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淩歎了一口氣:“你哥呢?讓他一會兒到盎園去。”盎園,是江淩給自己的新宅起的名字。


    “他到別處查看去了。一會兒迴來,我就讓他迴去。”


    江淩點點頭,讓張叔駕車迴了新宅的路口,自己跳下車來,對他道:“你去青山村張大娘家一趟,把我當時托她收著的十袋稻種拉來。”


    “我送了您再去也不遲。”


    “不用。沒多遠,我自己走走就行。”江淩揮了一下手,自己朝新宅走去。路兩邊除了江淩讓人種的樹苗還直立著,稻田裏所有的稻穀都伏在了地上。江淩一路走去,計算著她與秦家佃農們所需要的稻種,算到最後,重重地歎了一口氣。她原來在空間裏不停地種稻穀,收了幾百斤稻種。直到搬家的時候把有霧氣的藥材移進了空間,才停止種植。當時給錢老大做試驗,花了十幾斤。現在想想兩家這兩百頃田地,那簡直就是杯水車薪。看來,還得到別處買些稻種才行。


    張叔拉了稻種來,錢老大一家也到了盎園。江淩去看了看他原先撒的秧苗,因為有棚子遮著,倒沒有被淋壞,長得倒挺好。錢老大在看了滿世界伏地的稻穀後,看著這些綠油油的禾苗,眼睛都紅了。


    “我那裏還有幾百斤這樣的稻種,你讓錢二伯問問,哪些佃農願意拿出田地來,專為我種這些水稻。到時他們的收成,產量最高的那家,就按其他人種的田裏產量最高的給;以此類推。其餘的田地,如果大家手上沒稻種,再去買些迴來,大家再種一季,挺過這幾個月就好了。買稻種的錢,大家湊一湊,不夠再說。”江淩道。


    江淩知道,作為零陵的規矩,田裏的損失,本應該由這些佃農承擔。作為主家,要是心善的話,最多免了他們這一年的租穀。到了實在是要餓死人的時候,發下一點糧食維持他們的生命便罷。萬沒有自己掏腰包再給他們買糧種的事。當然,如果實在沒辦法,佃農們打欠條向主家借稻種也是有的。但如果她這一心軟壞了規矩,花了自己的錢給佃農們把稻種補上,到時佃農們在村裏一比較,其他的佃農就會對自己的主家不滿。惹來的怕就是全城官老爺對自己的怨恨。這種花錢惹禍的事,就算再同情那些佃農,江淩也不會去做。


    而那些優質稻種,因按原來所種的那一季,待收獲的時候已來不及種第二季了,所以她打算到明年春年時再種。到時候,按她空間裏的產量,江家與秦家這兩百頃田地都可種上優質稻穀。可現在,隻能以這樣的方式種下去了。多收獲一季總比少一季要好。


    “是。”錢老大應道。這個時候,由於地廣人稀,所以大都采取廣種薄收的方式。除了嶺南有些田地少的山區,其他人基本沒有想著要種雙季稻的。所以此時要是別的佃農在這兒,江淩還得費許多口舌去給他們講現在再種一季稻穀,同樣也能有收成。可這段時間已來,錢老大從當初的服從命令,到慢慢接受這種思想。此時已可以去說服那些佃農了,倒省了江淩許多口舌。


    把田裏的事安排好,江淩又去看了藥材與花卉。雖說下了幾天暴雨,但張叔知道她對這花圃與藥圃的寶貝程度,每天冒雨去看一次排水情況,所以這兩塊地裏的植物並未受什麽影響。如果要說損失,那就是秦憶叫開的那個小湖,原來江淩讓佃農們投了許多魚進去,這水一漲,估計全跑光了。不過也是沒辦法的事,跟田裏的損失根本沒法比,不提也罷。


    將田地看完,江淩又進宅子去四處看了看。當初建宅子時,因靠近河邊,秦憶當時生怕太潮了對身體不好,還特意讓工匠們把地基加高,所以屋裏幹幹爽爽的,絲毫沒有外麵的潮氣。再加上被張嬸收拾得幹幹淨淨,坐在自己閨房的沙發上,江淩隻覺得全身都得到了放鬆。


    “姑娘,姑娘,老夫人派人來叫你迴去。”張叔在院子外麵喊道。


    “哦,好。”江淩站起身來,走了出去。到了宅子大門外,看到陸府的護衛阿生牽著馬站在那兒,問道:“老夫人說了什麽事嗎?”。


    阿生一拱手:“迴姑娘,小人隻知道觀察使派了人來,跟老爺在書房裏說了幾句話就走了。然後夫人就喚小人來叫姑娘迴去。”


    “觀察使?”江淩皺了皺眉。上次觀察使夫人替林韻做媒的事,讓她對“觀察使”三個字極不感冒。不知這迴又出什麽妖娥子。


    迴到陸府,剛一進內院的大廳,就看到陸文遠與陸夫人坐在那裏正說著什麽,陸夫人抹著眼淚,而李青荷則在一旁勸著。


    “怎麽了?出什麽事了?”江淩被嚇了一跳,三步並作兩步,走進去問道。


    陸夫人見她進來,一把抓住她,流著淚道:“淩兒,你勸勸你祖父吧。這麽大年紀了,還要去查看災情。這大水剛過,要是發生瘟疫,那可怎麽辦啊?”


    “祖父。”江淩很是意外,“是觀察使派人來叫的您?”


    陸文遠點點頭:“也是朝庭的意思。”


    “朝庭?”江淩卻是不信,“您都已經致仕了,年紀也這麽大了,朝庭那麽多官員,拿著朝庭的俸祿,遇到事情卻叫您去做?”


    “看看,看看,就連淩兒都這麽說。那觀察使,我看就沒安好心。那麽多人不叫,偏偏叫你?”陸夫人抹了抹眼淚,“反正,我就不讓你去。你這幾十年,往往一出去就是幾個月,你拿著朝庭的俸祿,為朝庭做事,我也不好說什麽。可現在老了,你經不起折騰,我也經不起那種擔驚受怕了。現在好不容易跟淩兒在一起,才過了幾天安生日子,你又要往外跑,你叫我怎麽辦當初迴零陵時,你是怎麽跟我說的?”


    陸文遠看著老伴耐心地道:“現在水是退了,可稻田被淹了不少,嶽陽、常德等地更是顆粒無收。這時候,便得有人出來,指揮他們重新種植,以度過即將要出現的饑荒。這種植上的事,那些官員不精通,到時出現瞎指揮,就會誤了大事。朝庭雖有農令官,可鞭長莫及。再加上別的地方遭了蝗災,實在忙不過來。皇上知道我在零陵,便把湖南這一塊交給了我。這也是體恤我老邁,不忍讓我勞累之意。我出去最多半個月,就會迴轉。這幾十年都是這麽過的,都能平平安安,這一次也必不會有事。而且,這也許是我這一生能為朝庭做的最後一件事了。老婆子,皇命難違啊”


    陸夫人“哼”了一聲,卻不說話了。


    “祖母,我跟著祖父去吧。有我在身邊照顧著,一定不會讓祖父太過勞累,會讓他吃好睡好的。您就放心吧。”江淩道。


    “不行,老的走了,小的也走,我怎麽放心得下。”陸夫人一口迴絕。


    “那您放心讓祖父一人出去啊?”江淩跑過去,搖搖陸夫人的胳膊,“祖父他要是累著餓著了,那怎麽辦呀?福伯可叫不動他。我會武功,身體也好,跟祖父出去,管著他,也照顧好自己,您就放心吧。”


    江淩這一說,陸文遠倒動了心。倒不是說他要人照顧。這麽久以來,他也知道江淩曆代的農書看了不少,又向他和袁伯、佃農錢老大學了不少種植知識,這要帶她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對於她把這些知識融匯貫通大有好處。他自己老了,卻沒能找到一個看得順眼的人把月複中知識傳下去,多少有些心有不甘。難得自己的孫女又聰穎,對種植的興趣又大,雖是女流之輩,卻比好些男子都強,他倒有心把她當成個衣缽傳人來培養。這一次災後重建,便是一個極好的機會。所以看自己的老伴還想一口迴絕,便幫腔道:“老婆子,就讓淩兒跟著我去吧。有她在我身邊,你也可以放心了。”


    陸夫人本來想說兩人都去,更不放心的話。但她知道陸文遠如果不是心裏有什麽打算,是不會叫江淩去的;再看看江淩那亮晶晶的期盼的眼睛,將臉一扭,道:“淩兒不光是你的孫女,還是青荷的女兒呢。你就不問問,你這樣帶著淩兒出去,青荷她答不答應?”


    李青荷心自然是不答應的。但江淩這話說出來,是想照顧年邁的祖父,她這反對的話語,怎麽也說不出口。隻得看了看江淩,為難地半天不說話。


    江淩一看這情形,忙跑到李青荷身邊,摟住她道:“娘,您就讓我去吧。這次出去,也不光是照顧祖父,我也漲漲見識。長這麽大,我還沒出過遠門呢。以後要是嫁了人,就更沒有機會出門了,好可憐的。您就讓我出去吧。”


    這話說的,便連一直在抹眼淚的陸夫人都笑了起來,拍了江淩一下道:“這孩子,什麽叫好可憐的?你就會哄你母親。”說完又對李青荷道,“不過她這樣說話,我倒喜歡聽,甚是活潑有趣。不像那些小姐們,要不就是古古板板,要不就是羞羞怯怯,都不如咱家淩兒好。”


    (謝謝10014837的粉紅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良田千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曆史時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曆史時空並收藏良田千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