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歡見溫詠玉哭了,一時也百感交集,心頭漲漲的,雖是心裏那個聲音在提醒她不可再說下去,很多話,不是她該說的,但她到底忍不住,眨了眨眼睛,拉過溫詠玉的手,又說了一番話。
“,有些話,我知道不該和你說,將來自有人對你說的,不是我一個能幹涉的。隻是我覺得和有些同病相憐,想到自己的遭遇,再想想的處境,不該說的話,少不得也要說一說了,隻是還請不要怪我唐突多事啊。”
溫詠玉低了頭,哽咽道:“有什麽話,和我直說就是。我來了這些天,早就知道了的脾性,和從前不一樣了,我也願意和來往。”
齊歡將另一隻手也搭到齊歡的手上,向前探著身子,低低說道:“的心事,也知道。老太太年紀太大了,說句不中聽的,也不知道還有多少日子,四哥哥+.++今年也十八歲了,家裏肯定是要給他說親的。若是再不想點法子,隻是這麽幹等著,怕是不妙啊。”
齊歡的話,正正說到了溫詠玉的心坎,她這些年憂慮過重,又患頑疾,還不是因自己的心事無法寄托,也無人傾訴,做不得主的緣故?
前些年她和瑛哥哥還小時,也不知道瑛哥哥心裏是怎麽想的,雖是對她千百個依順,但也對李家表姐、彭家表妹到處留情,讓她好不揪心。那時她小。也哭過鬧過,幾次試探瑛哥哥的心意,直到有一天她在瑛哥哥院子裏聽到他與大丫頭白芷的對話,才真正知道了他的情意。
她放了心,卻是五味雜陳,悲喜交加。喜的是,她與瑛哥哥果然情投意合,悲的是,在還沒有父母做主的情況下,她就有了心事。將來若是不成。又該怎麽辦呢?
教她眼睜睜看著瑛哥哥娶了別人,有那一天,也是她命絕之日了。
她的心事,除了她的大丫頭茜草。也隻有自己知道了。可是今天這個一年不見、從前也沒有多少來往。隻在這十幾天有些接觸的二齊歡卻不顧身份。也不避諱,對她直言。
可是命既如此,她又能如何呢?
教她跪到老太太麵前求她與瑛哥哥的事。不是她這種千金能做的。就算是不顧臉麵強求了來,日後在這府裏,她如何立足呢?
溫詠玉百感交集的時候,齊歡也有些糾結。
她很久沒有如此對人推心置月複了,除了翠眉和碧海這兩個貼身丫頭,她很多年不曾如此情真意摯地對人了。
說那一番話時,她心裏總有個聲音再阻止她如此誠懇。
她熟悉那個聲音。
那個聲音一次次地給她打氣,助她從生死絕境走出來,一步步走到今天。
那聲音讓她不要做好人,要做壞人。
冷酷狠辣,無情無義,從不做對自己無用的事。
溫詠玉的心事,與她何幹?
她為什麽要冒風險對溫詠玉說那些話?若是溫詠玉不領情呢?若是溫詠玉根本就認為她的話是一派胡言呢?
就算溫詠玉聽了,於她又有什麽好處?
就像那個花秀,她跪在地上,向她展示自己傷痕累累的後背,要她幫助她。
她幫了花秀,可也一次又一次地利用了她,直到最後,花秀頭也不迴地離開,帶著自己僅存的臉麵和尊嚴。
而如今,在不知道溫詠玉對自己有什麽用時,她為什麽要對這位心思靈巧、明顯不會受製於人的表妹,說這些話呢?
心裏的那個聲音,一遍又一遍地勸她。
你又當好人了,傻瓜。
可齊歡卻控製不住,她想對溫詠玉說真心話,哪怕這些話可能是沒有用的。
她想對溫詠玉好,哪怕她不能從溫詠玉這裏得到什麽。
她害怕自己的冷漠無情。
比如對齊瑛的態度,四哥哥明明不顧一切地救了她,助她迴府,還上門來看她,可她隻看到四哥哥總是哭,就嫌棄他。
從什麽時候開始,她變得如此涼薄自私了?
這是做一個壞人的代價嗎?
對她不好的人,比如徐輝祖,她可以使出所有手段對付他,哪怕他被群狼啃食成一堆白骨,她也沒有半點憐惜。
而對她好的人,比如齊瑛、比如溫詠玉,她竟在心底覺得麻煩和多事。
原來這就是做一個壞人的代價。
一切的一切,好的壞的,她都一視同仁了。
壞人對她有多狠,她就對壞人有多狠。
可好人對她有多好,她卻不想迴報好人的恩。
因為她是個壞人。
她不應該接受不計較得失的幫助,她身邊的人與事,應該是利益傾軋、應該是互為勾結,這才是壞人世界裏做的事。
所以,孟青幫她,錦姑娘幫她,沈眉山救她,齊瑛與溫詠玉看望她,她應該冷冷一笑,將這些人都當成傻瓜,充分利用這些人的善意吧。
可她卻做不到這樣。
心裏那個聲音明明在一遍又一遍地勸她,她還是毫無顧忌地將想說的話都說給了溫詠玉聽。
她不希望溫詠玉也如她一般,嫁不得良人。
她不希望自己的如自己一般,經曆自己遭受的一切。
這樣想起來,她還真稱不上一個絕對的壞人啊。
她總是要求自己心狠,要求自己冷酷無情,可原來做到這一點,竟然這樣難啊。
原來做一個壞人,不比做好人要容易到哪兒去呢……
*****
倆默默無言地想了一會兒心事,還是溫詠玉先開了口。她幽幽歎口氣,說道:“如此為著想,教感激不盡。隻是一個閨閣弱女,又能做什麽呢?無非都是我的命罷了。”
齊歡已經想通心事,屏蔽了心裏的聲音,既然開了頭,她就決心插手溫詠玉的事,盡可能地幫她一把。
於是齊歡說道:“溫,你還記得我沒嫁出府時,瑛哥哥過生日。晚上都去他院子裏吃酒抽花簽。”
溫詠玉點頭歎道:“說起來。那是我們最後一次不顧一切地瘋鬧了,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人起過這個頭了。”
齊歡說道:“我還記得溫抽中了一支芙蓉,上麵的詩詞是:莫怨東風當自嗟。我於詩詞一道不是很通。但也明白這句詩的意思。若就是那芙蓉。這句詩。自然就是寫給你看的。你想,莫怨東風,就是教你不要怨別人。也不要把自己未成的心事當做已經注定的命運,沒人為你做主,你就自己做主,你不敢自己做主,就找一個做主的人來。今兒說得再大膽些,若是瑛哥哥一心定了是你,你又一心定了是他,就是你沒有父母高堂為你做主,難道二老爺和二太太是那種不顧子女幸福,一心要亂點鴛鴦的人嗎?強扭的瓜不甜,他們懂得這個道理。還請好好想一想那句詩詞的意思,可不要誤了終身,落下個隻能當自嗟的下場啊。”
溫詠玉心下大動,如五雷轟頂一般。在她心裏,千難萬難的事,在二這裏,竟是這樣簡單嗎?
莫怨東風當自嗟。
那花簽上的批語她當然記得,當時她隻覺得這是閨閣遊戲,根本沒有往心裏去,現在一想,與她的境遇何等相似!
原來長久以來,她與齊瑛的事久未成事,竟是自己蹉跎了不成?
溫詠玉的目光閃爍起來,雙眼閃閃發亮,臉上也越來越現堅毅之色,她站起身,深深地對齊歡行了個福禮,“一番話,醍醐灌頂!”
“別忙。”齊歡將溫詠玉扶起來,“話既然說到這裏,我也沒了什麽避諱。左右我如今在家裏不過是占個屋子,吃穿用度,一草一紙,都是我自己的家私,這家裏我也沒有要拉攏巴結的人,不過是他們過他們的,我過我的罷了。所以我還有句話要對你說。”
溫詠玉坐迴桌前,“請說。”
“你離那李金枝遠一些吧。”齊歡說道,“她不是個簡單人物,藏愚守拙,卻城府極深,加上二太太的心思……誰知道她打什麽譜呢,你這些天與她極好,我怕你吃虧。”
溫詠玉冷冷一笑:“我知道的,放心。我也不過是逢場作戲罷了。”
齊歡說道:“你明白就好,我也覺得你不像那容易哄騙之人。”
溫詠玉又冷笑一聲,“哼,誰也不是傻子,李剛來咱家時,倒是安安分分的。大家都以為她是好個大家閨秀,也不出頭,也不邀功的。結果呢?咱們開詩社寫詩,哪一次不是她出風頭?末了又說什麽詩詞不是我們女兒該學的,隻應以女紅德容為要。前幾年明國公府大爺的一位姬妾姨娘因和咱們一般年紀,過來住了幾天,趁機會學詩,李卻第一個攔著人家,說什麽好好地學這些個做什麽,沒的移了女兒的本性。
“她倒是學了一肚子在裏邊,又不讓別人學了。還有那迴四丫頭奉了老太太的命畫園子,滿府裏沒有比她還明白的人,說了快有一車軲轆話,又教四丫頭怎麽買顏料,又教怎麽買畫具,沒有她不知道的。這算什麽藏愚守拙、抱樸知分呢?”溫詠玉冷笑道,“打量誰都是傻子嗎?你看明君那丫頭,性子直,也沒什麽腦子,做事大大咧咧的,小時候還總和我鬧呢,如今第一個就遠著李了。”
齊歡聽了溫詠玉這一番話,心裏暗歎。那李家表可不就是溫詠玉這樣說的人?
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開始人人都以為李金枝是個真正的大家閨秀,可惜時間長了,連最不經事的彭明君都看了出來,李金枝才不是表麵上見到的那樣愚鈍呢。
記得詩社剛開時,們在一起詠白海棠,齊歡因詩詞不好,草草寫了一首就應付了。那一次琳大女乃女乃作為詩社的東道,判了李金枝的詩為首位,說是極具大家閨秀的風骨,而溫詠玉的,雖然才情絕豔,但過於纖巧了,究竟不是閨秀之道。
齊歡還記得李金枝做的那首海棠詩,開頭便是“珍重芳姿晝掩門”,寫出自己的自重身份。可是裏邊還有一句“淡極始知花更豔。”隻怕這才是李金枝的真實心理。
就是因為淡到了極致,對比之下,花才會更加豔麗,更加出挑。
淡不是“珍重芳姿”,不是“晝掩門”,隻是為了凸顯豔。
豔,才是那位李家表的最終目的。
隻可惜李金枝在這府裏住的時間太長了,長到所有人都看出了她的本性。
可是齊歡還有些疑惑,既然溫詠玉知道了這位李的內心,為何又與她如此親近呢?
雖說是逢場作戲,可也不必到如此地步吧?這可不像溫詠玉那孤高冷傲的脾性啊。
溫詠玉仿佛猜出了齊歡的疑惑,又說道:“我與李交好,倒不是因為李,而是……”溫詠玉的臉上出現一抹紅暈,“二,我竟不知道,李是那個樣子的,她的母親李姨太太,卻是另一個樣子。李姨太太,竟是真心疼我呢。”
齊歡有些懷疑,再怎樣疼,難道李姨太太還能越過親生女兒李金枝,偏疼溫詠玉嗎?
但看溫詠玉的表情,知道她是真心感激李姨太太的慈愛照顧的。想到她與自己一樣,幼時失母,不免有些同情,就沒有進一步提出疑問。
兩又閑閑聊了一會兒,溫詠玉看了看天色,決定離開了。正巧她的丫頭茜草有些著急她家姑娘為何一去不複返,打發了二等丫頭龍葵過來問。
齊歡也不留溫詠玉,將溫詠玉送出門外,隻說閑了再來。溫詠玉卻站在二門處,又想起什麽似的,低聲說道:“,若有什麽私藏的家產,千萬保管。當年我母親和父親,也是留下了海量家私給我的,隻是……”溫詠玉苦笑道,“當年若是有的一半手段就好了。”看她的丫頭都在外邊,這裏隻有她與齊歡一人,溫詠玉又低聲說道:“陳妙韻雖是心腸熱,但也不是什麽值得放心的人。”溫詠玉又說了一遍,滿臉凝重之色,“啊。”
齊歡忍不住緊緊握住了溫詠玉的手,沉聲說道:“放心,我知道!”(未完待續……)
ps:(是不是越來越明顯了……捂臉。請大家隨便看看就好,千萬不要對號入座啊,我也不敢寫神書裏邊的各位神人啊!)
“,有些話,我知道不該和你說,將來自有人對你說的,不是我一個能幹涉的。隻是我覺得和有些同病相憐,想到自己的遭遇,再想想的處境,不該說的話,少不得也要說一說了,隻是還請不要怪我唐突多事啊。”
溫詠玉低了頭,哽咽道:“有什麽話,和我直說就是。我來了這些天,早就知道了的脾性,和從前不一樣了,我也願意和來往。”
齊歡將另一隻手也搭到齊歡的手上,向前探著身子,低低說道:“的心事,也知道。老太太年紀太大了,說句不中聽的,也不知道還有多少日子,四哥哥+.++今年也十八歲了,家裏肯定是要給他說親的。若是再不想點法子,隻是這麽幹等著,怕是不妙啊。”
齊歡的話,正正說到了溫詠玉的心坎,她這些年憂慮過重,又患頑疾,還不是因自己的心事無法寄托,也無人傾訴,做不得主的緣故?
前些年她和瑛哥哥還小時,也不知道瑛哥哥心裏是怎麽想的,雖是對她千百個依順,但也對李家表姐、彭家表妹到處留情,讓她好不揪心。那時她小。也哭過鬧過,幾次試探瑛哥哥的心意,直到有一天她在瑛哥哥院子裏聽到他與大丫頭白芷的對話,才真正知道了他的情意。
她放了心,卻是五味雜陳,悲喜交加。喜的是,她與瑛哥哥果然情投意合,悲的是,在還沒有父母做主的情況下,她就有了心事。將來若是不成。又該怎麽辦呢?
教她眼睜睜看著瑛哥哥娶了別人,有那一天,也是她命絕之日了。
她的心事,除了她的大丫頭茜草。也隻有自己知道了。可是今天這個一年不見、從前也沒有多少來往。隻在這十幾天有些接觸的二齊歡卻不顧身份。也不避諱,對她直言。
可是命既如此,她又能如何呢?
教她跪到老太太麵前求她與瑛哥哥的事。不是她這種千金能做的。就算是不顧臉麵強求了來,日後在這府裏,她如何立足呢?
溫詠玉百感交集的時候,齊歡也有些糾結。
她很久沒有如此對人推心置月複了,除了翠眉和碧海這兩個貼身丫頭,她很多年不曾如此情真意摯地對人了。
說那一番話時,她心裏總有個聲音再阻止她如此誠懇。
她熟悉那個聲音。
那個聲音一次次地給她打氣,助她從生死絕境走出來,一步步走到今天。
那聲音讓她不要做好人,要做壞人。
冷酷狠辣,無情無義,從不做對自己無用的事。
溫詠玉的心事,與她何幹?
她為什麽要冒風險對溫詠玉說那些話?若是溫詠玉不領情呢?若是溫詠玉根本就認為她的話是一派胡言呢?
就算溫詠玉聽了,於她又有什麽好處?
就像那個花秀,她跪在地上,向她展示自己傷痕累累的後背,要她幫助她。
她幫了花秀,可也一次又一次地利用了她,直到最後,花秀頭也不迴地離開,帶著自己僅存的臉麵和尊嚴。
而如今,在不知道溫詠玉對自己有什麽用時,她為什麽要對這位心思靈巧、明顯不會受製於人的表妹,說這些話呢?
心裏的那個聲音,一遍又一遍地勸她。
你又當好人了,傻瓜。
可齊歡卻控製不住,她想對溫詠玉說真心話,哪怕這些話可能是沒有用的。
她想對溫詠玉好,哪怕她不能從溫詠玉這裏得到什麽。
她害怕自己的冷漠無情。
比如對齊瑛的態度,四哥哥明明不顧一切地救了她,助她迴府,還上門來看她,可她隻看到四哥哥總是哭,就嫌棄他。
從什麽時候開始,她變得如此涼薄自私了?
這是做一個壞人的代價嗎?
對她不好的人,比如徐輝祖,她可以使出所有手段對付他,哪怕他被群狼啃食成一堆白骨,她也沒有半點憐惜。
而對她好的人,比如齊瑛、比如溫詠玉,她竟在心底覺得麻煩和多事。
原來這就是做一個壞人的代價。
一切的一切,好的壞的,她都一視同仁了。
壞人對她有多狠,她就對壞人有多狠。
可好人對她有多好,她卻不想迴報好人的恩。
因為她是個壞人。
她不應該接受不計較得失的幫助,她身邊的人與事,應該是利益傾軋、應該是互為勾結,這才是壞人世界裏做的事。
所以,孟青幫她,錦姑娘幫她,沈眉山救她,齊瑛與溫詠玉看望她,她應該冷冷一笑,將這些人都當成傻瓜,充分利用這些人的善意吧。
可她卻做不到這樣。
心裏那個聲音明明在一遍又一遍地勸她,她還是毫無顧忌地將想說的話都說給了溫詠玉聽。
她不希望溫詠玉也如她一般,嫁不得良人。
她不希望自己的如自己一般,經曆自己遭受的一切。
這樣想起來,她還真稱不上一個絕對的壞人啊。
她總是要求自己心狠,要求自己冷酷無情,可原來做到這一點,竟然這樣難啊。
原來做一個壞人,不比做好人要容易到哪兒去呢……
*****
倆默默無言地想了一會兒心事,還是溫詠玉先開了口。她幽幽歎口氣,說道:“如此為著想,教感激不盡。隻是一個閨閣弱女,又能做什麽呢?無非都是我的命罷了。”
齊歡已經想通心事,屏蔽了心裏的聲音,既然開了頭,她就決心插手溫詠玉的事,盡可能地幫她一把。
於是齊歡說道:“溫,你還記得我沒嫁出府時,瑛哥哥過生日。晚上都去他院子裏吃酒抽花簽。”
溫詠玉點頭歎道:“說起來。那是我們最後一次不顧一切地瘋鬧了,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人起過這個頭了。”
齊歡說道:“我還記得溫抽中了一支芙蓉,上麵的詩詞是:莫怨東風當自嗟。我於詩詞一道不是很通。但也明白這句詩的意思。若就是那芙蓉。這句詩。自然就是寫給你看的。你想,莫怨東風,就是教你不要怨別人。也不要把自己未成的心事當做已經注定的命運,沒人為你做主,你就自己做主,你不敢自己做主,就找一個做主的人來。今兒說得再大膽些,若是瑛哥哥一心定了是你,你又一心定了是他,就是你沒有父母高堂為你做主,難道二老爺和二太太是那種不顧子女幸福,一心要亂點鴛鴦的人嗎?強扭的瓜不甜,他們懂得這個道理。還請好好想一想那句詩詞的意思,可不要誤了終身,落下個隻能當自嗟的下場啊。”
溫詠玉心下大動,如五雷轟頂一般。在她心裏,千難萬難的事,在二這裏,竟是這樣簡單嗎?
莫怨東風當自嗟。
那花簽上的批語她當然記得,當時她隻覺得這是閨閣遊戲,根本沒有往心裏去,現在一想,與她的境遇何等相似!
原來長久以來,她與齊瑛的事久未成事,竟是自己蹉跎了不成?
溫詠玉的目光閃爍起來,雙眼閃閃發亮,臉上也越來越現堅毅之色,她站起身,深深地對齊歡行了個福禮,“一番話,醍醐灌頂!”
“別忙。”齊歡將溫詠玉扶起來,“話既然說到這裏,我也沒了什麽避諱。左右我如今在家裏不過是占個屋子,吃穿用度,一草一紙,都是我自己的家私,這家裏我也沒有要拉攏巴結的人,不過是他們過他們的,我過我的罷了。所以我還有句話要對你說。”
溫詠玉坐迴桌前,“請說。”
“你離那李金枝遠一些吧。”齊歡說道,“她不是個簡單人物,藏愚守拙,卻城府極深,加上二太太的心思……誰知道她打什麽譜呢,你這些天與她極好,我怕你吃虧。”
溫詠玉冷冷一笑:“我知道的,放心。我也不過是逢場作戲罷了。”
齊歡說道:“你明白就好,我也覺得你不像那容易哄騙之人。”
溫詠玉又冷笑一聲,“哼,誰也不是傻子,李剛來咱家時,倒是安安分分的。大家都以為她是好個大家閨秀,也不出頭,也不邀功的。結果呢?咱們開詩社寫詩,哪一次不是她出風頭?末了又說什麽詩詞不是我們女兒該學的,隻應以女紅德容為要。前幾年明國公府大爺的一位姬妾姨娘因和咱們一般年紀,過來住了幾天,趁機會學詩,李卻第一個攔著人家,說什麽好好地學這些個做什麽,沒的移了女兒的本性。
“她倒是學了一肚子在裏邊,又不讓別人學了。還有那迴四丫頭奉了老太太的命畫園子,滿府裏沒有比她還明白的人,說了快有一車軲轆話,又教四丫頭怎麽買顏料,又教怎麽買畫具,沒有她不知道的。這算什麽藏愚守拙、抱樸知分呢?”溫詠玉冷笑道,“打量誰都是傻子嗎?你看明君那丫頭,性子直,也沒什麽腦子,做事大大咧咧的,小時候還總和我鬧呢,如今第一個就遠著李了。”
齊歡聽了溫詠玉這一番話,心裏暗歎。那李家表可不就是溫詠玉這樣說的人?
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開始人人都以為李金枝是個真正的大家閨秀,可惜時間長了,連最不經事的彭明君都看了出來,李金枝才不是表麵上見到的那樣愚鈍呢。
記得詩社剛開時,們在一起詠白海棠,齊歡因詩詞不好,草草寫了一首就應付了。那一次琳大女乃女乃作為詩社的東道,判了李金枝的詩為首位,說是極具大家閨秀的風骨,而溫詠玉的,雖然才情絕豔,但過於纖巧了,究竟不是閨秀之道。
齊歡還記得李金枝做的那首海棠詩,開頭便是“珍重芳姿晝掩門”,寫出自己的自重身份。可是裏邊還有一句“淡極始知花更豔。”隻怕這才是李金枝的真實心理。
就是因為淡到了極致,對比之下,花才會更加豔麗,更加出挑。
淡不是“珍重芳姿”,不是“晝掩門”,隻是為了凸顯豔。
豔,才是那位李家表的最終目的。
隻可惜李金枝在這府裏住的時間太長了,長到所有人都看出了她的本性。
可是齊歡還有些疑惑,既然溫詠玉知道了這位李的內心,為何又與她如此親近呢?
雖說是逢場作戲,可也不必到如此地步吧?這可不像溫詠玉那孤高冷傲的脾性啊。
溫詠玉仿佛猜出了齊歡的疑惑,又說道:“我與李交好,倒不是因為李,而是……”溫詠玉的臉上出現一抹紅暈,“二,我竟不知道,李是那個樣子的,她的母親李姨太太,卻是另一個樣子。李姨太太,竟是真心疼我呢。”
齊歡有些懷疑,再怎樣疼,難道李姨太太還能越過親生女兒李金枝,偏疼溫詠玉嗎?
但看溫詠玉的表情,知道她是真心感激李姨太太的慈愛照顧的。想到她與自己一樣,幼時失母,不免有些同情,就沒有進一步提出疑問。
兩又閑閑聊了一會兒,溫詠玉看了看天色,決定離開了。正巧她的丫頭茜草有些著急她家姑娘為何一去不複返,打發了二等丫頭龍葵過來問。
齊歡也不留溫詠玉,將溫詠玉送出門外,隻說閑了再來。溫詠玉卻站在二門處,又想起什麽似的,低聲說道:“,若有什麽私藏的家產,千萬保管。當年我母親和父親,也是留下了海量家私給我的,隻是……”溫詠玉苦笑道,“當年若是有的一半手段就好了。”看她的丫頭都在外邊,這裏隻有她與齊歡一人,溫詠玉又低聲說道:“陳妙韻雖是心腸熱,但也不是什麽值得放心的人。”溫詠玉又說了一遍,滿臉凝重之色,“啊。”
齊歡忍不住緊緊握住了溫詠玉的手,沉聲說道:“放心,我知道!”(未完待續……)
ps:(是不是越來越明顯了……捂臉。請大家隨便看看就好,千萬不要對號入座啊,我也不敢寫神書裏邊的各位神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