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城,黑雲壓城城欲摧。
各色人等匆忙奔走,各路信使滿天飛。朝官匆匆進宮,光明殿中一片肅穆。太子雲明臨朝,於龍椅旁擱置了一張雕著四爪金龍的黑檀木大方椅。雲明端坐其上,神情嚴肅,臉上似有悲容。
朝臣們大禮參拜,跪,稽首,卻不伏地,區別於拜見皇帝的大禮。百官分立兩旁,躬身臨訓。雲明環視眾人,沉默片刻,悲聲起,聲音喑啞,“皇上為奸人所害,身中巨毒,身不能動,口不能言,我已亂了方寸,請諸卿有以教我。”
朝堂上一時靜極,針落可聞。
片刻後,一聲聲驚唿響起,“這怎麽可能?”“如何是好?”“太醫可有良方?”早已得了消息心知肚明的,或是剛得消息的官員,臉上神情各異,議論紛紛。
雲明抬抬手,一旁的內侍太臨高唱道:“肅靜!”
`
劉林生快人一步,走到堂中,躬身道:“太子殿下,此案非同小可,臣請立即著三司會審,務必尋出真兇。”
盛夏緊跟著出班,“臣附議。”
“太子殿下,可著太醫會診,皇上什麽時日可以醒轉?”問話的是禮部侍郎斐文然。
雲明輕拭眼角淚花,悲容未斂,“已令太醫院所有太醫去西山獵場,還沒有消息過來。孫太醫診治了,隻說父皇入毒已深,一時不能醒轉。就是醒轉了,恐怕也是口不能言。身不能動。”說完,淚已下,隻是垂頭掩麵不語。
劉林生和盛夏不動聲色地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裏的焦急。雲明不開口,兩人就不能借故離開,接下來的戲碼兩人已預想到了——勸進。
果然,雲明話音一落,禮部侍郎斐文然緊跟著跪下,“國不可一日無君,皇上不能視事。理當有儲君繼大統,以安萬民之心。”
“臣附議。”“臣附議。”“臣等附議。”一時百官拜下,顯然早已上下串聯。隻等一人振臂一唿,應者雲集。
朝堂之上,隻剩三五個重臣還站著。雲明終於抬起頭來,目光落在這幾個重臣身上。微微一凝。然後失聲痛哭道:“明年少德薄,國事雖艱,卻不敢擅自專權,明雖得父皇信重,戰戰兢兢用心國事,多賴眾卿扶持,未有大錯,但如何能在此時承繼帝位。諸位臣工。明當如何行事,方不負皇恩。不負君父?”
禮部尚書,前太子詹事李守義,在皇帝罷免了原先的禮部尚書後,被皇帝任命為新的禮部尚書。李守義大月複便便,一向笑容可掬。此時目光如刀,身形穩如泰山,“太子殿下不宜進皇帝位。你們這些朝官,食君俸祿,卻是狗屁不通。皇上尚在,你們置太子殿下於何地?殿下如聽你等胡說,必為天下人所笑所惡所棄,君父尚在竊為國,不忠不孝不義,無恥之極,你們為了自家官身,陷太子於不義,無恥之極!”
雲明雙眼赤紅,臉色時青時白。這個該死的李守義,他不過是假裝推辭,再由百官再次勸進,如此兩三次,自可成事。
盛夏再次出班進奏,“太子殿下,李尚書所言雖有理,但此多事之秋,殿下可暫行君主事。皇上醒轉之時,必會體察太子的良苦用心。”此時若不給雲明台階下,他們這幾個重臣怕是都要被投到監牢裏去論禮了。
雲明神色緩了緩,“盛大人所言極是,退朝。”他知道自己操之過急了,再過幾日,皇帝沒有好轉,才是最佳時機。今日權當一次試探。雲明拂袖而去,留下百官麵麵相覷。
“李大人高風亮節,我等都是無恥小人。李大人可走好了,風高愈急,可別被刮走了。”斐文然冷笑道。
“對上官不敬,你斐文然好大的膽子。我倒是小瞧你了。”李守義笑容可掬,“原以為看見一條狗,這路一窄,瞧著倒有幾分狼模樣。”
斐文然氣得渾身發抖,手指著他一時說不出話來。李守義大月複便便地走了,外八字步,官威十足。
劉林生和盛夏出了宮,各自騎了馬,直奔西山獵場。
雲風接到消息後,一拳擊碎了矮幾,“雲明,雲明。”恨得咬牙切齒。暗殺兄弟已是不義,毒害君父更是不孝,大華以孝治天下,這簡直豬狗不如。
樓池月暗自吐一口氣,還算沒有到最壞結局,否則雲明登基,他占了正統名份,這清君側隻能成為謀朝篡位了。樓池月拍拍雲風的背,“權利使人瘋狂,你早該預料到。為這等人動怒,犯不上。”
“池月。”雲風緊緊攥住她的手,憤怒中有些茫然,“隻要你在我身邊,我就不會成為他那樣的人。一定不會!”
“你不會。雲明踏上那條路之初,就帶了血腥,他一步步走進去,越陷越深。或許,連他自己都不肯相信,當初的雲明成了如今這副模樣。”樓池月雖然視雲明為必殺之敵,但她仍然記得在國子監,第一次見到雲明時,他的溫潤儒雅。“時也,命也,自己選得路隻能自己負責。”
是日,雲風下令全軍全速前進,日夜兼程,務必在兩日內趕到京郊。
幾十隻信鴿飛向四方,一道道軍令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出去。
衛中行下了軍令後,再次來到雲風麵前,“王爺,皇上在西山獵場,我們自西門攻城,恐怕會正麵對上禁衛軍。”
雲風剛要開口,樓池月搶先道:“大將軍思慮周全,改為南門,入城後,直入南厥門,道路通達寬敞,正適合大軍團作戰。”
雲風點頭,“軍師之言正是。”
衛中行領命去了。
雲風若有所思,“池月,莫非你憂心封統領?”
樓池月先是搖搖頭,然後又點點頭,“無論是李驍軍,還是封四德,還有和祿,他們都不願背上背叛皇上之名。他們之所以會站在我們這邊,除了人情世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並沒有想過謀朝篡位。如果我們從西門攻入,那等若逼封四德站在我們這邊。即使他肯,心裏必然不痛快。封四德能統領十萬禁軍,其才智必有過人之處。禁軍都是驕兵悍將,每個將士後麵的背景錯綜複雜,可比邊軍難掌控多了。將來李驍軍退下,他可是你的擎天柱,不可令其離心。”
雲風笑道:“有池月一人,足矣。”(未完待續。)
各色人等匆忙奔走,各路信使滿天飛。朝官匆匆進宮,光明殿中一片肅穆。太子雲明臨朝,於龍椅旁擱置了一張雕著四爪金龍的黑檀木大方椅。雲明端坐其上,神情嚴肅,臉上似有悲容。
朝臣們大禮參拜,跪,稽首,卻不伏地,區別於拜見皇帝的大禮。百官分立兩旁,躬身臨訓。雲明環視眾人,沉默片刻,悲聲起,聲音喑啞,“皇上為奸人所害,身中巨毒,身不能動,口不能言,我已亂了方寸,請諸卿有以教我。”
朝堂上一時靜極,針落可聞。
片刻後,一聲聲驚唿響起,“這怎麽可能?”“如何是好?”“太醫可有良方?”早已得了消息心知肚明的,或是剛得消息的官員,臉上神情各異,議論紛紛。
雲明抬抬手,一旁的內侍太臨高唱道:“肅靜!”
`
劉林生快人一步,走到堂中,躬身道:“太子殿下,此案非同小可,臣請立即著三司會審,務必尋出真兇。”
盛夏緊跟著出班,“臣附議。”
“太子殿下,可著太醫會診,皇上什麽時日可以醒轉?”問話的是禮部侍郎斐文然。
雲明輕拭眼角淚花,悲容未斂,“已令太醫院所有太醫去西山獵場,還沒有消息過來。孫太醫診治了,隻說父皇入毒已深,一時不能醒轉。就是醒轉了,恐怕也是口不能言。身不能動。”說完,淚已下,隻是垂頭掩麵不語。
劉林生和盛夏不動聲色地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裏的焦急。雲明不開口,兩人就不能借故離開,接下來的戲碼兩人已預想到了——勸進。
果然,雲明話音一落,禮部侍郎斐文然緊跟著跪下,“國不可一日無君,皇上不能視事。理當有儲君繼大統,以安萬民之心。”
“臣附議。”“臣附議。”“臣等附議。”一時百官拜下,顯然早已上下串聯。隻等一人振臂一唿,應者雲集。
朝堂之上,隻剩三五個重臣還站著。雲明終於抬起頭來,目光落在這幾個重臣身上。微微一凝。然後失聲痛哭道:“明年少德薄,國事雖艱,卻不敢擅自專權,明雖得父皇信重,戰戰兢兢用心國事,多賴眾卿扶持,未有大錯,但如何能在此時承繼帝位。諸位臣工。明當如何行事,方不負皇恩。不負君父?”
禮部尚書,前太子詹事李守義,在皇帝罷免了原先的禮部尚書後,被皇帝任命為新的禮部尚書。李守義大月複便便,一向笑容可掬。此時目光如刀,身形穩如泰山,“太子殿下不宜進皇帝位。你們這些朝官,食君俸祿,卻是狗屁不通。皇上尚在,你們置太子殿下於何地?殿下如聽你等胡說,必為天下人所笑所惡所棄,君父尚在竊為國,不忠不孝不義,無恥之極,你們為了自家官身,陷太子於不義,無恥之極!”
雲明雙眼赤紅,臉色時青時白。這個該死的李守義,他不過是假裝推辭,再由百官再次勸進,如此兩三次,自可成事。
盛夏再次出班進奏,“太子殿下,李尚書所言雖有理,但此多事之秋,殿下可暫行君主事。皇上醒轉之時,必會體察太子的良苦用心。”此時若不給雲明台階下,他們這幾個重臣怕是都要被投到監牢裏去論禮了。
雲明神色緩了緩,“盛大人所言極是,退朝。”他知道自己操之過急了,再過幾日,皇帝沒有好轉,才是最佳時機。今日權當一次試探。雲明拂袖而去,留下百官麵麵相覷。
“李大人高風亮節,我等都是無恥小人。李大人可走好了,風高愈急,可別被刮走了。”斐文然冷笑道。
“對上官不敬,你斐文然好大的膽子。我倒是小瞧你了。”李守義笑容可掬,“原以為看見一條狗,這路一窄,瞧著倒有幾分狼模樣。”
斐文然氣得渾身發抖,手指著他一時說不出話來。李守義大月複便便地走了,外八字步,官威十足。
劉林生和盛夏出了宮,各自騎了馬,直奔西山獵場。
雲風接到消息後,一拳擊碎了矮幾,“雲明,雲明。”恨得咬牙切齒。暗殺兄弟已是不義,毒害君父更是不孝,大華以孝治天下,這簡直豬狗不如。
樓池月暗自吐一口氣,還算沒有到最壞結局,否則雲明登基,他占了正統名份,這清君側隻能成為謀朝篡位了。樓池月拍拍雲風的背,“權利使人瘋狂,你早該預料到。為這等人動怒,犯不上。”
“池月。”雲風緊緊攥住她的手,憤怒中有些茫然,“隻要你在我身邊,我就不會成為他那樣的人。一定不會!”
“你不會。雲明踏上那條路之初,就帶了血腥,他一步步走進去,越陷越深。或許,連他自己都不肯相信,當初的雲明成了如今這副模樣。”樓池月雖然視雲明為必殺之敵,但她仍然記得在國子監,第一次見到雲明時,他的溫潤儒雅。“時也,命也,自己選得路隻能自己負責。”
是日,雲風下令全軍全速前進,日夜兼程,務必在兩日內趕到京郊。
幾十隻信鴿飛向四方,一道道軍令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出去。
衛中行下了軍令後,再次來到雲風麵前,“王爺,皇上在西山獵場,我們自西門攻城,恐怕會正麵對上禁衛軍。”
雲風剛要開口,樓池月搶先道:“大將軍思慮周全,改為南門,入城後,直入南厥門,道路通達寬敞,正適合大軍團作戰。”
雲風點頭,“軍師之言正是。”
衛中行領命去了。
雲風若有所思,“池月,莫非你憂心封統領?”
樓池月先是搖搖頭,然後又點點頭,“無論是李驍軍,還是封四德,還有和祿,他們都不願背上背叛皇上之名。他們之所以會站在我們這邊,除了人情世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並沒有想過謀朝篡位。如果我們從西門攻入,那等若逼封四德站在我們這邊。即使他肯,心裏必然不痛快。封四德能統領十萬禁軍,其才智必有過人之處。禁軍都是驕兵悍將,每個將士後麵的背景錯綜複雜,可比邊軍難掌控多了。將來李驍軍退下,他可是你的擎天柱,不可令其離心。”
雲風笑道:“有池月一人,足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