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正月十五夜燈》張祜(唐)


    ……


    從赤水湖之戰開始,劉展水師與唐軍打打停停,時間長達三周。而這三周正是叛軍後勤補給不斷惡化的三周。


    叛軍水師先是受挫於江寧城下,打破了速戰速決、直搗下遊的計劃。然後又在赤水湖上遭遇大敗。重返江寧後,兩軍在長江上交手,四天之中連打三仗,唐軍水師明顯占了上風。


    劉展中了白複的計,在江寧逗留時間太久,糧草不濟。叛軍大將傅子昂從江寧調撥的糧草又被唐軍截獲。


    在順江而下攻打白沙之前,劉展派出數百隻船去搶掠當塗的糧食。白複派江鯊兒率領蛙人潛入水中發動奇襲,將叛軍的搶糧船一把火燒光了。劉展沒有搶到一粒米。


    劉展食盡糧絕,形勢日益困窘。


    叛軍的戰略目標一個一個落空,三軍將士意誌動搖,主帥劉展也不例外。這是比人馬、糧草的損失更為致命的。


    接下來,兩軍在白沙一帶對峙。連續四天,雙方不是交戰就是修船備戰,而這一連串戰鬥對叛軍來說,都是出乎意外的遭遇戰。叛軍實力折損嚴重,需要休整,爭取時間製定力所能及的新戰略。


    在這一段時間,唿延鐵衣、尉遲驃騎分別率領安西北庭鐵騎,橫掃叛軍數路步騎軍,已經完全控製了揚州、潤州一帶的陸路。


    如今,劉展叛軍已經沒有時間了,困頓窮蹙,進退失據,要麽放手一搏,要麽坐以待斃。


    “一場大型戰役中,會有無數個短兵相接、生死廝殺的時刻。但隻有一個時機最適合決戰,能抓住這個時機的,即是兵家傳人!”


    白複下定決心,在瓜洲一帶堵截叛軍,阻止其抵達江陰。叛軍水師要想突破封鎖,首先要突破白沙的岸防,然後在瓜洲與唐軍水師決戰。


    唐軍大營,點炮升帳。


    頭通聚將鼓響,眾將頂盔貫甲,罩袍束帶,拴紮什物,全身披掛整齊;


    二通聚將鼓響,刀斧手、綁縛手、中軍官、旗牌官齊聚大帳;


    三通聚將鼓響,白複大步流星,挑簾進入大帳。


    白複頭戴亮銀三岔帥字盔,朱纓飄灑,雙插雉雞尾。身穿軟鎧,外罩素緞色戰袍,肋下佩劍,雖未出鞘,殺意凜然。


    帥桉上擺放著帥印和令旗、令箭,同時還擺放著肅宗賜給白複的千牛刀,實際就是尚方劍,等於皇帝陛下在這兒看著呢。


    白複通身戎裝往虎皮大椅一坐,威風凜凜,殺氣騰騰。眾將雄心壯誌一下兒就起來了。


    眾文武躬身施禮:“參見大帥。”


    “退立兩廂。”眾文武往兩旁一站,整個大帳鴉雀無聲。


    江鯊兒雖然站在大帳一角,白複這份兒威風已經把他壓得喘不過氣來了。


    白複起身,抱拳拱手道:“眾位將軍,決戰時刻在即。我身為主帥,擔著數萬將士的性命,言出法隨,絕不手軟。


    諸位務必要嚴守軍令,違令者斬!


    白複話不多,命令簡潔明快。


    眾將聽令!”


    “在!”眾將齊聲唿喊:“請大帥傳令。”


    白複伸手拔令箭:“丁九曲、盛海流聽令。”


    “在!”丁、盛二將一撩戰袍,出列接令。


    “本帥命你二人為先鋒官,各率一路艦隊,一路開路,一路斷後,給全軍做出表率。”


    “遵令。”丁、盛二將上前接過令箭,往旁邊一站。


    白複伸手拔第二支令箭:“嶽虎竹、裴破空聽令。”


    “命你二人為第二路人馬,分別率兩支步騎軍駐紮白沙和當塗,鐵鎖橫江,斷其歸路。”


    “諾!”


    赤水湖、江寧之戰後,叛軍水師雖然損失慘重,但並未潰散,而且實力很可能在唐軍水師之上。白複必須用白沙和當塗兩地的步兵兵力去補充唐軍水師的不足。


    命令下達後,嶽虎竹和裴破空分別率兩支步騎軍駐紮白沙和當塗,鐵鎖橫江,立柵布防。


    ……


    此外,長江上遊的當塗也立柵布防,駐軍防禦。當塗唐軍的任務是:如果江州的叛軍大將傅子昂前來救援,他們是阻擋傅子昂水師的最後一道屏障。如果劉展軍朔江而上逃竄,單憑當塗一支人馬就可以截住叛軍,防止其逃往江州。


    白複最後下令,唐軍水師主力移師瓜洲。


    唐軍水師主力航行途中,長江江麵忽現異象:


    “有大魚二,鱗鬣異常,出沒波浪中,夾上舟,泝流直過小孤,眾以為龍雲。”


    唐軍眾將歡唿雀躍,大戰之前尤其需要吉兆。


    唐軍水師抵達瓜洲後,安營紮寨,布下防禦工事。


    這座水師大營安紮深得為將之法。水寨內二十四座水門向南而開,艨艟戰艦圍成城郭,裏邊都是水胡同。中藏小船,小船可以來迴出入,往來有巷,起伏有序,非常便於水仗。


    丁九曲和盛海流各率一路艦隊,遊弋在瓜洲略微上遊的長江江麵,橫截江麵,邀其歸路。


    大戰一觸即發。


    ……


    就在白複調兵遣將之時,叛軍也沒閑著。


    劉展連續數日召開作戰會議,集思廣益,總結這些時日水戰的經驗。眾將一致認為,劉展水師之所以屢戰屢敗,皆因艦隊沒能貫徹協同一致的戰術原則,沒能使各船密切配合,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巨艦體量優勢。


    劉展意識到,大型戰船組成的艦隊,自然要集中布陣。要發揮自己巨艦的長處,就必須保證集群突擊,而船隻的行進速度不同,無法保證統一,於是他創造性地想出了一個主意:把船隻用鐵索連起來!這樣,就可以將水戰變為陸戰,自己的宋州鐵騎就可以在甲板上衝殺馳騁,擊退敵軍。


    此言一出,劉殷大急,趕忙勸道:“大哥,不可!曹操在赤壁之戰時,就是采用此戰術,結果被周瑜火燒赤壁,數十萬曹軍戰船,檣櫓灰飛煙滅。”


    許嶧等將領卻並不這麽認為,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此一時,彼一時。


    我軍占據上江上遊,有地勢上的優勢。


    唐軍要想逆流而上,對我軍發動攻擊,必須要靠棹夫劃槳。尋常戰船逆流作戰,往往費力不討好,稍有不慎損兵折將。


    火攻要想成功,關鍵是風向。所有才有‘諸葛亮借東風’一說。


    火船上隻有柴薪火油,沒有人。如果讓火船逆流而上,必須靠風,而且要有持續時間長、風力足夠大,一直向西北吹的大風。沒有風,唐軍發動火攻,恐怕偷雞不成蝕把米,先把自己的戰船燒了。


    如今,乃是隆冬正月時分,江麵上刮的都是西北風,隻有刮東南風,才能把火勢送到江北。要想火攻,千難萬難。”


    經過數日爭論不休的討論,劉展最終力排眾議,乾綱獨斷:連戰船、布戰陣!


    】


    將令一出,軍工營中的木匠鐵匠星夜趕工。隻用三天,劉展的戰船全部釘一塊兒了,前後鐵索相連,甲板鋪上寬闊厚實的木板。戰船在江邊列隊,如同一座一小島,平平整整,穩穩當當。叛軍步士卒在船上來迴躥蹦跳躍,如履平地,不但人能廝殺,連戰馬都能在甲板上馳騁衝殺。


    ……


    王忠嗣將軍曾經對白複說過,兩軍對壘,看似千軍萬馬,實際上,真正對決的,往往僅是雙方的主將。


    縱然謀士如雲、猛將如雨,也不過是進行決策時,每個人在你耳邊說出他們自己的意見,讓你去選擇。


    立場不同,意見也不同。保不齊有人心懷鬼胎,誘你入坑。即便是忠心耿耿的父子兄弟,也不代表他的建議一定就是最優選項。


    最終還是要主將集思廣益,獨斷專行。


    這就是對人主最艱難、最殘酷的考驗:


    你隻有一次機會。


    贏了,不一定能一勞永逸。


    可如果輸了,必將失去一切。


    一子落下,殺將滅國,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落子無悔!


    成王!


    敗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