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魚壩位於岷江邊上靠近邛崍山脈餘脈的營山。這是江邊的一處高地,故稱之為“壩”。據說當年由於岷江時常泛濫,三國時諸葛武侯在此釣了一條烏魚,以魚化身為壩保住了一方平安。於是這地方就被起名為烏魚壩了。
其實這不過是個傳說而已,烏魚壩因為其形狀有些像魚,兩頭狹窄,中間寬,而且基石為黑色玄武岩而得名。和那位多智近乎妖的諸葛武侯沒有半毛錢關係。
烏魚壩這邊有一個自然村落,村子不大,三十多戶人家,一百多口人,世代以魚獵耕種為生,民風頗為彪悍。所以這村子的治安不錯,真就是夜不閉戶的。
雷濤走到村口的時候,被兩個巡邏的民兵攔了下來。他隨即打了個電話給那矮個子:“我已經到了,就在烏魚壩村的村口,這邊有兩個民兵攔著我盤問呢。”
矮個子在電話裏說了一聲,讓雷濤把電話給那兩個民兵。
“……馬叔啊!這是您的客人啊!沒事……那我帶他去村委會找您!”那為首的民兵接過電話之後,對雷濤的態度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熱情地給雷濤引路帶他去了烏魚壩村的村委會。
到村委會門口,雷濤見到了那個壯漢,民兵稱唿他為“牛叔”。這姓牛的壯漢對雷濤點了點頭說道:“桑老板,我馬哥在裏麵等您。”
隨後他和那兩個民兵打了個招唿就帶著雷濤進了村委會。
在村委會的一間廂房裏,雷濤見到了那個被稱為“馬哥”的矮個子。
“馬大年,江湖上朋友給了個綽號叫我‘馬麵’。”那矮個子對雷濤伸出了手,做了個自我介紹。
雷濤聽到他這綽號,不禁莞爾一笑,朝他身邊那壯漢指了指說道:“那這位兄弟應該就是‘牛頭’了?”
他是說笑話,可沒想到這卻真就是歪打正著了。這一高一矮兩個人在盜墓的圈子裏,的確有些名氣,而他們兩人的綽號的確就是“牛頭馬麵”。
那牛頭聽到雷濤叫他的綽號,不禁有些慍怒地說道:“老子叫牛墩。”
雷濤這下子算是徹底被雷到了,這五大三粗的莽漢,竟然和那大科學家一個名字。
馬大年朝牛墩使了個眼色,這莽漢隨即出去在門口看著。馬大年朝雷濤笑了笑說道:“我兄弟有點耿直,您別往心裏去……”
“沒什麽的,我也就是開個玩笑。東西帶了嗎?”雷濤坐下之後直接了當的進入了正題。
馬大年也是急於交易,客套話自然就不說了。他轉身從一個木箱子裏拿出了一個包袱。包袱打開之後,一個青綠色的東西出現在了雷濤的麵前。這東西看著和熬中藥的單柄藥罐差不多。一個長長的方柄,圓圓的身子帶著蓋子,罐身上有個和雞頭一樣的壺嘴,那壺嘴還能上下翻動。
雷濤曾經在淳於清那裏的青銅器圖鑒上看到過這種器物,它叫“雞首盉”,是三國時期的典型器型。
盉是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用水來調和酒味的濃淡。盉的形狀較多,一般是圓口,深腹,有蓋,前有流,後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有鏈相連接。
這件東西從它的外表看,屬於非常明顯的新坑貨,那斑駁的銅綠之間還有些泥土的印跡。按照雷濤的推測出土應該不久。
按理說,在古玩行裏也有那種以贗品設局的,大多都是用假貨冒充真品,再找個農村地方,編造個什麽老農挖到寶貝之類的故事騙人。可雷濤相信這次馬大年應該不是設局的騙子。
這案子已經鬧出了人命了,如果是騙子的話,早就跑得沒影了,換個地方可以再騙人。沒必要冒險找他這麽個陌生買家交易。
他點了點頭說道:“東西不錯,你這個打算要價多少?”
“兩萬!”馬大年想都沒想直接抱了個價格。
這個價位和雷濤之前了解到的實際市場價差了五倍,由此可見他們應該是非常急於想賣掉這批東西了。
想明白了之後,雷濤點了點頭說道:“東西我看過了,應該沒問題。價格我們還可以商量。你這一次性要出這麽一批貨,那還是挺麻煩的……”
雷濤先是說明了交易中存在的困難,這在馬大年看來隻是為了討價還價預埋的伏筆。不過雷濤雖然是這麽說但對於馬大年說的那批寶貝還是挺感興趣的。接著馬大年就把用手機拍攝的一些東西的照片給雷濤看了。
從照片上看,這的確是數量比較眾多的一批三國時期的文物。雷濤原本想要了解一下這些東西是從什麽地方弄來的,卻被馬大年以不便透露為由拒絕了。
“我們說好了,東西我帶你去看,看東西之前,你先給一百萬的預付款,看完了東西之後,你就得付錢。然後……那些東西你自己負責運出來,我們就不管了!”馬大年的要求不得不說十分苛刻。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烏魚壩位於岷江邊上靠近邛崍山脈餘脈的營山。這是江邊的一處高地,故稱之為“壩”。據說當年由於岷江時常泛濫,三國時諸葛武侯在此釣了一條烏魚,以魚化身為壩保住了一方平安。於是這地方就被起名為烏魚壩了。
其實這不過是個傳說而已,烏魚壩因為其形狀有些像魚,兩頭狹窄,中間寬,而且基石為黑色玄武岩而得名。和那位多智近乎妖的諸葛武侯沒有半毛錢關係。
烏魚壩這邊有一個自然村落,村子不大,三十多戶人家,一百多口人,世代以魚獵耕種為生,民風頗為彪悍。所以這村子的治安不錯,真就是夜不閉戶的。
雷濤走到村口的時候,被兩個巡邏的民兵攔了下來。他隨即打了個電話給那矮個子:“我已經到了,就在烏魚壩村的村口,這邊有兩個民兵攔著我盤問呢。”
矮個子在電話裏說了一聲,讓雷濤把電話給那兩個民兵。
“……馬叔啊!這是您的客人啊!沒事……那我帶他去村委會找您!”那為首的民兵接過電話之後,對雷濤的態度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熱情地給雷濤引路帶他去了烏魚壩村的村委會。
到村委會門口,雷濤見到了那個壯漢,民兵稱唿他為“牛叔”。這姓牛的壯漢對雷濤點了點頭說道:“桑老板,我馬哥在裏麵等您。”
隨後他和那兩個民兵打了個招唿就帶著雷濤進了村委會。
在村委會的一間廂房裏,雷濤見到了那個被稱為“馬哥”的矮個子。
“馬大年,江湖上朋友給了個綽號叫我‘馬麵’。”那矮個子對雷濤伸出了手,做了個自我介紹。
雷濤聽到他這綽號,不禁莞爾一笑,朝他身邊那壯漢指了指說道:“那這位兄弟應該就是‘牛頭’了?”
他是說笑話,可沒想到這卻真就是歪打正著了。這一高一矮兩個人在盜墓的圈子裏,的確有些名氣,而他們兩人的綽號的確就是“牛頭馬麵”。
那牛頭聽到雷濤叫他的綽號,不禁有些慍怒地說道:“老子叫牛墩。”
雷濤這下子算是徹底被雷到了,這五大三粗的莽漢,竟然和那大科學家一個名字。
馬大年朝牛墩使了個眼色,這莽漢隨即出去在門口看著。馬大年朝雷濤笑了笑說道:“我兄弟有點耿直,您別往心裏去……”
“沒什麽的,我也就是開個玩笑。東西帶了嗎?”雷濤坐下之後直接了當的進入了正題。
馬大年也是急於交易,客套話自然就不說了。他轉身從一個木箱子裏拿出了一個包袱。包袱打開之後,一個青綠色的東西出現在了雷濤的麵前。這東西看著和熬中藥的單柄藥罐差不多。一個長長的方柄,圓圓的身子帶著蓋子,罐身上有個和雞頭一樣的壺嘴,那壺嘴還能上下翻動。
雷濤曾經在淳於清那裏的青銅器圖鑒上看到過這種器物,它叫“雞首盉”,是三國時期的典型器型。
盉是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用水來調和酒味的濃淡。盉的形狀較多,一般是圓口,深腹,有蓋,前有流,後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有鏈相連接。
這件東西從它的外表看,屬於非常明顯的新坑貨,那斑駁的銅綠之間還有些泥土的印跡。按照雷濤的推測出土應該不久。
按理說,在古玩行裏也有那種以贗品設局的,大多都是用假貨冒充真品,再找個農村地方,編造個什麽老農挖到寶貝之類的故事騙人。可雷濤相信這次馬大年應該不是設局的騙子。
這案子已經鬧出了人命了,如果是騙子的話,早就跑得沒影了,換個地方可以再騙人。沒必要冒險找他這麽個陌生買家交易。
他點了點頭說道:“東西不錯,你這個打算要價多少?”
“兩萬!”馬大年想都沒想直接抱了個價格。
這個價位和雷濤之前了解到的實際市場價差了五倍,由此可見他們應該是非常急於想賣掉這批東西了。
想明白了之後,雷濤點了點頭說道:“東西我看過了,應該沒問題。價格我們還可以商量。你這一次性要出這麽一批貨,那還是挺麻煩的……”
雷濤先是說明了交易中存在的困難,這在馬大年看來隻是為了討價還價預埋的伏筆。不過雷濤雖然是這麽說但對於馬大年說的那批寶貝還是挺感興趣的。接著馬大年就把用手機拍攝的一些東西的照片給雷濤看了。
從照片上看,這的確是數量比較眾多的一批三國時期的文物。雷濤原本想要了解一下這些東西是從什麽地方弄來的,卻被馬大年以不便透露為由拒絕了。
“我們說好了,東西我帶你去看,看東西之前,你先給一百萬的預付款,看完了東西之後,你就得付錢。然後……那些東西你自己負責運出來,我們就不管了!”馬大年的要求不得不說十分苛刻。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