樣均是輕薄軟滑,而且不滲不漏,裝散粉極是相宜的。”


    沈眉看時,果然纖維交錯均勻,質地輕滑柔韌,非常適合作為包裝內層,區別隻是一種較為潔白,一種則是米色的。


    胡生又說:“如果小娘子覺得為防潮起見,還要再保險些,小店也可以在紙上過一層蠟,但如果貨品儲存時間不長,在下以為並不須多此一舉。”


    沈眉此時方覺得這位胡先生極為了不起,短短小半日交談,就完全能明白她們需要什麽,給的建議也相當到位。


    她不禁認真端詳起眼前這人,見他將近三十歲年紀,沒有留須,五官並不出眾,隻是眼睛黑白分明,顯得奕奕有神。


    見沈眉看自己,胡生自失地一笑,說:“在下班門弄斧,讓兩位見笑了。”


    吉姨娘忙說豈敢,我們隻是想當然,事先也並不確知要買什麽,沒想到先生這裏果然貨色齊備,倒是開了我們眼界。


    胡生占了穿儒服的便宜,時常被人叫先生的,所以對於沈家母女叫他先生,倒也不以為異,隻是謙遜了幾句,又說:


    “晚生祖居湖州,世代做裝裱與筆墨紙張生意,也曾讀過幾本書,隻是科舉不成,流寓京城,隻好重拾舊業,如今又兼著做些刻書與印書的事。將來還要請貴寶號多多照顧我的生意。”


    沈眉請胡生將各色紙樣都取一張包好,又問胡生可有更厚的紙張。


    胡生答道:“有,有,請柬用的箋紙便都是厚紙,卻又有不同厚度之分,小娘子要的是花箋還是素箋?”


    沈眉看時,果然有厚到足可做紙盒的,更是滿意,當下取了一張素白小箋紙,折了一個麥當勞蘋果派的包裝紙殼,給胡先生看。


    胡生立時明白,道:“妙極妙極,這位小娘子真是錦秀心腸,這紙函極精妙,且是省紙又省工力。”


    胡先生此時已大致明白自己遇到了一個成長型的新主顧,未來大有開發前景,便滿麵堆歡地說:


    “在下明白了,想來貴店將來不時還有新品種要用著這新……,呃‘包裝’……的,在下倒是有意奉陪到底,隻要貴號有需求,自當竭力代為搜尋。這箋紙,兩位可以每樣多取一些迴去試用,看何種合適。便是那砑花紙與粉蠟紙,有何花色要求,也是可以隨時訂做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香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玉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玉樓並收藏大宋香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