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絕句》杜甫


    ……


    第二天旬休,一大早,白複就起床了,陪著丁書劍吃早飯。


    黃震匆匆過來,將白複叫到一邊,道:“剛接到徐太傅飛鴿傳書,都畿道黃河淩汛泛濫,衝毀堤壩。大量災民向洛口倉聚集,倘若處理不當,就會民變。聖上得知徐太傅正在洛陽,於是命徐太傅在災區坐鎮指揮,賑濟災民。徐太傅調兵遣將,命朝中一眾官員和將士急赴都畿道賑災,你也在賑災名單之中。估計最遲明日,吏部的調令就會下來。你趕快收拾吧!”


    丁書劍知道後,決定在長安多逗留一天,和白複一起趕赴洛陽。


    白複還來不及收拾,趕忙奔向西內苑軍營,把自己即將離開長安的消息告知楊亦蟬。隔了一夜,白複氣早消了。也想趁這個機會與楊亦蟬和解。


    到達營地門口,陸陸續續有女營將士出營,三三兩兩相伴去西市逛街。


    來自巴蜀的虎賁女將見到白複都很詫異,趕忙甩鐙下馬,以江湖禮節施禮。白複也趕忙迴禮。


    白複雖未考上武舉,沒能成為虎賁軍一員,但蜀山論劍,技壓群雄,巴蜀弟子們無不尊重敬佩。從成都來長安,一路上不少人也得到過白複的指點。要不是楊亦蟬在旁,大家關係還要親近些。


    <a href="http://m.aiyueshuxiang.com" id="wzsy">aiyueshuxiang.com</a>


    其他門派的虎賁女將見之,也竊竊私語。她們雖然沒親眼見過白複功夫,但酈雪璿武功之高,大家可是有目共睹。這位在蜀山論劍上重創酈雪璿的年輕弟子,自然也成了傳奇。


    正在此時,鍾雅雅和胡珊兒也結伴出營。她們與建寧王李倓、禦前侍衛劉霆彥相約曲江池賞花。酈雪璿自然不願摻和,獨自去大慈恩寺禪修。


    鍾雅雅因為丁咚的緣故,在眾人中和白複相對親近。見到白複,趕忙拉著胡珊兒來到白複麵前。


    鍾雅雅笑道:“複師兄,你可是稀客,今天怎麽來了?”


    白複笑道:“鍾師妹,我是來找亦蟬的,能幫我叫她一下嗎?”


    胡珊兒沒好氣道:“她昨晚就沒……”


    鍾雅雅趕忙拽了一下胡珊兒的一角,搶著迴道:“她昨晚睡得早,今天一早就出去了。”


    白複把自己可能要派往洛陽的事賑災的事簡答說了一遍。然後,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遞給鍾雅雅,道:“煩請幫我把信轉交亦蟬。要是她今天迴來的早,讓她找我一趟。軍令如山,我應該很快就會動身。”


    鍾雅雅猶豫了一下,斟酌著措辭:“複師兄,亦蟬她…一時半會可能不會迴來了,你早做打算吧。”


    白複笑道:“這趟見不著也沒關係,詳細情況我都在信中寫清楚了。洛陽也不遠,我估計著最多一個月就迴來了。”


    看著白複孤獨離開的身影,鍾雅雅長歎一聲。胡珊兒嘴角一撇,不屑一顧。


    鍾雅雅好奇,道:“胡猴子,你咋了?複師兄沒招惹你啊?”


    胡珊兒啐了一口,道:“活該,自作自受。”


    鍾雅雅微怒,道:“珊兒,楊亦蟬這事是怎麽迴事,你又不是不知。怎麽一點同情心都沒有?”


    胡珊兒冷哼一聲,道:“他自個兒瞎了眼就算了,也犯不著耽誤別人。”


    鍾雅雅大奇,道:“他耽誤誰了,你嗎?”


    胡珊兒嗔怒,一個飛腿踹過去,罵道:“滾!”


    ……


    人生必有難捱的時光,關鍵看你如何度過。派遣的方式,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情。


    幾次輾轉反側,還是睡不著。白複幹脆起身,披上衣服,點燃油燈。燈下,一張消瘦而蒼白的臉。一年之間,那個唇紅齒白、顧盼生輝的少年將軍已經不見了,剩下的隻有這個軀體。


    心如刀割,無人訴說,白複決定找件事情讓自己分分心,否則熬不下去。他把樓中最上層的那些古書搬了出來,抹幹淨曬曬太陽。《連山易》、《歸藏易》、《周易》、《老子》、《黃帝內經之素問》、《黃帝內經之靈樞》這些書籍以前隻聽朝中最有學問的老夫子引經據典過,知道是大聖先賢的經典之作,但自己從沒敢觸碰過這類書籍。


    白複看著這些書,心想這些書的作者都是當世的大聖先賢,不知他們在他們自己的時代裏又有怎樣的命運和人生。白複摩挲著這些卷宗時,突然有種觸動,估計這些大聖先賢在在他們自己的時代裏估計命運和人生也並不怎麽順暢,否則怎會有時間和精力來完成這些皇皇巨著,又是怎樣的悲憤才成就這心血凝結。想到這裏,白複顧影自憐,似乎找到了知己。同是天涯淪落人,也罷也罷,既然了無生趣,不如誦讀這些大部頭,就當是陪伴了。


    自打白複決定不再自暴自棄之後,讀書就成了他唯一的樂趣。每天在打掃完藏經樓後,他就手捧一卷書蜷在有陽光的地方。


    在他最痛苦的時候,心如刀割,無人訴說,隻有這些大聖先賢的書籍陪伴在他度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說來也怪,這些書有的是講天文地理、有的是講人生哲學、有的講醫理醫道,與武功秘籍沒有任何關係,但是每當他沉入書中時,他的情緒慢慢得到控製,悲痛得以暫時離開身體。更重要的是,書上的文字引導著它的內息。從武功的角度來看,與內功心法如出一轍。天人合一,人體就是個小宇宙。按照日月星辰的變化、四季的更迭的規律來運行內息,有不可思議之奧妙。有些文字雖然古樸晦澀,他根本也搞不到其中的準確意思,可是當淩亂的內息在體內奔騰時,這些文字會突然跳入腦海,引領內息在身體能有規律的循環。


    每一次的心痛都像是決堤的洪水,無法引導和派遣,壓力最大時,他覺得心髒都快爆裂了,幾次昏厥過去。此時,他不再試圖控製這種情緒力量,而讓這種情緒洪水在靈樞篇章的引領下,在全身奇經八脈中遊走,就像洪水被引導進了天然的河道。情緒洪水每一次衝刷河道,他的經絡就拓展擴大一次,就像黃河衝擊河道,河道越來越寬闊。以前怎麽努力都無法衝破的玄關脈絡,竟然輕易被衝開,從曲骨沿著神闕、巨闕、檀中、璿璣一路向上,貫通整個任督二脈。當運行十二周天後,這股情緒洪水慢慢平息,匯入丹田,又分成涓涓細流散入全身脈絡。就像黃河之水進入河道,又從片片溪流注入農田。


    再睜眼時,天已經大亮。冬日的陽光通過窗欞射入眼簾,溫暖而和煦。白複推開窗,幾乎驚叫了起來。眼前變成了另一個世界,天地萬物不再是靜止的,所有的一切都按照天道運行的。他清清楚楚地看見牆頭的那一枝臘梅正在緩慢而有節奏地綻放花蕊,枯幹的老藤下正在拚命地擠出新芽。他能聽見竹子發節的那一次脆響,能聽見房簷冰渣融化的細微聲……整世界變得清晰可見,每一變化他都能清楚地看到、聽到、聞到、觸摸到、感受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