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桃花小娘,你目不轉睛半天了,有沒有看上的將軍?我覺得那個紅臉將軍特配你。”


    “怎麽說?”眾姐妹來了興趣。


    “你最愛臉紅啊!杜少陵詩雲:‘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天賜一對兒,相愛相殺!”


    “呸呸呸,你個天殺的花臉貓。我看不如把你許配給那個鐵塔黑大漢,讓你家粗暴的男人好好管管你!”被喚作桃花小娘的姑娘啐了一口,指著犀甲軍指揮使李光弼道。


    “對對對,花臉貓就好粗暴這口!”


    “你瞎說什麽呢,看我不把你這丫頭嘴撕了!”


    眾姐妹花枝亂顫,笑彎了腰。


    “青鸞妹妹,有沒有看上的?據說這批軍官中有不少青年才俊,要不要我奏請父皇,為你欽定一門良緣。”和政公主走到這群小娘之中,麵對青鸞公主,溫煦問道。


    “哼,就這幾個臭大兵,蠻荒之地摸爬打滾,一個個黝黑粗獷,言辭粗鄙,我們青鸞國色天香,怎能看的上?”宿國公主乃是肅宗長女,一臉傲然,替青鸞公主解圍。


    “我覺得吧,就得給青鸞公主選個今科狀元郎,最好是名門世家子弟。詩書風雅,才能和公主琴瑟相和。”宰相夫人也過來湊趣。


    “讀書郎可不行,上次國子監那幾個翰林為了引起青鸞公主的注意,故意在醉仙樓吟詩作對,結果公主長劍一出,把那幾個人嚇得屁滾尿流,從樓梯上滾落下去。”徐國公的夫人輕搖折扇。


    “真有此事?哈哈哈”眾夫人笑成一團。


    “可不是嘛,整個長安城,誰能配得上我們家青鸞!”長公主永穆公主拉著青鸞的柔夷,憐愛至極。


    青鸞公主聽著頭大心煩,趕緊避開,拉著幾個交好小娘躲到角樓一側。


    “快看,演練軍陣啦!”唿啦啦,一眾公主、貴婦簇擁到露台觀禮。


    隻聽一聲炮響,軍演開始!


    一個白袍小將,獅盔銀甲,胯下一匹棗紅色的追風龍駒,在玄甲軍隊中煞是紮眼。


    白袍小將一抖韁繩,追風龍駒一聲虎吼,從後軍中奔出。龍駒馬速極快,如天馬下凡,轉眼間已到丹鳳樓前。


    隻見白袍小將長槍一舉,安西軍列陣,動作整齊劃一,瞬間幻化出八個陣圖。鴻鵠高飛,一舉千裏。


    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


    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鴻鵠歌》劉邦


    ……


    十月二十三日,肅宗率文武百官進入京師,長安百姓傾城而出,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二十裏長亭,人頭攢動,接踵摩肩,夾道歡迎,喜極而泣。


    當日,李亨住進大明宮,禦史中丞崔器命降燕官員脫冠免帽,赤腳捶胸,在含元殿磕頭懺悔。


    李唐皇室祖廟被燕軍燒毀,肅宗改穿素色衣服,朝著祖廟方向,哭泣三天。


    十月二十九日,迴紇葉護從洛陽返長安,肅宗命文武百官在城東的長樂驛迎接。


    當晚,肅宗在宣政殿設宴招待。


    數日後,肅宗封迴紇葉護為司空、忠義王,允諾每年贈迴紇汗國綢緞兩萬匹。


    最近一段日子,肅宗心情慰懷。自從唐軍攻陷洛陽以來,捷報連連。河南道采訪使張鎬,率山南東道節度使魯炅、河南道節度使來瑱、吳王李祗、安西節度副使李嗣業、興平節度使李奐,分別奪取河南道、河東道各郡縣。


    僅有燕軍將領能元皓據守北海郡,高秀岩據守雲中郡,拒絕投降。


    十一月,天下兵馬大元帥廣平王李俶、郭子儀從洛陽返迴長安。


    肅宗親率文武百官前往長樂驛迎接。


    離長樂驛還有十裏,郭子儀命令全軍下馬,刀槍入鞘,徒步而行。


    見到肅宗,郭子儀一撩戰袍,大禮參拜。


    肅宗趕忙將郭子儀扶起,緊緊握住郭子儀的手,龍目含淚,道:“吾之家國,由卿再造!”


    郭子儀再次撲倒,匍匐在地,捧著肅宗雙腳,嗚咽垂淚,情難自已。郭子儀泣道:“陛下對臣恩重如山,臣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


    十二月三日,太上皇李隆基抵達鹹陽。肅宗親自趕赴鹹陽東的望賢宮,用禦用的車馬儀仗迎駕。


    十二月四日,太上皇李隆基抵達長安,從開遠門入大明宮,登上含元殿,慰問文武百官。然後,李隆基入長樂殿,向祖先牌位叩頭,慟哭許久。


    十二月十五日,肅宗登丹鳳樓,赦免天下。但安祿山叛軍同黨,李林甫、王鉷、楊國忠的子孫不在赦免之列。


    改封廣平王李俶為楚王;授郭子儀為司徒、李光弼為司空。其他所有蜀郡、靈武郡隨從立功的官員,依照等級,都拔擢升遷,封爵賞邑,各有賞賜。


    定蜀郡為南京,升格為成都府。定鳳翔郡為西京,升格為鳳翔府。


    封張良娣為淑妃。皇子南陽王李係改封趙王,新城王李僅改封彭王,潁川王李僴改封兗王……長樂公主改封宿國公主,寧國公主改封蕭國公主……幼女青鸞縣主封為青鸞公主。


    守護洛陽的李憕、盧奕、蔣清;守護常山郡的顏杲卿、袁履謙;守護睢陽郡的許遠、張巡;守護陳留郡的張介然;守護潁川郡的龐堅等,都追加贈官,其子孫和其他陣亡將士的家族,全部免除田賦、勞役兩年;各郡縣翌年的田賦、勞役,免除三分之一。


    認定其他平叛重臣的功勞,眾臣皆無異議。關於許遠、張巡等人的封賞,則引起很大爭議。


    貶張者認為“張巡以守睢陽不去,與其食人,曷若全人”。


    兩派爭議不下之時,張巡之友李翰為其作傳,奏報肅宗:“巡以寡擊眾,以弱製強,保江、淮以待陛下之師,師至而巡死,巡之功大矣。而議者或罪巡以食人,愚巡以守死。善遏惡揚,錄瑕棄功,臣竊痛之。巡所以固守者,以待諸軍之救,不至而食盡,食既盡而及人,乖其素誌。設使巡守城之初,已有食人之計,損數百之眾以全天下,臣猶曰功過相掩,況非其素誌乎?今巡死大難,不睹休明,唯其令名,是有榮祿。若不時紀錄,恐遠而不傳,使巡生死不遇,誠可悲焉。”


    眾臣皆歎,爭議由是始息。


    十二月二十一日,太上皇李隆基登宣政殿,親手把傳國玉璽交給肅宗李亨。李亨涕泣淚流,無可奈何,終於接受。太上皇李隆基加授李亨尊號:光天文武大聖孝感皇帝。


    翌日,為慶祝兩京光複,太上皇返京,肅宗正式登基,長安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


    肅宗登丹鳳樓,檢閱徐徐通過朱雀大街的大唐三軍。大唐軍隊軍容整齊、威武雄壯。尤其是安西陌刀軍和朔方犀甲軍。


    這兩隻天下無敵的步兵和重甲騎兵通過觀禮台時,步履一致、整齊劃一,地麵低沉轟鳴,如雷行地上。眾將士雖勒馬徐徐行進,仍難掩這隻鐵血大軍騰騰殺氣。


    如此兵馬,誰與爭鋒?!


    大唐天子龍心大悅,手縷長髯,不住和左右文武暢談,連聲誇讚。


    ……


    丹鳳樓西側的角樓,是妃嬪和重臣內眷觀禮之處。幾個年芳二八的妙齡小娘“哦?”肅宗馬上來了興趣。隻見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隅落鉤連,曲折相對。


    郭子儀應肅宗要求,為朝廷重臣講解八卦陣圖:


    “武侯八陣圖以乾坤巽艮四間地,為天地風雲正陣,作為正兵。


    西北者為乾地,乾為天陣。西南者為坤地,坤為地陣。東南之地為巽居,巽者為風陣。東北之地為艮居,艮者為山,山川出雲,為雲陣。


    以水火金木為龍虎鳥蛇四奇陣,作為奇兵。


    左為青龍陣,右為白虎陣,前為朱雀鳥陣,後為元武蛇陣,虛其中大將居之。


    八陣又布於總陣中,總陣為八八六十四陣,加上遊兵二十四陣組成。總陣陰陽之各三十二陣,陽有二十四陣,陰有二十四陣。


    遊兵二十四陣,在六十陣之後,凡行軍、結陣、合戰、設疑、補缺、後勤全在遊兵。”


    隻見白袍小將帶領安西軍,將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等八陣,一一演練。


    天地後衝,龍變其中。天地前衝,變為虎翼。龍飛陣變化虎翼陣,有爪有足,有背有胸。潛則不測,動則無窮。


    鷙鳥將摶,必先翱翔。風為蛇蟠,附天成形。鳥翔陣變幻蛇蟠陣,勢淩霄漢,飛禽伏藏。勢能圍遶,性能屈伸。


    陣法展開,令人眼花繚亂,不僅朝廷百官興趣盎然,連三軍主將也看得津津有味,目瞪口呆。


    隻見白袍小將指揮的武侯八陣,陣間容陣、隊間容隊,一陣之中,兩陣相從,一戰一守。


    一旦發動大陣,進無速奔、退無逮走,四頭八尾,邂處為首。正因為基,奇因突進,多因互作,剛柔之節。


    一旦敵軍衝陣,敵衝其中、兩頭皆救,首尾相應,循環無端。主客先後,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