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節選自《蝶戀花·出塞》納蘭性德〔清代〕
……
這幾日早朝,朝堂頗不寧靜。群臣在朝堂上展開了激烈的爭吵。爭論的焦點是:兩京陷落時,投降叛軍的逆臣如何懲處的問題。
此前,肅宗命禮部侍郎李峴、兵部侍郎呂諲,分別詳理使,會同總監察官崔器,共同審判陳希烈等叛逆朝臣案件。李峴命殿中侍禦史李棲筠當詳理判官。李峴、李棲筠處理案件公平寬大,而呂湮、崔器過於嚴厲刻薄。
……
白複避開這些紛擾,在自己的朝房裏,手不釋卷。
白複雖然刻意低調,但是他的到來,還是引發戶部不少年輕書吏的注意。每天白複經過戶部院落時,都有不少年輕書吏用崇敬的目光向其頷首致敬。
白複雖不是武舉,也未中過進士,但卻以傲人戰績聞名朝野。白複的經曆太過傳奇,很難不讓人心生崇拜,尤其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
這些低階小吏很多都來自寒門,正需要白複這樣一位楷模。
這日白複正在東廂房埋頭苦讀,隻聽屋外一陣喧嘩,有人輕扣房門。白複隨從打開屋門,兩名年輕書吏推推搡搡走進屋裏。
為首一人漲紅了臉道:“大人,在下孫延巳,乃是戶部書吏,受眾人委托,鬥膽前來邀請大人共進晚宴。”
白複放下手中書卷,笑道:“都是同僚,不用客氣。何事找我,不妨直言。”
孫延巳見白複毫無架子,壯著膽子道:“倒也沒有什麽事。我們聽聞將軍調迴戶部休養,略備薄酒,一來為將軍洗塵,二來想借此機會,肯請大人給我們講講鎮守睢陽,血戰香積寺的過程。不知大人何時有空?”
白複笑道:“好啊,這兩日我都可以,看諸位的時間。”
孫延巳大喜過望,道:“大人,那今晚如何?”
白複正要點頭,就聽門外一聲大笑,道:“今晚不行,今日我們要把白將軍帶走!”
話音未落,門簾一掀,兩名衣著華貴之人走進屋內,正是慶王之子——嗣慶王李俅和新平郡王李儼。
見兩位小王爺到場,孫延巳等人趕忙告退。
白複對眾同僚拱手一禮,微笑道:“今日我兩位老友到訪,隻能抱歉了。過兩日我親自張羅,邀請眾兄弟聚會。”
孫延巳等人喜上眉梢,向兩位小王爺施禮後退下。
元夕決戰,李儼、李俅兄弟和白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多年不見,感情如故。三人熊抱,哈哈大笑。
……
來到慶王府邸,白複不由一愣。昔日的慶王府舞榭歌台,風光迤邐,何等的繁華。如今這裏被叛軍搶掠一空,衰敗不堪。
想到慶王對自己的諄諄愛護,白複頗有幾分傷感。
李儼歎道:“迴府後的第一眼,我的心情跟你一樣。還好父王走的早,要不然他老人家還不定多難過呢。”
白複道:“小王爺,這些年你們是怎麽過來的?”
李俅道:“我們先是跟太上皇逃出長安。馬嵬坡分兵後,我們趁著叛軍忙著擄掠長安,無暇追擊之時,火速趕往朔方。
旅途中兇險萬分,先是在渭水河畔,與潼關潰兵猝然遭遇,天黑難辨,自相殘殺,死傷過半。
渡過渭水後,經奉天北上,晝夜疾馳三百餘裏。抵達新平、安定等城池時,守軍大多棄城而逃。
多虧建寧王李倓帶著兵馬一路護送,多次擊退流寇……”
李儼輕聲咳嗽一聲,李俅方覺失言,趕忙把話題岔開,道:“一直到抵達平涼,進入朔方轄區,我們才安定下來。”
李儼一臉悲傷,泣道:“我們是僥幸逃走了,可是沒來得及逃走的公卿將相及其家眷全都深陷魔窟,遭遇滅頂之災。
男子無論老幼、從白發老者到繈褓嬰兒均被砍殺,無一幸免。藏匿在宮外的公主、妃嬪、宮女和朝廷命婦慘遭淩辱。
叛軍占據長安不久,孫孝哲捕殺了太上皇的姐姐霍國長公主。眾多王妃、駙馬、皇孫、郡主、縣主等被剖腹掏心,祭奠安賊之子安慶宗。
凡楊國忠、高力士的親信黨羽,以及安賊憎惡的王公大臣等八十多人,被鐵棒當街打爛頭顱,腦漿塗地,死狀慘不忍睹。
此外,叛軍日夜搜捕,將抓獲的朝中重臣,公主妃嬪等女眷用囚車押解到洛陽。整個長安如同人間地獄……”
三人唏噓良久,白複問道:“收複洛陽後,這些女眷都平安返迴了吧?”
李儼、李俅兩兄弟對望一眼,沒有說話。
白複急道:“難道這成千上萬的女子都遭遇不測了?”
李儼歎了口氣道:“大部分女眷雖然被找迴,但由於被叛軍淩辱沾汙,很多女子的家人都將其拒之門外。不少節烈婦女自盡而亡,還有很多女子落發為尼,遁入空門。”
白複大怒,一拍桌案,將茶盞杯碟全部震落:“禽獸不如!他們還是人嗎!都是自己的妻妾子女,陷入叛軍乃是人間慘劇,好不容易熬到光複,僥幸活下來,已是萬幸。不感謝上蒼讓家人團聚也就罷了,怎能將這些女子活活逼死!”
“噓!”李儼做了一個禁聲的手勢,道:“複兄,慎言!”
白複怒不可遏,道:“有何不妥?”
李俅道:“這裏麵有不少當朝皇親貴胄。”
“你且道來。”白複道。
李俅道:“先不提別人,說一個你的老熟人——李俶。太上皇出逃,事發突然,廣平王李俶西逃時隻帶了嫡妃崔氏——也就是楊貴妃姐姐韓國夫人之女和寵妃獨孤氏。哦…”
說到這裏時,李儼狠狠瞪了李俅一眼,李俅趕忙捂住嘴巴。
白複瞟了李儼兄弟一眼,表情耐人尋味。
李俅攤開雙手,無奈道:“這位獨孤氏你也認得。她就是左威衛錄事參軍獨孤穎的長女獨孤筱重。
獨孤老閥主去世後,其母裴夫人不顧獨孤仲雷的反對,堅持將筱重姑娘許配給廣平王李俶。”
見白複神情如常,李俅才放下心來,繼續說道:“除這兩名王妃外,廣平王其他女眷,全部被賊兵擄至洛陽,這其中便包括廣平王長子李適的生母沈氏。”
李俶收複洛陽,於東都掖庭宮中見到沈氏。但李俶認為沈氏陷落在安祿山等賊人手中一年,早已被人玷汙,丟了自己的臉。因此不願意將其接迴長安廣平王府,而是任其在洛陽自生自滅。”
李儼見白複怒氣未消,趕忙勸道:“複兄,廣平王李俶此前與你頗多過節,但其手握天下兵馬大權,又即將立為太子,還請複兄務必隱忍,不可被其抓住把柄。”
白複冷哼一聲,再不言語,心中充滿了鄙夷。
“無情最是帝王家!”
楊玉環在馬嵬坡祭拜貴妃墓碑時,慟哭在地的一幕再次湧上心頭。
“李隆基昏庸無道,重用奸佞,弄丟兩京,倉皇出逃。為平息三軍嘩變,用白綾賜死口口聲聲最愛的女人。如此薄情,怎配做君父?”
李俶出逃時隻帶了楊貴妃的外甥女和獨孤家族嫡長女,不是更愛這兩人,而是更愛這兩人背後的家族。
隻是可惜筱重姑娘了。嫁入帝王家,是福是禍,焉能得知……”
——節選自《蝶戀花·出塞》納蘭性德〔清代〕
……
這幾日早朝,朝堂頗不寧靜。群臣在朝堂上展開了激烈的爭吵。爭論的焦點是:兩京陷落時,投降叛軍的逆臣如何懲處的問題。
此前,肅宗命禮部侍郎李峴、兵部侍郎呂諲,分別詳理使,會同總監察官崔器,共同審判陳希烈等叛逆朝臣案件。李峴命殿中侍禦史李棲筠當詳理判官。李峴、李棲筠處理案件公平寬大,而呂湮、崔器過於嚴厲刻薄。
……
白複避開這些紛擾,在自己的朝房裏,手不釋卷。
白複雖然刻意低調,但是他的到來,還是引發戶部不少年輕書吏的注意。每天白複經過戶部院落時,都有不少年輕書吏用崇敬的目光向其頷首致敬。
白複雖不是武舉,也未中過進士,但卻以傲人戰績聞名朝野。白複的經曆太過傳奇,很難不讓人心生崇拜,尤其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
這些低階小吏很多都來自寒門,正需要白複這樣一位楷模。
這日白複正在東廂房埋頭苦讀,隻聽屋外一陣喧嘩,有人輕扣房門。白複隨從打開屋門,兩名年輕書吏推推搡搡走進屋裏。
為首一人漲紅了臉道:“大人,在下孫延巳,乃是戶部書吏,受眾人委托,鬥膽前來邀請大人共進晚宴。”
白複放下手中書卷,笑道:“都是同僚,不用客氣。何事找我,不妨直言。”
孫延巳見白複毫無架子,壯著膽子道:“倒也沒有什麽事。我們聽聞將軍調迴戶部休養,略備薄酒,一來為將軍洗塵,二來想借此機會,肯請大人給我們講講鎮守睢陽,血戰香積寺的過程。不知大人何時有空?”
白複笑道:“好啊,這兩日我都可以,看諸位的時間。”
孫延巳大喜過望,道:“大人,那今晚如何?”
白複正要點頭,就聽門外一聲大笑,道:“今晚不行,今日我們要把白將軍帶走!”
話音未落,門簾一掀,兩名衣著華貴之人走進屋內,正是慶王之子——嗣慶王李俅和新平郡王李儼。
見兩位小王爺到場,孫延巳等人趕忙告退。
白複對眾同僚拱手一禮,微笑道:“今日我兩位老友到訪,隻能抱歉了。過兩日我親自張羅,邀請眾兄弟聚會。”
孫延巳等人喜上眉梢,向兩位小王爺施禮後退下。
元夕決戰,李儼、李俅兄弟和白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多年不見,感情如故。三人熊抱,哈哈大笑。
……
來到慶王府邸,白複不由一愣。昔日的慶王府舞榭歌台,風光迤邐,何等的繁華。如今這裏被叛軍搶掠一空,衰敗不堪。
想到慶王對自己的諄諄愛護,白複頗有幾分傷感。
李儼歎道:“迴府後的第一眼,我的心情跟你一樣。還好父王走的早,要不然他老人家還不定多難過呢。”
白複道:“小王爺,這些年你們是怎麽過來的?”
李俅道:“我們先是跟太上皇逃出長安。馬嵬坡分兵後,我們趁著叛軍忙著擄掠長安,無暇追擊之時,火速趕往朔方。
旅途中兇險萬分,先是在渭水河畔,與潼關潰兵猝然遭遇,天黑難辨,自相殘殺,死傷過半。
渡過渭水後,經奉天北上,晝夜疾馳三百餘裏。抵達新平、安定等城池時,守軍大多棄城而逃。
多虧建寧王李倓帶著兵馬一路護送,多次擊退流寇……”
李儼輕聲咳嗽一聲,李俅方覺失言,趕忙把話題岔開,道:“一直到抵達平涼,進入朔方轄區,我們才安定下來。”
李儼一臉悲傷,泣道:“我們是僥幸逃走了,可是沒來得及逃走的公卿將相及其家眷全都深陷魔窟,遭遇滅頂之災。
男子無論老幼、從白發老者到繈褓嬰兒均被砍殺,無一幸免。藏匿在宮外的公主、妃嬪、宮女和朝廷命婦慘遭淩辱。
叛軍占據長安不久,孫孝哲捕殺了太上皇的姐姐霍國長公主。眾多王妃、駙馬、皇孫、郡主、縣主等被剖腹掏心,祭奠安賊之子安慶宗。
凡楊國忠、高力士的親信黨羽,以及安賊憎惡的王公大臣等八十多人,被鐵棒當街打爛頭顱,腦漿塗地,死狀慘不忍睹。
此外,叛軍日夜搜捕,將抓獲的朝中重臣,公主妃嬪等女眷用囚車押解到洛陽。整個長安如同人間地獄……”
三人唏噓良久,白複問道:“收複洛陽後,這些女眷都平安返迴了吧?”
李儼、李俅兩兄弟對望一眼,沒有說話。
白複急道:“難道這成千上萬的女子都遭遇不測了?”
李儼歎了口氣道:“大部分女眷雖然被找迴,但由於被叛軍淩辱沾汙,很多女子的家人都將其拒之門外。不少節烈婦女自盡而亡,還有很多女子落發為尼,遁入空門。”
白複大怒,一拍桌案,將茶盞杯碟全部震落:“禽獸不如!他們還是人嗎!都是自己的妻妾子女,陷入叛軍乃是人間慘劇,好不容易熬到光複,僥幸活下來,已是萬幸。不感謝上蒼讓家人團聚也就罷了,怎能將這些女子活活逼死!”
“噓!”李儼做了一個禁聲的手勢,道:“複兄,慎言!”
白複怒不可遏,道:“有何不妥?”
李俅道:“這裏麵有不少當朝皇親貴胄。”
“你且道來。”白複道。
李俅道:“先不提別人,說一個你的老熟人——李俶。太上皇出逃,事發突然,廣平王李俶西逃時隻帶了嫡妃崔氏——也就是楊貴妃姐姐韓國夫人之女和寵妃獨孤氏。哦…”
說到這裏時,李儼狠狠瞪了李俅一眼,李俅趕忙捂住嘴巴。
白複瞟了李儼兄弟一眼,表情耐人尋味。
李俅攤開雙手,無奈道:“這位獨孤氏你也認得。她就是左威衛錄事參軍獨孤穎的長女獨孤筱重。
獨孤老閥主去世後,其母裴夫人不顧獨孤仲雷的反對,堅持將筱重姑娘許配給廣平王李俶。”
見白複神情如常,李俅才放下心來,繼續說道:“除這兩名王妃外,廣平王其他女眷,全部被賊兵擄至洛陽,這其中便包括廣平王長子李適的生母沈氏。”
李俶收複洛陽,於東都掖庭宮中見到沈氏。但李俶認為沈氏陷落在安祿山等賊人手中一年,早已被人玷汙,丟了自己的臉。因此不願意將其接迴長安廣平王府,而是任其在洛陽自生自滅。”
李儼見白複怒氣未消,趕忙勸道:“複兄,廣平王李俶此前與你頗多過節,但其手握天下兵馬大權,又即將立為太子,還請複兄務必隱忍,不可被其抓住把柄。”
白複冷哼一聲,再不言語,心中充滿了鄙夷。
“無情最是帝王家!”
楊玉環在馬嵬坡祭拜貴妃墓碑時,慟哭在地的一幕再次湧上心頭。
“李隆基昏庸無道,重用奸佞,弄丟兩京,倉皇出逃。為平息三軍嘩變,用白綾賜死口口聲聲最愛的女人。如此薄情,怎配做君父?”
李俶出逃時隻帶了楊貴妃的外甥女和獨孤家族嫡長女,不是更愛這兩人,而是更愛這兩人背後的家族。
隻是可惜筱重姑娘了。嫁入帝王家,是福是禍,焉能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