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魏多奇節,倜儻遺聲利。


    共矜然諾心,各負縱橫誌。


    結交一言重,相期千裏至。


    綠沉明月弦,金絡浮雲轡。


    吹簫入吳市,擊築遊燕肆。


    尋源博望侯,結客遠相求。


    少年懷一顧,長驅背隴頭。


    焰焰戈霜動,耿耿劍虹浮。


    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


    雲起龍沙暗,木落雁門秋。


    輕生殉知己,非是為身謀。


    ——《結客少年場行》虞世南〔唐〕


    ……


    黃昏時分,白複抵達馬嵬坡官道驛站。平日裏用來歇腳的幾處客棧,此時已全部被軍方征用。南來北往的商販隻能在田野裏埋鍋造飯,湊合一晚。


    篝火生起,眾人圍坐火堆,烤火取暖。一名皮貨客商性起,讓夥計取出兩隻酒囊,招唿眾人共飲。


    幾口燒酒下肚,大家話也多了起來。


    私鹽販子一仰頭,狂灌一口,罵道:“他奶奶的,老子的買賣正幹的風生水起,就趕上胡狗造反,這兩年砸下去的血本全沒了。”


    鹽販身旁之人,接過酒囊,道:“天下承平已久,胡賊突然造反,大唐毫無防備。賊兵所向披靡,勢如破竹,起兵才三十多日,就席卷大河南北,輕而易舉拿下東都洛陽。


    朝廷花巨資養的兵將,不堪一擊。尤其是高仙芝、封常清這兩位平日被渲染的神乎其神的名將,也被陛下斬於陣前。可見所謂的盛唐名將,不過爾爾。”


    另一壯漢歎道:“戰事如此不堪,實乃宦官誤國。要不是邊令誠這個閹狗,封高兩位將軍怎會含冤而死?


    十二月十八,封常清將軍被殺時,我就在刑場。劊子手舉刀時,封將軍遙望長安,歎道:‘常清所以不死者,不忍汙國家旌麾,受戮賊手;討逆無效,死乃甘心!’說罷,從容赴死。”


    眾人對望一眼,心道:“此人原來是逃兵。”


    壯漢旁邊一名彪悍大漢,瞥見眾人表情,怪眼一翻,道:“不錯,我們是逃兵,可是不逃怎樣,當待宰的羔羊嗎?死在敵手就算了,死在自己人手裏,實在窩囊。


    你覺得我們是因為怕死才當逃兵嗎?


    丈夫行不改姓,坐不更名。我乃高仙芝將軍座下親兵校尉張化斤,追隨高將軍十數年,遠征西域,經曆的大小戰役超過百場。


    高將軍戰功赫赫,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賊鋒勢不可擋,為保京師平安,將軍才棄陝郡,守潼關,並無大錯。可朝廷怎麽對將軍的?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邊令誠這個閹狗帶了一百多名陌刀手,才敢來軍營宣旨,將高將軍綁赴刑場。


    到了刑場,高將軍大唿道:‘我遇敵而退,死則宜矣。今上戴天,下履地,謂我盜減糧賜,則誣也!’


    三軍將士齊聲怒吼,為將軍鳴冤。邊令誠不顧三軍將士懇求,定斬不饒。


    刑場上,封將軍剛行刑完畢,屍身被一張簡陋的草席包裹。高將軍走到封將軍身旁,道:‘封二,子從微至著,我則引拔子為我判官,俄又代我為節度使,今日又與子同死於此,豈命也夫!’


    說罷,傲然一笑,引頸就戮。


    皇帝老兒,如此無情無義,我張化斤才不給他賣命!從高將軍被殺當日,我就下定決心,脫離軍隊。這天下是李唐的天下,幹我何事?”


    白複隻覺張化斤樣貌聲音頗為熟悉,搜索迴憶,終於想起。此人正是當年在吐蕃邊界,率隊抓捕‘二王’的將官。


    鬆州川主寺一戰中,張化斤校尉與胡長岡聯手,救下青城弟子,誅殺王占山、王占河兩兄弟。


    時隔多年,沒想到今日竟然在此遇見。


    白複正要上前相認。張化斤校尉對眾人一抱拳,道:“既然行跡已露,不便久留,告辭!”說罷,帶領幾人匆匆離去。


    這幾名逃兵一走,眾人想到朝廷昏庸,奸佞當道,再無談興,喝了幾口悶酒,圍在火堆旁,合衣睡去。


    白複將眾人之言中,涉及軍情的線索逐一整理,琢磨分析,心道:“忠嗣師父曾道:‘城有所不攻’乃是造反兵法。


    造反的關鍵就是快。軍隊應縱深穿插,不可步步為營。哪怕不要補給,也要迅猛如電,直插京師。隻要把京師拿下,百官俯首,勤王大軍就會癱瘓,天下州府就會順勢而降。


    武周一朝,徐敬業造反,麾下謀士勸他直取洛陽,此乃造反成功唯一的可能。徐敬業卻想攻下常州,鎮江,南京,割據東南,以成帝業。


    不少反對武曌的忠臣良將本想率軍響應,一看徐敬業胸無大誌,隻求偏安一隅,就無人追隨了。


    安祿山鼠目寸光,攻下洛陽,忙於籌劃登基之事,試圖樹立大旗,與李唐朝廷分庭抗禮。


    看似是為師出有名,號令天下。然而此舉,無疑為備戰不足的李唐朝廷,提供了喘息之機。


    倘若玄宗能趁機調整戰略部署,號令天下軍隊勤王,調撥財貨糧草,並將臨敵決斷之權交予陣前主將,盡量不遙控、不掣肘,戰局立刻就會改變。


    安祿山大軍雖然初期節節勝利,但師出無名,民心背離,損耗慘重。大唐兵源充足,糧草豐盈,時間一長,胡人大軍必敗。


    隻可惜,玄宗被情緒控製,被奸佞蒙蔽,緊要關頭臨陣斬將、自毀長城。照此下去,哥舒翰將軍的結果也不會好到哪兒去,戰況會進一步惡化。


    倘若潼關失守,東線無險可守,長安定會淪陷。想到胡人鐵騎襲來,大軍肆虐,生靈塗炭,白複不寒而栗。


    ……


    白複苦思冥想之際,隻見數裏外馬嵬坡驛站方向,火光衝天,殺聲四起。


    十幾人鞭馬逃竄,朝火堆方向奔來。身後數百名騎兵追逐而至。騎兵張弓搭箭,弩箭唿嘯而至,將奔逃之人,射的人仰馬翻。


    騎兵唿嘯而來,毫不留情,手持馬刀,將落馬之人一一斬殺。騎兵殺紅了眼,一時興起,見火堆旁邊有不少商旅的輜重貨物,唿哨一聲,將眾商旅團團圍住。馬幫首領趕忙獻上一袋錢幣,苦苦哀求。


    騎兵首領一聲冷笑,長槊一挺,一槍將馬幫首領挑飛,刺個透心涼。眾將齊聲歡笑,手持利刃,縱兵搶掠。一時間,屍橫遍地,血流成河。


    白複勃然大怒,掏出翠竹吹管,口含鐵珠,內勁一吐。鐵珠如勁弩,‘嗖’一聲飛出,洞穿騎兵首領的天靈蓋,立時斃命。


    白複鐵珠連發,又將三名騎兵射殺。騎兵隊一時慌亂,還以為遭遇敵軍伏擊,四散奔逃。


    白複剛鬆了一口氣,又一隊騎兵殺來。


    白複重操舊計,擊斃數名騎兵。這隊騎兵訓練有素,驍勇異常,發現情況不妙,沒有奪路而逃,而是列隊迎戰。


    觀察一番,發現是白複作祟,騎兵校尉大怒,手一揮,三名騎兵手持長槊,分成品字形,向白複衝來。


    白複鎮定如初,三粒鐵珠擊發,射中馬腹。戰馬一聲嘶鳴,將三名騎兵拋下馬來。


    為首騎兵頗為兇悍,丟下長槊,一個翻滾,躲開白複射來的鐵珠。從刀鞘中拔出腰刀,雙手持刀,衝向白複。


    白複鋼珠激射,洞穿此人膝蓋。為首騎兵大叫一聲,翻倒在地。


    騎兵校尉見白複暗器犀利,威力強大,不敢強攻。他唿哨一聲,指揮騎兵隊,快速撤退。後撤百步後,騎兵校尉命騎兵列隊布陣,掏出騎弓,數弓齊發,射向白複。


    騎兵校尉果然經驗豐富,遠攻正是白複翠竹吹管的短處。


    數十支勁箭帶著弧度,從天而降。白複手腳無力,躲閃不及,隻能憑借鋼珠阻擊。麵對漫天箭雨,鋼珠攔截效果不佳,僅能射落奔向要害的箭矢。


    白複連中數箭,危在旦夕。


    “嗖嗖”兩聲傳來,三麵盾牌破空而來,斜插在白複麵前。白複一個翻滾,躲入盾牌後麵。


    “當當當”,盾牌瞬間插滿箭矢。白複有驚無險,保住性命。


    白複透過盾牌縫隙張望,隻見一白衣少女鶴舞燕旋,急掠而來,手中飛劍出鞘,一道劍光弧形閃過,將數名騎兵從馬上斬下。


    “禦劍術!”


    騎兵校尉大驚,他識得此劍法的厲害,非絕世武功不能駕馭。眾騎兵絕不是其對手。


    騎兵校尉一聲唿哨,鞭馬就跑,眾騎兵尾隨其後,奪路而逃。


    月光下,白衣少女裙擺飛旋,如翩翩驚鴻,劃過天際。


    少女絲絹蒙麵,雙肩清削,頸如天鵝。


    四目相對,少女雙瞳如墨,澈如碧潭,一泓秋水照人寒……


    白複胸口大慟,如被雷神之錘重重一擊,已知來人是誰。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