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付氏嚇的一驚,直接從椅子上彈了起來,小付氏也急忙過去攙住自己的婆婆,婆媳兩個緊緊的盯著刑薇,幾乎異口同聲的道;“你這是什麽意思?”兩人說完,忽然意識到相互之間這麽貼近,又條件反射的各自分開,因為太猛,好懸摔倒在地。


    邢薇急忙伸手拉了她們一把,三人借勢都站穩了,邢薇也不放手,隻輕聲道:“我隻說一遍,以後再也不提了,這也是張老太爺的忠告,聽不聽的由著你們,反正出了這門我是不認的,”邢薇鄭重其事的道,為了增加可信度,又把張老爺子拉來墊背,反正那位老人家身為帝師,又跟路太君有過實際的接觸,若是路太君沒有過什麽許諾或者安排,他們也不會把心愛的小女兒嫁給賈赦。“我們太夫人一直想要改換門庭,不讓我們老爺習武從軍是其中之一,給老爺娶文官女更是,不料,我婆婆她,----不過,我們老太君從及早的時候就漸漸開始疏遠勳貴們了,這從哪些舊例賬冊就可以反映出來,我們家還迴去的禮物,隻得他們八成。”太直接了肯定不行,路太君行的是慢慢疏遠之策,當家主母誰不是人精,明知道你“瞧他不上”還上杆子巴結不成,況勳貴人家從來都是傲氣淩人的,不直接打上門,已經算是顧念老交情了。


    “原來如此,”老付氏算是明白了為何路太君在的時候,跟那些老勳貴們為何會走動的會越來越少,先她還以為路太君年紀大了懶得走動,或者嫌棄媳婦入宮給人做了奶媽子嫌丟人不願意出門,原來還有這麽一說。“要不是你婆婆迴來,你們家現在恐怕跟他們也斷的差不多了。”老付氏歎息一聲,路太君也隱晦的點過她,可惜她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也是,他們出身不同,從始至終都知道抱著皇帝不放鬆,卻不知道,人心思變,這次變的不是自己,而是人家。


    包括公婆都看清了的道理,自己卻還沒有明白,否則他們也不會逼著賈敬讀書,甚至明知道他喜好丹藥卻也不很加阻止了,可惜公婆死的早,她什麽都沒有學會,如今虧得有邢氏指點才知道,若不然,寧國府會落得個什麽下場誰知道?“那我們現在要如何辦?”斷的太快了也不可能,溫水煮青蛙她們也沒有那個手段,他們也沒有一個文官的親家可以幫著指點迷津,如今可就指望著邢氏來出主意了。


    這婆媳二人都把邢薇當做了救世主一般,隻怪邢薇才入門幾個月,就把榮國府的大權接手不說,單從老賬冊裏都能夠窺出路太君的蛛絲馬跡,關鍵她還靠上了張家,那可是帝師,說是聖上肚子裏的蛔蟲也不錯的,有他指點著,榮國府絕對不會走錯半步,寧國府隻要聽話,緊跟著榮府就成。


    邢薇沒有想到自己短短的幾句話就把這對婆媳嚇成這樣,這也是家裏男人不成器鬧的毛病,女人到底是關在內宅,在能幹接觸的事物也有限,局限了眼光的長遠,她若不是多活一世,知道劇情的發展,一開始就掉進了溫柔鄉裏成了貴婦人,如今恐怕也在沾沾自喜的做著美夢。


    且她還得感謝自己穿越的時間極好,不說十年八年之後劇情開始的時候,就是三年五載的,賈赦和賈珍等人都定性難改,張老太爺作古,她就是有天大的忍耐,也不見得能掰正賈赦----邢薇極明白,賈赦會改的這麽快,完全是張家老爺子的功勞,賈赦怕他可比任何人都甚。


    同理,沒有老付氏,賈珍這裏,邢薇也不敢動心思,那小子,唉,也不知道是不是斜著眼睛看女人成了習慣,那次宗族會上,怎麽瞧著他看自己的眼神不對呢?


    邢薇當然不會跟這對婆媳說這些,隻要她們知道了怕就行。“原來老太太沒提我也沒有太在意勳貴們會如何,我先前並沒有跟他們多打過交道,老太太說了,我也意識到突然斷了不大可能,尤其還有史家在,可就這麽被他們牽連了又實在不甘心。”八王四公裏麵雖說賈家還劃歸其中,可賈家如今卻是最不成器的一個,因為男兒們不成器或誌不在此,大概也有先人們的原因,如今也漸漸的被人家疏遠了。


    那些人大多依舊活躍在朝堂,抱當今的大腿不算,還在尋下家,聖上正當年不說,如今又是和平年代,不會因為意外身死,你這麽折騰,不是給聖上點眼藥嗎?偏人家都習慣了,也認為太子十分的名正言順,他們靠上去,不僅不會得罪聖上,還會得到表揚?誰讓聖上從裏到外的都那麽稀罕太子呢?他們卻不知道,這位聖上大概是自開過以來頭一位長壽皇帝——原著中當了太上皇的大概就是他了。


    老付氏和小付氏到底見識比別人多些,經過刑薇指點,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亂世中長子金貴,可惜天下承平了,事情就會有所改變,隻這些人依舊認不清形式,自家也該尋尋機會跟這些人撇清關係了。


    “這可如何是好,什麽事情都不是一撮而就的,若是突然的就那麽斷了,也太······”丟人不說,還引人懷疑,聖上希望這些武官們劃清界限,卻絕對比不希望有人這麽明晃晃的說出來,否則他不就是一個昏君了?且同盟之約就被他們這麽輕易的斷了,以後誰還敢與他們結盟共患難?


    “現在就給勳貴發帖子,我也不是做不到,”榮國府地方夠大,多些人,多開幾桌罷了,並沒有多大的事情“隻我怕她們打起來,到時候就難以收場了。”文官和武將的經曆眼光政見各有不同,連帶著她們的家眷也很難坐到一起。


    文官家眷們組織的這種慈善活動,在功勳之家就是沽名釣譽;武官家宅之亂、兒孫不成器,從來就被文官家眷們嗤之以鼻;這些都是女人們時常聊到的話題,包括穿衣打扮,她們都有各自的品味,互相看對方不順眼,刑薇就是有天大的調和能力,也不敢貿然的把她們都放在一起。


    不說別人,自己當初還有景氏帶著,就被人明朝暗諷的恥笑過多迴,那時候自己並不以為自己是賈家的一份子,對那些話可以左耳進右耳出,如今心境不同了,再迴頭想想也是生氣,自己都受不了的事情,你打算讓誰去忍讓誰?


    要不是時事所逼,邢薇真想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偏人生就是如此,不可能事事如意,自己又極倒黴的成了邢夫人,就隻好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和耐心盡量的去安排調停。


    “大不了把她們分開,”小付氏月兌口而出,卻見婆婆和邢氏都看著她,急忙道:“我胡亂說的。”羞愧的低下了頭。


    “不是,分開她們是個好主意,”邢薇道,“隻是,如何分,都在榮國府的話,無論如何也分不開的。”榮國府地方夠大,卻不好真的把客人隔開,連個照麵都不讓人打,這不合禮儀,不管是主人還是客人,都做不出來這樣的事情。


    小付氏見邢薇肯定了她的意見,才含羞道:“我說是咱們兩府一起辦,這樣分開就不會有問題了。”榮寧二府本是同脈,一同舉辦慈善會既不會讓人笑話,還會令人誇讚,還解決了眼前麵臨的問題,關鍵還讓從來沒有招待過勳貴的邢薇可以月兌身出來招待文官家眷們,再者,寧國府也參與了進來,裏子麵子都有了。


    老付氏看了小付氏一眼,都說一孕傻三年,這丫頭生了孩子反而機靈了,到底是有了兒子,知道處處給他撈好處,點了點頭,道;“迴頭你過去幫你嬸嬸的忙,家裏這邊就不用你管了,”這是要小付氏借機跟文官家眷們打好關係,寧府也要邁開重要的一步了。


    不止小付氏興奮,婆婆終於肯定她了,以往這種家族式的活動,她幾乎都是被排斥在外的,“娘放心,我會好好跟著嬸嬸學的,”邢薇也高興,孤軍奮戰總是寂寞,多拉一個同盟肩上的擔子似乎都輕了幾分。“那您這邊可不又······”剛才還說跟勳貴們漸漸擺月兌關係,這樣拖著,什麽時候是個頭。


    “放心,”老付氏心有成竹的笑了笑,“我已經有了主意,你到時候隻管多照應著你侄兒媳婦些,我就承情了。”


    既然已經做好了決定,寧國府也就行動起來,這次由她們發帖,雖然帖子上也注明了寧榮二府合辦,卻也注明勳貴人家的活動地點在寧府,文官家眷在榮府,不止賈母沒有了話說,就連接到帖子的人家也十分滿意。


    寧府作為族長之家,人口也簡單,可花園子卻是祖輩們開府時候就修好了的,雖說沒有後來的奢華大氣,卻也不丟人,下人們也經常應對一些酒席宴飲,有老付氏坐鎮,雖然晚了許多日子,可事情有條不紊的都安排妥當了。


    兩府同時宴客,還是慈善會,這是自榮寧二府自開府以來都沒有的熱鬧榮幸,邢薇有了小付氏幫忙,又有景氏帶隊幫襯,辦的雖說不算是出挑,卻也絕對的成功,尤其是賈赦後來送迴來幾件玻璃製品,把宴會直接推向了*,不為別的,這次邢薇沒有按照往常的慣例,大家把各自的東西拿來了直接入庫即可,而是推出了拍賣會的形式,大家有喜歡的,價高者得,變現成銀子出來,直接就可以拿來給人做慈善了----省的入了庫的東西將來變成銀子,多了少了的多一道手續不說還惹人猜疑。


    大家頭一次經曆這樣樣的拍賣形式,有的人家為了出風頭,拿出來的東西也都是不錯的,尤其是一些清貧的文官家眷,這樣的聚會多了,有些就開始掏老底或嫁妝了,一些個東西因為這樣的捐贈流落了出去,實在是有些心疼也丟人,既然有收迴的機會,不約而同的,又會出些銀子給重新買迴去。


    原來捐了入庫的東西大多送給了當鋪折價變銀,實際上所得的利益很少,即見原主有出銀子買自家東西的,也不跟她爭,——於是便花了少量的銀子又重新買了迴去,(當然,比當鋪給的要多些)於是大家各自歡喜。


    寧國府事先得了邢薇的流程單子,走的形式差不多,四王八公頭一次參加這樣的聚會,為了麵子也拿了不錯的東西來,又各個都是有錢的主——因此,雖然接到帖子的人不多,可也辦的轟轟烈烈,最後所得的銀子總價值反而超過了榮國府這邊,過後又被勳貴們恥笑了一通。


    邢薇倒也顧不得這些了,自己這次聚會舉行的還算是成功,大家也參加了她和賈赦現在的住處,如賈赦所想,宴會還未舉行完,賈政的偽君子形象已經傳了出去,自然也知道了上次邢薇未參加慈善會的原委。


    賈母原來是要出來見客的,隻聽說勳貴人家都在寧國府,她也不願意見老付氏,最終還是未去,隻勉強的出來露了一麵了事。


    這也坐實了賈母偏心的傳聞,這種時候,就算是婆媳之間有些什麽,為了家族名聲,也不會當眾拆台——賈府真是奇葩,邢薇被賈母厭棄可以說是看不上她的出身,可寧國府的姑侄婆媳也鬧意見,真真是讓人無語。


    不過參加過聚會的人很快就發現,這小付氏竟然像榮國府的媳婦般,日後但凡刑薇出門,必小心謹慎的跟著一起,舉止雖說有些小家子氣,卻也並不令人討厭,想到她有那麽一個婆婆、丈夫,同情心泛濫的女人們也漸漸的接受了她,以後再發帖子,也會再給她一張。


    老付氏手拿請帖,臉上泛起了苦笑:“咱們榮寧二府,以後竟要靠女人不成?”想到寧府的賈政、王氏,老付氏又給小付氏道:“珍兒房裏的人,你看著不老實的就發落了吧,留下的也給她們灌碗藥,你再多容幾日,等過幾天,我見了赦哥,求他幫著給珍哥尋個差事,剩下的就可以都打發了。”兒子多了又如何,榮國府的兄弟倆可是一母同胞,可看二房幹的事情,說是仇人也不為過了,現在珍兒就這麽一個蓉兒,萬一生出庶子來,隔了娘肚子的,誰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


    老付氏想想都覺得後怕,別為了莫須有的孫子再把這個現成的給折了進去,榮府的賈瑚可不就是現成的例子,再說了,那些賤種子肚子裏出來的東西,那有她的蓉兒金貴,怎麽著那也有她付氏一半的血脈。


    小付氏跟老付氏的矛盾倒不全是為了給賈珍女人的多少,主要還是賈珍其他女人肚子裏生不生孩子的問題,小付氏早就想開了,隻打算一心養兒子的,卻不料突然柳暗花明起來,這算不算是意外的驚喜,小付氏哽咽著叫了一聲,“娘,”撲到在老付氏懷裏痛哭起來,本來就是姑侄,從前兩人也是極為親密的,說開了,便比先前還覺得更進了一層,老付氏拍著小付氏的肩膀,安慰道:“我也是擔心蓉哥單薄,想他多幾個兄弟幫襯,你是知道的,咱們靠武起家,就怕那一天他突然被拉上了戰場,若有個萬一,苦的還不是咱們,若是有個兄弟,他也不用非要親自上戰場了,”老付氏頓了頓,“不過我也忘記了,如今已經是平和年代了,很用不著我們,像咱們家這樣一個兒子卻也剛好,不落得人猜忌不說,咱們的蓉哥將來也好娶媳婦不是?”不管是勳貴還是文官,那家裏隻要有庶子女的,多多少少的,都會有些紛爭,像寧國府這樣,每代隻有一個,婆婆、媳婦又和睦的,將來給孫子找媳婦,也多一個籌石馬,應該不會再發生他爹娶媳婦時候被人嫌棄,不得不迴娘家聘娶侄女的事情了。


    婆媳兩個說到給蓉哥娶媳婦,不約而同的又笑了,小付氏也知道婆婆並不是嫌棄她,再說,也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在蓉兒身上,她比老付氏更用心,想了想,道:“娘,我想迴頭求求嬸嬸,讓蓉兒去張家陪著他璉叔叔去讀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邢夫人逆推紅樓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麗的貓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麗的貓兒並收藏邢夫人逆推紅樓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