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亭看著那三人遠去的身影,深唿吸了好幾下,這才平複了心情,快步往前頭會客廳裏走了去。
會客廳裏依舊一片花團錦簇的熱鬧,跟楊亭離去的時候並沒有多大差別。觥籌交錯間,隻有大太太抽空問了一句楊亭去那兒來,楊亭就說是不勝酒力出去洗臉敷衍了。大太太心思細密的人,如何看不出楊亭這是敷衍?隻是尚在宴席上,大太太當著眾人也不好問她,就壓在心間留著,隻得晚上客都散了再說。
宴席後,趁著天氣晴好,大太太親自抱著小楊瑜放到抓周那張長毯子上頭,長毯子兩邊擺滿了精致小巧的各式抓周用的小玩物,也有親近的親友們放些寓意好的文房四寶啊算盤啊玉佩啊之類的東西在旁邊。
小楊瑜倒是不怕生,絕對是個心大的娃,換了環境也沒哭沒鬧的,隻是坐在原地左右看看,看一眼楊亭這個娘在左邊,再看一眼大太太這個外婆在右邊,就好像是安心了的樣子,嘻嘻一笑就撐著地麵爬起來了。
大太太今兒給小楊瑜挑的衣服是件很精神的大紅薄襖子,正適合如今春日裏頭穿,紅咚咚的小楊瑜在毯子上來迴爬著,甚是打眼,等他停下來咧嘴一笑,幾顆白白的小乳牙幾乎晃花了在場人們的眼,大太太率先被逗笑了,眾人也跟著一番笑鬧。
小楊瑜在笑聲中淡定的停止了爬行,坐在毯子靠左邊的地方,小腦袋四周環顧一迴之後,居然一點兒沒被滿地亮閃閃的物件們誘惑到,向著楊亭的方向伸出了手口齒不大清晰的喊:“抱!”
楊亭的心都要被這一聲兒溶化了,立馬就想犯規的伸手去把小楊瑜抱起來,卻是被大太太不輕不重的拍了一下手臂嗔笑道:“亭兒你這孩子!瑜哥兒還沒抓周完呢,你抱他做什麽?”
已經是彎下腰去的楊亭忙訕訕的一笑收迴手,小楊瑜眼見著就要被自己的娘抱進溫暖懷抱了,卻是看著那雙手臂還沒到來就又縮走,心裏甚是不滿,咿呀著就一手抓了楊亭腰間墜下來的小荷包不放了。
楊亭的這個小荷包日日不離身,想來是小楊瑜見得多了,感覺到熟悉,這才抓住這個小荷包不放手了。楊亭不由得暗自著急——這小荷包是她貪圖自己方便,用來放炭筆和草稿紙的,她的炭筆寫的字雖然比毛筆寫的鬼畫符好些,卻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實在是見不得人。楊亭心裏清楚眾人看見她的字跡絕對會被笑話的,實在是沒臉拿出來,卻又是不好直說,隻得笑著哄小楊瑜鬆手。
小楊瑜卻也是個非常堅持原則的孩子,怎麽哄都不鬆手,他說話還不是很口齒伶俐,但卻很堅持的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蹦:“娘,要!要!這個!包!要!”
大太太對著小楊瑜最是心軟了,見他這樣堅持要求,既是心痛,又是擔心一會兒要不到哭將起來鬧得不好看,便對楊亭開口道:“亭兒,瑜哥兒要你便給他罷,又不是什麽要緊東西。抓周本來就是要順著瑜哥兒自己的意思的。”
大太太既然都這樣說了,楊亭自是沒法子了,隻得尷尬的笑笑,訕訕的解了荷包給小楊瑜玩。
小楊瑜得償所願,拿著小荷包笑得咯咯響,露出來幾顆整整齊齊的小白牙,看得眾人也都跟著笑了起來。族長家的正房小兒媳秦氏剛新婚燕爾,正是稀罕女乃娃兒的時候,見狀便湊趣道:“瑜哥兒倒也是個聰明的,想來他娘天天在外頭管生意的,身上帶著的都是好東西呢,這才抓著這荷包兒不放了。倒是也打開來讓咱們長長眼,看看裏頭是掌權的章兒呢,還是金子做的銀子打的心愛之物?”
楊亭恨不得就近抓起自己麵前擺著的那堆小物件兒就往這秦氏嘴裏塞了進去!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可惜偏生不識趣的不止是這秦氏一個,連著小楊瑜也不給他娘的麵子,居然拉著扯著那小荷包,就把荷包口的細繩抽得鬆開了。
秦氏見狀忙湊過頭去細看,見著小炭筆的時候還是笑著的,等看清楚了楊亭那天馬行空兼歪七扭八的字跡,楊亭明明白白的看著,她麵上的笑不由得就僵硬了那麽一兩秒。還好這秦氏也算是大家子出身,應變能力總算還過得去,眼珠子一轉,便嗬嗬笑著打圓場道:“瑜哥兒看著就是個聰明孩子呢,才這麽點兒的年紀就想著要像大人似的握筆寫字了!等再長些年紀,不愁不是個小神童呢!”說著還不動聲色的將炭筆留給小楊瑜玩,草稿紙卻是快手快腳的卷起來塞迴進荷包裏去了。
眾人也有看見了草稿紙一角的,也有一點兒沒見著的,不過都很給麵子的嗬嗬一笑附和起秦氏來。
二太太正好就站在秦氏側旁,把這一出小鬧劇看了個全須全尾,不由得是又是好笑又是好氣,便悄悄不動聲色的將小楊瑜腿邊那幾個亮閃閃的如意式樣梅花式樣的金錁子往小楊瑜麵前送了送。
果然小楊瑜被金錁子吸引了注意力,左手還是抓著炭筆不放,右手卻是鬆了小荷包的係帶,轉而抓金錁子玩去了。
二太太便非常自然順手的將小荷包輕輕的抽了出來,一邊拿袖子遮擋著遞還給楊亭,一邊笑道:“瑜哥兒倒是有幾分他外祖當年抓周的意思呢!從前我可是聽老太太說過的,大老爺和二老爺倆抓周都甚是有意思,大老爺隻要金燦燦的東西,什麽金子元寶之類的,抓著就不願意放手了;二老爺呢,對碧玉做的東西也是一樣樣的,硬是抓了個做成文房四寶的玉四件在手就不放了。看來瑜哥兒這是打定主意要將先祖們的願望都裹自己身上呢!一手抓讀書識字,一手抓賺錢生意,那邊都不舍得放下呢!”
楊亭趕緊的將自己那裝著狗爬字的草稿紙荷包卷緊塞進袖袋裏,嗬嗬傻笑幾聲才應道:“二太太說的過了,太是抬舉瑜哥兒了,他才多大呢,那裏就說得上這些來!”
大太太卻是在眾人七嘴八舌附和聲中笑著白了楊亭一眼道:“亭兒這孩子!真是大不透的!那有這樣當娘的!咱們瑜哥兒怎麽就說不上這些了?人家都說,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呢,你自己沒把你爹他們的本事學全,就不許咱們瑜哥兒以後比先祖們更出息麽?就你這娘最心眼子小了!心眼子跟個芝麻尖尖兒似的!”
大太太這一番似嗔似怪的吐槽一出,眾人便應景的笑成一團,二太太便笑著將身旁的楊亭摟進自己懷裏似真似假的安慰道:“我們瑜哥兒如今是全家上下人人的心頭寶了,可憐亭兒了,從前也是香餑餑,有了瑜哥兒後倒是退了一射之地了!也不要緊,亭兒啊,你娘不疼你了,偏疼她孫子去了,還有嬸娘呢,嬸娘疼你就是!來,到嬸娘懷裏來,嬸娘來寬慰寬慰亭兒受傷的小心肝!”
二太太說著就在懷裏抓著楊亭就是一陣搓揉,大太太都沒忍住笑著對二太太啐道:“你就可勁兒的寵著她罷!你這嬸娘,在她打小兒就這樣寵著她了,也不在乎如今再多摟著她一會子了。”
眾人聞言更是笑得前仰後合起來,小楊瑜原本一手抓著一樣東西沒半點空閑的,這時候昂著頭看了看四周歡笑的眾人,茫然了半響後,將手裏的炭筆一扔,就近拉著大太太衣角求抱去了。大太太心裏即時軟得跟棉花糖一般,馬上就將小楊瑜抱了進懷裏。
楊亭和二太太對望一眼,也跟著一起笑了,小楊瑜的抓周就算是在這一片笑聲中完滿的落下了帷幕了。
傍晚時分,當送走了最後一位賓客後,楊亭忽然覺得自己的額角隱隱抽痛起來了——她答應得爽快,現在到了要跟大太太攤牌的時候了,她真的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才好了。大太太對齊家上下的態度就是兩個字說完了,那就是徹頭徹尾的厭惡!齊煥父女倆人是安置下來了,怎麽征得大太太的同意讓這父女倆擺上台麵來正常過日子,這才是個大難題。
楊亭想了想,一時也實在想不出什麽好法子,那邊曹女乃娘又托個小丫鬟來再三請示楊亭,齊家那位小小姐該是繼續照料著,還是送出來——曹女乃娘也不傻,看著賓客都散了還不見有人來接這位小小姐就知道世交什麽的肯定是托詞罷了,她隻憂心著,一會兒大太太肯定得讓她去照料小楊瑜的,她總不能抱著這孩子到大太太麵前吧……
於是楊亭便想了個餿主意出來——她直接讓小丫頭子去把曹女乃娘喊了來,還特地叮囑把齊嫣然收拾整齊了一起帶來,然後仗著大太太見了孩子就挪不開眼的習慣,索性破罐子破摔的讓曹女乃娘抱著孩子跟在自己後頭進去見大太太了。
會客廳裏依舊一片花團錦簇的熱鬧,跟楊亭離去的時候並沒有多大差別。觥籌交錯間,隻有大太太抽空問了一句楊亭去那兒來,楊亭就說是不勝酒力出去洗臉敷衍了。大太太心思細密的人,如何看不出楊亭這是敷衍?隻是尚在宴席上,大太太當著眾人也不好問她,就壓在心間留著,隻得晚上客都散了再說。
宴席後,趁著天氣晴好,大太太親自抱著小楊瑜放到抓周那張長毯子上頭,長毯子兩邊擺滿了精致小巧的各式抓周用的小玩物,也有親近的親友們放些寓意好的文房四寶啊算盤啊玉佩啊之類的東西在旁邊。
小楊瑜倒是不怕生,絕對是個心大的娃,換了環境也沒哭沒鬧的,隻是坐在原地左右看看,看一眼楊亭這個娘在左邊,再看一眼大太太這個外婆在右邊,就好像是安心了的樣子,嘻嘻一笑就撐著地麵爬起來了。
大太太今兒給小楊瑜挑的衣服是件很精神的大紅薄襖子,正適合如今春日裏頭穿,紅咚咚的小楊瑜在毯子上來迴爬著,甚是打眼,等他停下來咧嘴一笑,幾顆白白的小乳牙幾乎晃花了在場人們的眼,大太太率先被逗笑了,眾人也跟著一番笑鬧。
小楊瑜在笑聲中淡定的停止了爬行,坐在毯子靠左邊的地方,小腦袋四周環顧一迴之後,居然一點兒沒被滿地亮閃閃的物件們誘惑到,向著楊亭的方向伸出了手口齒不大清晰的喊:“抱!”
楊亭的心都要被這一聲兒溶化了,立馬就想犯規的伸手去把小楊瑜抱起來,卻是被大太太不輕不重的拍了一下手臂嗔笑道:“亭兒你這孩子!瑜哥兒還沒抓周完呢,你抱他做什麽?”
已經是彎下腰去的楊亭忙訕訕的一笑收迴手,小楊瑜眼見著就要被自己的娘抱進溫暖懷抱了,卻是看著那雙手臂還沒到來就又縮走,心裏甚是不滿,咿呀著就一手抓了楊亭腰間墜下來的小荷包不放了。
楊亭的這個小荷包日日不離身,想來是小楊瑜見得多了,感覺到熟悉,這才抓住這個小荷包不放手了。楊亭不由得暗自著急——這小荷包是她貪圖自己方便,用來放炭筆和草稿紙的,她的炭筆寫的字雖然比毛筆寫的鬼畫符好些,卻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實在是見不得人。楊亭心裏清楚眾人看見她的字跡絕對會被笑話的,實在是沒臉拿出來,卻又是不好直說,隻得笑著哄小楊瑜鬆手。
小楊瑜卻也是個非常堅持原則的孩子,怎麽哄都不鬆手,他說話還不是很口齒伶俐,但卻很堅持的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蹦:“娘,要!要!這個!包!要!”
大太太對著小楊瑜最是心軟了,見他這樣堅持要求,既是心痛,又是擔心一會兒要不到哭將起來鬧得不好看,便對楊亭開口道:“亭兒,瑜哥兒要你便給他罷,又不是什麽要緊東西。抓周本來就是要順著瑜哥兒自己的意思的。”
大太太既然都這樣說了,楊亭自是沒法子了,隻得尷尬的笑笑,訕訕的解了荷包給小楊瑜玩。
小楊瑜得償所願,拿著小荷包笑得咯咯響,露出來幾顆整整齊齊的小白牙,看得眾人也都跟著笑了起來。族長家的正房小兒媳秦氏剛新婚燕爾,正是稀罕女乃娃兒的時候,見狀便湊趣道:“瑜哥兒倒也是個聰明的,想來他娘天天在外頭管生意的,身上帶著的都是好東西呢,這才抓著這荷包兒不放了。倒是也打開來讓咱們長長眼,看看裏頭是掌權的章兒呢,還是金子做的銀子打的心愛之物?”
楊亭恨不得就近抓起自己麵前擺著的那堆小物件兒就往這秦氏嘴裏塞了進去!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可惜偏生不識趣的不止是這秦氏一個,連著小楊瑜也不給他娘的麵子,居然拉著扯著那小荷包,就把荷包口的細繩抽得鬆開了。
秦氏見狀忙湊過頭去細看,見著小炭筆的時候還是笑著的,等看清楚了楊亭那天馬行空兼歪七扭八的字跡,楊亭明明白白的看著,她麵上的笑不由得就僵硬了那麽一兩秒。還好這秦氏也算是大家子出身,應變能力總算還過得去,眼珠子一轉,便嗬嗬笑著打圓場道:“瑜哥兒看著就是個聰明孩子呢,才這麽點兒的年紀就想著要像大人似的握筆寫字了!等再長些年紀,不愁不是個小神童呢!”說著還不動聲色的將炭筆留給小楊瑜玩,草稿紙卻是快手快腳的卷起來塞迴進荷包裏去了。
眾人也有看見了草稿紙一角的,也有一點兒沒見著的,不過都很給麵子的嗬嗬一笑附和起秦氏來。
二太太正好就站在秦氏側旁,把這一出小鬧劇看了個全須全尾,不由得是又是好笑又是好氣,便悄悄不動聲色的將小楊瑜腿邊那幾個亮閃閃的如意式樣梅花式樣的金錁子往小楊瑜麵前送了送。
果然小楊瑜被金錁子吸引了注意力,左手還是抓著炭筆不放,右手卻是鬆了小荷包的係帶,轉而抓金錁子玩去了。
二太太便非常自然順手的將小荷包輕輕的抽了出來,一邊拿袖子遮擋著遞還給楊亭,一邊笑道:“瑜哥兒倒是有幾分他外祖當年抓周的意思呢!從前我可是聽老太太說過的,大老爺和二老爺倆抓周都甚是有意思,大老爺隻要金燦燦的東西,什麽金子元寶之類的,抓著就不願意放手了;二老爺呢,對碧玉做的東西也是一樣樣的,硬是抓了個做成文房四寶的玉四件在手就不放了。看來瑜哥兒這是打定主意要將先祖們的願望都裹自己身上呢!一手抓讀書識字,一手抓賺錢生意,那邊都不舍得放下呢!”
楊亭趕緊的將自己那裝著狗爬字的草稿紙荷包卷緊塞進袖袋裏,嗬嗬傻笑幾聲才應道:“二太太說的過了,太是抬舉瑜哥兒了,他才多大呢,那裏就說得上這些來!”
大太太卻是在眾人七嘴八舌附和聲中笑著白了楊亭一眼道:“亭兒這孩子!真是大不透的!那有這樣當娘的!咱們瑜哥兒怎麽就說不上這些了?人家都說,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呢,你自己沒把你爹他們的本事學全,就不許咱們瑜哥兒以後比先祖們更出息麽?就你這娘最心眼子小了!心眼子跟個芝麻尖尖兒似的!”
大太太這一番似嗔似怪的吐槽一出,眾人便應景的笑成一團,二太太便笑著將身旁的楊亭摟進自己懷裏似真似假的安慰道:“我們瑜哥兒如今是全家上下人人的心頭寶了,可憐亭兒了,從前也是香餑餑,有了瑜哥兒後倒是退了一射之地了!也不要緊,亭兒啊,你娘不疼你了,偏疼她孫子去了,還有嬸娘呢,嬸娘疼你就是!來,到嬸娘懷裏來,嬸娘來寬慰寬慰亭兒受傷的小心肝!”
二太太說著就在懷裏抓著楊亭就是一陣搓揉,大太太都沒忍住笑著對二太太啐道:“你就可勁兒的寵著她罷!你這嬸娘,在她打小兒就這樣寵著她了,也不在乎如今再多摟著她一會子了。”
眾人聞言更是笑得前仰後合起來,小楊瑜原本一手抓著一樣東西沒半點空閑的,這時候昂著頭看了看四周歡笑的眾人,茫然了半響後,將手裏的炭筆一扔,就近拉著大太太衣角求抱去了。大太太心裏即時軟得跟棉花糖一般,馬上就將小楊瑜抱了進懷裏。
楊亭和二太太對望一眼,也跟著一起笑了,小楊瑜的抓周就算是在這一片笑聲中完滿的落下了帷幕了。
傍晚時分,當送走了最後一位賓客後,楊亭忽然覺得自己的額角隱隱抽痛起來了——她答應得爽快,現在到了要跟大太太攤牌的時候了,她真的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才好了。大太太對齊家上下的態度就是兩個字說完了,那就是徹頭徹尾的厭惡!齊煥父女倆人是安置下來了,怎麽征得大太太的同意讓這父女倆擺上台麵來正常過日子,這才是個大難題。
楊亭想了想,一時也實在想不出什麽好法子,那邊曹女乃娘又托個小丫鬟來再三請示楊亭,齊家那位小小姐該是繼續照料著,還是送出來——曹女乃娘也不傻,看著賓客都散了還不見有人來接這位小小姐就知道世交什麽的肯定是托詞罷了,她隻憂心著,一會兒大太太肯定得讓她去照料小楊瑜的,她總不能抱著這孩子到大太太麵前吧……
於是楊亭便想了個餿主意出來——她直接讓小丫頭子去把曹女乃娘喊了來,還特地叮囑把齊嫣然收拾整齊了一起帶來,然後仗著大太太見了孩子就挪不開眼的習慣,索性破罐子破摔的讓曹女乃娘抱著孩子跟在自己後頭進去見大太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