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池月索性起來,去了茶房要了盆炭火,又到小廚房要了一罐鹽。想了想,又搬出自己的小藥箱,自從上次受了杖刑以後,她就從雲風那裏要了些常備藥。
“池月。”有人敲門。
樓池月開門一看,是林嬤嬤,忙讓進屋。“嬤嬤怎有閑暇?”
林嬤嬤給她送來了賢妃娘娘的賞賜。樓池月照舊要送一份給她,林嬤嬤卻推了,“這是姑娘拿命搏來的,老身不能收。”
原來嘉柔哭著自睡夢中驚醒,一直叫著。賢妃以為她夢到雲顏,便安慰她。嘉柔哭著把樓池月怎麽拚命殺了一個殺手,又怎麽騎了馬引走兩個殺手的經過說了。
賢妃聽她叫樓池月自然不高興,又想著嘉柔這次遇險,就想著教她知道防人之心,所以她冷著臉道:“嘉柔,那本是她身為奴婢的本份,若你們受了一絲傷害,她活~得了嗎?還有,你怎麽知道,她奪了馬去不是為了逃走?你也不小了,應當知道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
嘉柔不哭了,奇怪地看著她的母妃,怔怔了半天,忽然道:“出嫁時,對著鏡子說了句奇怪的話,我一直都記著。說,‘這座皇宮裏不是沒有高貴的人,而是被你們一點點抹殺了。’我一直不明白,那時候太奇怪了,我都不記得的樣子了,可我一直記著這句話。今天我明白了,母妃,你是想我走出這座皇宮的時候,也說這句話,是嗎?”。
賢妃端木靜整個人都顫抖起來,她還記得雲顏出宮時是高昂著頭走出去的,沒有向她這個親生母親拜別。
“太子哥哥也是因為這句話被關起來的,是嗎?”。嘉柔似乎一下子長大了,從她母妃的榻上爬下來,赤著腳就要迴自己的偏殿。
端木靖一下抱住她,淚如雨下,“囡囡,母妃錯了,母妃錯了。”然後當著嘉柔的麵賞賜了樓池月,並且許下承諾,以後嘉柔可以私下裏叫樓池月。這才讓嘉柔臉上有了笑容。
起風了,一道閃電劃過夜幕,一聲驚雷炸響天空。已經晴了半個月的京都,迎來了一場不期而至的雷雨。
一騎騎羽林飛騎急馳而過,一道道指令通報下去。
皇城四區一百零八坊裏城防兵被勒令隻準在坊裏巡查,沒有皇命不得越坊集結。
雲正躬身相謝,封四德苦笑一聲,然後一拱手,“我雖有機宜之權,去無調兵之權,我這就去請旨,但願還來得及。”
看著封四德匆匆離去的身影,雲正步入雨中,風雨交加,他能做的僅此而已。
鎮國侯府,朱紅的大門在昏暗的燈下顯得暗沉,門廊上隻有高懸的兩盞氣死風燈在風中飄搖。大門緊閉,連一個護衛也沒有。府內一片安靜,沒有一個下人走動,隻聽到風聲雨聲吹打著疏林竹葉簌簌作響。
書房內,鎮國侯爺謝兆林坐在燭光的陰影裏,神色陰晴不定,手裏捏著一張紙條,看了又看。
這張紙條是宮中羽林衛剛剛送來的,紙條上隻有十個字:“不得妄動,靜候佳音——雲正。”字跡確是睿親王的無疑,何況來人還有睿親王的身份腰牌。
“侯爺,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前朝的巫蠱案,被夷滅九族的還少嗎?”。說話的是太子府長史,主張拚死一搏的。
此時書房中坐著的,除了侯爺的心月複,就是太子府的親信。
“既有睿親王手書,侯爺,我們不防再等一等。皇上拘禁了太子,圈禁了東宮,可是卻沒對太子府六率暫行拘押,這事透著蹊蹺。這有兩種可能,皇上雖有疑心卻不相信太子會謀逆,所以沒動太子六率。第二種可能,皇上等著太子六率有所動作,可一擒而獲。侯爺,無論哪一種,我們都不可輕動啊。”太子詹事冷靜自持,是反對兵行險招的。
“那睿親王巴不得太子倒黴呢,他就最有可能成為太子了。身為皇子,哪個不盯著那把龍椅。”又一武夫看似粗魯的話語直刺人心。
謝兆林把手中的紙條和太子妃的求救血書一同放進燭火中燒為灰燼。他終於下了決斷,“等!”
他知道皇上已經張好了網,就等著他們往裏跳。比起女兒的性命、太子的性命,他更在意的是謝家滿門的性命。隻要他不動,皇上沒有理由殺一個自己親封的鎮國侯。
皇宮與皇城之間有兩百多米的道路作為隔離帶。一隊十人的禁衛身穿蓑衣,頭戴鬥笠,正在巡防,每隔五百米就有這樣一支小隊。
東輝門,城牆下。
一支從東向西的小隊迎麵碰上另一支自西而東的小隊,同樣蓑衣鬥笠,瞧不清麵目。
“口令!”
刀光起,血雨飛。
“敵襲!”
一聲驚唿,一束焰火騰空而起。
馬蹄聲碎,雨水飛濺,火光湮滅,人頭飛起……
火把再次燃起,仆倒在地的禁衛放下手中刀慢慢站起,沒有人頭的死屍就是刺客。這是他們事先約定的方案。每個城門口藏了五百羽林飛騎。一遇敵襲,立即放出信號彈,飛騎一到,扔掉火把,禁衛仆倒在地,騎兵挾著飛速而來的衝力,一刀便可將來敵斬首。
東輝門總共有五支小隊遇襲,但在羽林飛騎下,頃刻間人頭落地。屍體和人頭被羽林軍帶走,雨水一衝,血跡全無,宮城下又恢複平靜,一如什麽都沒發生。
“可有?”
“身上沒有任何可查身份的痕跡,除了一個,右胳膊肩下三寸之處有個新的燙疤。”
“哦,這是太子六率敢戰士刺青的地方,似是而非,很高明呀,他們選擇東輝門,是想營救圈禁在東宮內的人嗎?隻派了五十人,格局小了些。”羽林衛左郎將有些不屑地撇撇嘴,“繼續警戒,我去通報給統領大人。”
勤政殿,皇上理政的書房,一身濕衣的劉林生,略顯肥胖的大理寺卿盛夏,正聽和祿講述皇子被刺案和巫蠱案。
“朕命你二人和封四德三人共同協理,徹查此案。”皇上端坐其上,威嚴煌煌,絲毫不見困倦之色。
“皇上,臣奏請一人協理此案。因世涉太子妃,牽連後宮,臣請一女官協理此案。”
“劉卿舉薦哪個女官?”皇上顯然讚同他的話,倒是對他舉薦之人略有好奇,能得劉林生舉薦的人,應在斷案上有些才能。
“據犬子力薦,她曾幫助臣斷下一案,臣因而得知她在斷案上極有天賦。此女是嘉柔公主的侍讀樓池月。請皇上恩準。”
“既然劉卿力薦,朕就恩準了,讓她暫領司正一職,協理此案。兩位愛卿,用心辦差,朕要聽實話,要有實據。”
“臣等領旨。”劉林生、盛夏退下。
第二天,樓池月一身嶄新的朱色司正女官服,神采飛揚,香氣飄飄地出現在眾人麵前。
“池月。”有人敲門。
樓池月開門一看,是林嬤嬤,忙讓進屋。“嬤嬤怎有閑暇?”
林嬤嬤給她送來了賢妃娘娘的賞賜。樓池月照舊要送一份給她,林嬤嬤卻推了,“這是姑娘拿命搏來的,老身不能收。”
原來嘉柔哭著自睡夢中驚醒,一直叫著。賢妃以為她夢到雲顏,便安慰她。嘉柔哭著把樓池月怎麽拚命殺了一個殺手,又怎麽騎了馬引走兩個殺手的經過說了。
賢妃聽她叫樓池月自然不高興,又想著嘉柔這次遇險,就想著教她知道防人之心,所以她冷著臉道:“嘉柔,那本是她身為奴婢的本份,若你們受了一絲傷害,她活~得了嗎?還有,你怎麽知道,她奪了馬去不是為了逃走?你也不小了,應當知道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
嘉柔不哭了,奇怪地看著她的母妃,怔怔了半天,忽然道:“出嫁時,對著鏡子說了句奇怪的話,我一直都記著。說,‘這座皇宮裏不是沒有高貴的人,而是被你們一點點抹殺了。’我一直不明白,那時候太奇怪了,我都不記得的樣子了,可我一直記著這句話。今天我明白了,母妃,你是想我走出這座皇宮的時候,也說這句話,是嗎?”。
賢妃端木靜整個人都顫抖起來,她還記得雲顏出宮時是高昂著頭走出去的,沒有向她這個親生母親拜別。
“太子哥哥也是因為這句話被關起來的,是嗎?”。嘉柔似乎一下子長大了,從她母妃的榻上爬下來,赤著腳就要迴自己的偏殿。
端木靖一下抱住她,淚如雨下,“囡囡,母妃錯了,母妃錯了。”然後當著嘉柔的麵賞賜了樓池月,並且許下承諾,以後嘉柔可以私下裏叫樓池月。這才讓嘉柔臉上有了笑容。
起風了,一道閃電劃過夜幕,一聲驚雷炸響天空。已經晴了半個月的京都,迎來了一場不期而至的雷雨。
一騎騎羽林飛騎急馳而過,一道道指令通報下去。
皇城四區一百零八坊裏城防兵被勒令隻準在坊裏巡查,沒有皇命不得越坊集結。
雲正躬身相謝,封四德苦笑一聲,然後一拱手,“我雖有機宜之權,去無調兵之權,我這就去請旨,但願還來得及。”
看著封四德匆匆離去的身影,雲正步入雨中,風雨交加,他能做的僅此而已。
鎮國侯府,朱紅的大門在昏暗的燈下顯得暗沉,門廊上隻有高懸的兩盞氣死風燈在風中飄搖。大門緊閉,連一個護衛也沒有。府內一片安靜,沒有一個下人走動,隻聽到風聲雨聲吹打著疏林竹葉簌簌作響。
書房內,鎮國侯爺謝兆林坐在燭光的陰影裏,神色陰晴不定,手裏捏著一張紙條,看了又看。
這張紙條是宮中羽林衛剛剛送來的,紙條上隻有十個字:“不得妄動,靜候佳音——雲正。”字跡確是睿親王的無疑,何況來人還有睿親王的身份腰牌。
“侯爺,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前朝的巫蠱案,被夷滅九族的還少嗎?”。說話的是太子府長史,主張拚死一搏的。
此時書房中坐著的,除了侯爺的心月複,就是太子府的親信。
“既有睿親王手書,侯爺,我們不防再等一等。皇上拘禁了太子,圈禁了東宮,可是卻沒對太子府六率暫行拘押,這事透著蹊蹺。這有兩種可能,皇上雖有疑心卻不相信太子會謀逆,所以沒動太子六率。第二種可能,皇上等著太子六率有所動作,可一擒而獲。侯爺,無論哪一種,我們都不可輕動啊。”太子詹事冷靜自持,是反對兵行險招的。
“那睿親王巴不得太子倒黴呢,他就最有可能成為太子了。身為皇子,哪個不盯著那把龍椅。”又一武夫看似粗魯的話語直刺人心。
謝兆林把手中的紙條和太子妃的求救血書一同放進燭火中燒為灰燼。他終於下了決斷,“等!”
他知道皇上已經張好了網,就等著他們往裏跳。比起女兒的性命、太子的性命,他更在意的是謝家滿門的性命。隻要他不動,皇上沒有理由殺一個自己親封的鎮國侯。
皇宮與皇城之間有兩百多米的道路作為隔離帶。一隊十人的禁衛身穿蓑衣,頭戴鬥笠,正在巡防,每隔五百米就有這樣一支小隊。
東輝門,城牆下。
一支從東向西的小隊迎麵碰上另一支自西而東的小隊,同樣蓑衣鬥笠,瞧不清麵目。
“口令!”
刀光起,血雨飛。
“敵襲!”
一聲驚唿,一束焰火騰空而起。
馬蹄聲碎,雨水飛濺,火光湮滅,人頭飛起……
火把再次燃起,仆倒在地的禁衛放下手中刀慢慢站起,沒有人頭的死屍就是刺客。這是他們事先約定的方案。每個城門口藏了五百羽林飛騎。一遇敵襲,立即放出信號彈,飛騎一到,扔掉火把,禁衛仆倒在地,騎兵挾著飛速而來的衝力,一刀便可將來敵斬首。
東輝門總共有五支小隊遇襲,但在羽林飛騎下,頃刻間人頭落地。屍體和人頭被羽林軍帶走,雨水一衝,血跡全無,宮城下又恢複平靜,一如什麽都沒發生。
“可有?”
“身上沒有任何可查身份的痕跡,除了一個,右胳膊肩下三寸之處有個新的燙疤。”
“哦,這是太子六率敢戰士刺青的地方,似是而非,很高明呀,他們選擇東輝門,是想營救圈禁在東宮內的人嗎?隻派了五十人,格局小了些。”羽林衛左郎將有些不屑地撇撇嘴,“繼續警戒,我去通報給統領大人。”
勤政殿,皇上理政的書房,一身濕衣的劉林生,略顯肥胖的大理寺卿盛夏,正聽和祿講述皇子被刺案和巫蠱案。
“朕命你二人和封四德三人共同協理,徹查此案。”皇上端坐其上,威嚴煌煌,絲毫不見困倦之色。
“皇上,臣奏請一人協理此案。因世涉太子妃,牽連後宮,臣請一女官協理此案。”
“劉卿舉薦哪個女官?”皇上顯然讚同他的話,倒是對他舉薦之人略有好奇,能得劉林生舉薦的人,應在斷案上有些才能。
“據犬子力薦,她曾幫助臣斷下一案,臣因而得知她在斷案上極有天賦。此女是嘉柔公主的侍讀樓池月。請皇上恩準。”
“既然劉卿力薦,朕就恩準了,讓她暫領司正一職,協理此案。兩位愛卿,用心辦差,朕要聽實話,要有實據。”
“臣等領旨。”劉林生、盛夏退下。
第二天,樓池月一身嶄新的朱色司正女官服,神采飛揚,香氣飄飄地出現在眾人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