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淩速度奇快,但饒是如此,依然感覺身後背脊有種被盯上的感覺,這讓他冷汗涔涔而流,他相信自己的感覺,索性不再奔逃,木然轉身,這種將全身置於對方槍口之下,雖然不是他本意,但也無奈之舉。
目光熠熠的瞪視過去,約莫一百米外,一人端著一把步槍瞄準著李淩。大概一米六左右的身高,一副其貌不揚的衣服,相貌更是平凡,隻是有著如禿鷹一般的眼睛與李淩對視著。
李淩見對方並沒有開槍射擊,知道事出有因,心神微穩,緩步向對方走去,待還有五十多米的時候,那人操著一口生硬的中國話道:“站那裏別動,你為什麽要襲擊日本武士,受什麽人指使?”
原來這是一日本人,看來和那個島國的恩怨是無法善終了,冷哼一聲道:“老子想打就打,想殺就殺,隻要心情不好就想拿日本人祭刀,有意見可以和我拚刺刀,老子馬上斬你刀下。”
那日本人微一猶豫,有些心動的樣子,讓李淩心中大喜。可惜的是那人思索了一下就微微搖頭,憋足勁的講著國語道:“你已經被我控製,我不生事端,我隻想問你,是什麽人指使你這麽做的?為何要破壞和大日本帝國的良好關係?”
李淩似乎忘記自己正置身在對方的槍口之下,聞言一陣狂笑“和小日本的良好關係?你們和德國打仗,占著我們的膠州灣,和蘇俄打仗占著我們的東北大塊土地,扶持著已經過期的滿清小皇帝,還說良好關係,真是恬不知恥。小鬼子仗著有支破槍就來這裏耀武揚威,老子現在赤手空拳,有本事來痛痛快快的打一場。”
那人也不理喻李淩的一再激將,平靜的道:“既然你不說出背後人員,也沒必要到青島去了,那就死吧。”說罷扣動扳機。李淩在他扣動扳機前的的一霎那,身子飛速臥倒,就算如此,胸口依然一槍洞穿,獻血瞬間如噴泉般直射。
“噠噠噠……”,然後聽到的是一陣輕機槍的聲音,李淩就不省人事。
——————————————————————
在一些人昏迷過去,通常情況下是被佳人所救,渾身紮滿繃帶的躺在香閨裏,然後發展著狗血般的劇情。最不濟醒來的時候也有一個舒適的環境。而李淩大概是最悲催的,在臨昏迷前的時候快速臥倒,醒來時還在臥倒的地方,隻是颯颯梧桐葉子染滿鮮血,如同楓葉。
剛要起身,胸口痛的一陣痙攣,眼角微微一撇,那一槍居然射在胸口顯要位置。李淩在齊魯大學學習醫學,對身體結構了如指掌,知道槍口再往上幾寸就是心髒,如果射在心髒上,縱然大羅神仙也迴天乏力,但饒是如此,在這荒山野嶺也會失血過多而亡,更何況周圍環境惡劣,日本人定然不肯善罷甘休。
“咦?這裏還有一人,睜著眼還沒死。”一個二十歲不到的年輕人走來,看到李淩驚異的道。
旁邊又有一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快步行來,蹲下身來,檢查李淩的傷口後,道:“一槍射中胸口,估計很難救治。”然後對著李淩道:“唉!沒辦法,長痛不如短痛,與其活受罪,不如早點了結好送你投胎。”
李淩聞言,知道他要結束自己性命,而且還是為自己著想。又是一口鮮血從口中噴出,臉色慘白,有氣無力的道:“我傷在心髒和肺葉中間,雖然暫時不致命,但沒有良好的治療也是早晚一死。隻是我想知道是不是兩位救了我,我那些兄弟情況怎麽樣?”
那中年人有些驚訝李淩對自己傷口的了解,但還是迴答道:“那個日本人已經逃走,至於你那些兄弟,死了幾個,剩下的估計都逃走了吧。”
李淩想著那些無辜的弟兄為了自己慘遭殺身之禍,悲傷懊惱不已。也罷,反正自己也要去陪他們啦。他此時忍著劇痛,努力的控製住情緒,道:“希望兩位好人做到底,如果方便的話,請幫我諸位弟兄收下屍,我李淩在九泉之下也感謝兩位大恩大德。”
“你就是濟南城的李淩?打殘日本人的那個李淩?”旁邊那年輕人突然急切的道,見李淩點了點頭,又連忙對那中年人道:“大哥,我們還是施加援手,救他一命吧?哪怕不能救活,我也能心安理得,我們殺了那麽多日本人,卻讓李淩背黑鍋,我於心不忍啊。”
李淩聽得他話,心中被震的有如驚濤駭浪般。最近在江蘇,安徽,山東等地連續幾次日本人遭到襲擊,鬧的沸沸揚揚,日本駐青島領事館大使大發雷霆。北洋政府戰戰兢兢,努力破案,根本就毫無頭緒,隻得找幾個替死鬼來償命。而李淩風雲際會,恰恰打傷日本人,給了當局籍口,抓捕李淩歸案,交給日本人發落。
那中年人狠狠的瞪了那年輕人一眼,怪他口無遮攔,微微思索了一下道:“也罷,我們剛好有輛馬車,到青島還有一段路程,希望他能承受住顛簸。”
這兩人倒也義氣,幫李淩傷口止了血,又挖了一口大坑,將七具屍體堆在裏麵埋了。李淩看到兄弟不至於暴屍荒野,對此感激不盡,心中也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賺錢,為兄弟的家人創造生活的條件,更要為他們報仇雪恨。
通往青島的道路坑坑窪窪,李淩一路顛簸,痛的冷汗淋漓,硬是咬著牙沒有吭一聲,讓救他的那個年輕人欽佩不已,直唿光棍,是條漢子。那中年人卻是趕著馬車,不時的迴頭望下,眼中也是讚許的神色。
這兩人也是豪爽中人,見李淩傷勢嚴重還如此硬氣,對他的戒心少了很多,談話也放開了,那年輕人打開話夾子,一路嘮嘮叨叨,李淩才知道這個年輕人名叫遊飛,江蘇鎮江人氏,而他一直所尊敬的那個大哥名叫申屠孔祥,兩人來青島辦事,路過淅源山,聽到槍聲趕來看個究竟,才知道有人在劫軍人押送的囚車,後來又摻雜日本人進來,兩人才暗暗出手。
李淩看兩人都是身材矯健之輩,定然身懷功夫,而那中年人申屠孔祥手指上老繭布滿,估計槍法造詣也定然了得,雖然對兩人情況很是好奇,但也並不敢隨意相問。就算是想想也是心中翻江倒海,隨意殺害日本人,這都是什麽身份呀!
半天時間一晃而過,而李淩在馬車上卻是備受煎熬,車子終於徐徐停在了一家名叫“洪福茶館”前。
李淩被那叫遊飛的年輕人攙扶著慢慢挨進了茶館,那中年人申屠孔祥跨步進屋,找了一個稍微偏僻的桌子坐下,隻見他髙聲喊:“請堂倌泡茶。”
堂倌連忙跑來問道:“先生要什麽茶?”
申屠孔祥道:“要紅茶。”
那堂倌以蓋碗茶杯送茶來,同時拿一雙筷子遞了過來。
申屠孔祥將筷子放在茶碗左首桌上,同時將茶碗蓋子仰放在筷子左首。
茶館見對方動作,目光一閃,若有所悟的問道:“先生要吃什麽?”
申屠孔祥答道:“我要吃糧。”
堂倌又問“先生從哪裏來?”
申屠孔祥道:“從山裏來。”
堂倌又問:“先生到哪裏去?”
申屠孔祥答:“從水路迴家。”
一旁的李淩雖然傷口劇痛,但此時也疑竇叢生,吃個茶或飯哪裏有那麽多的問話真是莫名其妙,難道是什麽組織暗語?
堂倌道:“您哥子府上哪裏?”
申屠孔祥答道:“家住堂頭鄉(香)下”
堂倌又問:“您哥子尊姓大名?昆仲幾人?
申屠孔祥道:“兄弟姓申屠名孔祥,弟兄八人,我是頭房老八。”
此時那堂倌已經從對方的動作和暗號中初步判斷了自己的猜測,又說道:“您哥如要解手,我便領您去。”
申屠孔祥點點頭,站起身來跟隨那堂倌向裏走去。李淩無可奈何,隻得在遊飛的攙扶下跟上。
那堂倌領著幾人到一間密室當中,然後悄悄退去。裏麵有一笑容可掬的掌櫃模樣的中年人,隻見他左右雙手,各以拇指直伸,食指彎曲,其餘三指直伸,然後雙手以直伸三指尖,稍向上附貼胸前,笑道:“請問您哥寶山的四柱?”
申屠孔祥擺出同樣的手勢道:“兄弟虛占春保山,坐在正義堂,呷的五湖四海三江水,燒的萬年千載長壽香,承蒙眾多兄弟抬舉現為刑事執法的內八堂交椅,奉龍頭大哥之命背領公事下山。”
那掌櫃臉現恭敬,道:“可有布票憑證?”
申屠孔祥隨手從口袋中拿出一封折疊的十分仔細的信件,那掌櫃拿來看了一下,點了點頭道:“請老哥先到外堂用膳歇息,晚上再談。”
申屠孔祥到此時才連忙道:“我這有一小弟兄身受重傷,還需老哥請一郎中緊急治療一下。”
那掌櫃早就看出來李淩身上槍傷,但為了安全起見,也必須先盤問清楚對方來曆,此時已經明白是自家人,也不含糊,連忙召人去請郎中,又騰了一間臥房,扶著李淩躺下。
李淩雖然胸口疼痛難耐,依然道:“多謝掌櫃救治,小子感激不盡。”
那掌櫃聞言,本來笑盈盈的麵孔突然一變,厲聲喝道:“你是何人?”
目光熠熠的瞪視過去,約莫一百米外,一人端著一把步槍瞄準著李淩。大概一米六左右的身高,一副其貌不揚的衣服,相貌更是平凡,隻是有著如禿鷹一般的眼睛與李淩對視著。
李淩見對方並沒有開槍射擊,知道事出有因,心神微穩,緩步向對方走去,待還有五十多米的時候,那人操著一口生硬的中國話道:“站那裏別動,你為什麽要襲擊日本武士,受什麽人指使?”
原來這是一日本人,看來和那個島國的恩怨是無法善終了,冷哼一聲道:“老子想打就打,想殺就殺,隻要心情不好就想拿日本人祭刀,有意見可以和我拚刺刀,老子馬上斬你刀下。”
那日本人微一猶豫,有些心動的樣子,讓李淩心中大喜。可惜的是那人思索了一下就微微搖頭,憋足勁的講著國語道:“你已經被我控製,我不生事端,我隻想問你,是什麽人指使你這麽做的?為何要破壞和大日本帝國的良好關係?”
李淩似乎忘記自己正置身在對方的槍口之下,聞言一陣狂笑“和小日本的良好關係?你們和德國打仗,占著我們的膠州灣,和蘇俄打仗占著我們的東北大塊土地,扶持著已經過期的滿清小皇帝,還說良好關係,真是恬不知恥。小鬼子仗著有支破槍就來這裏耀武揚威,老子現在赤手空拳,有本事來痛痛快快的打一場。”
那人也不理喻李淩的一再激將,平靜的道:“既然你不說出背後人員,也沒必要到青島去了,那就死吧。”說罷扣動扳機。李淩在他扣動扳機前的的一霎那,身子飛速臥倒,就算如此,胸口依然一槍洞穿,獻血瞬間如噴泉般直射。
“噠噠噠……”,然後聽到的是一陣輕機槍的聲音,李淩就不省人事。
——————————————————————
在一些人昏迷過去,通常情況下是被佳人所救,渾身紮滿繃帶的躺在香閨裏,然後發展著狗血般的劇情。最不濟醒來的時候也有一個舒適的環境。而李淩大概是最悲催的,在臨昏迷前的時候快速臥倒,醒來時還在臥倒的地方,隻是颯颯梧桐葉子染滿鮮血,如同楓葉。
剛要起身,胸口痛的一陣痙攣,眼角微微一撇,那一槍居然射在胸口顯要位置。李淩在齊魯大學學習醫學,對身體結構了如指掌,知道槍口再往上幾寸就是心髒,如果射在心髒上,縱然大羅神仙也迴天乏力,但饒是如此,在這荒山野嶺也會失血過多而亡,更何況周圍環境惡劣,日本人定然不肯善罷甘休。
“咦?這裏還有一人,睜著眼還沒死。”一個二十歲不到的年輕人走來,看到李淩驚異的道。
旁邊又有一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快步行來,蹲下身來,檢查李淩的傷口後,道:“一槍射中胸口,估計很難救治。”然後對著李淩道:“唉!沒辦法,長痛不如短痛,與其活受罪,不如早點了結好送你投胎。”
李淩聞言,知道他要結束自己性命,而且還是為自己著想。又是一口鮮血從口中噴出,臉色慘白,有氣無力的道:“我傷在心髒和肺葉中間,雖然暫時不致命,但沒有良好的治療也是早晚一死。隻是我想知道是不是兩位救了我,我那些兄弟情況怎麽樣?”
那中年人有些驚訝李淩對自己傷口的了解,但還是迴答道:“那個日本人已經逃走,至於你那些兄弟,死了幾個,剩下的估計都逃走了吧。”
李淩想著那些無辜的弟兄為了自己慘遭殺身之禍,悲傷懊惱不已。也罷,反正自己也要去陪他們啦。他此時忍著劇痛,努力的控製住情緒,道:“希望兩位好人做到底,如果方便的話,請幫我諸位弟兄收下屍,我李淩在九泉之下也感謝兩位大恩大德。”
“你就是濟南城的李淩?打殘日本人的那個李淩?”旁邊那年輕人突然急切的道,見李淩點了點頭,又連忙對那中年人道:“大哥,我們還是施加援手,救他一命吧?哪怕不能救活,我也能心安理得,我們殺了那麽多日本人,卻讓李淩背黑鍋,我於心不忍啊。”
李淩聽得他話,心中被震的有如驚濤駭浪般。最近在江蘇,安徽,山東等地連續幾次日本人遭到襲擊,鬧的沸沸揚揚,日本駐青島領事館大使大發雷霆。北洋政府戰戰兢兢,努力破案,根本就毫無頭緒,隻得找幾個替死鬼來償命。而李淩風雲際會,恰恰打傷日本人,給了當局籍口,抓捕李淩歸案,交給日本人發落。
那中年人狠狠的瞪了那年輕人一眼,怪他口無遮攔,微微思索了一下道:“也罷,我們剛好有輛馬車,到青島還有一段路程,希望他能承受住顛簸。”
這兩人倒也義氣,幫李淩傷口止了血,又挖了一口大坑,將七具屍體堆在裏麵埋了。李淩看到兄弟不至於暴屍荒野,對此感激不盡,心中也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賺錢,為兄弟的家人創造生活的條件,更要為他們報仇雪恨。
通往青島的道路坑坑窪窪,李淩一路顛簸,痛的冷汗淋漓,硬是咬著牙沒有吭一聲,讓救他的那個年輕人欽佩不已,直唿光棍,是條漢子。那中年人卻是趕著馬車,不時的迴頭望下,眼中也是讚許的神色。
這兩人也是豪爽中人,見李淩傷勢嚴重還如此硬氣,對他的戒心少了很多,談話也放開了,那年輕人打開話夾子,一路嘮嘮叨叨,李淩才知道這個年輕人名叫遊飛,江蘇鎮江人氏,而他一直所尊敬的那個大哥名叫申屠孔祥,兩人來青島辦事,路過淅源山,聽到槍聲趕來看個究竟,才知道有人在劫軍人押送的囚車,後來又摻雜日本人進來,兩人才暗暗出手。
李淩看兩人都是身材矯健之輩,定然身懷功夫,而那中年人申屠孔祥手指上老繭布滿,估計槍法造詣也定然了得,雖然對兩人情況很是好奇,但也並不敢隨意相問。就算是想想也是心中翻江倒海,隨意殺害日本人,這都是什麽身份呀!
半天時間一晃而過,而李淩在馬車上卻是備受煎熬,車子終於徐徐停在了一家名叫“洪福茶館”前。
李淩被那叫遊飛的年輕人攙扶著慢慢挨進了茶館,那中年人申屠孔祥跨步進屋,找了一個稍微偏僻的桌子坐下,隻見他髙聲喊:“請堂倌泡茶。”
堂倌連忙跑來問道:“先生要什麽茶?”
申屠孔祥道:“要紅茶。”
那堂倌以蓋碗茶杯送茶來,同時拿一雙筷子遞了過來。
申屠孔祥將筷子放在茶碗左首桌上,同時將茶碗蓋子仰放在筷子左首。
茶館見對方動作,目光一閃,若有所悟的問道:“先生要吃什麽?”
申屠孔祥答道:“我要吃糧。”
堂倌又問“先生從哪裏來?”
申屠孔祥道:“從山裏來。”
堂倌又問:“先生到哪裏去?”
申屠孔祥答:“從水路迴家。”
一旁的李淩雖然傷口劇痛,但此時也疑竇叢生,吃個茶或飯哪裏有那麽多的問話真是莫名其妙,難道是什麽組織暗語?
堂倌道:“您哥子府上哪裏?”
申屠孔祥答道:“家住堂頭鄉(香)下”
堂倌又問:“您哥子尊姓大名?昆仲幾人?
申屠孔祥道:“兄弟姓申屠名孔祥,弟兄八人,我是頭房老八。”
此時那堂倌已經從對方的動作和暗號中初步判斷了自己的猜測,又說道:“您哥如要解手,我便領您去。”
申屠孔祥點點頭,站起身來跟隨那堂倌向裏走去。李淩無可奈何,隻得在遊飛的攙扶下跟上。
那堂倌領著幾人到一間密室當中,然後悄悄退去。裏麵有一笑容可掬的掌櫃模樣的中年人,隻見他左右雙手,各以拇指直伸,食指彎曲,其餘三指直伸,然後雙手以直伸三指尖,稍向上附貼胸前,笑道:“請問您哥寶山的四柱?”
申屠孔祥擺出同樣的手勢道:“兄弟虛占春保山,坐在正義堂,呷的五湖四海三江水,燒的萬年千載長壽香,承蒙眾多兄弟抬舉現為刑事執法的內八堂交椅,奉龍頭大哥之命背領公事下山。”
那掌櫃臉現恭敬,道:“可有布票憑證?”
申屠孔祥隨手從口袋中拿出一封折疊的十分仔細的信件,那掌櫃拿來看了一下,點了點頭道:“請老哥先到外堂用膳歇息,晚上再談。”
申屠孔祥到此時才連忙道:“我這有一小弟兄身受重傷,還需老哥請一郎中緊急治療一下。”
那掌櫃早就看出來李淩身上槍傷,但為了安全起見,也必須先盤問清楚對方來曆,此時已經明白是自家人,也不含糊,連忙召人去請郎中,又騰了一間臥房,扶著李淩躺下。
李淩雖然胸口疼痛難耐,依然道:“多謝掌櫃救治,小子感激不盡。”
那掌櫃聞言,本來笑盈盈的麵孔突然一變,厲聲喝道:“你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