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高遠望,見家鄉、隻在白雲深處。鎮日思歸歸未得,孤負殷勤杜宇。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灑瀟瀟雨。長江萬裏,難將此恨流去。


    遙想江口依然,鳥啼花謝,今日誰為主。燕子歸來,雕梁何處,底事呢喃語。最苦金沙,十萬戶盡,作血流漂杵。橫空劍氣,要當一洗殘虜。


    ——《念奴嬌·避地溢江書於新亭》王瀾〔宋代〕


    ……


    郭氏家族的部曲抵達燕軍和義軍交火地點時,戰鬥已經接近尾聲。


    虎兕寨設伏的地點是一處山穀的穀口處,地勢險峻。


    燕軍東府亭軍剛進入山穀,穀口兩端就被山坡上投下的巨石和圓木封鎖住大半個出穀口。


    燕軍東府亭軍沒想到虎兕寨會在離清河北庫如此遠的地方就設伏,防備不及,被巨石和圓木砸的人仰馬翻。


    設伏的人馬是李萼派出的虎兕寨騎兵和附近支寨上的鄉勇。


    義軍的阻擊部隊,人數隻有數百人,而燕軍東府亭軍卻是整整千人精銳鐵騎。


    這本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激戰,但虎兕寨的義軍憑借地勢之利,生生將以卵擊石的戰鬥變成一場勢均力敵的戰役。


    整整兩個時辰,虎兕寨的阻擊隊伍死戰不退。


    燕軍東府亭軍以百人鐵騎為單位輪番攻擊。虎兕寨的鄉勇們躲在山坡上,藏在亂石堆後,居高臨下,用弩箭、獵弓、火瓶、石塊等武器頑強阻擊。


    山穀內烈焰熊熊,東府亭軍千人鐵騎折損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拚了命衝穀。以犧牲百人為代價,用盾牌護住人馬,生生將穀口的石塊扒出一條逃生之路。


    郭昭延派人前去聯絡,讓虎兕寨的鄉勇們先撤退,由自己的部曲繼續阻擊。


    虎兕寨的分寨寨主拒絕了,他說他們的任務就是死死拖住東府亭軍,絕不撤退,直到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戰鬥尾聲,分寨寨主率領僅剩的四名騎兵,揮舞長槊,發起了最後一輪自殺式衝鋒,和衝出穀口的叛軍鐵騎同歸於盡。


    郭昭延感慨萬端。


    一眾草寇鄉勇,無名之輩,竟敢舍生忘死,正麵衝鋒威震天下的範陽軍主力。


    這是何等的氣魄!


    郭昭延拔出佩劍,一指天空,喝道:“壯士們,給我狠狠的打,為虎兕寨的弟兄們報仇!”


    衝出穀口的東府亭軍還沒集結完畢,便遭遇了裝備精良,武藝高強的郭氏部曲,又是一場激戰……


    郭氏部曲以燕趙遊俠兒組建而成,以技擊之士聞名,不用於尋常軍隊。


    俠士們單兵作戰之技異常出色,短矛投擲、刀劍搏殺、弓弩箭法、徒手格鬥,都堪稱一流武者。


    東府亭軍的鐵騎還沒來得及衝鋒,就被俠士們的快速穿插分割成數個角鬥場,逐對廝殺。


    一旦近身搏殺,胡人鐵騎可不是中原遊俠兒的對手,隻覺刀光劍影,一身蠻力無處施展。


    半個時辰後,這支攻陷過潼關,生擒哥舒翰的一代叛軍鐵騎——東府亭軍被全部殲滅。


    ……


    北庫即將淪陷,史思明大為驚慌,連發十道緊急詔書,命進攻滑州(今河南滑縣)的大將令狐彰迅速迴援,增援清河北庫的守軍。


    鷹眼已經離開鷹堡,抵達清河北庫,協助白複運籌帷幄,調兵遣將。


    有了鷹眼的協助,白複如虎添翼,和李萼一起,在魏州王莽城一帶的山道布下了伏兵。


    河北道西路的義軍首領蕭君可,東路的首領尤鼓行,帶領河北道數萬義軍從東西兩側悄然南下,埋伏在王莽城河穀地的北口。


    王莽城河穀地位於魏州北麓,在滑州和清河郡中間,西北是巨鹿郡郭氏的地盤大陸澤,東南百餘裏便是黃河,再往東南便是大湖巨野澤。


    令狐彰大軍迴師,馳援清河郡北庫。


    兵貴神速,叛軍不迴軍則已,倘若迴軍必然星夜兼程,力求盡快抵達。


    白複自然清楚叛軍意圖。


    通過鷹眼的海東青反複勘察的地形地貌,白複料定王莽城河穀地是叛軍迴援清河北庫的必經要道。


    若沿著河穀地北上,騎兵路程可以縮短三分之二。步兵和糧草輜重可以通過河穀一帶的永濟渠水道運輸,節省人力物力。


    這片河穀地林木茂密,道路狹長,數萬大軍埋伏在縱深二三十裏的兩側山塬,倘若天色昏暗,即便是斥候的獵鷹也不容易發現。


    迴援路上,令狐彰怒火中燒。這些盤踞在山林的盜賊匪寇,竟然敢與燕軍為敵,趁火打劫,搶奪軍輜。如此宵小鼠輩不除,後方豈能安寧?


    令狐彰下令步兵和糧草輜重走永濟渠水路,自己親率三萬騎兵,風馳電掣般向清河郡奔去,誓要將圍攻北庫的義軍全部殲滅。


    王莽城距離清河北庫僅有兩三百裏地,胡人鐵騎兩三個時辰就可以衝到清河。


    一路上的暢通無阻和對義軍烏合之眾的不屑,讓令狐彰失去了對敵手沿途設伏的警覺。


    令狐彰決定不等天明,連夜穿越河穀地,直抵北庫!


    與兵法常提的死地、危地、絕地不同,王莽城一帶的河穀地,並沒有崇山峻嶺、夾山絕壁,都是一些還算開闊的丘陵和河穀。


    河穀中的道路也不算很狹窄,騎兵通過並不困難。


    此外,穀口寬闊,很難通過山頂扔下的滾木礌石將穀口全部封鎖,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最佳伏擊地點。


    燕軍斥候兜了一圈,未發現什麽異常,快馬迴稟中軍。


    令狐彰下令,騎兵散開隊形,快速通過穀地。


    燕軍三萬鐵騎在二三十裏長的山穀中全速奔馳,山道、河灘、溪畔漫山遍野都是飛馳的騎兵,蹄聲陣陣,讓山穀迴音,如悶雷轟隆。


    白複早有應敵之策。


    在令狐彰大軍進入王莽城河穀地後,秘密潛伏在永濟渠貨船上的河北道南路義軍,在首領丁九曲、盛海流的帶領下,率領無數舟船,封鎖河穀地南麵穀口,截擊漏網的叛軍鐵騎。


    夕陽西下,蒼茫暮色,叛軍鐵騎駛入河穀地深處。


    突然,一聲尖銳的鳴鏑!


    滾木礌石如泥石流般從陡峭的山坡湧下,將燕軍鐵騎分割成數段,數萬支箭矢暴風疾雨般傾瀉而下。


    河穀地作戰,燕軍鐵騎無法組成編隊、不能利用攻擊陣型,合力衝鋒,被義軍的箭矢火力死死壓住,空有戰馬鎧甲,無法組織起有效還擊。


    幾名燕軍將領被射落馬下,奔馳的鐵騎無號令指揮,頓時慌亂,彼此擁擠踐踏,人仰馬翻者不計其數。


    幾輪鐵鏃箭雨過後,胡人騎兵的戰馬不是被當場射殺,就是過度驚嚇,丟下馬背上的將士,四散潰逃。


    胡將一旦沒有了馬匹,戰力至少減損一半。


    見大批胡將落馬,河穀中戰鼓齊鳴,鼓聲震天,漫山遍野出現了無數旗幟,數萬義軍山唿海嘯般從兩側山坡衝下,猛撲敵軍。


    令狐彰拔出橫刀,嘶吼一聲:“全體撤退,向後方突圍!”


    經過兩個時辰的慘烈搏殺,令狐彰大軍折損大半,但也終於衝到了河穀地的南出口。


    隻見河穀通往永濟渠的河道上,遍布大小船隻,堪堪封堵在河穀口。


    火光中,隻見兩名船老大模樣的壯漢站在船樓上,點燃手中炮仗。


    “劈啪!”


    炮仗在天空炸開,藍絲絨的天幕中,綻放出一朵五彩絢爛的巨大煙花。


    數千艘舟船同時開火,投石機、床弩和弓弩在煙火的輝映下,如同天空墜落的流星雨……


    拚殺到後半夜,令狐彰隻帶著兩三千人殺出重圍,狼狽逃迴魏州城。三萬鐵騎幾乎全軍覆沒。


    隨後增援的令狐彰軍步兵,在永濟渠上,被丁九曲、盛海流率領的義軍火燒接駁船,殺的潰不成軍。


    熊熊大火、濃煙滾滾中,數萬將士,跳水逃生,不等義軍絞殺,就已經死傷大半。


    一夜之間,令狐彰的大軍再無征戰之力,退出南征之戰。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