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節選自《和董傳留別》蘇軾


    ……


    兩名刺客,帶著水鬼麵具,一前一後衝向白複。


    男刺客高大魁梧,身穿鯊魚皮緊身水靠,手持一柄長劍;


    女刺客清瘦纖細,服飾頗為詭異,水靠材質似絹似皮,兜頭罩衣如披肩鬥篷,寬鬆飄逸,遠遠望去宛如一隻黑色水母。


    女刺客雙手分持長鞭和短倭刀。左手黑色長鞭,長約三丈,鞭子上密密麻麻布滿了吸盤,如同章魚的長須觸手。中原武林使軟鞭的好手,鞭子上最多帶有鋸齒或倒刺,帶有吸盤的長鞭,卻聞所未聞。


    這兩人白複是第三次遇見,前兩次分別是楓橋夜泊和雁門關城樓。


    男子來自遼東白頭山,應是高句麗武學宗師傅鵠的後人,女子應是扶桑尹賀忍者。


    第一次,兩人帶著高句麗和扶桑的恩怨,不共戴天,相互搏殺;


    第二次,兩人偽裝成唐兵和雁門關守將馮騰之子馮健,聯手刺殺。


    兩人恩怨糾纏不清,讓白複這個外人也搞不明白兩人關係。


    白複顧不上這許多,當下關鍵,是將兩人擒殺。


    斛律衝、侯莫酋不等白複發令,身先士卒,衝在眾人前麵,將兩名刺客擋下。


    侯莫酋右臂一抬,正準備長刀直斬,從男刺客左肩劈下。男刺客似乎早料到侯莫酋的招式,不慌不忙向左橫跨一步,長劍一挺。


    這一劍看似刺向虛空,沒著沒落。隻有侯莫酋有苦自知,這一刀隻要砍下去,就如同把自己的右臂主動切在刺客的劍刃上。


    正是大隋名將來護兒當年名震天下的劍法——奕劍術。


    無奈之下,侯莫酋隻能後撤,一招未接,連退三步。接下來的對決,男刺客處處料敵先機,占著上手,讓侯莫酋有勁無處使,空有一身昆侖絕世刀法,施展不開。


    天山劍客斛律衝這頭就更為狼狽。


    女刺客武功中土少見,極其怪異:長鞭揮舞,如同一條章魚的八隻觸手,柔中帶剛,變化莫測;短倭刀近身格殺,招式狠辣。長鞭短刀,如同八爪章魚帶吸盤的觸手和鋒利的牙齒,甚是可怕。


    斛律衝根本捕捉不到女刺客的武功路數,天山劍法毫無用武之地,漫天劍光全部撲空。


    見侯莫酋和斛律衝攔不住刺客,其餘將士迅速聯手合圍,將兩人團團圍住。


    麵對層層包圍,兩名刺客絲毫不懼。


    女刺客詭異莫測、迅疾如風的身法更為高妙。發動攻擊,如同一團黑色的迷霧,飄忽而來,將對手團團籠罩,層層絞殺。時而又如海中水母,飄忽不定,颼的一聲,消散而去,不見蹤影。


    女刺客身法展開,行如鬼魅,根本無懼眾人聯手,讓圍攻她的將士無可奈何。女刺客長鞭一甩,將身前一人卷住,直接丟入大海。


    “嗖”


    一道黑影直奔白複而去,眾人刀槍劍戟一起招唿,隻覺力道落空,定睛一看,黑影竟是一縷黑色絲巾。


    女刺客趁機從缺口中闖出,長鞭一探,如同一條黑色蝮蛇,齜牙咧嘴,咬向白複麵門。


    “好一個借屍還魂的障眼法!”


    白複冷哼一聲,劈空掌一掌擊出,如一道浪頭卷向黑影。


    女刺客隻覺罡氣強悍,彷佛撞在一堵有如實質的氣牆之上。女刺客身形溜滑如魚,腰身一扭,避開罡氣的正麵衝擊,沿著氣牆牆壁迅捷滑過。


    來到氣牆邊緣,女刺客一個倒翻,如遊魚擺尾,切入白複近身。


    白複右腿側踢,麒麟腿遒勁無匹,一旦踢中,骨斷筋折。女刺客如水母遁逃,倏的退後一步,左手短刀橫架胸前,正待白複招式用老,再貼身而上。


    沒料到白複突然變招,側踢便彈腿,足弓一崩,橫掃千軍。


    女刺客長鞭未來得及迴撤,情急之下,橫身騰空,三個旋轉,將將避開,險些被腿風掃中。


    男刺客見同伴身陷險境,不由大急,劍光一抖,刺中兩名唐將手腕,突破唐軍防守,衝到白複近前。


    白複化掌如刀,掌刀劈出,封住男刺客的進攻路線。


    男刺客長劍一挺,正要用奕劍術破掉白複的後手。劍出一半,突然一愣,白複的掌刀罡氣凝結之處,正是自己身形下一步騰挪所在。倘若這一劍刺出,正好被罡氣擊中右胸。


    男刺客錯愕,沒料到白複竟然也懂奕劍術。


    男刺客愣神瞬間,白複赤焰刀法第二刀已經砍來,刀鋒罡氣卷起熱浪,灼熱逼人。


    眼看險象環生,女刺客長鞭一卷,裹住男刺客腰身,將其拉後兩步,避開白複奪命這一刀。


    兩人穩住陣腳,合兵一處,身形互換,攻守互補,刀劍交錯,合縱連橫。


    男刺客內力綿長,防守時,嶽峙淵渟、穩如泰山;出劍如荒原暴雪,鋪天蓋地。


    女刺客長鞭如毒蛇吐芯,不斷借助靈動的變化,襲擾白複身後空檔。時而用短刃疾刺,身形曼妙,宛如櫻花之雨,落英繽紛。


    兩人配合默契,讓白複短時間內,無法輕易拿下此二人。


    自從陝州鄉民手中偶得少林七十二絕技後,白複很少有機會全力施展拳腳功夫。


    今日棋逢對手,白複刻意不用刀劍,而是徒手應敵。三人廝殺過百招,依然不分勝負。


    白複納悶,自己出道以來,屢獲機緣。以自己今日之實力,同齡武者中鮮有對手。


    這對男女刺客,年齡比自己大不了多少,雖說是聯手,但能夠相持百招,不落下風,亦不顯疲態,也是罕遇的同齡敵手。


    可見武學一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白複頓收輕慢之心,全力以赴迎戰兩人。


    此時,男女刺客跑位飄忽,如穿花蝴蝶,互相補防。攻防轉圜之際,白複瞅準兩人內息轉圜的界點,內勁一吐,從胸腔轟出一聲巨吼。


    “咄”


    佛門獅子吼如晴天霹靂,令兩名刺客身軀一震。


    女刺客身形微停的瞬間,白複移形換影,疾如電擎。


    “撒手!”


    白複大喝一聲,龍爪手一搭長鞭吸盤,坎鼎真氣透鞭而出。


    女刺客隻覺一股大力襲來,倘若再不撒手,定會被鞭上傳來的強悍罡氣重創。


    女刺客隻能撒手後退。


    白複一把奪過長鞭,一鞭揮出,勁氣淩厲,化出音爆之聲。兩人不敢硬接,趕忙旋身躲開。


    白複手腕一抖,真氣轉圜,長鞭化為繞指柔,舞出十數個圓圈,如江河旋渦,暗流洶湧,朝著男刺客兜頭襲來。


    男刺客隻覺大圈中套著小圈,連環中鎖著連環,旋渦重重疊疊,密不透風,避無可避。


    男刺客足尖一點,向桅杆飛去,試圖借助桅杆避開長鞭。


    白複勁氣一吐,長鞭轉柔為剛,宛如一柄長槍,一槍洞穿桅杆,紮向男刺客胸口。


    男刺客大駭,一蹬桅杆,從船帆一側,倒翻而下。


    還沒來得及逃遁,長鞭猶如活物,鞭頭卷向男刺客小腿。半空中,男刺客無法借力,小腿後縮慢了幾分,一著不慎,被長鞭纏住腳踝。


    白複一發力,將男刺客從半空中拽下,重重跌落在甲板上。


    白複打蛇隨杆上,長鞭順勢將男刺客層層纏繞。


    女刺客大急,長鞭乃是神物,鞭身上密密麻麻的吸盤可將持鞭人的勁氣放大數倍。此時,隻要白複勁力一吐,長鞭瞬間可將男刺客分屍。


    所幸,白複想留活口,手指一彈,隔空點中男刺客要穴。然後,鬆開長鞭,命人將男刺客捆綁。


    女刺客見勢不妙,突然收起短刀,像女巫神婆一般發癲,搖動手腕和腳踝上的紫金鈴。


    說也怪,這鈴聲並不響亮,但叮冬清澈,入耳有繞梁不絕之感。


    鈴聲一響動,海麵上瞬間狂風大作,波濤洶湧。白複座船彷佛行駛在沸水之上,上下起伏,劇烈顛簸。


    眾人頓覺天旋地轉,頭昏胸悶,禁不住嘔吐。眾將顧不上圍剿女刺客,趕忙抓住身旁繩索,固定身形。


    白複頗感詫異,也停下手來,一個箭步,來到船舷處向海中觀望。


    女刺客見機行事,趁人不備,施展鬼魅身法,抓住同伴,縱身一躍,躍出船舷,跳入大海,急速遊走。


    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天現異象,鉛雲蔽日,日月無光,海麵上升起一團黑色的濃霧。


    黑霧中,隱隱綽綽滲出一對巨大的眼珠,陰邪兇殘,虎視眈眈地望著白複的座船。


    ------題外話------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和董傳留別》蘇軾


    82中文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