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曰:人行陽德,人自報之;人行陰德,鬼神報之。人行陽惡,人自報之;人行陰惡,鬼神害之。尋此二途,陰陽報施,豈誣也哉?所以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運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貴,處以珍貴之藥,令彼難求,自炫功能,諒非忠恕之道。誌存救濟,故亦曲碎論之,學者不可恥言之鄙俚也。……
——節選自《大醫精誠》孫思邈(唐)《備急千金要方》
……
“複兒,你可感受到什麽?”徐太傅笑道
白複意猶未盡,道:“這個庭院看似無色無花,卻蘊含著某種力量,置身其中,能快速摒棄雜念,靜思內觀,感知頓悟。
這種力量還是一座橋梁,既讓觀者感知造園師的心靈表現,又讓觀者的內心世界與天地有了交流。”
“何謂心靈表現?”徐太傅追問道。
“就是一種禪,能把無法看到的感覺具象化,用特定的形態與自己心態置換。如同山水的得失。”白複迴答。
“山水沒有得與失,得失在於人心。”
徐太傅道:“我大唐園林之勝,唯山與水二物,掇山理水,乃設計庭院的基本要訣。
咱們在長安也賞鑒過獨孤、長孫等世家名門的園林庭院,你說說看,何謂‘掇山理水’,長安的庭院與這裏有何不同?”
見徐太傅考究自己,白複心底暗自偷笑,矜持一會兒方道:“‘掇山’,又稱築山、疊山,是以造景為目的,用土、石等掇疊成假山的匠技。‘理水’,則指水的運用,用水構築景觀。
長安的庭院流行‘聚拳石為山,環鬥水為池’的微縮山池,峰石構圖模仿山巒,越逼真越好。
山景為園中必需,豪門望族庭院必疊假山。土山固之以石,如人之骨骼;石山則栽培樹木,生機盎然。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當今的皇親國戚常以土為主山,鬱鬱蔥蔥,山林野趣,花費雖少但收效明顯。成‘平岡小阪,曲岸迴沙’姿態。‘木石點綴,筆筆雲林,合喬木參差山腰,蟠根嵌石,宛如畫意’。
獨孤、長孫等世家名門以石為主山,要求石材‘小仿雲林,大宗子久,塊雖頑夯,峻更鱗間’。疊石難度甚高,山匠非高手不能成佳景。一旦景成,園中核心景致崇嶺高峻,溪澗洞壑千迴百轉,山水畫意。‘刹宇隱環窗,仿佛片圖小李;岩巒堆劈石,參差半壁大癡’讓觀者‘頓開塵外想,擬入畫中行’。
除掉山景,大多數家族的庭院裏,都有水景。有的煙波浩渺,天光雲影;有的碧荷連天,蓮開魚遊。倘若水趣與山石結合,帶水環繞,山水相連,則‘水隨山轉、山因水活’,最具詩情畫意。”
徐太傅一愣,道:“沒想到青玄道長對山水也有研究,確實令老夫刮目。”
“太傅,他逗您的。”
一陣銀鈴般的笑聲傳來,原來小沙彌將酈雪璿也喚來了。前一段時間,多虧酈雪璿的精心照料,太傅身體才康複的如此之快。太傅著實喜歡這個孩子,此刻見到,溫暖欣喜。
太傅扭頭一瞅白複,正在一旁偷樂。徐太傅知道其中必要蹊蹺,佯怒道:“還不從實招來?”
白複好不容易止住笑聲,道:“太傅莫怪,當日遊覽長孫大人家中庭院,長孫大人偷偷塞給我一個字條,說獨孤老閥主的家人將來一定會考我有關園林的題目,讓我將答案好好記牢。我當時不以為然,沒想到他們沒問,太傅您倒是考了。嗬嗬。”,
太傅心念一轉,啞然失笑,心中暗道:“這個老家夥,倒會賣乖,偷偷透題。咳,我又何嚐不是呢,嗬嗬。”
酈雪璿挽住太傅,笑道:“太傅,複師兄照著謎底猜題,不算數。您給我們好好講講唄。”
徐太傅笑道:“好,隔壁的園子也是經典的庭院,咱們一邊走,一邊講。”
小沙彌帶三人步入另一個園林,微笑施禮道:“徐居士,你們先請,我在這裏等候師父,一會兒再與諸位匯合。”
道別後,徐太傅指著這個園林道:“這個園林是了空禪師未出家時的作品,當年落成時,也是名動洛陽,連武曌皇帝也是流連忘返。”
白酈二人興趣大增。
徐太傅道:“‘掇山’起源於古典園林‘囿’中的‘台’,‘台’是高山的象征。
神話傳說,東海之上有蓬萊、東瀛、方丈三座仙山。三座仙山詭秘綺麗,虛無飄渺,隨風來去,若隱若現,雲霞藏其麵貌,海浪掩其形跡,隻有道行深厚,根形方正的仙人,才能登上三座仙島,見到仙子。
始皇帝仿照著三座仙山,在上林苑挖池築島,形成‘一池三山’的格局,正式開始了園林中的‘掇山’匠法。而用真正的石頭堆山,始於漢朝,‘構石為山,高十餘丈,連延數裏’。
魏晉南北朝時期,受山水詩畫的潛移默化,‘多方勝景,咫尺山林,妙在得乎一人’,疊山立峰的掇山匠法漸成風格,風行於天下。杜工部《假山·序》雲:‘堂下壘土為山,一匱盈尺,以代彼朽木……’。
掇山,按疊山立峰的造型可分為山峰、次峰、配峰、山腳。山峰既為整個園林的最高峰。
按掇山石料,可分為土山、石山和土石山三種。土山以土為主,堆高坡、築‘大山’。依山建亭,廣植林木。樹根固土,枝葉襯亭。人在亭中,亭在山間,天人合一,渾然天成。
石山則以石築山,立絕壁、築‘孤山’。築山石料多為湖石、黃石、英石、筍石、卵石。湖石築山‘空靈中寓渾厚,婉轉多姿而少做作’;黃石疊山則‘渾厚中見空靈,重拙有情而多轉折’。
土石山以土石堆築成山,既有層巒疊嶂的土山神韻,又有高聳入雲的石山孤高。
掇山,按景觀可分園山、廳山、樓山、閣山、書房山、池山、內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魚缸、峰、巒、岩、洞、澗、曲水、瀑布等十七種山景。
參考文獻:
1、《日本枯山水與中國山水畫有何關係?》,王舒窈,時尚芭莎藝術,6月9日。
2、《知中,山水特集》,中信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節選自《大醫精誠》孫思邈(唐)《備急千金要方》
……
“複兒,你可感受到什麽?”徐太傅笑道
白複意猶未盡,道:“這個庭院看似無色無花,卻蘊含著某種力量,置身其中,能快速摒棄雜念,靜思內觀,感知頓悟。
這種力量還是一座橋梁,既讓觀者感知造園師的心靈表現,又讓觀者的內心世界與天地有了交流。”
“何謂心靈表現?”徐太傅追問道。
“就是一種禪,能把無法看到的感覺具象化,用特定的形態與自己心態置換。如同山水的得失。”白複迴答。
“山水沒有得與失,得失在於人心。”
徐太傅道:“我大唐園林之勝,唯山與水二物,掇山理水,乃設計庭院的基本要訣。
咱們在長安也賞鑒過獨孤、長孫等世家名門的園林庭院,你說說看,何謂‘掇山理水’,長安的庭院與這裏有何不同?”
見徐太傅考究自己,白複心底暗自偷笑,矜持一會兒方道:“‘掇山’,又稱築山、疊山,是以造景為目的,用土、石等掇疊成假山的匠技。‘理水’,則指水的運用,用水構築景觀。
長安的庭院流行‘聚拳石為山,環鬥水為池’的微縮山池,峰石構圖模仿山巒,越逼真越好。
山景為園中必需,豪門望族庭院必疊假山。土山固之以石,如人之骨骼;石山則栽培樹木,生機盎然。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當今的皇親國戚常以土為主山,鬱鬱蔥蔥,山林野趣,花費雖少但收效明顯。成‘平岡小阪,曲岸迴沙’姿態。‘木石點綴,筆筆雲林,合喬木參差山腰,蟠根嵌石,宛如畫意’。
獨孤、長孫等世家名門以石為主山,要求石材‘小仿雲林,大宗子久,塊雖頑夯,峻更鱗間’。疊石難度甚高,山匠非高手不能成佳景。一旦景成,園中核心景致崇嶺高峻,溪澗洞壑千迴百轉,山水畫意。‘刹宇隱環窗,仿佛片圖小李;岩巒堆劈石,參差半壁大癡’讓觀者‘頓開塵外想,擬入畫中行’。
除掉山景,大多數家族的庭院裏,都有水景。有的煙波浩渺,天光雲影;有的碧荷連天,蓮開魚遊。倘若水趣與山石結合,帶水環繞,山水相連,則‘水隨山轉、山因水活’,最具詩情畫意。”
徐太傅一愣,道:“沒想到青玄道長對山水也有研究,確實令老夫刮目。”
“太傅,他逗您的。”
一陣銀鈴般的笑聲傳來,原來小沙彌將酈雪璿也喚來了。前一段時間,多虧酈雪璿的精心照料,太傅身體才康複的如此之快。太傅著實喜歡這個孩子,此刻見到,溫暖欣喜。
太傅扭頭一瞅白複,正在一旁偷樂。徐太傅知道其中必要蹊蹺,佯怒道:“還不從實招來?”
白複好不容易止住笑聲,道:“太傅莫怪,當日遊覽長孫大人家中庭院,長孫大人偷偷塞給我一個字條,說獨孤老閥主的家人將來一定會考我有關園林的題目,讓我將答案好好記牢。我當時不以為然,沒想到他們沒問,太傅您倒是考了。嗬嗬。”,
太傅心念一轉,啞然失笑,心中暗道:“這個老家夥,倒會賣乖,偷偷透題。咳,我又何嚐不是呢,嗬嗬。”
酈雪璿挽住太傅,笑道:“太傅,複師兄照著謎底猜題,不算數。您給我們好好講講唄。”
徐太傅笑道:“好,隔壁的園子也是經典的庭院,咱們一邊走,一邊講。”
小沙彌帶三人步入另一個園林,微笑施禮道:“徐居士,你們先請,我在這裏等候師父,一會兒再與諸位匯合。”
道別後,徐太傅指著這個園林道:“這個園林是了空禪師未出家時的作品,當年落成時,也是名動洛陽,連武曌皇帝也是流連忘返。”
白酈二人興趣大增。
徐太傅道:“‘掇山’起源於古典園林‘囿’中的‘台’,‘台’是高山的象征。
神話傳說,東海之上有蓬萊、東瀛、方丈三座仙山。三座仙山詭秘綺麗,虛無飄渺,隨風來去,若隱若現,雲霞藏其麵貌,海浪掩其形跡,隻有道行深厚,根形方正的仙人,才能登上三座仙島,見到仙子。
始皇帝仿照著三座仙山,在上林苑挖池築島,形成‘一池三山’的格局,正式開始了園林中的‘掇山’匠法。而用真正的石頭堆山,始於漢朝,‘構石為山,高十餘丈,連延數裏’。
魏晉南北朝時期,受山水詩畫的潛移默化,‘多方勝景,咫尺山林,妙在得乎一人’,疊山立峰的掇山匠法漸成風格,風行於天下。杜工部《假山·序》雲:‘堂下壘土為山,一匱盈尺,以代彼朽木……’。
掇山,按疊山立峰的造型可分為山峰、次峰、配峰、山腳。山峰既為整個園林的最高峰。
按掇山石料,可分為土山、石山和土石山三種。土山以土為主,堆高坡、築‘大山’。依山建亭,廣植林木。樹根固土,枝葉襯亭。人在亭中,亭在山間,天人合一,渾然天成。
石山則以石築山,立絕壁、築‘孤山’。築山石料多為湖石、黃石、英石、筍石、卵石。湖石築山‘空靈中寓渾厚,婉轉多姿而少做作’;黃石疊山則‘渾厚中見空靈,重拙有情而多轉折’。
土石山以土石堆築成山,既有層巒疊嶂的土山神韻,又有高聳入雲的石山孤高。
掇山,按景觀可分園山、廳山、樓山、閣山、書房山、池山、內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魚缸、峰、巒、岩、洞、澗、曲水、瀑布等十七種山景。
參考文獻:
1、《日本枯山水與中國山水畫有何關係?》,王舒窈,時尚芭莎藝術,6月9日。
2、《知中,山水特集》,中信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