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姨娘讓丫頭開了箱子拿銀子到大廚房加點心:“拿四姑娘愛吃的,湘兒喜歡吃什麽?”她抱著自己的外孫女一句句的問她話,小丫頭口齒清晰,劉姨娘麵上的笑容就沒有停止過。


    世芸怔怔的看著微笑的劉姨娘。她從來就沒見過生母這樣笑過,她的記憶中,生母隻有開誇張的笑容,毫不掩飾的笑,原來母親淡淡的笑容是那樣的美麗。


    劉姨娘瞧著世芸望著自己出神,不由的笑了:“你瞧我做什麽?我臉上有什麽不成?”


    世芸搖搖頭:“我隻覺得娘瘦了。”


    邊上的丫頭道:“姨娘成日裏吃素哪裏能好。姨女乃女乃,如今四姑女乃女乃也迴來了,姨娘也不用供奉佛祖了。姑女乃女乃,自打姑女乃女乃同四姑爺上任,姨女乃女乃就一直吃齋念佛,保佑姑女乃女乃跟姑爺。”


    “姨娘……”


    劉姨娘笑著道:我年紀也大了,你還指望著我伺候老爺?如今你們好了,我也就好了,我還爭那些虛的做什麽?這裏到是安靜,沒有那麽多的糟心的事。”劉姨娘上下打量著女兒,“瘦了,也黑了。”劉姨娘握住世芸的手道,“趁著這迴迴來,好生的補一補。上迴五姑女乃女乃送來的阿膠都拿出來給她帶迴去。”


    “姨娘自己留著吃,我好著呢。”


    劉姨娘責道:“你年輕以為自己就是好?拿著,這是好東西,多吃有好處。你多吃些,好生的把身子養了。上迴我接到老三的信,說你小產了。怎麽就那麽不?”


    “也不曉得。才疏忽了。”


    劉姨娘看著自己懷中老實坐著的湘兒不由道:“你也該再懷一個了。我聽說有幾家瞧婦人最好的郎中,你也去瞧瞧。你還沒個兒子。我心裏也不踏實。”


    世芸笑著應下。


    “我除了擔心你,也就你兄弟了。也不曉得他成日裏都在做什麽。跟著侯爺雖說是好,但是他都多大的人了,還沒有個功名。”說道兒子,劉姨娘少不得歎氣。


    “是。娘不必擔心,三弟自己肯定會謀個前程。再說侯爺也喜歡三弟,也會幫襯的。”


    劉姨娘搖搖頭:“喜歡他也沒見他為你三弟說什麽親事。他如今都多大了,又沒功名,年紀又大。還指望哪家跟他?你既然迴來了,哪一天就到侯府去,瞧瞧五姑女乃女乃也去看看他。一年沒兩日在家,迴來了,飯也不吃又走了。”


    “是。”


    劉姨娘說了一大通隻覺得好像沒什麽話說了,隻盯著女兒一個勁兒的瞧。原先為了女兒的親事操心,姑爺先頭的風聲不好,她隻覺得心都死了,卻不想姑爺是個爭氣的。一下子就考中了舉人,又放到外頭做官,官雖不大,到底是正正經經的官身。這裏想了想。這麽多姑爺之中,姑爺的出身雖然是最不好,但姑爺是靠自己。是真本事。到底還是自己女兒最有福氣。這丫頭怎麽會有這麽大的福氣呢?劉姨娘看著看著忍不住笑了起來。


    “姨娘想到什麽好事了?”


    劉姨娘笑道:“沒什麽,隻是瞧著你了。心裏歡喜。”她又低著頭看著乖乖的湘兒,“煩了吧?”接著卻對世芸道。“也不留你了。你去吧。”


    世芸沒想到隻不過是才坐了一會兒,劉姨娘就趕她走:“我再陪娘一會兒。”


    劉姨娘笑了笑:“去吧。我這裏供奉著菩薩。我見著你好就好了。去吧。”她突然對世芸眨眨眼,“別叫太太如意了。”


    世芸不禁愕然,她同劉姨娘生分,太太才覺得舒心?這……她隻得道:“我改日再來。”


    劉姨娘擺擺手:“去吧。”說著,自己又敲響了木魚,低頭誦經。


    世芸隻得帶著湘兒出來。


    “怎麽今天這麽乖?”小丫頭老老實實的待著,一句話也不說,這有些不像她。


    湘兒仰著頭:“我弄不明白。”


    “哪裏不明白了?”


    “到底哪一個是我的外祖母?我怎麽有兩個外祖母,兩個祖母呢?可是,我隻有一個爹爹同娘。”


    小丫頭真的覺得很苦惱。她覺得自己的腦袋都是亂的,比如說先前見的那個是外祖母,這一個怎麽又是外祖母;就跟那日一樣,家裏有個祖母,可是母親卻說那個祖母不是自己的親祖母。


    世芸不由的啞然一笑,若是湘兒一直長在京城當然曉得這裏頭的複雜的關係,可是她一直跟著自己,身邊就沒所謂的什麽妾之類的,她哪裏曉得這樣的事情。她隻笑著道:“那有兩個祖母,兩個外祖母疼你不好麽?”


    沒想到小丫頭搖搖頭,表示自己的不願意:“可是,我不喜歡她們啊!”


    “為什麽?”


    “那個祖母和那個外祖母都兇兇的。”小丫頭鼓著臉,皺著眉頭,盡量的讓自己看起來是兇兇的,可是鼓著的笑臉,隻讓世芸覺得想笑。不過,小丫頭沒說錯,章太太同謝氏都不大樂見他們,對著湘兒也就不那麽親切。


    “那還有一個祖母同這個外祖母呢?你也不喜歡麽?她們沒有兇你啊。”


    小丫頭很是為難:“沒有兇我,我也不喜歡。娘,為什麽他們要對著菩薩,跟我們不好麽?為什麽都要跟菩薩在一處?菩薩又不會,也不會動,有什麽好玩的?”


    世芸隻模模小丫頭的腦袋:“去大舅母那裏。大舅母家有三個,你同她們玩可好?”


    小丫頭鮮少有同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玩,一聽到有人玩,不由的高興起來,很快便煩惱的事情拋在腦後。


    孟氏跟前的兩個大女兒世芸都是見過的,隻有這個小女兒卻是世芸離開後所生,同湘兒差不多大。兩個人雖然瞧上去一般高矮,可是到了一處。世芸才覺得自己對這個女兒管的鬆了那麽點。


    靜兒是人如其名,安安靜靜的坐著。小聲小氣的,一眼瞧上去就是個大家閨秀。若是對女孩湘兒算是活躍了,世芸到也覺得沒什麽,關鍵是麵對著自家表哥譚綸,她還是那麽的顯眼,簡直就是個上躥下跳的皮猴。她有活力,中氣十足,偏偏自己有同父母在外地,見到的看到的聽到的要比三個從小就被關在家裏的還要多。四個小姑娘到了一處。就聽著她在那裏不停的說。


    原本是她同孟氏,顯然都停了下來,聽著湘兒一個人在那裏。


    “我們到濟寧去的時候坐的是好大好大的船。”湘兒不曉得要怎麽形容,隻是張大著雙臂,表示很大,“我們是順漢水南下,到了武昌府,然後再順長江到揚州,再沿運河北上到濟寧。”


    “武昌。揚州我都知道。武昌有黃鶴樓,有鸚鵡洲。”大些的譚維德一聽到自己曉得也來了精神。


    “對,我還上了黃鶴樓,那好高好高。比京城的樓都要高。我還去了嶽陽樓,滕王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湘兒不由的賣弄了起來。


    “這一句我曉得。這是王子安的《滕王閣序》(王子安即王勃。字子安)。你可知道嶽陽樓有什麽名句?”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譚家的大姑娘見難不倒湘兒。想了想:“你若是能用一首詩吧黃鶴樓都包含進去我就服你。”


    這可把湘兒難著了,抓了抓腦袋。一攤手:“我不曉得了。”


    “綸兒可曉得是哪首詩?”低沉的男聲在外頭響起。是譚世懋迴來了。


    孟氏忙站起來將丈夫迎了進來,譚世懋對著世芸笑了笑,端正的坐下,盯著自己的兒子:“你大姐說的,你可能迴答上來?”


    綸哥一見到父親變得翼翼,他怕父親,支支吾吾半邊說不出來半個字。


    譚世懋的臉越發的黑。


    綸哥還沒表露點什麽,湘兒突然哭了起來,撲到世芸的懷裏便說怕。


    譚世懋的黑臉嚇到了湘兒。


    譚世懋被湘兒這麽一哭到有些慌亂了,一見麵就把外甥女嚇哭,他算是頭一份了。譚世懋隻得站起身:“我去換衣裳。四妹,你且坐一會兒。”


    孟氏笑著抱著湘兒:“別哭了,大老虎走了。”湘兒這才揉了揉眼睛表示沒事,孟氏歉意地對世芸道,“你大哥就是這樣。孩子們都怕他。偏偏綸哥兒……”孟氏輕輕歎口氣,“經哥越來越聰明,你二哥不如你大哥,這孩子卻反了。你大哥……恨鐵不成鋼。”


    世芸曉得自家女兒那裏是裝的,她怎麽可能因為譚世懋的黑臉就哭。這個小鬼頭。


    “嫂嫂多慮了。我覺得綸哥兒很好。不過是大哥太急切了。綸哥兒,你可知道?悄悄的告訴姑姑跟可好?我們都不曉得呢?”


    綸哥兒抿著嘴不。


    譚維德要說,世芸隻是搖頭:“綸哥兒來告訴姑姑可好?姑姑覺得,隻有綸哥兒會。“


    綸哥兒的眼睛微微一亮,輕輕的說著。他的聲音雖小,可是大家都聽得見。


    孟氏隻覺得是意外之喜,綸哥兒居然把整首詩都背了出來。她一把攬過綸哥兒:“你會背?”


    綸哥兒點著頭。


    孟氏歡喜笑著對世芸道:“這孩子打小就跟你有緣。”


    世芸笑著道:“別罵他。一罵他,他害怕以後就因為害怕不敢開口。”


    孟氏因為兒子的意外表現格外的高興,對著世芸更是親切。幾個孩子才說笑了一會兒,偏譚世懋又過來,又一個個的不。


    譚世懋皺了皺眉:“你們到外頭去玩,我同你們姑媽。”


    幾個孩子翼翼的退了出去,可是世芸分明聽見,才出去的那一會子,孩子們長舒了一口氣。這樣嚴厲的譚世懋,孩子怎麽不怕。她也不習慣大哥的黑臉。


    “大哥,有什麽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庶一家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代言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代言情並收藏庶庶一家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