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節,屈原日。
皇帝攜皇子率百官於泯水江公祭屈原。
“祭!”禮官高喝一聲,全場肅穆,皇帝讀祭詞,焚於江中,拜,三鞠躬而起。千名白衣秀士,高冠博帶,赤履白襪,手捧素琴,跪坐江邊,琴起《懷沙》,悲涼懷遠。琴聲落,萬民哭,百姓自發地往江中投擲剝好的棕子。
雲風迴來之後,一臉肅穆,少見的莊重。“先生昨天所說正是,今日我見證了民意的力量。以前我一直不理解,一個投江自盡的人,便有驚天緯地之才,也沒什麽可祭拜的。先生說,百姓敬的是屈原的愛國之心,百姓祭的是皇權。我昨天想不明白,今天卻明白了。若君王如楚懷王一般,百姓就會棄他反他。”
有些禮法會潛移默化地引導民眾,使民歸心。
之後兩天是賽龍舟,然後官府會出資民船疏通河道~。民間有民間的熱鬧,皇宮有皇宮的雅興。
牡丹花詩會,皇帝邀百官赴宴,命婦也被宣召進宮陪娘娘賞花,一來顯示皇上對臣工們的恩寵,二來可以讓娘娘們見見娘家人。
“父皇,嘉柔也寫了一首詩。”嘉柔捧著她早寫好的詩去討賞了,那嬌憨的小模樣一下就讓皇帝眉開眼笑。
“拿來讓父皇瞧瞧,好好瞧瞧我家囡囡的本事。”去年見時還是個威嚴煌煌的君主,今日再見時,樓池月他的兩鬢已然斑白,已顯老態。
樓池月躲在侍女當中,隱在人群之後。若非她這個侍讀得跟著,她倒寧願在屋裏睡個懶覺,看迴閑書。
“一朵牡丹花,天然香明澈,低低囡囡語,唯我真國色。”皇上朗聲讀了出來,“呀,真不錯,是首好詩,真是囡囡寫的?”
“那當然了。”嘉柔喜滋滋地炫耀,“夫子說,寫詩要自然明晰真性情。我的侍讀說,隻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想到的寫出來就成了,然後把不押韻的換上韻腳詞就可以了。原本是香遙遠,我找了韻腳澈字,她幫我改成明澈,最末一句原來是‘就我好顏色’改成‘唯我真國色’,這樣這襯得上我公主的霸氣。父皇,囡囡要討賞。”
“你又看中父皇什麽東西了?”皇帝把她抱到懷中,擰擰她的小鼻子,很是寵愛。
“囡囡想要出宮令牌。”嘉柔一邊說,一邊用烏溜溜的大眼睛瞅著她父皇,一見他臉色沉了下來,忙改口道:“好了,好了,不要了,小氣鬼父皇。那囡囡要父皇鎮紙的玉兔兒。”
迴了裕仁宮,嘉柔還有些不高興,“我就想多出宮玩玩,父皇也不應允。”
“我早說了不成的,你一個小女孩兒還想往外跑,就是你九哥也難得出宮。”樓池月替她散了發,隨便幾下梳直了,“你年歲小,少挽這種繃直了頭發的高髻。過兩天你父皇大壽,你親手做個禮物給你父皇,到時求得一次出宮玩的機會還是可行的。”
“好呀,好呀。”嘉柔又高興起來,盤算著自己做什麽禮物。
“池月,娘娘喚你了。”嫣紅進來傳話。樓池月給嫣紅和翡翠送了漂亮的首飾,又幫她們在公主麵前說了好話,兩人就收起了敵對的小心思。
“自你跟在公主麵前服侍,還算用心。這些都是賞你的。”賢妃擺擺手,臉有倦容,“以後好好當差,退下吧。”
“奴婢謝娘娘賞賜。奴婢謹遵教誨。”樓池月恭身退下,自有嬤嬤跟了出來,把娘娘所賞的東西送出來。樓池月挑了一對翠玉鐲子,一支紫金發釵,送給這位林嬤嬤。“有勞嬤嬤相送,這樣沉穩的色彩,奴婢是壓不住的,送了嬤嬤就當奴婢討個巧兒。”
林嬤嬤笑眯眯地收了,“你是個機靈的,去吧。”
林嬤嬤迴轉了內殿,將樓池月的話原原本本說了。賢妃點點頭,“是個知進退的,她若心地純良,嘉柔跟著她倒是長進不少。再看看吧。”
樓池月迴了偏殿,想起賢妃臉上的倦容,又想著今天嘉柔得了賞賜,賢妃都沒叫嘉柔誇獎一番,看來是遇到什麽事了。隻是她也不好打探,想了想對嘉柔說:“公主,你母妃好象累了,你去安慰一下她。”
“是呀,我玩玩都累了,母妃肯定更累了。我去給母妃捶捶腿。”說著就蹬蹬地跑了出去,到門口時又探了小腦袋迴來,“給我想著禮物。”
樓池月自個兒看書,等到嘉柔迴來時,一打聽,一無所獲。她也無奈,隻有不去想它,且放開去。
兩天後,皇帝壽宴上,當嘉柔顫危危地把自己親手做的一碗芝麻湯圓送上去時,皇帝的臉笑成了一朵花,聽她稚女敕的聲音自誇自己的手藝時,一串賞賜流水般地進了裕仁宮。從此,皇宮裏有多少羨慕忌妒恨的人私下叫她小馬屁精。
樓池月又一次被賢妃賞賜了,她也不在意。嘉柔迴來時,告訴她一個從林嬤嬤那兒磨迴來的消息,賢妃犯愁的是江南老家父輩們要分家。端木家的老太爺突然糊塗了,管不了事了,所以有幾個叔伯跳出來要分家。對於賢妃來說,家族每年進貢來的東西也是她穩固帝寵的重要一環。
樓池月細細推敲一番,自己是嘉柔的侍讀,那麽在裕仁宮,就是一損俱損的關係。賢妃還算待下人寬厚的,自己就冒點風險吧。
“娘娘,奴婢看公主悶悶不樂,就多嘴問了一句,知道娘娘為家事煩心。奴婢以為,娘娘可寫一封求救信。”樓池月單刀直入,沒有一絲猶豫,“在沒有外力的壓迫下,人都算計於自己那點利益而內鬥。娘娘一封信,於端木家就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若還有不齊心的,盡可趕了出去。”
賢妃細細一品味,美目連閃,“你先退下吧,容我想想。”
第二日,容光煥發的賢妃又把樓池月召了去,她盯著樓池月瞧了半天,才一字一句道:“你的聰明不要用在嘉柔身上,若是被本宮一次,便是樓家,本宮也會讓它灰飛煙滅。”
本來垂著頭恭敬聽命的樓池月抬起了頭,挺直背,“樓池月不敢聆訓,當初我就說過,我隻認得囡囡,不求娘娘伸手。如今也是一樣,娘娘盡可打發了我,樓家,請娘娘不要妄動。”
賢妃心頭一跳,一瞬不瞬地盯著她,她那絕不退縮堅決無畏的眼神竟讓賢妃不由自主地躲開了。“她不怕我,她憑什麽不怕我?”賢妃心頭無數個念頭閃過。最後,嘉柔的小臉浮上心頭,是了,如果自己打殺了她,嘉柔臉上恐怕再也沒有那甜甜的笑容了。想到此,賢妃的心裏涼了涼,反而冷靜了下來,自己本來就是敲打她一下而已,她敢正麵頂撞,反倒說明她對嘉柔的真心。隻是不能讓嘉柔再這般整日跟著她了。
“放肆,這是一個奴婢當說的話嗎?”。賢妃陰沉著臉喝問道:“本宮素來獎罰分明,不過敲打你兩句,你就受不住了,不要忘了本份。你這迴出了個好主意,這是給你的獎賞。明日去報備吧。”冷冷地把一塊牌子扔在樓池月麵前,拂袖而去。
樓池月驚出一身冷汗,拿衣袖擦了擦汗,剛才一聽賢妃拿家人作威脅,她就什麽冷靜都顧不得了。自己這顆心還不夠強大,還得修煉。她撿起那塊牌子,學士牌,七品。嘿嘿,樓池月眉開眼笑,這就升官了,九品宮教博士升到七品學士,夠快的。樓池月反複掂了掂牌子,非金非木的,挺沉手,然後小心翼翼地收到袖子裏,方才離開。
林嬤嬤從一側閃身出來,笑了,迴報了賢妃娘娘,“娘娘不要太過憂心,她既然想著往上爬,娘娘就能把她攥在手心裏。她也並非不怕,老奴看她後背春衫都濕了,她緊張家人出言不遜也是有的。”
樓池月走出很遠,感覺到身後的目光不在了,方才鬆了口氣。這一關應該是過了。
“不行,得找安慰一下我受傷的心靈。”樓池月輕快地腳步直奔司苑而來。
############
開始,本書被分類強推了。請大夥幫忙推上去,頂上去,票票多多,俺不要沉海底,不會遊泳啊。先在此謝過各位強大的親們。
皇帝攜皇子率百官於泯水江公祭屈原。
“祭!”禮官高喝一聲,全場肅穆,皇帝讀祭詞,焚於江中,拜,三鞠躬而起。千名白衣秀士,高冠博帶,赤履白襪,手捧素琴,跪坐江邊,琴起《懷沙》,悲涼懷遠。琴聲落,萬民哭,百姓自發地往江中投擲剝好的棕子。
雲風迴來之後,一臉肅穆,少見的莊重。“先生昨天所說正是,今日我見證了民意的力量。以前我一直不理解,一個投江自盡的人,便有驚天緯地之才,也沒什麽可祭拜的。先生說,百姓敬的是屈原的愛國之心,百姓祭的是皇權。我昨天想不明白,今天卻明白了。若君王如楚懷王一般,百姓就會棄他反他。”
有些禮法會潛移默化地引導民眾,使民歸心。
之後兩天是賽龍舟,然後官府會出資民船疏通河道~。民間有民間的熱鬧,皇宮有皇宮的雅興。
牡丹花詩會,皇帝邀百官赴宴,命婦也被宣召進宮陪娘娘賞花,一來顯示皇上對臣工們的恩寵,二來可以讓娘娘們見見娘家人。
“父皇,嘉柔也寫了一首詩。”嘉柔捧著她早寫好的詩去討賞了,那嬌憨的小模樣一下就讓皇帝眉開眼笑。
“拿來讓父皇瞧瞧,好好瞧瞧我家囡囡的本事。”去年見時還是個威嚴煌煌的君主,今日再見時,樓池月他的兩鬢已然斑白,已顯老態。
樓池月躲在侍女當中,隱在人群之後。若非她這個侍讀得跟著,她倒寧願在屋裏睡個懶覺,看迴閑書。
“一朵牡丹花,天然香明澈,低低囡囡語,唯我真國色。”皇上朗聲讀了出來,“呀,真不錯,是首好詩,真是囡囡寫的?”
“那當然了。”嘉柔喜滋滋地炫耀,“夫子說,寫詩要自然明晰真性情。我的侍讀說,隻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想到的寫出來就成了,然後把不押韻的換上韻腳詞就可以了。原本是香遙遠,我找了韻腳澈字,她幫我改成明澈,最末一句原來是‘就我好顏色’改成‘唯我真國色’,這樣這襯得上我公主的霸氣。父皇,囡囡要討賞。”
“你又看中父皇什麽東西了?”皇帝把她抱到懷中,擰擰她的小鼻子,很是寵愛。
“囡囡想要出宮令牌。”嘉柔一邊說,一邊用烏溜溜的大眼睛瞅著她父皇,一見他臉色沉了下來,忙改口道:“好了,好了,不要了,小氣鬼父皇。那囡囡要父皇鎮紙的玉兔兒。”
迴了裕仁宮,嘉柔還有些不高興,“我就想多出宮玩玩,父皇也不應允。”
“我早說了不成的,你一個小女孩兒還想往外跑,就是你九哥也難得出宮。”樓池月替她散了發,隨便幾下梳直了,“你年歲小,少挽這種繃直了頭發的高髻。過兩天你父皇大壽,你親手做個禮物給你父皇,到時求得一次出宮玩的機會還是可行的。”
“好呀,好呀。”嘉柔又高興起來,盤算著自己做什麽禮物。
“池月,娘娘喚你了。”嫣紅進來傳話。樓池月給嫣紅和翡翠送了漂亮的首飾,又幫她們在公主麵前說了好話,兩人就收起了敵對的小心思。
“自你跟在公主麵前服侍,還算用心。這些都是賞你的。”賢妃擺擺手,臉有倦容,“以後好好當差,退下吧。”
“奴婢謝娘娘賞賜。奴婢謹遵教誨。”樓池月恭身退下,自有嬤嬤跟了出來,把娘娘所賞的東西送出來。樓池月挑了一對翠玉鐲子,一支紫金發釵,送給這位林嬤嬤。“有勞嬤嬤相送,這樣沉穩的色彩,奴婢是壓不住的,送了嬤嬤就當奴婢討個巧兒。”
林嬤嬤笑眯眯地收了,“你是個機靈的,去吧。”
林嬤嬤迴轉了內殿,將樓池月的話原原本本說了。賢妃點點頭,“是個知進退的,她若心地純良,嘉柔跟著她倒是長進不少。再看看吧。”
樓池月迴了偏殿,想起賢妃臉上的倦容,又想著今天嘉柔得了賞賜,賢妃都沒叫嘉柔誇獎一番,看來是遇到什麽事了。隻是她也不好打探,想了想對嘉柔說:“公主,你母妃好象累了,你去安慰一下她。”
“是呀,我玩玩都累了,母妃肯定更累了。我去給母妃捶捶腿。”說著就蹬蹬地跑了出去,到門口時又探了小腦袋迴來,“給我想著禮物。”
樓池月自個兒看書,等到嘉柔迴來時,一打聽,一無所獲。她也無奈,隻有不去想它,且放開去。
兩天後,皇帝壽宴上,當嘉柔顫危危地把自己親手做的一碗芝麻湯圓送上去時,皇帝的臉笑成了一朵花,聽她稚女敕的聲音自誇自己的手藝時,一串賞賜流水般地進了裕仁宮。從此,皇宮裏有多少羨慕忌妒恨的人私下叫她小馬屁精。
樓池月又一次被賢妃賞賜了,她也不在意。嘉柔迴來時,告訴她一個從林嬤嬤那兒磨迴來的消息,賢妃犯愁的是江南老家父輩們要分家。端木家的老太爺突然糊塗了,管不了事了,所以有幾個叔伯跳出來要分家。對於賢妃來說,家族每年進貢來的東西也是她穩固帝寵的重要一環。
樓池月細細推敲一番,自己是嘉柔的侍讀,那麽在裕仁宮,就是一損俱損的關係。賢妃還算待下人寬厚的,自己就冒點風險吧。
“娘娘,奴婢看公主悶悶不樂,就多嘴問了一句,知道娘娘為家事煩心。奴婢以為,娘娘可寫一封求救信。”樓池月單刀直入,沒有一絲猶豫,“在沒有外力的壓迫下,人都算計於自己那點利益而內鬥。娘娘一封信,於端木家就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若還有不齊心的,盡可趕了出去。”
賢妃細細一品味,美目連閃,“你先退下吧,容我想想。”
第二日,容光煥發的賢妃又把樓池月召了去,她盯著樓池月瞧了半天,才一字一句道:“你的聰明不要用在嘉柔身上,若是被本宮一次,便是樓家,本宮也會讓它灰飛煙滅。”
本來垂著頭恭敬聽命的樓池月抬起了頭,挺直背,“樓池月不敢聆訓,當初我就說過,我隻認得囡囡,不求娘娘伸手。如今也是一樣,娘娘盡可打發了我,樓家,請娘娘不要妄動。”
賢妃心頭一跳,一瞬不瞬地盯著她,她那絕不退縮堅決無畏的眼神竟讓賢妃不由自主地躲開了。“她不怕我,她憑什麽不怕我?”賢妃心頭無數個念頭閃過。最後,嘉柔的小臉浮上心頭,是了,如果自己打殺了她,嘉柔臉上恐怕再也沒有那甜甜的笑容了。想到此,賢妃的心裏涼了涼,反而冷靜了下來,自己本來就是敲打她一下而已,她敢正麵頂撞,反倒說明她對嘉柔的真心。隻是不能讓嘉柔再這般整日跟著她了。
“放肆,這是一個奴婢當說的話嗎?”。賢妃陰沉著臉喝問道:“本宮素來獎罰分明,不過敲打你兩句,你就受不住了,不要忘了本份。你這迴出了個好主意,這是給你的獎賞。明日去報備吧。”冷冷地把一塊牌子扔在樓池月麵前,拂袖而去。
樓池月驚出一身冷汗,拿衣袖擦了擦汗,剛才一聽賢妃拿家人作威脅,她就什麽冷靜都顧不得了。自己這顆心還不夠強大,還得修煉。她撿起那塊牌子,學士牌,七品。嘿嘿,樓池月眉開眼笑,這就升官了,九品宮教博士升到七品學士,夠快的。樓池月反複掂了掂牌子,非金非木的,挺沉手,然後小心翼翼地收到袖子裏,方才離開。
林嬤嬤從一側閃身出來,笑了,迴報了賢妃娘娘,“娘娘不要太過憂心,她既然想著往上爬,娘娘就能把她攥在手心裏。她也並非不怕,老奴看她後背春衫都濕了,她緊張家人出言不遜也是有的。”
樓池月走出很遠,感覺到身後的目光不在了,方才鬆了口氣。這一關應該是過了。
“不行,得找安慰一下我受傷的心靈。”樓池月輕快地腳步直奔司苑而來。
############
開始,本書被分類強推了。請大夥幫忙推上去,頂上去,票票多多,俺不要沉海底,不會遊泳啊。先在此謝過各位強大的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