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閣夜》杜甫


    ……


    就在白複為這些石雕迷醉的時候,雜草叢中一塊殘缺的石碑躍入眼簾。


    石碑分為上下兩段,分別刻有兩種古怪的符號,在外人看來,這些符號宛如某種遠古的圖騰。


    石碑最上麵的符號有十四行,這些符號像一個個小釘子,似乎是某種楔形文字。這段符號句首和句尾都已缺失,很難破譯。


    石碑下段的符號有三十二行,其形非籀非篆,是一種從未現世過的上古文字。文字線條多直線,直落直起,中間稍粗,兩端略細,顯得瘦勁挺拔。


    字形以長方形為主,方圓結合,開合輯讓,象形圖畫,古拙生動、形象逼真,應是殷商早期文字。x


    這兩種符號對旁人而言,如同天書,深奧難明,但白複見之,大喜過望。因為石碑下段的符號正是相州小屯出土的龜甲獸骨上的符號——殷商早期文字。


    徐太傅曾經讓白複牢牢記住每一個殷商文字所對應的漢字。


    而石碑最上麵的符號白複雖不認識,但並不陌生。這些楔形文字正是白複在坎鼎和巽鼎上都見到過的金色古篆——屬於神的文字。


    從石碑文字排列看,字間雖有疏密變化,但上下兩段行字貫串、大小相依、左右相應、錯落有致。字跡結構,迴環照應,井井有條,應該是記載內容的篇章。


    白複反複推敲,覺得石碑上這兩種文字說的應該是同一件事。自己通過甲骨文字和漢字對應的錨定位置,就可以推斷出金色古篆!


    想到這裏,白複一陣狂喜,顧不上迴巴蜀會館休息,挑燈夜戰。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白複沉浸在破譯楔形文字的樂趣中。x電腦端:/


    一開始,白複覺得楔形文字完全是表意的,同甲骨文字一樣。沿著這個思路,白複研究了數月,破譯了部分文字後,始終無法突破。


    破譯陷入僵局,白複吃住都在隱太子府邸,胡子邋遢,長發打結,破衣爛衫,如同丐幫弟子。白複整日狀若瘋癲,圍著石碑自言自語、念念叨叨。


    慶王府的工匠誰也不敢靠近,生怕被武功高強的白複誤傷。


    這一日,波斯公主波妮阿蒂約白複去酒肆吃飯,白複這才迴巴蜀會館洗漱更衣。


    波斯公主波妮阿蒂精心打扮,一改往日胡服,換成最時尚的大唐仕女裝。金色的墮馬髻上,插著一支月卷獅紋浮花簪。芙蓉百花蝶斜襟褙子搭配明蘭色繡蝶雲絲長裙,讓高挑的身材更加凸透有致。


    唯一不變的是,她依然帶著麵紗,湛藍雙眸波光瀲灩,勾魂攝魄。


    波斯公主所到之處,豔光逼人,酒肆客人紛紛讓出道路,心醉神迷地望著她從容登上二樓包廂。


    白複跟著波斯公主身後,恍恍惚惚上樓赴宴。


    波妮阿蒂笑靨如花,用不標準的漢話介紹著故鄉波斯的風土人情。當出現很難翻譯的波斯地名和人名時,波妮阿蒂往往用音譯來替代。


    白複恍然大悟!


    一開始,白複覺得楔形文字完全是表意的,同甲骨文字一樣。但是白複發現如果楔形文字像漢字一樣,都是一個符號一個意思,石碑上的兩段同樣的文字,楔形文字相比甲骨文字就太長了。因此楔形文字一定有一些是音節文字。


    想到這裏,白複興奮異常,他丟下波斯公主波妮阿蒂,等不及下樓,直接推開窗欞,從二樓飛縱而下,直奔弘文館藏書閣。


    波斯公主波妮阿蒂愣在當場,還沒反應過來,白複就已經消失在長街盡頭。


    波妮阿蒂尷尬不已,數個時辰的精心打扮,白複視若無睹不說,竟然還酒宴中途“逃之夭夭”。波妮阿蒂氣的噘嘴頓足,誓要讓白複好看。x


    ……


    經過幾天幾夜、不眠不休的考據整理、翻閱文獻典籍,白複利用甲骨文字中已經確認的幾位殷王的名諡,確認了楔形文字和甲骨文字對應的錨定位置。


    然後白複找到了十二個楔形文字中音節符號的含義,繪製出楔形文字音節和甲骨文字發音字母的對應表。


    在完成了最艱難的一步之後,白複一點點抽絲剝繭,逐漸破解了殘碑上的內容。


    原來,這個石碑是在殷商時期,武王盤庚祭天大典的祭文。


    石碑最上麵的十四行楔形文字,又稱為“神書體”,是獻給神明的文字。


    石碑下段的三十二行甲骨文字,又稱為“世俗體”,是殷商平民通用文字。


    因此,就出現了一碑兩文的現象。無疑,這塊殘碑便是開啟殷商曆史的金鑰匙。


    邊翻邊譯,這塊殘碑文記載了一段匪夷所思、令人瞠目結舌的故事:


    堯舜時期,洪水泛濫,大河南岸嵩山的有崇氏與大河北岸太行山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經驗的部落。


    鯀是有崇氏的首領。為了抵抗洪水,不少部落結成聯盟,推舉鯀作為領袖治水。然而,鯀曆時九年,最終失敗。治水失敗後,鯀被殛死於黃海之濱的羽山。


    禹是鯀的兒子,鯀死後,禹受命,聯合共工氏及其他部落,在伊、洛、河、濟一帶,繼續治水。禹放棄鯀“堵”的治水方略,改以疏導為主。依據地勢的高下,疏導川流積水,使肥沃的平原減少水害。


    大禹治水後,山上的居民遷移到原野中,開墾沃土。從此,那些草木茂盛、禽獸繁殖的藪澤地,成為人們樂於定居之地。


    由於大禹治水有功,部族勢力增強,大禹得以一統王權。


    大禹建立夏朝後,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征九州,將九州的名山大川、鬼神精怪、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陳列於宮門之外,以避兇就吉,祈求夏朝得到上天的佑護。


    以上就是史書記載的夏禹九鼎的傳說。


    然而,真實的曆史是:大禹隱瞞了夏禹九鼎真正的秘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