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裏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


    人生隻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


    ——《縱遊淮南》張祜(唐)


    ……


    隆冬時節,大江上寒風凜冽,但刮得全是西北風,根本沒有實施火攻的條件。


    叛軍水師每日前來挑戰,鑼鼓喧天,極盡辱罵之能事。


    由於沒有找到破陣之法,唐軍水師龜縮在水寨中,並不貿然出擊。


    叛軍水軍看到唐軍不敢出戰,士氣大增。劉展心態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對於向東海遁逃不再像之前那般渴望。


    白沙、瓜洲一帶,長江兩岸便是揚州和潤州。劉展甚至期盼能夠用一場大勝,全殲唐軍水師主力,並以此為跳板,重新將揚州和潤州收入囊中。


    叛軍水師滯留江寧期間,叛軍中有不少將領投降唐軍,劉展對此耿耿於懷、咬牙切齒。劉展心目中有一張必殺榜。一旦反敗為勝,重新控製江淮,名單上的將領必殺之!


    劉展不著急南下,讓接應叛軍的倭國水師在江陰一帶進退兩難。


    山本高野的副將崗村次對其道:“將軍,如果不去接應劉展軍,一旦劉展軍反敗為勝,必然不會兌現當初的承諾,將財貨獻給帝國。”


    另一名副將小野一郎大急,趕忙勸道:“將軍,長江水道我們並不熟悉。我們的戰船皆是海船,吃水較深,倘若深入長江,一旦擱淺,就如龍居淺水遭蝦戲。”


    ……


    對於倭國水師要不要繼續溯流而上,崗村次與小野一郎各持己見。爭論不下時,雙方勃然大怒,甚至拔出倭刀互砍。


    山本高野並不製止兩人對砍,他摩挲著人中處的一處鼠毛短須,目光遊離不定。


    過了半晌,他方才下令,製止兩名麾下的爭鬥。


    山本高野道:“以千石為標準,千石以下的戰船全部隨我進入長江,與劉展軍協同,上下遊一起夾擊唐軍。其餘戰船由小野君統領,在江陰水域下錨下矴,隨時準備迎接我軍的凱旋。”


    ……


    白複深諳兵法,知道叛軍缺糧,軍心不穩,更想速戰速決。目前江淮戰場上,整體形勢對唐軍有利。唐軍可以選擇何時戰,何時緩。唐軍不戰則已,一戰就力求全殲叛軍水師主力。


    見到倭國水師咬餌,白複終於下令火攻。


    點炮升帳,白複頒布軍令。


    白複伸手拔出第一支令箭:“唐歡聽令。”


    “末將在。”唐歡大步出列,往帥案前叉手一站。


    “唐歡,你帶本部人馬,打著劉展軍的旗號,身穿劉展軍裝號坎,過江沿岸遘奔落雁穀,落雁穀是劉展軍屯糧之處。到了落雁穀,立刻點火為號,你為陸地第一把火,火燒劉展糧草輜重大營。”


    “遵令。”唐歡接過令箭往旁邊一站。


    白複伸手拔第二支令箭:“唿延鐵衣聽令。”


    “在。”


    “你帶領三千騎兵,截住淮南王暅增援劉展的兵將。截住人馬之後,可以不殲滅叛軍,隻要逼迫王暅常熟方向逃竄即可。”


    “諾。”


    “你們兩路人馬路途最遠,即刻出兵。”


    唐歡和尉遲驃騎手捧令箭出了大帳,調齊自己的人馬,策馬而去。


    白複伸手拔第三支令箭:“荔非戍堡。”


    “在。”


    “你率三千人馬,前往落雁穀接應唐歡。落雁坡一旦火起,劉展必然派兵前來救援,你可在半路設伏,全殲前來救援的叛軍。”


    “得令。”


    白複伸手拔出第四支令箭:“尉遲驃騎聽令。”


    “在。”


    “叛軍主力皆在水寨裏,沿江的陸地大營駐紮人馬不多。落雁坡火起,叛軍派出救援隊後,陸地大營必然格外空虛,你帶領本部人馬,直奔劉展軍的陸地大營,火燒劉展軍陸地大營。”


    “遵令。”


    ……


    白複伸手又拔出一支令箭:“丁九曲、盛海流兩將聽令。”


    “在。”


    “裝配‘三弓八牛巨弩’的巨艦即將抵達我軍水寨,你倆各帶本部戰船,在巨艦的火力支持下,牽製叛軍火力,掩護火船伺機奇襲。”


    “得令!但,……”盛海流囁嚅道。


    “但說無妨。”白複道。


    “但江麵上何時會刮東南風?”盛海流問道。


    白複笑道:“屆時,聽我軍號角。一旦衝鋒號角響起,就是火攻之時。”白複笑容從容,充滿信心。


    ……


    翌日清晨,戰鬥再次打響。


    叛軍水師千餘艘戰船在瓜洲的江麵上列成了巨大的方陣,長十餘裏,聲勢浩大。


    白複親率唐軍水師主力出戰。


    得到稟報,劉展和十數名將領遠眺長江。瓜洲江麵寬有十餘裏,江麵上出現了無數小黑點,揚帆行駛到近前,至少有近百艘戰船都是千石以上的巨艦。


    劉展等將領麵麵相覷,不知唐軍水師怎麽一夜之間多出這麽多巨艦。


    ……


    唐軍巨艦船頭和船尾上,各裝設兩架能轉動方向的超級弩箭——“三弓八牛巨弩”。弩箭台座擁有高低射界,可以隨時改變弩箭射擊的方向。


    甲板上,數十名棹卒喊著號子,邁開步子,轉動絞盤,絞軸旋轉,絞纏鐵鏈,拉開“八牛巨弩”的弩弦,扣在機牙上。蓄能滿載,射程在數百步。


    “八牛巨弩”使用的鐵製箭羽,箭杆粗壯如標槍,箭頭是巨大的三棱放血刃鐵鏃,被稱為“一槍三劍箭”。


    裝填手安裝好弩箭,射弩手瞄準叛軍巨艦上的一個個具體目標。


    八牛巨弩雖然殺傷力驚人,但裝填速度慢,唯有用於特定戰場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本次水戰隆重登場,針對的就是叛軍巨艦甲板上安裝的投石機。巨弩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利用射程的優勢和火力,摧毀殺傷力驚人的投石機。


    叛軍戰船進入射程後,唐軍弩箭統領一聲令下,擊弩手高舉大錘,以全身力氣敲擊扳機。各戰船上的八牛巨弩齊聲嘶吼,仰天怒射。


    “嗖嗖嗖”


    數百支“一槍三劍箭”射出,猶如流星雨劃過天際,破空之聲震耳欲聾,劃出完美的弧度,自上而下俯衝,正中叛軍戰船甲板上的投石機。


    “一槍三劍箭”巨大的三棱放血刃鐵鏃箭頭將投石機的拋竿、轉軸等部件擊成齏粉,將操控投石機的士兵射成肉串。


    “投石機還擊!”劉殷大吼。


    “轟轟轟”


    叛軍戰船上的投石機齊齊發射,飛石如雨。


    “轟轟轟”


    然而,投石機的射程短於“八牛巨弩”,攻擊不到唐軍戰船。磨盤大小的巨石被高高拋起,落在兩軍戰船中間的水域,激起無數個獨木舟大小的水花。


    不到半個時辰,叛軍巨艦甲板上嚴陣以待的投石機、床弩等水戰器械,被粗壯如標槍的“一槍三劍箭”逐一摧毀。


    沒有投石機的威脅,床弩海鰍暴射而出,如同飛魚,在浪尖上急掠而過。


    棹卒駕乘海鰍,唿嘯馳騁,在湖麵綻放的數百朵巨大浪花中,靈動穿梭,追風逐浪。


    數百艘床弩海鰍上的“流星連弩”同時開火,在叛軍船舷前就編織出一道箭網,壓的巨艦船舷邊上的叛軍士兵抬不起頭。


    要的就是這個空擋!


    在床弩海鰍的火力掩護下,二十艘唐軍火船跟在床弩海鰍的船後,疾馳而來,


    二十條火船都是“艨艟鬥艦”,又窄又長,細長如梭,上邊用生牛皮蓋著,船艙裏撒滿硫黃、煙硝引火之物,灌上魚油,然後外邊罩著青布幔帳,全是易燃之物。


    “艨艟鬥艦”船頭都是一根鐵製的大釘子,釘子前邊帶鉤兒。船尾拴著走舸小船。


    各戰船上的數百名棹夫(槳手)喊著號子,劃動船槳,衝向叛軍連在一起的連環巨艦。


    眼看著火船距離叛軍巨艦越來越近,可仍未見到一絲東南風。


    此刻,火船上的唐軍將士進退兩難。


    沒有風,一旦棹夫點燃火船後撤離,火船就會順流而下,燒著唐軍水師的戰船;如果棹夫不撤離,而是繼續劃槳衝向敵陣,等“艨艟鬥艦”撞上叛軍巨艦後再點火,那麽棹夫不是被弩箭射殺就是困死在烈焰中。


    各條火船上的統領們焦急地望向天空,等待著最終的訊號。火船現在已經進入叛軍弩箭的射程,再不撤離,就來不及了。


    盛海流大急,一咬牙,心道:“拚了!大不了,同歸於盡!”


    盛海流振臂一揮,大喊一聲:“弟兄們,為國捐軀的時刻到啦,點火!”說罷,就要點燃手中的炮仗。


    炮仗一旦升空,就是火船點火的訊號。某種角度上說,也是全體火船將士命喪火海的時刻。


    遠處壓陣的戰船上,丁九曲老淚縱橫,他知道,盛海流已經做出了最艱難的選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