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身份雖高心思卻簡單,從來隻圍著太後之事前後打轉不會關注旁人。對於太後描述冷秋水的事情,她並不能完全感同身受隻盲目地點頭應和,太後便又是戳戳她的腦門笑她。
“你可知走到如今這一步,我最害怕的是什麽?”
害怕什麽?江山穩固海晏河清,邊境偶爾作亂自有旁人協力解決,大局穩定太後原本應該沒有什麽可怕的。殷殷仔細看看她的眼睛,卻又在瞬間清醒了。是啊,這盛世太平說到底還是他們蕭家的王朝,即便太後手握重權又能如何,她最害怕的也不過是萬事到頭一場空,繁華落盡處還是隻剩了她一個人。
“殷殷明白。”
她這樣輕聲說著,伏在太後膝頭不肯抬頭,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透漏了些難過。
“我最怕的不是失去,隻是背叛。求而不得是苦,得而複失是痛,我從不害怕失去什麽,這天下原本也不是我想要的。唯獨害怕的隻有背叛,背叛之後便隻能永寂孤單,多悲慘。這世間人來人往,皆是畏於我的權威、礙於我的身份給我一份應得的至高無上的待遇,無論皇帝公主或是冷秋水,他們乖巧恭順卻同樣被身份阻隔。所以啊,殷殷,從沒有什麽人能與你相提並論,我能相信的也隻有你一個。”
太後不似太後,更像是一個急於傾訴委屈的孩子。她肆無忌憚地說話,不礙於任何身份束縛說些難得的真心話。明明是要安撫皇甫殷殷的焦慮,到頭來卻變成了一場自我安慰。
她被這重重宮牆圍困了二十載,從天真無邪到心事重重,擁有過、失去過,遭過背叛也背叛過別人,明明華發未生卻偏偏自覺已經蒼老許多。這些年裏她見識了很多人學會了很多事情,最重要的一件便是不要相信宮闈之中的任何一個。
管他什麽皇帝皇後文武大臣,能夠相信的永遠隻有自己,皇甫殷殷是另一個她,所以才是值得相信的。殷殷也曾如年少的自己一般。整顆心全都剖開了隻給一個人看。彼時自己的那顆心曾被無視被傷害,最終慢慢結痂蒙蔽不再鮮亮,所以,她才會花了許多心思來照拂殷殷。希望能保住另一顆依舊鮮紅的赤子之心。
“娘娘心裏難過。所以才難得說了這些話。”
“哪裏有?”
“那個尹家女兒。便是上次惹得娘娘夜不安寢之人,於今日也是一樣。她不好,惹您傷心。”
這世間從沒有一個人能對另一個人的喜怒哀樂時刻感同身受。除非她本是你身體的一部分或是鏡像之中的另一個你。對於太後,皇甫殷殷從不用如旁人一般揣測聖意,她隻要細細看一看對方的眉眼,靜靜感受片刻便能絲毫不差地感同身受。
太後亦不再反駁,隻怔怔坐著像是陷入了某一段悠遠的陳年舊事當中。殷殷入宮之時她已是年紀輕輕的太後,前朝已斷,多年來她亦從沒有主動與殷殷談起過舊日時光中的任何一個人。隻是殷殷聰慧,貼身伺候多年與自己形影不離,即便兩人一個不問一個不說,她都猜到了許多故事,而自己也一直由著她去想象,沒有刻意隱瞞過。此刻見著她也注意到了那個尹家女兒,這才又想起了那副重新被束於高閣的半麵桃花小像。
“佛講輪迴因果,我一直是相信的,今日殿選見著的那個尹家女兒便是如此。殷殷,你不知道,有那麽一瞬,我真的就要相信是她迴來了。那樣相像的眉眼鼻骨連言語神態都似曾相識,可等下一刻再迴神之時卻又覺著不像了,比之舊人,她總是少了些什麽的。所以,我自己都不知是當喜還是當悲了
“因果輪迴之事殷殷不敢妄下斷言,唯獨知道一點,那死者是斷不會複生的。即便真有什麽輪迴之人,過了那奈何橋後也早已忘盡前塵,又怎麽會再迴來尋您呢?”
殷殷說些寬心的話,太後卻憑空聽出了些悲涼之意。人生不過一世,何必非要記得舊人舊事,再有輪迴也都是了斷幹淨的了。從來沒有誰能夠永遠記得誰,又哪裏有什麽生生世世都能相識相見的。
“是啊,迴來幹什麽?還想要找我索命嗎?嗬,以她那樣的性子倒是沒有什麽不敢做的。”
淒惶而笑,越笑卻是越難過。傲天的鳳凰光芒覆蓋之下盡是傷痕累累的羽翼,平日裏金光包裹地藏著,此刻卻難得露出些脆弱,惹人心疼。
“娘娘,我還在的。殷殷總會一直一直都陪著您的。”
她從不隱藏自己的心意,尤其是見不得太後傷心難過,所以,她毫不猶豫地又一次獻祭上自己的真心,一遍遍呢喃著說些“永不離棄”的承諾。除了她,沒有人知道這高高在上的太後從來過得不快活,所以,她自覺有責任要與對方捆綁在一處。那樣疾風驟雨的漩渦中,緊緊攬住彼此,她們就是可以相互溫暖永不分開的一個整體了。
殷殷的姿勢依舊未變,俯跪於膝頭,是個臣服又貼心的樣子。聽著這些剖白心跡的性情之言,太後眼中除了憐愛卻也不乏矛盾。
皇甫殷殷算是上天饋贈的一份厚禮,一個意外之喜,在她最迷茫淒苦的時候降臨。從此以後她才第一次真真切切體會到了被依賴、被跟隨、被愛所愛的滋味,是暖的。
“殷殷,我不能那樣自私。你於公於私不算是我的家奴,待到有了不錯的人選,我便留心幫你尋一門好的親事。”
金玉從來不足以證明她對殷殷的疼愛,這是她認為的最好做法,給殷殷一個健全的家庭,一個富貴安穩的人生。可惜,殷殷並不領情。
“娘娘說笑了,於公於私我都是要長長久久伺候娘娘的。殷殷別無所願亦無所畏懼,唯一害怕的便是要孤身一人離開娘娘身邊。您是那高台之上的神佛,便也讓殷殷隨心做那近旁的一副琉璃燈盞吧。”
長夜隱忍,青燈不孤,琉璃相伴。(未完待續……)
ps:哪有什麽人是可以生生世世都相識相見的。
“你可知走到如今這一步,我最害怕的是什麽?”
害怕什麽?江山穩固海晏河清,邊境偶爾作亂自有旁人協力解決,大局穩定太後原本應該沒有什麽可怕的。殷殷仔細看看她的眼睛,卻又在瞬間清醒了。是啊,這盛世太平說到底還是他們蕭家的王朝,即便太後手握重權又能如何,她最害怕的也不過是萬事到頭一場空,繁華落盡處還是隻剩了她一個人。
“殷殷明白。”
她這樣輕聲說著,伏在太後膝頭不肯抬頭,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透漏了些難過。
“我最怕的不是失去,隻是背叛。求而不得是苦,得而複失是痛,我從不害怕失去什麽,這天下原本也不是我想要的。唯獨害怕的隻有背叛,背叛之後便隻能永寂孤單,多悲慘。這世間人來人往,皆是畏於我的權威、礙於我的身份給我一份應得的至高無上的待遇,無論皇帝公主或是冷秋水,他們乖巧恭順卻同樣被身份阻隔。所以啊,殷殷,從沒有什麽人能與你相提並論,我能相信的也隻有你一個。”
太後不似太後,更像是一個急於傾訴委屈的孩子。她肆無忌憚地說話,不礙於任何身份束縛說些難得的真心話。明明是要安撫皇甫殷殷的焦慮,到頭來卻變成了一場自我安慰。
她被這重重宮牆圍困了二十載,從天真無邪到心事重重,擁有過、失去過,遭過背叛也背叛過別人,明明華發未生卻偏偏自覺已經蒼老許多。這些年裏她見識了很多人學會了很多事情,最重要的一件便是不要相信宮闈之中的任何一個。
管他什麽皇帝皇後文武大臣,能夠相信的永遠隻有自己,皇甫殷殷是另一個她,所以才是值得相信的。殷殷也曾如年少的自己一般。整顆心全都剖開了隻給一個人看。彼時自己的那顆心曾被無視被傷害,最終慢慢結痂蒙蔽不再鮮亮,所以,她才會花了許多心思來照拂殷殷。希望能保住另一顆依舊鮮紅的赤子之心。
“娘娘心裏難過。所以才難得說了這些話。”
“哪裏有?”
“那個尹家女兒。便是上次惹得娘娘夜不安寢之人,於今日也是一樣。她不好,惹您傷心。”
這世間從沒有一個人能對另一個人的喜怒哀樂時刻感同身受。除非她本是你身體的一部分或是鏡像之中的另一個你。對於太後,皇甫殷殷從不用如旁人一般揣測聖意,她隻要細細看一看對方的眉眼,靜靜感受片刻便能絲毫不差地感同身受。
太後亦不再反駁,隻怔怔坐著像是陷入了某一段悠遠的陳年舊事當中。殷殷入宮之時她已是年紀輕輕的太後,前朝已斷,多年來她亦從沒有主動與殷殷談起過舊日時光中的任何一個人。隻是殷殷聰慧,貼身伺候多年與自己形影不離,即便兩人一個不問一個不說,她都猜到了許多故事,而自己也一直由著她去想象,沒有刻意隱瞞過。此刻見著她也注意到了那個尹家女兒,這才又想起了那副重新被束於高閣的半麵桃花小像。
“佛講輪迴因果,我一直是相信的,今日殿選見著的那個尹家女兒便是如此。殷殷,你不知道,有那麽一瞬,我真的就要相信是她迴來了。那樣相像的眉眼鼻骨連言語神態都似曾相識,可等下一刻再迴神之時卻又覺著不像了,比之舊人,她總是少了些什麽的。所以,我自己都不知是當喜還是當悲了
“因果輪迴之事殷殷不敢妄下斷言,唯獨知道一點,那死者是斷不會複生的。即便真有什麽輪迴之人,過了那奈何橋後也早已忘盡前塵,又怎麽會再迴來尋您呢?”
殷殷說些寬心的話,太後卻憑空聽出了些悲涼之意。人生不過一世,何必非要記得舊人舊事,再有輪迴也都是了斷幹淨的了。從來沒有誰能夠永遠記得誰,又哪裏有什麽生生世世都能相識相見的。
“是啊,迴來幹什麽?還想要找我索命嗎?嗬,以她那樣的性子倒是沒有什麽不敢做的。”
淒惶而笑,越笑卻是越難過。傲天的鳳凰光芒覆蓋之下盡是傷痕累累的羽翼,平日裏金光包裹地藏著,此刻卻難得露出些脆弱,惹人心疼。
“娘娘,我還在的。殷殷總會一直一直都陪著您的。”
她從不隱藏自己的心意,尤其是見不得太後傷心難過,所以,她毫不猶豫地又一次獻祭上自己的真心,一遍遍呢喃著說些“永不離棄”的承諾。除了她,沒有人知道這高高在上的太後從來過得不快活,所以,她自覺有責任要與對方捆綁在一處。那樣疾風驟雨的漩渦中,緊緊攬住彼此,她們就是可以相互溫暖永不分開的一個整體了。
殷殷的姿勢依舊未變,俯跪於膝頭,是個臣服又貼心的樣子。聽著這些剖白心跡的性情之言,太後眼中除了憐愛卻也不乏矛盾。
皇甫殷殷算是上天饋贈的一份厚禮,一個意外之喜,在她最迷茫淒苦的時候降臨。從此以後她才第一次真真切切體會到了被依賴、被跟隨、被愛所愛的滋味,是暖的。
“殷殷,我不能那樣自私。你於公於私不算是我的家奴,待到有了不錯的人選,我便留心幫你尋一門好的親事。”
金玉從來不足以證明她對殷殷的疼愛,這是她認為的最好做法,給殷殷一個健全的家庭,一個富貴安穩的人生。可惜,殷殷並不領情。
“娘娘說笑了,於公於私我都是要長長久久伺候娘娘的。殷殷別無所願亦無所畏懼,唯一害怕的便是要孤身一人離開娘娘身邊。您是那高台之上的神佛,便也讓殷殷隨心做那近旁的一副琉璃燈盞吧。”
長夜隱忍,青燈不孤,琉璃相伴。(未完待續……)
ps:哪有什麽人是可以生生世世都相識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