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雲霧降天關,空盡先朝十二閑。


    今日有誰憐瘦骨,夕陽沙岸影如山。


    ——《瘦馬圖》龔開(宋)


    ……


    第二天一早,徐太博恭送傳旨宦官一行。聖駕儀仗離去後,太傅借機在少林寺盤桓幾日。太傅與空見方丈是相知多年的好友,此次見麵,談笑甚歡。


    雖然空見方丈早就已經見過白複了,徐太博還是正式把白複引薦給空見方丈。


    徐太傅對白複道:“複兒,還不快快謝過空見方丈!當年元夕夜,你因李木生之事,得罪了李相。李林甫本意是要將你下獄治罪,要不是方丈替你向陛下求情,你就算躲過牢獄之災,也早就被逐迴青城了。若無方丈,哪有你小子今日這般機遇!”


    白複一愣,竟不知自己當年與空見方丈還有這麽一段緣份,看來方丈早就知道自己了。白複趕忙跪地扣頭,磕的地麵青石磚“咚咚咚”作響。


    白複慚愧萬分,道:“小子冒失莽撞。這次來少林,惹出這麽多事,闖下大禍,還請方丈大師責罰。不管如何處置,小子甘願受罰!”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tanshu.com">fantuantanshu.com</a>


    空見方丈嗬嗬大笑,一把將白複托起,道:“此言不差。你第一次來少林,就惹出這麽多事,攪得少林天翻地覆。可見與少林緣分不淺。


    不過,依老衲看,這些禍闖得好!要說責罰,得責罰太傅,罰他給我安排了一個大鬧天宮的人選!”


    說罷,徐太傅和空見方丈對望一眼,心領神會,哈哈大笑。


    徐太傅對白複道:“禪宗道法,玄奧高妙。你這次隨我多住幾天,多向方丈大師求教。方丈大師佛法精深,說不定他一高興,就把衣缽傳了與你!”


    空見方丈哈哈大笑,撫須道:“然也!我的衣缽,早幾日就傳了與他!釘釘著,懸掛著。就怕這小子自己還不得知呢。”


    白複這才意識到,那夜偷窺空見方丈傳法胡長岡,空見方丈應該當時就知道了,隻是沒有說破而已。自己還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呢。想到這裏,白複羞愧無比,立刻收起輕慢小覷之心。


    徐太傅與空見方丈聊起這幾日發生的事情,兩人頗有些感慨。白複對此也很是困惑。在空見方丈慈愛的目光下,白複鼓足勇氣問道:


    “不瞞方丈大師,少林寺一直是我心中的武學聖殿。是我孩提時代,就魂牽夢縈的地方。


    我雖遠在巴蜀,但少林弟子行俠仗義的動人故事,無數次激勵著我聞雞起舞、奮發前行。可是這次來,所見所聞,要說沒有失望,那是假話。


    我不明白,為何堂堂少林,依然有不少良莠不齊的弟子?”


    空見方丈一邊聽,一邊頻頻點頭。他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微笑著講了一則寓言,讓白複自己體悟:


    “在我們嵩山的北麓,有一座森林最為茂盛的山峰。這片森林,盛產林木。樹幹又粗又壯,要數人才能合抱,最適宜作為大雄寶殿的主梁。


    這片森林,每一甲子,樹上就會長出一種腐朽樹心的害蟲。


    剛開始的時候,隻要把染病的樹砍倒,就可以防止害蟲蔓延。但過了幾年,傳染的樹越來越多,砍都砍不過來。眼看著害蟲會蔓延到其他山峰,毀掉整個嵩山。


    每每到這生死存亡之際,就會天降山火,將整座山峰的樹林全部燒光。害蟲也會在這次大火中被全部燒光。


    森林焚燒後,害蟲和樹木皆化為灰燼,結合在一起,混入土壤,成為整片森林最營養的肥料。


    在這種肥料的滋養下,不出十年,這片森林就會重新煥發生機,比原來更加的茂盛豐潤。”


    ……


    說起請教佛法,白複想起一件往事,他問道:“方丈大師,曾經有一位嘉州淩雲寺的僧人,對著我誦過一偈:‘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當時就過耳一聽,現在迴想,覺得頗有深意,請問此偈當如何理解?”


    老和尚道:“煩惱就是不如意。世人能成佛,恰恰是靠生煩惱的心。不吃苦頭,不會增長智慧。


    世人做事有兩個天真的想法:其一,沒有敵人;其二,一帆風順。孰不知,困難是恩人,敵人是恩師。


    小根之人總是以痛苦為代價來領會佛法。不痛不行,必有痛,方能悟。心如刀割、萬念俱焚時,如有福澤,遇見禪宗祖師,當頭棒喝,醍醐灌頂,通過‘接機’幫其參透人生。


    亦或在大痛苦時,誦讀禪宗經文,亦可頓悟,覺悟般若。故,大痛苦即是大機緣。大痛苦時,亦是最佳的修煉時!”


    白複似乎懂了,不住點頭,但空見方丈卻不以為然。他若有所思地注視著白複,言之鄭重。


    ……


    請教完佛法,白複將自己在達摩洞中的奇遇告知空見方丈,方丈笑道:“我們沒有看錯,複兒果然是佛緣深厚之人。得此大機緣,可喜可賀!


    誠如徐太傅所言,‘我們這個世界是另一個世界的影子’。‘影子是我們這個世界中唯一的一個二維世界的物。’


    達摩祖師機緣巧合獲悉了這個秘密,才在石洞中坐禪九年。通過內觀,穿越影子之門,溝通其他維度的時空。在另一個時空的智慧之海、須彌之山中,洞悉宇宙奧秘,獲得天地智慧,創造出禪宗心法以及少林武功。


    正所謂:“吾心即宇宙,天地奧妙,不用外求。”本心,才是溝通天地、獲得智慧的橋梁。


    曆代少林高僧通過修禪,內觀本心,也能或遠或近抵達智慧之海、須彌之山,從佛學寶庫中汲取養分,一點一滴澆灌菩提之樹。


    對於這些高僧而言,佛門道法才是法喜,武功不用刻意為之,妙手偶得。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達摩麵壁影石’失去了這一功能。我的師父是最後一位從‘達摩麵壁影石’中修成‘宿命通’神通之高僧。


    我在少年時,曾經在師父的加持和護念下,短暫進入過影子之門。除我以外,數十年來,少林弟子再也沒有人能穿越此門。”


    徐太傅對白複道:“這也是空見方丈讓我薦人來少林的原因。空見方丈胸懷寬廣,智識高妙,令人敬佩。”


    空見方丈迴禮謙讓。他望向白複,目光炯炯,道:“複兒,達摩祖師穿越時空,印可於你,必有深意,還望你好自為之。”


    白複感動的無以複加,再次跪地磕頭,感謝空見方丈和徐太傅的嗬護之情。


    ……


    徐太傅對空見方丈問道:“聖上之所以派監寺空淨長老來監控少林,也是想逼迫你說出這個秘密吧?”


    空見大師雙手合十,口念佛號,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若塵世間的君王妄圖成為眾生心靈中的帝王,恐怕天下蒼生難不遠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