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久不到,好景為君留。西樓著意吟賞,何必問更籌?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浩蕩百川流。鯨飲未吞海,劍氣已橫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華幽。中州遺恨,不知今夜幾人愁?誰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爾,決策尚悠悠。此事費分說,來日且扶頭!


    ——《水調歌頭·和馬叔度遊月波樓》辛棄疾


    ……


    白複得知張巡、南霽雲、雷萬春等生死之交的死訊,哭厥當場,幾不能遏。


    呆坐營帳,睢陽戰友們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白複心緒久久不能平息。


    他想起出蜀時,陳鴻鵠和丁咚問自己的問題:“複哥兒,皇帝老兒將你下獄,讓你受盡折磨;李璘奪你情人,挑斷你的手筋腳筋,斬拇指,廢武功。


    他們如此迫害你,你為何還要去從軍,為李唐賣命?何不憑著蓋世武功,縱橫江湖,快意恩仇,自在快活?”


    說到激憤處,丁咚言辭犀利,道:“複哥兒,你不要跟我談什麽家國情懷和民族大義的空話;不要講放下仇恨苦難,挽青天於倒懸的鬼話,又或者不負掌門遺囑、師長所托這類假話!”


    白複何嚐不懂這個道理。自己在離恨天,幾次都想舍身入魔,踏破金鑾,毀天滅地!


    “此世予吾何物?此間於吾何恩?有恩之人死於非命,所托之人背叛傷害,還莫不如入了魔,殺盡不平來得暢快,來得更像一個人!


    家國正義與我何關?一棍子捅破天庭,殺他個幹幹淨淨!”


    每到這種血脈奔張,一念成魔的時刻,忠嗣師父總是守在身旁,如高僧佛老,耐心開導。


    白複不解,問道:“師父,您麾下猛將如雲,佩四鎮將印,控製萬裏,勁兵重鎮,皆歸掌握,為何能忍受不白之冤,甘願身陷囹圄也不揭竿而起,揮師南下?”


    每次聊到此話題,忠嗣師父常慈愛地看著自己,道:“國家升平之時,為將者在撫其眾而已,吾不欲疲中國之力以徼功名耳。


    學兵法的第一重境界,讓你洞察人性,看見人心中最陰暗醜陋一麵。唯有此,才能斬獲至尊權力。


    第二重境界則不然。乃是與權力共處之道。伴權如伴虎。一不小心,道心就會被權力這頭猛虎吞噬,化為虎倀。


    當你明白生命之可貴,洞見人心中淳樸善良的一麵,你才不會憤世嫉俗,因一己私怨,冒天下之大不韙。


    真正的兵家,不是血腥殺戮的屠夫,而是守護天下的戰神!”


    ……


    親身經曆睢陽之圍,與張巡諸將出生入死,白複漸漸領悟到了忠嗣師父言中深意。


    張巡大人就是答案!不是為李唐王朝賣命,而是為天下百姓效死。


    寧肯背負吃人的千古罵名,也要死守睢陽。這是對李唐的愚忠嗎?這是心智扭曲,慘無人性嗎?但凡有一線其他選擇,以大人之節操,斷無可能做出如此血腥殘忍之事。


    他背負了最大的罪孽,承擔了最毒的惡名,屠殺了無數婦孺,卻保全了更多的百姓。


    雖然白複至今仍不能接受張巡等食人之事,但以白複對張巡的了解,孰是孰非,在張巡心中早已有定見,所以才能坦然麵對。或許這就是佛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證悟。


    當日三更,白複在營地空曠處,燃香燒紙,祭祀睢陽諸將。白複牙關緊咬,血破嘴唇。


    白複高舉燃香,磕頭發誓:“諸位哥哥,我絕不會讓睢陽將士的血白流,絕不會讓你們蒙冤!


    剿滅叛軍後,小弟定當親手將尚衡、許叔冀、賀蘭進明三個狗賊的首級獻上,祭拜你們!”


    ……


    光複長安後,郭子儀率領胡漢聯軍,追擊向東潰逃的燕軍,直追到潼關,殺敵五千人,收複潼關。唐軍乘勝揮師東進,一連攻克華陰、弘農二郡。


    偽燕西京留守張通儒等,集結從長安潰逃的殘部,據守陝郡。


    長安失守,讓安慶緒從荒淫無度的日子裏驚醒。安慶緒速命禦史大夫嚴莊率領洛陽所有兵力,火速增援陝郡,死守洛陽門戶。


    嚴莊與張通儒合兵一處,步騎兵仍有十五萬人之眾。


    至德二載十月十五日,廣平王李俶率大軍抵達曲沃。迴紇葉護派將軍鼻施葉撥裴羅等率軍在嶺北紮營,崤山設伏。


    郭子儀率部突進,在新店跟燕軍遭遇。郭子儀主動出擊,然燕軍靠山築陣,居高臨下,有地勢之利。


    攻防數迴合,唐軍再而衰,三而竭,漸漸不支,向後撤退。燕軍鐵騎借助山勢,奔湧而下,試圖衝垮唐軍主力。


    危急關頭,迴紇驍騎從燕軍背後突襲,快馬殺到,箭準刀快,一陣衝鋒,將燕軍後陣衝散,後路斷掉。


    燕軍吃過虧,知道迴紇騎兵的厲害。此時,被迴紇驍騎抄了後路,腹背受敵,軍心大亂,瞬間潰陣。


    郭子儀率軍,與迴紇鐵騎前後夾擊。燕軍大敗,四散奔逃,屍橫遍野。


    嚴莊、張通儒等放棄陝郡,向東逃竄。廣平王李俶、郭子儀遂收複陝郡,仆固懷恩等分別從各路追擊燕軍殘部。


    十月十六日夜,安慶緒見大勢已去,遂率偽燕文武百官,從洛陽出逃,逃往黃河以北。


    安慶緒臨走時,誅殺俘虜哥舒翰、程千裏等三十餘人。


    至德二載十月十八日,洛陽光複。


    廣平王李俶率大軍入城,洛陽士紳獻上早已準備好的一萬匹綾羅綢緞。李俶大喜,趕緊把綾羅綢緞送到迴紇人手中,避免洛陽慘遭劫掠。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