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黃河萬裏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聖人在。


    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


    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穀高掌開。


    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台。


    雲台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備灑掃,麻姑搔背指爪輕。


    我皇手把天地戶,丹丘談天與天語。


    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蓬萊複西歸。


    玉漿倘惠故人飲,騎二茅龍上天飛。


    ——《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李白


    ……


    幾人路過一塊農田,數百人正在加緊耕作,為首幾位長者見到徐太傅等人,趕忙停下活技,躬身施禮。


    人群中有人認出了白複,嘩啦啦跪倒一地,磕頭如蒜搗。白複手足無措,不知怎麽辦。


    徐太傅哈哈大笑,道:“複兒,你前兩日大展神威,百姓質樸,把你當做河神下凡了!嗬嗬”


    ……


    水患雖然暫時控製住了,但賑災依然進行。因為水災,今年的收成無望,民之食艱,無甚今歲。糧食歉收,米價暴漲,不到三個月,每鬥價格已猛漲數十錢,照此下去,春夏之交,後果不堪設想。


    天寶初年這裏就曾鬧過饑荒,米價漲到每鬥數百錢,百姓易子而食,餓殍遍地,當地父老至今言之流涕。


    為了防止悲劇重演,賦閑已久的太傅親自向玄宗討要官職,奉旨成為此次賑災的主官,擔任河南道宣撫使、河南北溝渠堤堰決九河使、攝理陝郡郡長,節製河南道全境軍政大權。


    太傅深知朝廷陋習。一方麵不斷上奏朝廷,陳述災情,請求朝廷盡快調撥賑災錢糧。一方麵派門生故吏跟戶部諸位官吏溝通談判。


    這一日戶部尚書裴寬剛剛退朝,長孫大人便到了他的府邸。裴寬趕忙出來迎接,兩人一陣寒暄,有說有笑,手挽手步入府門。


    進入內書房,侍女們沏茶焚香,諸事妥當後,掩門退下。


    兩人客套一陣,裴寬輕呷一口香茗,笑道:“長孫大人無事不登三寶殿,可是為太傅當說客?”


    長孫大人先不答話,深嗅手中的聞香杯,陶醉道:“裴大人這款茶應該是來自巴蜀的峨眉飄雪吧,今年明前新采的芽頭?”


    裴寬笑道:“什麽好東西都瞞不過長孫大人的法眼。若是長孫大人喜歡,我送您和太傅兩擔。隻是不知這是不是太傅的心頭所好?”


    長孫大人笑道:“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先替太傅謝過大人。來而不往非禮也,我也有一份薄禮呈給大人。”


    裴寬笑道:“哦?能入長孫大人法眼的,定非凡品。”


    長孫大人從袖中掏出一個畫卷,徐徐展開。隻見一幅田園風光躍然紙上。“此莊園北涉玄灞,清月映郭。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裴寬看完,心神俱醉,讚道:“若能在此終老,夫複何求!”


    長孫大人笑道:“此事以前是奢望,但今日卻也不難。”


    裴寬奇道:“難道畫中莊園真實不虛?”


    長孫大人笑道:“此莊園就在輞川,是則天皇帝專門為太平公主所建。聖上把它賜給了虢國夫人,而虢國夫人委托我將其賣掉。”


    裴寬雙目放光,急切問道:“價格幾何?”


    長孫大人神秘一笑,比出三根手指,道:“不過五日內就要成交,否則她就賣給安祿山了。這安胖子已經交了定金了。”


    裴寬頹然跌坐在塌上,道:“這娘子也算的太精明。這麽大一筆錢,一時半會哪裏拿的出。誰家的賬上也不會白白趴著這麽一筆巨款啊!”


    長孫大人搖頭笑笑,再不答話,緩緩將畫軸慢慢卷上。


    “且慢,容我再看一眼!”裴寬附身畫卷,再度細細品味,憤然道:“安祿山這種粗鄙之人哪配擁有這般神仙之境!他懂得這其中的意境嗎?”


    裴寬扭頭看向長孫大人,他神情自若,自顧自地品著香茗,仿佛這事跟他無關。


    裴寬煥然大悟,躬身一禮,大笑道:“還請長孫大人教我!”


    兩人重新坐迴桌前,進入正式話題。


    長孫大人道:“太傅說了,賑災錢糧若能盡快到達河南道,他許諾戶部可自行提留下撥款項的一成作為通道費用。”


    裴寬眉開眼笑,道:“太傅格局恢弘,體察下情,行事總是那麽熨帖。我可以保證,本次賑災的錢糧除此之外,絕無克扣,十五天一定到賬。”


    長孫大人搖搖頭,道:“太慢,太傅要三天到賬!”


    “什麽?三天!不可能,開玩笑!”裴寬連忙擺手。


    “長孫大人,您也是精於政務之人,自然知道咱們的撥款流程。從戶部擬文,奏請聖上禦批,再到聖上批複給李相,最快也得三天。李相批轉給戶部還得一到兩天。戶部內部籌措錢糧還需五天,再從戶部運抵河南道還需五至八天。


    這還沒算將奏折遞到聖上手裏,讓聖人在百忙之中過問此事的時間和協調難度。我可以最大化縮短戶部內部籌措錢糧的時間,但其他流程所需時間,我實在無能為力啊!”


    長孫大人心中暗讚:“太傅果然料事如神。”


    長孫大人也不爭論,直奔主題,平靜迴道:“太傅說了,三天到賬,戶部可提留二成。”


    <a id="wzsy" href="https://www.tsxsw.la">tsxsw.la</a>


    “兩成!此話當真?”裴寬手按桌幾,身體前傾,雙眼異彩漣漣。


    “太傅一言九鼎。這是太傅手書。”長孫大人從懷裏掏出一張飛鴿傳書,遞給裴寬。


    裴寬確認無誤,果然是太傅筆跡。


    裴寬大喜過望,道:“這就好辦了,成交!煩請長孫大人轉告太傅,從明日起,三天之內,第一筆賑災款必到他的手上。”


    兩人對望一眼,哈哈大笑,賓主皆歡。


    ……


    經過太傅反複陳詞,朝廷終於準奏,決定撥糧食三十萬石,一億萬錢賑濟災情。


    太傅將救災款全部拿到江淮一帶采購糧食。這樣,加上朝廷所撥的三十萬石,河南道府衙便有了足夠的糧草。


    太傅有序地將這批糧食投放市場,平抑物價。因此,盡管這次水患不亞於天寶初年的饑荒,但河南道百姓卻能平平安安度過這次災害,沒有一人餓死。


    河南道百姓再感謝玄宗隆恩眷顧的同時,也把太傅當做萬家生佛,立祠祭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