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從軍行》楊炯(唐)


    ……


    出了洛陽,斥候們跟隨粟特商隊沿著黃河,一路東行。在汴州(今河南開封)和濮州(今河南py)之間,孤鷹小隊與商隊分道揚鑣。


    按照李光弼將軍推斷,史思明大軍南下,滑州、汴州和懷州很可能會成為首戰目標。


    孤鷹小隊的任務就是在汴州和濮州之間巡邏,偵查叛軍異動。


    與商隊分離後,斥候一人雙馬,唯有駱駝兒依然趕著五匹駱駝。白複頗為詫異,問道:“咱們是斥候,不是講究來去如風嗎?帶著駱駝會不會影響行軍速度?”


    鐵錘笑道:“咱們斥候的馬匹都是戰馬,一匹爆發力驚人,用於短距離衝殺,另一匹以耐力見長,用於長途奔襲。但這兩種戰馬都不適合長距離負重。


    戰爭還不知何時爆發,我們需要長期在野外生存。有了駱駝,咱們的輜重給養就可以靠駱駝載運。”


    白複繼續問道:“那為何不用負重能力強的馬匹拉拽馬車,這樣能多裝些輜重。”


    秀才道:“斥候行軍,很多時候走的都是羊腸小道,道路泥濘崎嶇,馬車走不了。”


    白複恍然大悟。


    駱駝兒也笑了,翁聲道:“我騎的這匹白駱駝,一旦奔跑起來,快愈烈馬,速度一點兒也不比咱們的戰馬差。隻不過它性子懶,不到危機關頭,都是慢騰騰走。”


    ……


    起初和粟特商隊行進時,大家同吃同住,倒並無不妥。分離後的野外宿營,斥候與眾不同之處便顯露出來。


    埋鍋造飯時,白複發現鐵錘選擇的地點都比較講究。首先要靠近水源,而且一定是流動的清潔水源。


    如果水源附近有鼠兔洞穴,鐵錘就不會象尋常野炊一樣,堆土為灶,而是象挖地道一般,挖出一個坑洞,與鼠兔洞穴連在一起。


    點燃柴火時,駱駝兒用風囊吹鼓,將炊煙攆入地道。鼠兔地道如地下城邦,四通八達,一旦炊煙進入地道,要麽畿不可見,要麽出現在極遠之處,保證炊煙不會嫋嫋升起,暴露斥候位置。


    偶有野兔受不了煙熏,從地洞竄出時,猞猁兒連珠箭發。射殺後,猞猁兒的獵犬將野兔叼給鐵錘,洗剝幹淨,給大夥添個葷菜。


    進食完畢,斥候們會將灶台灰燼、食物殘餘全部都用沙土掩埋,不讓人看出埋鍋造飯的痕跡。


    秀才一邊啃兔腿,一邊對白複嘟噥道:“為了隱蔽,許多斥候都不敢生明火,隻能就著涼水啃幹餅子和炒米。時間一長,野外生存如同受刑,身體消瘦無力不說,有時候還會跑肚拉稀,腹痛下痢。


    唯有跟著錘班,外出巡邏如同架鷹狩獵,踏青賞花,田園風光,好不快活。”


    鐵錘紮營時,絕山依穀,盡量選擇在高處向陽的地方紮營。在高處時,視野開闊,便於防守。處陽麵,營地相對幹燥、溫暖、舒適,不易生病。


    駱駝兒從駝背上卸下輜重,斥候各自搭自己的帳篷。孤鷹小隊的斥候皆不願睡大帳篷,喜歡獨處。


    白複忙活了好一陣,才把自己的帳篷搭好。抬頭一望,發現猞猁兒不知何時消失了。


    白複問秀才,秀才笑而不答,舉起一麵紅旗插在地上,隻聽‘嗖’一聲,一支冷箭不知從何處飛來,釘在旗杆上。


    秀才這才迴道:“猞猁兒是狙擊手,永遠是和我們分開隱蔽的。一方麵在遠處警戒;另一方麵,一旦我們出事,猞猁兒能及時撤離,將軍情及時上報,保證消息不至斷絕。”


    一天下來,白複受益匪淺,心道:“這些斥候經驗,哪一本兵書也沒寫過,不親身經曆,幾如白癡。”


    事實確實如此,白複當晚第一次與斥候們野外露營,就被隊友歧視。


    原來,當天夜裏天氣轉寒,鐵錘讓大家在地上墊張毯子,以防著涼。其他斥候隊員都是羊皮毯、羊皮襖,唯有白複取出一張熊皮毯墊在地上,蓋得是雪貂皮大氅。


    鷹眼看了,忍不住跟鐵錘嘟噥了幾句。其他隊員雖然沒說啥,但從彼此的眼神中,白複還是讀出了一種含義——這位貴介公子哥,跟我們不是一路人。


    ……


    斥候都是三角帳篷,僅供一人居住。帳篷外大風唿嘯,帳內卻溫暖如春。


    白複躺在熊皮毯上,熊皮厚實暖和,完全感受不到地麵冰涼、碎石硌背。


    說也奇怪,野外露營的條件當然比不了巴蜀會館裏的雕花大床、輕紗帷帳、蜀錦緞被,香薰暖爐……可白複就是感到舒服自在。


    睢陽之圍後,白複常常夢見張巡、許遠、南霽雲、雷萬春等戰友,醒來後,淚流滿麵。


    有時兵戈鐵馬,血腥殺戮,也會讓白複從夢中驚醒。醒後白複驚魂未定,氣喘不止,久久不能平息。


    此地此夜,帳篷外馬匹的嘶鳴,狼群的嗚嚎,蟲鳴梟啼,反倒讓白複有種莫名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白複將頭枕在雙臂上,望著帳篷頂,思考著下一步的策略,不知不覺進入夢香。


    ……


    一覺醒來,天已微亮。白複走出帳篷,隻覺空氣清涼,沁人心脾,讓人頭腦醒爽。


    駱駝兒和秀才昨晚輪流值夜,還在睡,鷹眼和獨狼已經起來了。


    鷹眼將海東青放了出去,兩隻獵鷹在天空翱翔,不時變換飛行姿態,在天空中畫出各種圖案。


    鷹眼對鐵錘道:“錘班,方圓十裏,安全!”


    收到訊息,鐵錘開始生火做飯。他將兩隻剝了皮的狼洗漱幹淨,扔進鍋裏。再放入秘製調料包,文火慢燉。


    收拾妥當後,鐵錘坐到白複身邊。


    白複道:“錘班,這狼是您昨晚獵殺的?”


    鐵錘搖搖頭,笑道:“我哪兒起得來。我昨晚唿嚕打的震天響,你沒聽見?


    猞猁兒在咱們營地外布下了三匝兒捕獸夾,今早收夾時,抓了兩隻。還有一隻咬斷自己的腿跑了,這是個狠家夥。”


    不一會,狼肉燉好了,香氣四溢。鐵錘遞給每人一個岩鹽雕成的碗,用狼肉一擦碗壁,如蘸鹽巴。


    在辛香調料和鹽巴的加持下,平日腥膻微酸的狼肉,竟如羊肉般鮮美可口。


    吃完狼肉,再喝狼湯。


    湯內灑點野菜末兒。乳白色的湯汁上,點綴著綠色菜花,令人食指大動。就著狼湯,吃著烙餅,不一會渾身冒汗,精神抖擻。


    鐵錘對白複道:“俗話說,早吃幹糧飽一天。軍情緊急,變化無常,斥候作息不定,有了上頓不一定有下頓。所以一有機會吃飯,一定盡可能吃飽。”


    秀才所言不虛。


    白複這才領教到鐵錘的烹調魅力。如果說黃震的菜肴像巴山蜀水一般鍾毓靈秀、淋漓盡致,鐵錘的野炊就是塞外大漠,風光迤邐,天高草闊。


    一頓美味能改善人與人的關係,昨天對白複略有微詞的鷹眼也神情緩和,主動跟白複交流了兩句,將一串兒肥美的狼肝遞給白複。


    唯有獨狼,形隻影單,寂寥依舊。


    他不吃狼肉,一個人抱膝坐在遠處巨石上,眺望著漸漸淡入天際的啟明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