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淩走進殿裏,見有女香客在跟庫房和尚說話,便靜靜地站在一旁,拿起放在案上的**翻了一翻,卻不想那和尚停下話語,走到江淩麵前施了一禮道:“這位施主,可是來找方丈大師的?”


    江淩大吃一驚:“大師如何得知?”話聲剛落,她便想起那方丈既然不是一般人,都能知道自己不是這世上這人,那麽知道自己今日會來拜訪他,也就不足為奇了。


    和尚也不解釋,笑道:“大師已在禪房等著了,施主請吧。”


    “喂,剛才你還說大師無空,怎的他一來就有空了?”旁邊那人忽然衝過來扯著和尚怒道。


    江淩感覺這聲音有些熟,轉過頭去一看,卻是許久未見的於清明和他的侄子,倒是微微愣了一下。因為此時的於清明全然不是當初認識的那般模樣。衣著和頭發淩亂,麵色憔悴,雙目微腫。再加上臉上的怒氣讓他麵目猙獰,實在讓人難以想像這就是當初種個花都要穿著綢緞長衫極為講究的於清明。


    “大師等的正是這位施主。”和尚也不理於清明,解釋了一句,便向江淩作了個手勢,“施主請跟小僧來。”


    “怎麽可能?這麽一個無官無職的年輕後生,怎麽可能讓大師等候?”於清明嚷嚷著,轉過頭來打量了江淩兩眼,“是你?”


    “於先生。”江淩對他微一點頭,便想轉身跟著庫房和尚朝外走。她跟於清明,還真沒什麽可說的。


    “等等,你等等。”兩人的幾次見麵江淩都是作男裝打扮,於清明早已忘了江淩是個女子,上前伸手欲要拉江淩的胳膊,江淩哪裏會讓他得逞?微一閃身,於清明的手就撈了一個空。


    庫房和尚倒是停住了腳,迴身道:“於施主,小僧剛才說過,‘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之心;一切禍福,不離步步所行’。隻要你一心向佛,所有煩惱自然得解。否則,便是大師日日給您講經,你的心還是得不到平靜。”說完,示意江淩走在前麵,“施主請。”


    江淩要走,於清明自然攔不住。再加上他也不敢跟庫房和尚硬來,他侄子又拉著他不停地勸他,隻得眼睜睜地看著江淩跟著庫房和尚去了後麵的禪院。


    “大師,那位於施主有何煩惱?為何這麽急著要見方丈大師?”江淩跟著庫房和尚走了一會兒,估計於清明聽不見他們說話了,終於忍不住心裏的好奇,問道。


    “唉,那位施主丟了財物,想讓方丈大師幫他算一算是何人所偷。”庫房和尚輕輕搖了搖頭。


    江淩睜大了眼睛:“這也能算得出?”隨即又恍然。那方丈,能算出她不是這個世界的人,能算出她今日要來見他。那麽,算個小偷,自然也不在話下了。不過,如果是這樣,他豈不是忙得不可開交?還有,他不怕泄露天機麽?


    庫房和尚笑了起來:“世間事,皆有因果。今日他丟了財物,又何嚐不是因為他以前做了什麽虧心事?這樣的煩惱,隻有反省自身一心向佛,才能得解。又豈是算個小偷便能消弭的?”


    “這麽說,那小偷偷了他的財物,也算是替天行道了?”江淩笑道。


    和尚斂了笑容,正色道:“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也可以說是老天借了小偷的手取了剛才那位施主的財物去。但如那小偷能用這些錢財救濟窮人,其罪孽便小上幾分;而如果他拿那錢自己花用,自然要受到相應的懲罰。”


    江淩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麽。如果事情真如和尚所說的這麽簡單,這世上也就沒有那麽多壞人了,也沒有了“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的說法。不過這些話,她不會去跟和尚爭執。畢竟,這裏是佛門;勸人向善,總是好的。


    方丈的禪院位於寺廟最靠山的地方,院子不大,但環境極為清幽。


    庫房和尚帶著江淩進了大門,直直走到正屋門口,道:“施主請。”


    江淩看著那大開的房門,心裏又有些忐忑起來。


    她這躊躇間,屋裏卻傳來了說話聲:“今天的經就講到這裏吧,老納來了個貴客,要出去迎接。”話聲落下,便傳來衣料悉窣的聲音。


    “哦?何等樣人能讓大師稱之為貴客?在下倒想見識見識。”另一聲音響起。


    說話間,兩人已走到了門口,方丈大師指著江淩,笑道:“便是這位施主。”


    另外那人五十多歲年紀,江淩倒是未曾見過。他打量了江淩一會兒,搖搖頭看著方丈:“在下怎的看不出貴在哪裏?”


    方丈“哈哈”大笑起來:“如果你也能看得出,便無須找和尚講經了。”


    那人大概是跟方丈慣熟的,見狀向江淩拱了拱手,便施施然離去。


    “江施主,請吧。”方丈做了個手勢,便率先進到屋裏,在主位上坐下。江淩深吸一口氣,跟著方丈進屋,在他對麵的蒲團上也坐了下來。緊接著進來個小彌沙,端了一壺茶,給方丈和江淩各斟了一杯,放下茶壺出去了。


    “請用茶。”方丈又道。然後自己端起茶,開始慢慢喝起來,喝的時候,還微閉了眼睛,似乎在細細品嚐茶的滋味。


    江淩隻得也端起茶來,啜了一口。雖然這茶也加了蔥薑,入口鹹香,徐徐咽下之後卻滿口生香,迴味悠長。在六月熱天裏走了這許久,她也是渴了,不由得又喝了一口。


    “施主,不知覺得這茶是否合口?”方丈看著江淩,滿眼的祥和。


    江淩有些不安的心此時也漸漸寧靜下來,她微笑道點頭道:“初來時,江淩隻覺這些茶不能入口。想著以前喝的茶,懷念著它的清悠淡然。可習慣了之後,倒覺得這茶加了蔥薑鹽,於平淡中更有了別樣的滋味。既能暖月複,又能充饑,比起以前的那種動則傷胃的茶,似乎這一種,才是最適合我。”


    方丈大師“哈哈”大笑起來,撫著胡子道:“好,好。如此甚好。施主可以走了。”


    “啊?”江淩驚訝地看著方丈大師。上一次,他特意主動相邀,應是有話要對她說。今天她來了,卻隻喝了一杯茶,一句話未說,他便要她走?


    方丈撫了撫胡子:“其實這杯茶,並不見得好。茶葉就是我這後山上所采,還是近期所製;煮茶的手藝也不精,不過是我這不懂茶的小童任意而煮;奉過來時,因等的有些久,茶溫也不熱了。但施主是不是覺得此時喝下去,卻是十分的受用,感覺全身通泰,舒適得不願意動彈?”


    “正是。”江淩知他話裏有玄機,恭敬地迴道。


    方丈見她這態度,不由得微微頷首,微笑道:“茶不必好,適合你的,就是最好。”


    江淩細細品味這句話,感覺似有所指,卻又不能全悟。不由蹙眉望著方丈大師。


    “你今日來見老納,可有所問?”


    “我……”江淩抬起頭正想迴答,忽然啞然。她來,想問什麽?想問前世的父母是否安好?想問她嫁給秦憶是否正確?想問她這一世是否安順?想問自己所想做的事是否有成?


    可細細想來,剛才方丈大師所說的那句話,似乎就已全是答案。是啊,父母不必地位顯赫,甚至不必親生,隻要她能真心待你,便是最好;丈夫也不必十全十美,隻要他真心對你,一心一意,在你最需要的時候,陪在你身邊,那便最好;而現在的生活,想要做的事,隻需要順著自己的心,盡心去做,那就最好。又何必知道什麽結果?


    “請問大師,我前世的父母,可好?”雖已明白,但江淩還是想了結心裏的一個記掛。


    方丈閉上了眼睛:“往事如煙,不必掛礙。孝敬眼前對你好之人吧。施主之前世大善,曾舍了自身,活人無數。故而得到老天的眷顧,給你兩世貴命。還望施主能再循本心,為唐朝之人帶來更多福祉。”


    “是。”江淩應了一聲,便沒有再說話,看著自己麵前的那杯茶,端起來慢慢將它飲掉,這才直起身子,向方丈一揖首,退出門去。


    出到院外,她的心,清明得如湛藍的天空。


    一個小彌沙走了過來,揖首道:“施主想要桃樹枝的話,請跟小僧來。”


    此時江淩也不驚訝小彌沙是怎麽知道自己想要桃枝的了。她迴施了一禮,跟著小彌沙往後園走去。


    其實這五株桃樹,在這龍興寺是很珍貴的。桃子本就是長壽的象征,再加上這幾株桃樹無法培植,大家都覺得奇怪,認為它們沾著佛香。吃了它,便能長命百歲,福壽綿長。到得桃子成熟的那幾日,有許多人會上得山來,捐上一些香油錢,要上幾個桃子迴去,孝敬家裏老人。這也是龍興寺的一項很大的經濟來源。


    所以江淩能兩次取得這桃枝,還是寺裏和尚得了方丈吩咐的緣故。


    江淩摘了桃枝,又挖了十株小桃樹。出了後園,看小彌沙迴轉了,順手便把桃樹和桃枝都扔進了空間裏。下午她就把原來那兩株拿到新宅去種,再把這幾株給嫁接了,活了之後,挑幾株種到這龍興寺來。飲水思源,獲有迴報,世間之事本該如此。


    心事已了,江淩便往山走去。走到先頭遇上趙微雨的地方,路過的一書生模樣的年輕人見了她,滿臉的驚喜:“請問可是江公子?”


    (謝謝麵包樹lxl的粉紅票和評價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良田千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曆史時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曆史時空並收藏良田千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