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鑾遊禁苑,侍賞出蘭闈。雲偃攢峰蓋,霞低插浪旂。


    日宮疏澗戶,月殿啟岩扉。金輪轉金地,香閣曳香衣。


    鐸吟輕吹發,幡搖薄霧霏。昔遇焚芝火,山紅連野飛。


    花台無半影,蓮塔有全輝。實賴能仁力,攸資善世威。


    慈緣興福緒,於此罄歸依。風枝不可靜,泣血竟何追。


    ——《從駕幸少林寺》武則天


    ……


    就在遊窗疊石向了空方丈懺悔的第二日,徐太傅將白複叫到身邊,把北條藩主派密探來中原竊取情報之事告知。


    白複恨得咬牙切齒,道:“就是這個北條衛門擄走唐離!到現在都不知道離哥兒的下落。他們還盜走了峨眉的不少武功秘籍。這些倭人可恨之極,若被我見到,見一個殺一個。”


    徐太傅責道:“小小年紀,怎麽如此殺氣騰騰?倭人之中,也不都是豺狼虎豹,你將來遇見了,不可意氣用事。以暴製暴,終不是長久之道。唯有象了空方丈那樣,以佛法渡人,方是正解。”


    白複心中並不認同,但也不敢與太傅辯駁。


    徐太傅知道自己沒有說服白複,也不堅持,說起另一個安排:“白馬寺和少林寺的信鴿通道被山本野切斷了。你的馬快,速去少林寺,將此事的前因後果告知方丈。晚了,北條勝可能就帶著秘籍跑掉了。澄達法師等人隨後就到。


    北條真備自小長在北條藩主府邸之外,從沒見過他這兩個兄弟。來中原後,都是和密探單線聯係。關於北條勝的相貌特征,他也僅是從密探嘴裏知道一些零星皮毛。因此,在找到北條勝之前,少林寺裏的每一個人都不能完全相信,我的手書務必要親自呈送到空見方丈本人手裏!切記切記!”


    白複點頭答應。簡單收拾後,白複告別徐太傅,披星戴月直奔少室山。


    ……


    “疾風”許久沒有出過馬廄,此刻陪伴主人趕路,如蛟龍入海,撒開歡地奔跑,很快便來到少室山下。


    白複仰望少室山,心生敬意。從山南北望,群山雄壯巍峨、層巒疊嶂,狀如千葉舒蓮。當地有“少室若蓮”之說,所以,少室山也被稱為“九頂蓮花山”。


    少室諸峰簇擁起伏、險峭峻拔,如旌旗環伺,似劍戟羅列。三十六峰分別是:連天、紫蓋、玉華、白雲、藥堂、卓劍、紫薇、太陽、少陽、瑞應、天德、來仙、望洛、瓊壁、白雲、丹砂、檀香、白鹿、白道、石筍、石城、靈隱、清涼、寶珠、缽盂、羅漢、香爐、紫霄、翠華、金牛、迎霞、朝嶽、係馬、凝碧、寶勝、七佛。


    這三十六峰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延綿,有的象猛虎下山、有的似蒼龍臥眠,峽穀參差,溪澗縱橫,自古就有“太室如臥龍,少室如鳳舞”之說。


    主峰連天峰,又名摘星樓,與紫蓋峰合稱“並玉峰”,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就是聲威赫赫的少林寺。


    這裏雖然沒有青城山幽靜,也沒有華山險峻,但卻因少林寺而名聞天下。遠遠望去,在蒼翠的密林深處,露出廟宇紅牆飛簷一角,讓少林寺愈發神秘、莊嚴。


    <a id="wzsy" href="http://www.cxzww.com">cxzww.com</a>


    白複安頓好馬匹後,沿著斷崖絕壁上一米多寬的石縫,攀鐵環、拽鋼絲,宛如行走在雲端。


    一路上,草山蒼碧,鬆海蕩漾,雲霧蒼穹,飄渺臨仙。靈霄峽、龍脊峽、連天峽、懸天洞、書冊崖、大仙峽、褂冰崖、水簾洞、迴音樓等,鬼斧神工、景物天成。


    ……


    少林寺位於嵩山五乳峰下。寺處少室山林中,故得名“少林寺”,意為“深藏於少室山下密林中的寺院”。自古便有“深山藏古寺,碧溪鎖少林”之說。


    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文帝拓跋宏為安頓來朝傳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永平元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後到少林寺開辟譯場,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設立翻經堂翻譯經書。之後,慧光在少林寺弘揚《四分律》等師說。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釋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他在跋陀開創的基礎上,廣集信徒,傳授禪宗,東魏孝靜帝天平三年傳法於慧可,從此禪學在少林寺落跡流傳。


    南北朝期間,北周武帝采納還俗沙門衛元嵩刪寺減僧的建議,在建德三年下令禁止佛教傳流,史稱北周武帝滅佛,少林寺毀壞嚴重。


    北周大象二年,北周靜帝恢複少林寺,將其改名為陟岵寺。


    隋文帝崇佛,複改陟岵寺為少林寺,並賜給少林寺土地一百頃,再加上其他賞賜,少林寺成為擁有百頃良田和龐大寺產的大寺院。


    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太宗皇帝的封賞,賜田千頃,水碾一具,並稱少林僧人為僧兵,從此,少林寺名揚天下,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刹。


    玄宗年間,少林寺擁有土地14000多畝,寺基540畝,樓台殿閣5000餘間,僧徒達2000多人。達摩祖師開創的禪宗教派日益興盛,成為有唐以來佛教最大宗派。


    ……


    不多時,白複便來到少林寺山門前。此刻天還未亮,連最早的香客也還沒有上山。


    少林寺山門高大氣派,不愧為天下禪宗祖庭。


    禪宗以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為要旨。在佛門高僧眼中,參禪是正道,拳勇乃末技,僧眾們不過是借練功習武達到收心斂性、屏慮入定、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


    少林功夫的要旨是禪武合一。以禪入武,習武修禪,又稱“武術禪”。


    然而“天下武功出少林!”就這一句,就足以讓每一位武學之士心潮澎湃、敬仰膜拜。


    少林功夫是中原武林體係最龐大的門派,武功套路高達七百種以上。


    少林七十二絕技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震爍古今之!


    僧兵所擅長的兵器除了刀、槍、劍、棍以外,還有三股叉、套三環、草鐮合槍、梢子棍合槍、峨嵋刺、鐵扇子、月牙鏟、方便鏟、和戟鐮、秀圈、方天畫戟、雙錘、大斧、雙斧、三節棍、梢子棍、七節鞭、九節鞭、雙鞭等。


    除了兵刃,少林武僧徒手功夫也相當了得:空手奪刀、空手奪槍、空手奪匕首、撥步炮、少鬼攥槍、卸骨法、擒拿法、點穴法、短打法等樣樣精通。


    七十二絕技中,輕功步伐有閃戰移身把、心意把、虎撲把、十字亂把、遊龍飛步、丹鳳朝陽步、老君抱葫步、老猴搬枝步、金絲纏步等。


    內功心法有“易筋經”、“洗髓經”、“無相功”、“混元功”等。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