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亞的車間建造進入尾聲,要開始調試,作為工程施工方,友華當然要派人參加新線試產儀式。
畢竟,這可是我做的第一筆大生意,跨國生意,價值十多億,屬於人生裏程碑。
為此讓總務部那邊著手準備,技術代表品質代表業務代表等,組織成一個觀光團,前往馬來亞造勢。
re0w
一行將近三十人,坐在機艙裏麵熱熱鬧鬧,業務部的楊春鳳在我麵前撒嬌,“老板,這次做這麽大一單,是不是要給我們搞點福利。”
福利?嗯,是該搞點,我嗬嗬笑,“儀式完成,大家在馬來亞玩上個幾天,迴頭公司報賬。”
機艙裏立時響起熱烈的掌聲連同歡唿,好多乘客都往這邊看,有人竊竊私語:那是老板?蠻年輕哩。
還有幾個女人,熱辣辣的目光,似乎要將我身上的衣服融化,都是拜金女,我懶得看,很得意地甩過臉去,看飛機翅膀下麵的雲層。
試產儀式很成功,大馬方準備了一百輛車子的材料,這頭按下啟動紐,流水線開始運轉,各個機械手嗚嗚哢哧,猶如科幻大片。
友華方好些人都拿出數碼相機拍攝,留下紀念。
從流水線盡頭開始,一直到成品車子流出,用時一個半小時,其中烤漆最耽誤時間,其他工序倒也蠻好。
但從第一輛車子流出到第一百輛車子結束,也隻是一個半小時,也就是說,一分鍾出一輛成品車。
因為是第一次試產,很多環節不熟悉,也出現許多小紕漏,不過武山集團的技術在場,倒是問題不大。
就是最後要求試駕員將車子從流水線開出時候,試駕員安排的有些少,眼看後麵車子就要壓線,幾個辦公室人員趕緊上去幫忙,將車子開走。
活動很完美,大馬那邊電視台進行了報道,我和工廠長握手,也和大伯父握手,發自內心的喜悅。
試產會完成,大馬在酒店召開慶功宴,請了很多明星來助陣,其中就有著名女星梁某茹,讓友華一杆人瞪大了眼,馬來亞本地的明星大家不認識,但梁某茹大家卻是經常在電視上看的。
我也是這時候才知道,這位大明星是馬來亞華人,我一直都以為她是台灣省的。
大明星獻唱她的成名曲,惹得友華幾個中國人一起哼唱,個個激動。
我坐在下麵,盡量讓自己顯得穩重,告誡自己,沒什麽區別,明星而已,淡定,淡定。
一曲唱完,幾個女人就瘋魔了,上去跟明星合影,翻來覆去,不亦樂乎。
就連一向不屑於追星的李秀,也跑上去跟明星合影,不過她倒是沒有那麽狂熱,不光和華人歌星照相,跟大馬幾個明星也挨個照。
這個舉動才引起幾個中國人注意,原來這裏不止一個明星啊。
職工們去瘋,我做為老板卻要穩住,不去看他們亂,旁邊大伯父見狀點頭,讚許:“阿德好福氣,得你這樣的商業奇才,小小年紀,卻有大家風範。”
這番話讓我得意,能得到伯父的賞識,可不容易。
後麵娜莎走上來,碰杯,笑問:“你不去跟明星合影?哦,你一定是不怎麽追女星,上次在東莞,我聽你車裏放有光良的曲子,你是不是很喜歡他?”
她說的是那首火遍大江南北的《童話》,我車子裏是有放,難為她記得。隻是,“他也是馬來亞人?”
在坐幾位本地人都笑而不語。
我連忙道歉,“是我見識淺薄,我都以為,他是中國明星。”
大伯父道:“這也沒差,我們隻是身在海外,但還是中國人。”
宴會後期,大伯父招手,帶我去了辦公室,裏麵還有兩位堂兄,年齡稍大的叫做李伯言,四十歲多,三十多歲的叫做李伯玉,都是上次小妹婚禮見過的,各自招唿,入座。
談話的內容先說娜莎的玩具項目,提到我有3d打印機,有成熟的工業係統,也有智能自動化研發人員,他們的意思是做一個玩具廠,不能製造那些小零碎玩具,什麽遙控汽車遙控飛機,太低級。
要做智能玩具,比如小機器人,功能主要體現在智能互動上。
這個我認真聽講,思考可能性,娜莎給出了許多數據,比如全世界玩具業的銷售每年達到一千二百億美金,證明市場很廣,我們的智能玩具,就要去分這塊大蛋糕。
她說的很誘惑,但我總覺得這個項目不可靠,玩具嘛,玩物喪誌的東西。隻是別人說的熱情,我不好拒絕,點頭說可以嚐試,反正你們出錢我出力,就算是損失,也不會損失太多。
接下來堂哥李伯言提議,國內房地產大熱,他為此去過一趟國內,中原一帶到處走訪查看,覺得這事可以做,也想插一手。
這個問題就給我難住了,問大伯父意見。
大伯父道:“房子炒熱固然不是好事,但大勢如此,商人唯利是圖,當借勢而為,現在從大陸拿錢出來,將來國家困難之時,我們再還迴去。總比有些人,借著這個機會把錢從國內拿出來,花到歐美。”
這點上我信他所言,從抗戰時候起,海外華僑就對祖國熱忱支持,馬來亞印度尼西亞等地華人華僑踴躍捐款,為國效力。
大伯父之所以看得清,說房地產大熱是個禍害,原因是馬來亞的政策,人家講的是個國民幸福度,真正的人均收入高。在他看來,一個國家的人民要想幸福,吃穿住行這幾個基本條件都必須寬鬆。
一個人的房子,最理想狀態應該是和三年收入持平,最多不能超過五年。一旦要用二十年三十年的收入去換一套住所,這就是收支失衡,國民得不到幸福,是很危險的。
這方麵,日本吃過大虧,有前車之鑒。
根據李伯言的分析,國內房地產大熱還要持續五到十年,隨之而來的將會是空前的繁榮昌盛,人民幣升值,物價上漲,國民漸漸習慣提前消費。
所謂提前消費,就是大家都開始花銀行的錢,人人在銀行有貸款。
在千禧年之前,大家花的都是自己存款,能從銀行貸款出來的人極少,當時的錢都捂在老百姓自己口袋裏,但隨著房地產大熱,大部分老百姓將不會有存款,隨之而來的會是負債,大家都欠銀行錢。
為了刺激消費,銀行會加大印錢速度,這就形成提前消費觀念。
這個觀念一旦養成,是極其可怕的,因為那些錢都是透支的未來,而未來不可預測,不穩定性大,美利堅現在就吃到提前消費的苦。
李伯言斷定,兩年之內,全球會發生金融危機,由美利堅引起,原因是提前消費引發的次貸危機。
說的好深奧,我一句都沒聽懂。隻是大概知道,他是要在國內投資房地產,要把房地產的蛋糕分一塊出來,等到祖國困難時候,再反饋給祖國。
赤子之心,拳拳愛國,我服。
接下來是李伯玉提議,他也去祖國大江南北走訪,發現一個致命問題,祖國人民普遍缺乏信仰,無論是精神上的信仰,還是文化上的信仰。
這裏他用了個寓言典故,說去了祖國,感覺就像去了兩麵國,人人都戴兩幅臉,嘴上說的和手裏幹的不一樣。
具體點說,他覺得內地文化娛樂方麵有點弱,不能輸出正確的價值觀,也不能夠給人導向,他計算過兩年內國民電影票房數據,發現一個可怕問題,觀眾對好萊塢大片比較青睞,但對本國影視劇保持抵觸。
他覺得,這是個機會,是個缺口,想進入內地投資影視業,做出一些高質量高水準的影片,在國內院線上映。
十五億人口,文化娛樂這塊該是多麽大的蛋糕?需求量又是多麽大?他自己在大馬就是搞文化傳媒的,今天慶功會上的明星都是他喊來的,沒花一毛錢,自然了解娛樂圈的水深。
說白了,大伯父召我來辦公室,是想讓幾個子女跟我談合作,打開內地市場,去內地賺錢。
他認為,我年紀輕輕就能搞出來自動化生產線,並且談到將來的無人化工廠,是個實幹家,是個人才,值得信賴。
對於伯父這種期望,我感到害羞,幫他做自動化產線,並不是我多有本事,完全是順勢而為,隻是想賺點錢罷了,根本談不上什麽戰略眼光。
最重要的,這種技術含量極高的流水線,其實跟我的公司沒有半點關係。
當下不好意思承認,也不好推脫,隻能說,“哥哥們說的都對,房地產可以投資,娛樂圈也可以投資,小弟期待哥哥們光臨。”
從辦公室出來,我還有點暈,仔細迴味一番他們的話,似乎在說,要插手各個領域,難怪伯父能排到十大華人富豪之一,戰略眼光不錯,旗下企業都是全方位發展,打造出一個真正的商業帝國。
也難怪,他四個老婆十五個孩子,不弄這麽大的版圖,到時候家產不好分。複又想到,當初老頭子說等他死後,家產有念恩一份,這話還算不算?
畢竟,這可是我做的第一筆大生意,跨國生意,價值十多億,屬於人生裏程碑。
為此讓總務部那邊著手準備,技術代表品質代表業務代表等,組織成一個觀光團,前往馬來亞造勢。
re0w
一行將近三十人,坐在機艙裏麵熱熱鬧鬧,業務部的楊春鳳在我麵前撒嬌,“老板,這次做這麽大一單,是不是要給我們搞點福利。”
福利?嗯,是該搞點,我嗬嗬笑,“儀式完成,大家在馬來亞玩上個幾天,迴頭公司報賬。”
機艙裏立時響起熱烈的掌聲連同歡唿,好多乘客都往這邊看,有人竊竊私語:那是老板?蠻年輕哩。
還有幾個女人,熱辣辣的目光,似乎要將我身上的衣服融化,都是拜金女,我懶得看,很得意地甩過臉去,看飛機翅膀下麵的雲層。
試產儀式很成功,大馬方準備了一百輛車子的材料,這頭按下啟動紐,流水線開始運轉,各個機械手嗚嗚哢哧,猶如科幻大片。
友華方好些人都拿出數碼相機拍攝,留下紀念。
從流水線盡頭開始,一直到成品車子流出,用時一個半小時,其中烤漆最耽誤時間,其他工序倒也蠻好。
但從第一輛車子流出到第一百輛車子結束,也隻是一個半小時,也就是說,一分鍾出一輛成品車。
因為是第一次試產,很多環節不熟悉,也出現許多小紕漏,不過武山集團的技術在場,倒是問題不大。
就是最後要求試駕員將車子從流水線開出時候,試駕員安排的有些少,眼看後麵車子就要壓線,幾個辦公室人員趕緊上去幫忙,將車子開走。
活動很完美,大馬那邊電視台進行了報道,我和工廠長握手,也和大伯父握手,發自內心的喜悅。
試產會完成,大馬在酒店召開慶功宴,請了很多明星來助陣,其中就有著名女星梁某茹,讓友華一杆人瞪大了眼,馬來亞本地的明星大家不認識,但梁某茹大家卻是經常在電視上看的。
我也是這時候才知道,這位大明星是馬來亞華人,我一直都以為她是台灣省的。
大明星獻唱她的成名曲,惹得友華幾個中國人一起哼唱,個個激動。
我坐在下麵,盡量讓自己顯得穩重,告誡自己,沒什麽區別,明星而已,淡定,淡定。
一曲唱完,幾個女人就瘋魔了,上去跟明星合影,翻來覆去,不亦樂乎。
就連一向不屑於追星的李秀,也跑上去跟明星合影,不過她倒是沒有那麽狂熱,不光和華人歌星照相,跟大馬幾個明星也挨個照。
這個舉動才引起幾個中國人注意,原來這裏不止一個明星啊。
職工們去瘋,我做為老板卻要穩住,不去看他們亂,旁邊大伯父見狀點頭,讚許:“阿德好福氣,得你這樣的商業奇才,小小年紀,卻有大家風範。”
這番話讓我得意,能得到伯父的賞識,可不容易。
後麵娜莎走上來,碰杯,笑問:“你不去跟明星合影?哦,你一定是不怎麽追女星,上次在東莞,我聽你車裏放有光良的曲子,你是不是很喜歡他?”
她說的是那首火遍大江南北的《童話》,我車子裏是有放,難為她記得。隻是,“他也是馬來亞人?”
在坐幾位本地人都笑而不語。
我連忙道歉,“是我見識淺薄,我都以為,他是中國明星。”
大伯父道:“這也沒差,我們隻是身在海外,但還是中國人。”
宴會後期,大伯父招手,帶我去了辦公室,裏麵還有兩位堂兄,年齡稍大的叫做李伯言,四十歲多,三十多歲的叫做李伯玉,都是上次小妹婚禮見過的,各自招唿,入座。
談話的內容先說娜莎的玩具項目,提到我有3d打印機,有成熟的工業係統,也有智能自動化研發人員,他們的意思是做一個玩具廠,不能製造那些小零碎玩具,什麽遙控汽車遙控飛機,太低級。
要做智能玩具,比如小機器人,功能主要體現在智能互動上。
這個我認真聽講,思考可能性,娜莎給出了許多數據,比如全世界玩具業的銷售每年達到一千二百億美金,證明市場很廣,我們的智能玩具,就要去分這塊大蛋糕。
她說的很誘惑,但我總覺得這個項目不可靠,玩具嘛,玩物喪誌的東西。隻是別人說的熱情,我不好拒絕,點頭說可以嚐試,反正你們出錢我出力,就算是損失,也不會損失太多。
接下來堂哥李伯言提議,國內房地產大熱,他為此去過一趟國內,中原一帶到處走訪查看,覺得這事可以做,也想插一手。
這個問題就給我難住了,問大伯父意見。
大伯父道:“房子炒熱固然不是好事,但大勢如此,商人唯利是圖,當借勢而為,現在從大陸拿錢出來,將來國家困難之時,我們再還迴去。總比有些人,借著這個機會把錢從國內拿出來,花到歐美。”
這點上我信他所言,從抗戰時候起,海外華僑就對祖國熱忱支持,馬來亞印度尼西亞等地華人華僑踴躍捐款,為國效力。
大伯父之所以看得清,說房地產大熱是個禍害,原因是馬來亞的政策,人家講的是個國民幸福度,真正的人均收入高。在他看來,一個國家的人民要想幸福,吃穿住行這幾個基本條件都必須寬鬆。
一個人的房子,最理想狀態應該是和三年收入持平,最多不能超過五年。一旦要用二十年三十年的收入去換一套住所,這就是收支失衡,國民得不到幸福,是很危險的。
這方麵,日本吃過大虧,有前車之鑒。
根據李伯言的分析,國內房地產大熱還要持續五到十年,隨之而來的將會是空前的繁榮昌盛,人民幣升值,物價上漲,國民漸漸習慣提前消費。
所謂提前消費,就是大家都開始花銀行的錢,人人在銀行有貸款。
在千禧年之前,大家花的都是自己存款,能從銀行貸款出來的人極少,當時的錢都捂在老百姓自己口袋裏,但隨著房地產大熱,大部分老百姓將不會有存款,隨之而來的會是負債,大家都欠銀行錢。
為了刺激消費,銀行會加大印錢速度,這就形成提前消費觀念。
這個觀念一旦養成,是極其可怕的,因為那些錢都是透支的未來,而未來不可預測,不穩定性大,美利堅現在就吃到提前消費的苦。
李伯言斷定,兩年之內,全球會發生金融危機,由美利堅引起,原因是提前消費引發的次貸危機。
說的好深奧,我一句都沒聽懂。隻是大概知道,他是要在國內投資房地產,要把房地產的蛋糕分一塊出來,等到祖國困難時候,再反饋給祖國。
赤子之心,拳拳愛國,我服。
接下來是李伯玉提議,他也去祖國大江南北走訪,發現一個致命問題,祖國人民普遍缺乏信仰,無論是精神上的信仰,還是文化上的信仰。
這裏他用了個寓言典故,說去了祖國,感覺就像去了兩麵國,人人都戴兩幅臉,嘴上說的和手裏幹的不一樣。
具體點說,他覺得內地文化娛樂方麵有點弱,不能輸出正確的價值觀,也不能夠給人導向,他計算過兩年內國民電影票房數據,發現一個可怕問題,觀眾對好萊塢大片比較青睞,但對本國影視劇保持抵觸。
他覺得,這是個機會,是個缺口,想進入內地投資影視業,做出一些高質量高水準的影片,在國內院線上映。
十五億人口,文化娛樂這塊該是多麽大的蛋糕?需求量又是多麽大?他自己在大馬就是搞文化傳媒的,今天慶功會上的明星都是他喊來的,沒花一毛錢,自然了解娛樂圈的水深。
說白了,大伯父召我來辦公室,是想讓幾個子女跟我談合作,打開內地市場,去內地賺錢。
他認為,我年紀輕輕就能搞出來自動化生產線,並且談到將來的無人化工廠,是個實幹家,是個人才,值得信賴。
對於伯父這種期望,我感到害羞,幫他做自動化產線,並不是我多有本事,完全是順勢而為,隻是想賺點錢罷了,根本談不上什麽戰略眼光。
最重要的,這種技術含量極高的流水線,其實跟我的公司沒有半點關係。
當下不好意思承認,也不好推脫,隻能說,“哥哥們說的都對,房地產可以投資,娛樂圈也可以投資,小弟期待哥哥們光臨。”
從辦公室出來,我還有點暈,仔細迴味一番他們的話,似乎在說,要插手各個領域,難怪伯父能排到十大華人富豪之一,戰略眼光不錯,旗下企業都是全方位發展,打造出一個真正的商業帝國。
也難怪,他四個老婆十五個孩子,不弄這麽大的版圖,到時候家產不好分。複又想到,當初老頭子說等他死後,家產有念恩一份,這話還算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