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湖長子張發耀最近從濟南武備學堂歸來,同他一起來的還有一名同學叫高世品,其父乃是山東省長張宗昌手下一員大將,頗具權勢。而這個高世品來到張家後,就被張家小姐張可馨迷倒,整日裏魂不守舍,就算學校開班,也是樂不思蜀。
張發耀雖然知道小妹訂有婚約,如今更到了婚配的年齡,不滿對方十幾年來的毫無音訊,也樂的撮合與同學高世品。受不得高世品的軟磨硬泡,經常製造些兩人見麵的機會來。
如今已不是清朝裹足時代,現在女孩子也開放了很多,張可馨雖然對高世品沒有什麽好感,但也不排斥。畢竟他家世顯赫,人又是相貌堂堂。
今天在書房中,高世品得意洋洋的賣弄著自己的書法,他雖然對讀書了無興趣,但兒時在私塾先生戒尺的熏陶下,倒也寫得一手好字。張發耀拿起看去,大加讚歎道:“高同學書法筆走龍蛇,奇麗超絕,秀勁絕倫,不錯不錯。”
張可馨聽了微微蹙眉,雖然字寫的不錯,但也擔不起如此誇獎。
高世品早在一旁察言觀色,知她不喜,連忙道:“不如張小姐展露才華,讓我也一飽眼福如何?”也不待她推脫,就連忙殷勤的遞筆釀墨。張可馨稍稍謙讓就拿起毛筆,一行絹細秀美的字體躍然紙上。
高世品如獲至寶,讚不絕口:“果然是清妍瀟灑,輕靈典雅,墨彩豔發,空靈絹逸,讓人歎為觀止。太好了太好了……”
此時丫鬟秀娥從門口進來,看見這一幕,小聲嘀咕:“馬屁精。”聲音不大,但書房內三人都聽到了,場麵一時尷尬,高世品更是老臉通紅。
張可馨杏眼一瞪,道:“不是差你買些布料,怎麽那麽快就迴來了?”
秀娥也知道有些唐突,連忙道:“剛才在門口有兩個年輕人要拜會老太爺,就拿出一支玉佩出來,讓我交給老太爺。”說著就遞出手中雕刻精美,顯龍鳳呈祥的半截玉佩。
張可馨看到玉佩,唿吸頓時急促起來,抓起東西就往閨房小跑而去,不一刻出來,手上拿著兩片,放在一起正好嚴絲合縫。
張發耀也是臉色鄭重,知道事關重大,連忙問道:“那人現在何處?”
“還在門口候著。”
“快快有請。”
高世品莫名其妙,眼中一向優雅嫻靜的張可馨竟然如此失態,連忙問道:“發生什麽事情了?”
張發耀也是一臉期待,道:“可馨的未婚夫上門了?”
高世品突然間怒發衝冠,道:“什麽?三小姐還有未婚夫?啥時候訂的親?”
兩人心事重重,也懶得理他。
誰說少女不懷春,張可馨早以過了及笈碧玉之年,自己閨閣姐妹早就出嫁做為人婦,也暗惱未婚夫不來提親,心裏也幻想著自己的未婚夫玉樹臨風,風流倜儻,才華橫溢,卓爾不群,滿腹經綸。如今未婚夫終於踏門,她心如鹿撞,如何不激動。
李淩與遊飛踏步行來。
張發耀眉頭微微一皺,眼前兩人身材瘦削,都是一副街頭流氓打扮。不禁大失所望,也不好說什麽,連忙道:“歡迎兩位大駕光臨,不知哪位是任公子?”
李淩道:“我叫李淩,奉我師傅之命前來拜會,這位是我兄弟遊飛。”
張發耀打量著李淩,估計就是此人,雖然姓李,但民國亂世,改名換姓也甚多。看似英氣勃發,說話謙虛,傲氣內斂,一雙眼睛笑意中帶著深邃。雖然和自己想法相差甚遠,但也算是一人物。
張可馨一張嬌俏的瓜子臉緊緊繃著,一雙清澈的眼睛凝視著李淩,似乎要看穿他一樣。她望眼欲穿,難道就是為了等這個身材瘦削的男人。心目中未婚夫完美的的形象頃刻間支離破碎。有些哀歎自己命運,自己才貌雙全,自恃甚高,難道就嫁給這樣的男人平平庸庸的過下半生。
李淩也注意到眼前這個女子,膚光勝雪,眉目如畫,瓜子臉蛋兒,眼如點漆,清秀絕俗,淡粉色華衣裹身,外披白色紗衣,露出線條優美的頸項和清晰可見的鎖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華流動輕瀉於地。她手中拿著李淩的那一方玉佩,隻是多了另一半,看來兩個是一對兒。
大家相互打量,場麵一時寂靜,倒是高世品哈哈大笑起來,原先的煩惱不知不覺的化於無形,眼前這個叫李淩的對自己根本沒有任何威脅。
張發耀反應過來,知道怠慢客人,連忙道:“不知李兄師傅尊姓大名?來此可經過他允許?
李淩道:“我師傅乃任春山,我離開家時,受他叮囑,一來拜會張老太爺,二來提親。”
點了點頭,張發耀道:“婚姻大事並非兒戲,雖說長兄如父,但我父親健在,我也難以當家做主,還請李兄弟容緩兩日。”
“那是當然,婚姻之事自當有長輩安排,我們小輩也是聽之任之。”李淩此來也是隻是看望一下,也並非想立馬成婚。突然想起齊魯大學的林雅芷來,也不知道她現在如何了,是否還對自己一往情深,這件事要好好思量一下了。
高世品在一旁突然道:“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婚。你自個跑來提親豈不是亂了禮法,當是家教不嚴,敗壞風氣。”
李淩眉頭一皺,眼中精光微閃,問道:“這位仁兄何人?”
張發耀苦笑道:“此乃我濟南武備學堂同窗好友高世品。”
李淩冷笑一聲,道:“要請教高兄,何為禮法?何為風氣?自民國以降,五四運動以來,提倡新文化運動。同學間更是自由戀愛,難道說兩人戀愛前還要求中間媒人傳送一下秋波不成?”
張可馨雖然暗暗失望,不過聽他說話有趣,也不禁“噗嗤”一笑。
在心愛的人麵前被人擠兌,高世品拉不開麵子,更何況這人還是張可馨的未婚夫,也想刁難一下對方,就道:“山東乃孔子故鄉,幾千年尊崇儒道,前人規矩不可改,禮儀不可變,難道你學堂沒聽過嗎?”
李淩知他故意找茬,心下大怒,劍走偏鋒,道:“你的意思婦女裹足,男人留辮不可廢?當年一些前清遺老也是你這般想法。”
“你……。”高世品吃癟,一時找不出反駁的話來,隻得轉移話題道:“張小姐金枝玉葉,並不是凡夫俗子可以染指的,你是學識淵源,還是家族書香門第,仰或功成名就?”
雖然知道他故意挑釁,李淩也認真想了一下,自己在齊魯大學失學,家庭是土地主和文雅沾不上半點關係,饒是如此還被驅逐出家族。功成名就離的更遠,在濟南城被通緝,在青島又無藏身之地。
此時張家族人知道千金小姐的未婚夫登門,個個好奇全部湧入房間,見到李淩後紛紛評價出聲: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也不看看自己道行。”
“你可聽過鴨子還想飛天。”
“不自量力,三小姐何等樣人,豈會看上這種地痞流氓打扮的人。”
“是啊,是啊,也不撒泡尿照照。”
“……”。
兩旁盡是張家族人議論紛紛,由於張可馨在張家地位極高,一些年輕人更是奉為仙子,一番評頭論足之下,對李淩的話語掩藏不住的刻薄。
高世品見對方答不上來,心中一陣鄙夷,得意洋洋道:“我出身名門,自小苦讀四書五經,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騎馬射箭,刀槍劍棍,武術槍法無所不精,可謂文韜武略,智勇雙全,當與張小姐絕配。”
張可馨聽的他話有些羞惱,麵色通紅。而張發耀卻沒有阻止,也想稱稱兩人的斤兩。倒是來到這裏一言未發的遊飛,兩眼放光,懷抱雙手,饒有興趣的看戲般站在一邊。
李淩有些悲哀自己身世,自己從小就活在別人的聲討口伐中,哪怕離開李家莊,離開濟南城,也是別人譏笑諷刺的對象。此時也明白高世品為何針對自己,冷冷的道:“原來閣下文能治國,武能安邦,還是個不世出的人才啊?”
似乎沒有聽到李淩的諷刺,高世品走到書桌旁,拿起一副字畫,意態狂妄的道:“這有兩副書法,你來評定一下,看你眼力如何?”
李淩每次碰到困難,是愈挫愈勇,現在更是充滿鬥誌,看兩副字畫筆墨未幹,稍稍轉念,就猜出個大概,拿起最後一幅道:“這幾個字筆法秀逸,靈動飄逸,勻稱俊俏,古雅端莊,筆如其人,應該是一位涵養極高的女子所作,不知猜的對與不對?”他也是稍稍的拍下馬屁,果然看到張可馨黛眉舒展,頰邊梨渦微現。
而李淩又拿起另外一幅,隻是隨便瞄了一眼,就道:“這幅字如同蚯蚓出洞,麵目不清,粗率馬虎,輕浮不端,應該是一位人格品味很差又狂妄自大的家夥所作。”
張家兄妹聞言,知道李淩反擊,頓時忍不住笑出聲來了。
高世品怒氣上湧,喝道:“鼠目寸光,粗俗不堪,果然沒有一點學識的樣子,還在妄自菲薄,不如你也寫上一副讓大家點評一下。”
李淩微微一笑,也不說話,走到書桌旁,懸肘曲腕,揮筆潑墨,頃刻間寫成四個字:“文治武功”。
...
張發耀雖然知道小妹訂有婚約,如今更到了婚配的年齡,不滿對方十幾年來的毫無音訊,也樂的撮合與同學高世品。受不得高世品的軟磨硬泡,經常製造些兩人見麵的機會來。
如今已不是清朝裹足時代,現在女孩子也開放了很多,張可馨雖然對高世品沒有什麽好感,但也不排斥。畢竟他家世顯赫,人又是相貌堂堂。
今天在書房中,高世品得意洋洋的賣弄著自己的書法,他雖然對讀書了無興趣,但兒時在私塾先生戒尺的熏陶下,倒也寫得一手好字。張發耀拿起看去,大加讚歎道:“高同學書法筆走龍蛇,奇麗超絕,秀勁絕倫,不錯不錯。”
張可馨聽了微微蹙眉,雖然字寫的不錯,但也擔不起如此誇獎。
高世品早在一旁察言觀色,知她不喜,連忙道:“不如張小姐展露才華,讓我也一飽眼福如何?”也不待她推脫,就連忙殷勤的遞筆釀墨。張可馨稍稍謙讓就拿起毛筆,一行絹細秀美的字體躍然紙上。
高世品如獲至寶,讚不絕口:“果然是清妍瀟灑,輕靈典雅,墨彩豔發,空靈絹逸,讓人歎為觀止。太好了太好了……”
此時丫鬟秀娥從門口進來,看見這一幕,小聲嘀咕:“馬屁精。”聲音不大,但書房內三人都聽到了,場麵一時尷尬,高世品更是老臉通紅。
張可馨杏眼一瞪,道:“不是差你買些布料,怎麽那麽快就迴來了?”
秀娥也知道有些唐突,連忙道:“剛才在門口有兩個年輕人要拜會老太爺,就拿出一支玉佩出來,讓我交給老太爺。”說著就遞出手中雕刻精美,顯龍鳳呈祥的半截玉佩。
張可馨看到玉佩,唿吸頓時急促起來,抓起東西就往閨房小跑而去,不一刻出來,手上拿著兩片,放在一起正好嚴絲合縫。
張發耀也是臉色鄭重,知道事關重大,連忙問道:“那人現在何處?”
“還在門口候著。”
“快快有請。”
高世品莫名其妙,眼中一向優雅嫻靜的張可馨竟然如此失態,連忙問道:“發生什麽事情了?”
張發耀也是一臉期待,道:“可馨的未婚夫上門了?”
高世品突然間怒發衝冠,道:“什麽?三小姐還有未婚夫?啥時候訂的親?”
兩人心事重重,也懶得理他。
誰說少女不懷春,張可馨早以過了及笈碧玉之年,自己閨閣姐妹早就出嫁做為人婦,也暗惱未婚夫不來提親,心裏也幻想著自己的未婚夫玉樹臨風,風流倜儻,才華橫溢,卓爾不群,滿腹經綸。如今未婚夫終於踏門,她心如鹿撞,如何不激動。
李淩與遊飛踏步行來。
張發耀眉頭微微一皺,眼前兩人身材瘦削,都是一副街頭流氓打扮。不禁大失所望,也不好說什麽,連忙道:“歡迎兩位大駕光臨,不知哪位是任公子?”
李淩道:“我叫李淩,奉我師傅之命前來拜會,這位是我兄弟遊飛。”
張發耀打量著李淩,估計就是此人,雖然姓李,但民國亂世,改名換姓也甚多。看似英氣勃發,說話謙虛,傲氣內斂,一雙眼睛笑意中帶著深邃。雖然和自己想法相差甚遠,但也算是一人物。
張可馨一張嬌俏的瓜子臉緊緊繃著,一雙清澈的眼睛凝視著李淩,似乎要看穿他一樣。她望眼欲穿,難道就是為了等這個身材瘦削的男人。心目中未婚夫完美的的形象頃刻間支離破碎。有些哀歎自己命運,自己才貌雙全,自恃甚高,難道就嫁給這樣的男人平平庸庸的過下半生。
李淩也注意到眼前這個女子,膚光勝雪,眉目如畫,瓜子臉蛋兒,眼如點漆,清秀絕俗,淡粉色華衣裹身,外披白色紗衣,露出線條優美的頸項和清晰可見的鎖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華流動輕瀉於地。她手中拿著李淩的那一方玉佩,隻是多了另一半,看來兩個是一對兒。
大家相互打量,場麵一時寂靜,倒是高世品哈哈大笑起來,原先的煩惱不知不覺的化於無形,眼前這個叫李淩的對自己根本沒有任何威脅。
張發耀反應過來,知道怠慢客人,連忙道:“不知李兄師傅尊姓大名?來此可經過他允許?
李淩道:“我師傅乃任春山,我離開家時,受他叮囑,一來拜會張老太爺,二來提親。”
點了點頭,張發耀道:“婚姻大事並非兒戲,雖說長兄如父,但我父親健在,我也難以當家做主,還請李兄弟容緩兩日。”
“那是當然,婚姻之事自當有長輩安排,我們小輩也是聽之任之。”李淩此來也是隻是看望一下,也並非想立馬成婚。突然想起齊魯大學的林雅芷來,也不知道她現在如何了,是否還對自己一往情深,這件事要好好思量一下了。
高世品在一旁突然道:“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婚。你自個跑來提親豈不是亂了禮法,當是家教不嚴,敗壞風氣。”
李淩眉頭一皺,眼中精光微閃,問道:“這位仁兄何人?”
張發耀苦笑道:“此乃我濟南武備學堂同窗好友高世品。”
李淩冷笑一聲,道:“要請教高兄,何為禮法?何為風氣?自民國以降,五四運動以來,提倡新文化運動。同學間更是自由戀愛,難道說兩人戀愛前還要求中間媒人傳送一下秋波不成?”
張可馨雖然暗暗失望,不過聽他說話有趣,也不禁“噗嗤”一笑。
在心愛的人麵前被人擠兌,高世品拉不開麵子,更何況這人還是張可馨的未婚夫,也想刁難一下對方,就道:“山東乃孔子故鄉,幾千年尊崇儒道,前人規矩不可改,禮儀不可變,難道你學堂沒聽過嗎?”
李淩知他故意找茬,心下大怒,劍走偏鋒,道:“你的意思婦女裹足,男人留辮不可廢?當年一些前清遺老也是你這般想法。”
“你……。”高世品吃癟,一時找不出反駁的話來,隻得轉移話題道:“張小姐金枝玉葉,並不是凡夫俗子可以染指的,你是學識淵源,還是家族書香門第,仰或功成名就?”
雖然知道他故意挑釁,李淩也認真想了一下,自己在齊魯大學失學,家庭是土地主和文雅沾不上半點關係,饒是如此還被驅逐出家族。功成名就離的更遠,在濟南城被通緝,在青島又無藏身之地。
此時張家族人知道千金小姐的未婚夫登門,個個好奇全部湧入房間,見到李淩後紛紛評價出聲: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也不看看自己道行。”
“你可聽過鴨子還想飛天。”
“不自量力,三小姐何等樣人,豈會看上這種地痞流氓打扮的人。”
“是啊,是啊,也不撒泡尿照照。”
“……”。
兩旁盡是張家族人議論紛紛,由於張可馨在張家地位極高,一些年輕人更是奉為仙子,一番評頭論足之下,對李淩的話語掩藏不住的刻薄。
高世品見對方答不上來,心中一陣鄙夷,得意洋洋道:“我出身名門,自小苦讀四書五經,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騎馬射箭,刀槍劍棍,武術槍法無所不精,可謂文韜武略,智勇雙全,當與張小姐絕配。”
張可馨聽的他話有些羞惱,麵色通紅。而張發耀卻沒有阻止,也想稱稱兩人的斤兩。倒是來到這裏一言未發的遊飛,兩眼放光,懷抱雙手,饒有興趣的看戲般站在一邊。
李淩有些悲哀自己身世,自己從小就活在別人的聲討口伐中,哪怕離開李家莊,離開濟南城,也是別人譏笑諷刺的對象。此時也明白高世品為何針對自己,冷冷的道:“原來閣下文能治國,武能安邦,還是個不世出的人才啊?”
似乎沒有聽到李淩的諷刺,高世品走到書桌旁,拿起一副字畫,意態狂妄的道:“這有兩副書法,你來評定一下,看你眼力如何?”
李淩每次碰到困難,是愈挫愈勇,現在更是充滿鬥誌,看兩副字畫筆墨未幹,稍稍轉念,就猜出個大概,拿起最後一幅道:“這幾個字筆法秀逸,靈動飄逸,勻稱俊俏,古雅端莊,筆如其人,應該是一位涵養極高的女子所作,不知猜的對與不對?”他也是稍稍的拍下馬屁,果然看到張可馨黛眉舒展,頰邊梨渦微現。
而李淩又拿起另外一幅,隻是隨便瞄了一眼,就道:“這幅字如同蚯蚓出洞,麵目不清,粗率馬虎,輕浮不端,應該是一位人格品味很差又狂妄自大的家夥所作。”
張家兄妹聞言,知道李淩反擊,頓時忍不住笑出聲來了。
高世品怒氣上湧,喝道:“鼠目寸光,粗俗不堪,果然沒有一點學識的樣子,還在妄自菲薄,不如你也寫上一副讓大家點評一下。”
李淩微微一笑,也不說話,走到書桌旁,懸肘曲腕,揮筆潑墨,頃刻間寫成四個字:“文治武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